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9月25日,国泰航空、中国国航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披露了国泰航空与国航的控股公司———中航集团联合竞购东航部分股份的计划暂时不进行,这意味着双方联手“阻击”新航入股东航的计划暂时落空。并且国航进一步确认,该集团在未来三个月内不会有与这一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和协议等。 [全文] [评论] >>查看全部企业观察
三巨头争夺 东航“夫婿”不明
  东航近日成了香饽饽,先有新加坡航空公司有意成为其战略投资者,后又引来国航和香港国泰航空公司争夺。
    今年4月20日起,国航母公司中航集团连续4次增持东航H股。截至目前,中航集团所持有的东航H股为11.02%,成为东航H股的单一大股东。
    9月24日国泰航空公告披露,建议与国航母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联合收购东航股份,以此收购取代新航及淡马锡的收购行动。 [全文]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简介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是1988年6月25日在原民航上海管理局的基础上成立的一家以航空运输为主的骨干航空公司,1993年10月以其为核心企业组建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成立于1988年。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04年9月30日,经国资委批准,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5亿元、实收资本94.33亿元。

国泰航空公司简介

  国泰航空公司于1946年9月24日在香港创立。公司在初期运营至马尼拉、曼谷、新加坡和上海的客运航班,随后快速扩张。1948年,太古集团收购了该公司45%的股份。

新加坡航空公司简介

  新加坡航空公司1966年的马星航空公司发展而来。于1972年10月1日正式更名为新加坡航空公司。

相关专题:新航淡马锡携手参股东航
相关策划:国航南航重组悬疑

航空业重组模式猜想:坊间流传的民航业二次重组方案有两套版本,其一是“三合一”模式,就是将国航、东航、南航合并成一家;其二是“2+X”模式,是指保留两家大型国有航企,再加几家稍小的公司。[全文]

相关策划:东航泥潭自救

航空业盈利能力薄弱:航空业近几年备受高油价、经营成本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目前,在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中,国航去年主要靠人民币升值及出售港龙股权等特殊收益支持业绩;南航去年几经辛苦才能扭亏为盈;只有东航至今仍“未见曙光”。[全文]

小调查
1、您认为谁入主东航更利中国航空业发展?
国航和国泰
新航和淡马锡
不好说
2、您认为航空业重组是否涉及垄断?

