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内航空业重组欲速则不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05:3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业内专家指出,在非完全市场化环境下,强行重组会有安全隐患

  见习记者张达

  近期,国内三大航空公司重组的传闻再起,航空板块随之大幅走高。纵观国外航空业并购重组的案例,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指出,虽然国内航空业的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但是,国内的情况与国外不同,在非完全市场化环境下,强行重组会有安全隐患,而并购重组方式是跨国并购还是国内重组也有待研究。

  欧洲版图的美满婚姻

  法国航空公司与荷兰KLM皇家航空公司的合并可谓是欧洲航空史上较成功的案例,也是欧洲大航空公司的首次跨境合并。

  2003年9月,法航与荷航首次宣布合并意向,随后,荷兰航空公司的

股票大幅上扬。2004年4月5日,法国航空公司正式提出收购荷兰KLM皇家航空公司,拟以11股法航股票、外加10股认股证书的价位购入每10股荷兰皇家的股票。2004年5月4日,法航以8.33亿欧元(约9.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荷航89.2%的控股权,组成欧洲最大航空集团———法航-荷航。

  宣布合并的当天上午,法航股价上升1.9%,报收于14.93欧元;荷航股价上升1.7%,报收于17.10欧元。

  2004年,成立后法荷航的股票在巴黎股市挂牌上市,2005年,每股法荷航股价为15欧元左右,而至2006年11月13日,其股价已上涨至每股33.35欧元,较一年前涨幅超过100%。

  在合并后的2年多的时间中,法荷航的成绩有目共睹。作为欧洲第一大航空集团,客运量迅速提升,总营业额迅猛增长,净利润的超增长有效抵消了

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其营业额和盈利能力双高是法荷航股票受到股市追捧的主要原因。

  欧洲航空版图上的另一个美满婚姻是德国汉莎收购新瑞士航空公司。2005年3月22日双方正式签约,新瑞航成为汉莎集团下属公司。经过了几年的重组,新瑞航已转危为安,和汉莎合并赋予了公司更佳的发展前景。

  虽然航空业并购重组的案例很多,但是多数以失败告终。如新加坡航空公司曾多次欲与其他航空公司合并均未获成功;美国国内的航空公司间的并购案例成功的也不多。

  对此,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李春玲博士认为,其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重组涉及面广,应该考虑国家利益、垄断因素以及后期的资源、管理及文化整合等。

  行业重组是大势所趋

  当前世界天空越来越开放,航空公司的格局正出现巨大变化。李春玲认为,我国国内航空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但是,现在国际上的并购案例更多的是以换股等资本运作的方式来推动的,这就需要一个完备的

资本市场来支撑。”李春玲说,具体采取跨国并购还是国内重组的方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怎样更加有利于公司的运作和行业的发展,这些还在研究中。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国内的航空公司并购重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由外资入股的方式更好。

  另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则不赞成此观点,他认为,引进战略投资者,会对国内的航空公司产生冲击,从整个航空业的长远发展看,国内航空公司间的重组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国内的行业企业并购与国外不同,美国是自由竞争的格局,欧洲以国际航线为主,国外更加市场化。而国内的三大航空公司更像行政事业单位,并购重组更有可能采取行政重组的方式,因此国内的航空业的重组不会很快,如果强行重组可能会有安全隐患。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国内航空业的重组会使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正向促进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是,合并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预期中的协同效应很难完全实现,重组后垄断性更强,在管理方面也是一个挑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