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贸易博弈:玩转规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4日 13:20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温秀编辑:韩文欣 杨森领导的欧盟商会刚刚发布的《2004年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与其说是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抱怨和不满,倒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太在意这个地方,希望它可以变得更加称心如意。事实上,中国已经是美国之外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
其实,不妨把这本牵动欧盟政府官员为之奔走相告的建议书,看作是欧洲商人们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为自己讨价还价赢得更多利益空间的意向书,一本可供中国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则精髓的生动教材。 建议书:拿规则说事 中国欧盟商会会长杨森告诉记者,这是第五次由欧盟商会发表的年度建议书,代表了来自20个行业的声音。他们的主要意见包括:在一些行业内存在的没有保证透明度的问题;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最低资本要求的存在;倾向于颁布中国的产品标准和测试程序而不考虑既存的国际标准的问题;存在于许多行业的双重销售体系;以及对于正常员工招聘的歧视性规定。此外,对于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许多行业中尚存在经营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中国在这些方面仍需积极改善。 而具体到每个行业面临的问题,他们都尽可能的用世贸组织的规则作为依据。 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标致-雪铁龙公司中国总代表杨海梦告诉记者,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汽车制造商必须尽快建立“品牌销售与服务体系”,从2005年开始强制执行。他们担心,这一规定可能事实上暗含禁止通过同一网络销售进口车和国产车。这将成为中国市场、产品与国际竞争接轨的一大障碍。 而来自信息技术和电信工作组的建议不仅措辞严厉,而且还详细计算了他们因此而蒙受的巨大损失。他们认为电信行业“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有违公平贸易的前提,“欧洲电信业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化妆品工作组提出的一个重要建议是解决目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卫生部对进口化妆品进行双重审批许可的问题。建议称其“严重违背了WTO/TBT的‘国民待遇’原则”。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仔细研读其中的条款,会发现其中很多问题都有着特殊的中国国情,直指各个行业的焦点,一时之间很难解决。正如欧盟商会的许多会员自己所意识到的那样:“中国主观上愿意根据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履行承诺,但尚且缺乏执行能力,实施条件也欠缺完备。” 对此杨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即使在欧洲,也会存在贸易保护的问题。每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相对弱势的行业都会在市场准入方面设置一些标准,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即使是很早就加入世贸组织的美国和欧盟,也还存在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中国需要时间。”他的直率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过他的坚持倒是充满了商人的本色。“我们也知道其中很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锲而不舍地做出努力。” 如果说对利益的执著追求是商人的天性,那么对规则的理解和驾驭可能是不少中国商人还没有很好地领会的“真谛”:规则最重要的不是用来去遵守的,而是用来保护自己、制约他人、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空间的。规则用得好应该可以成为工具和筹码而不是枷锁和桎梏。 反倾销:规则“陷阱” 如果说建议书只是欧洲企业利用规则和中国政府讨价还价的一个手段,那么制造贸易摩擦则是欧洲国家运用规则为欧洲企业争取利益的娴熟工具。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张健雄指出,1975年中国和欧盟建交时的贸易额为23亿美元,当时欧盟有9个成员国,到去年双边贸易额扩大了53倍,欧盟成员国也早已扩大到为15国。而中美建交要晚于中欧,当时的贸易额仅仅为10亿美元,但截至去年底,双边贸易额达到1250多亿美元,扩大了125倍之多。从中不难看出,欧盟的贸易保护其实是比较严重的。 张健雄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大,中国也将进入一个贸易摩擦多发期。而随着很多商品进入“后配额时代”,反倾销和反津贴将取代配额、关税等方式,成为对华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而反倾销可能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软肋。因为他们可以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中,非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反倾销问题时,以第三国产品价格作为标准的条款,对中国的低成本产品进行大肆的反倾销。随意的缺乏科学依据的判定标准,将让中国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反倾销的阴影之中。 不过张健雄也指出,我们在出口时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国内企业为尽早把对手驱逐出市场,往往会竞相压价,自相残杀,甚至低于成本价倾销。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实力有限,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没有能力自己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只能找些档次不高的代理,再次陷入低价竞争,而且缺乏信誉可言。特别是在明年外贸经营权放开之后,中小企业各自为阵、自相残杀、无序竞争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进而引发更多的反倾销案例。 专家指出,与其说中国的发展势必会对既有的经济和利益格局产生影响和触动,或者说一系列贸易摩擦背后存在民族主义情绪,倒不如说整个世界都在日益感受到来自发端于欧美国家的全球化“怪兽”的挑战,如何玩转规则实现更好地自我保护,恐怕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