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迟到的城市还会再迟到吗(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4日 13:40 中国经营报 | ||||||||
下一个机会,烟台还会迟到吗? 尽管近几年烟台的发展速度很快,(2003年GDP增长17.4%,2002年增长15%),在未来的
台湾人到山东,把青岛比作贵妇人,济南比作老妇人,而把烟台比作村姑。大抵的意思是,去青岛投资,不会太被重视,因为青岛见的多了,去济南投资,难见效果,济南的包袱重难整合,而到烟台,因为其具有潜力,但现状差,只要稍微打扮一下就能出效果。 事实上,尽管作为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烟台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主体的力量单薄以及政府意识的仍未到位。在烟台,除了百年张裕等少数企业外,大而强的企业少之又少,东方电子和烟台发展好不容易做大了些,却马上又面临问题。 新城市的营运离不开开发商,但烟台却几乎没有能对行业资源进行整合的特别具有雄厚实力的开发商。烟台地产商的情况是:企业多,项目少,多数势单力薄。 开发面积与开发商实力存在一定关系,在烟台,住宅小区规模小,2003年前,烟台市最大的惠安小区也只有23万平方米,此后的幸福新世界号称100万平方米,实际60万平方米。而幸福新世界已是烟台最大的小区。 此外,外地的地产商在烟台一直处于劣势状态,据了解,烟台270多家地产商中,外地的地产商在烟台屈指可数。 这种情况在今年7月才有所改变,即7月18日北京天鸿集团以高出出让起初金额90%的价格拿到四宗拍卖地块,大举进入烟台市场。随后,有消息称海信、海尔天泰等山东企业也纷纷前来寻找机会。 目前烟台地产是一个半透明的市场,过渡性质很明显,一方面,政府在积极转变观念,另一方面,这种观念在实际的操作中并不到位,在烟台采访期间,记者曾眼见一来烟台已3年余的某开发商郁闷的表情。据说,中旅集团曾有意进入烟台市场,初步接触感觉不错,第二次就摇头了。一个典型的事件,海港路某商业项目,第一次拍卖的时候未拍出去,第二次拍卖,部分有实力的开发商已经不愿意跟,后来到底拍卖了出去,但据说开发商连保证金都未交。该业内人士的解读是,政府有市场化运作的程序,但在引导市场的意识和创造市场的观念上缺位。 对烟台来说,他们正迎来了又一个打造新烟台的机会,山东省提出了建立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而烟台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脱颖而出者,烟台因此最有可能成为地理优势和规模优势最突出的城市。烟台市委书记进入山东省常委,这在烟台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此事也被看成是山东省重点扶植烟台的信号。 这一次机会,曾经迟到的烟台会跟上吗?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