不是
不好说
 国航联手国泰 欲购东航无果
国泰中航搁置收购计划
  国泰航空在9月24日晚间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不会继续推进与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共同入股东方航空的计划。同时,中国国航也发布声明强调,与国泰收购东航股份只是国航的母公司中航集团的意向,而中航集团已经通知国航,入股东方航空的计划目前及未来三个月中将不会继续推进。   
    对此,国泰企业传讯经理梁月芳表示,国泰只声明目前暂时搁置该收购计划,但至于是否将于近期重启或者最终放弃还无法确定,而对于搁置收购计划的原因也不能透露。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东航引进新航和淡马锡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协议已经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因此国泰要想同中国航空集团联手收购东航恐怕存在一定的困难。受并购计划搁置的影响,9月25日H股与A股航空板块大挫,几乎所有航空股A股跌停。 [全文] [中国国航:澄清洽购东航传闻]
未获国资委首肯 竞购方案流产
  南方航空、国航、东航为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巨头,其终极控股股东均为国务院国资委。因此,无论是国航还是东航,其在市场上的任何重大决策举动,均需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的同意。
    据透露,国泰、国航近期拟以高于新方所报每股H股3.80元的出价,向东航提出收购建议,以争取打动东航小股东,最终阻止新方入股东航的行动。然而最终,这一收购建议未获国务院国资委首肯。
    消息人士称,“这是国航和国泰9月24日晚宣布中止收购计划的决定性原因。”当东航董事会于9月2日通过定向增发的决议时,该引资计划已获得国务院国资委首肯,“国航与国泰联手竞购东航股份,意味着要否决之前国务院国资委作出的决定,这一竞购计划最终未能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的支持。” [全文]
 巨头混战 东航“出阁”难
东航计划:力保签约新航
  在市场普遍认为国内航空业的重组冷却的时候,东航却依然不敢对与新航的交易走向成功掉以轻心,在为年底能与新航正式签约而努力。
    东航董秘罗祝平表示,东航的计划是今年年底前与新航正式签约,为防止国航在股东大会反对,东航会采取应对措施。在未来举行的A股和H股股东大会上,东航必须获得三分之二在场股东的支持,交易才能得以通过。
    新加坡航空公司方面也表示,东方航空、新加坡航空公司以及淡马锡控股三方之间达成的协议是公平的,将为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文]
东航:对国航下一步举动严阵以待
   在亚洲,还从未有两家一流航空公司为控制另一家航空公司而展开过面对面的竞争。
    9月25日,据东航内部人士透露,东航目前正在研究国航的公告,并对国航可能采取的行动严阵以待。“我们希望他们就此住手,但要是不住手,我们也会有所准备。”东航内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
    前述东航内部人士指出,国航的公告内容,实际上是在向市场暗示它将提出更好的收购方案和更高收购价格,以此对东航小股东施加压力,这是“有意为之”,表明国航并未放弃阻止新加坡航空入股东航的努力。 [全文]
上航无奈卷入乱局
  有关上航即将被重组的传闻层出不穷,大体有如下三个版本:国航将收购上航、东航将与上航合作、上航引进外资。
    作为第二梯队的领头羊,上航成为三大航争夺的对象,跟其上海基地航空公司地位直接相关。在国航与东航的上海争夺战中,上航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上海的重要性就如同楚汉相争时的韩信,他倒向刘邦则汉得天下,倒向项羽则楚并中原。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航与东航主动向上航伸出橄榄枝便不难理解了。 [全文]
 东航重组多磨难
国泰航空入股东航 意在阻挠新航并购
  受竞争激烈和上海市场容量有限的制约,过去几年国航的努力结果令人失望。另一方面,作为行业领导者,国航此举清晰地向市场表示,其正在国内寻觅收购目标。因此,把目标锁定在一家总部在上海的同业可谓是一石二鸟。对国泰而言,入股东航则有助于:1)进一步打开外资纷纷觊觎的中国国内市场;2)阻止其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新航进入中国市场。
    国泰航空此举的目的:从长期战略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国泰和国航此举意义较大。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是中国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有很大的成长潜力。国航长期以来一直希望扩大其在上海市场的影响。 [全文]
东航重组陷入僵局
   国务院国资委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调整和重组”,根据目前民航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公司认为,为加快国内民航业的发展并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民航业的重组存在着可能性。
    关于航空业重组的方案一直困扰着东航,因为业绩下滑的东航历来被视为并购对象,国航总裁蔡剑江8月29日在香港举行的公司业绩会上透露,国航不排除与国内兄弟航空公司进行重组的可能性。 [全文]
重组为自救 福祸难预料
   银河证券分析师毛昂表示,东航与新航的重组其实是在自救。目前东航每股净资产为0.4元,再不扭亏,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不过,即便是连同大股东淡马锡控股持股的份额一并计算,只持有东航24%少数权益的新航,属于参股性质,到底能为这家经营长期不理想的国有航空带来怎样的改变,尚难预料。    
   毛昂认为,近期东航股价从7元多一路飙升至20多元,业绩却没有任何保证,几分钱的业绩支撑不了目前的股价,因此长期来看是福是祸仍是未知数。 [全文]
 航空业重组——机会或僵局?
行业重组是大势所趋?
  当前世界天空越来越开放,航空公司的格局正出现巨大变化。李春玲认为,我国国内航空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但是,现在国际上的并购案例更多的是以换股等资本运作的方式来推动的,这就需要一个完备的资本市场来支撑。”李春玲说,具体采取跨国并购还是国内重组的方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怎样更加有利于公司的运作和行业的发展,这些还在研究中。
    业内人士分析透露,国内的三大航空公司更像行政事业单位,并购重组更有可能采取行政重组的方式,因此国内的航空业的重组不会很快,如果强行重组可能会有安全隐患。[全文]
整合=走出困境?
  中国民航需要通过行业整合,捏紧拳头和外航竞争。中国民航现在有40多家公司,激烈的竞争使得国内出现飞机票便宜过火车票的情况,机票折扣可以低至一折,而国际航线全面亏损或者不赚钱。
  一般来说,竞争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企业发展。但过度竞争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外国航空公司已经过整合期,或者整合正在进行。美国“9·11”袭击后,掀起航空业的新一轮整合,航空公司也因此走出困境。[全文]
外资重组模式引担忧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合资问题,航空领域一旦‘开闸’,类似的合资案会不会接踵而至?”国资委企业改革局一位人士向媒体说道。在东航引入新航的消息传出之日,其他航空公司的心情十分复杂,因为获批意味着航空领域的“开放尺度”将由此确定,东航路径可能成为其他航空公司改革的未来。
  中国民航业至今仍旧停留在完全同质化的竞争里,“大家的战略、治理结构、业绩考核、用人制度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做出来的航空公司也基本上长得一模一样,导致的结果是竞争无序,甚至是恶性的。”一位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士表示。当东航启动外资重组模式时,是否预示着整个航空公司的格局将会受到巨大冲击?东航模式是否为其他航空公司所效法?业界对此将拭目以待。 [全文]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CiCi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网友评论 查看内容>>>

匿名 登录名: 密码: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362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 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