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长期债或将逆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5日 17:5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马宜 北京报道 债市并没有像历史经验那样因为加息而重感冒。但事实上,从春节后,紧缩的阴云就一直笼罩在银行间资金市场,并且在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回暖的迹象。 加息没有直接传导到资金市场,并未对流动性——目前看来一切“过热”的源头产生明显的效果,而多重其他因素将导致今年至明年的债市供求出现逆转。 加息未造成直接冲击 加息的首个交易日,市场并没有出现以往的“跳水”行情,中债财富指数微跌,止于115.7755。 “市场即使下跌也并不是因为加息,事实上这次的加息并不是‘出其不意’,而是早已被预期,并提前反应在市场走势中。”交易员称。 从以往加息对债市的影响来看,的确会对债市造成较大冲击,但通常是大跌一两天后马上反弹,但这次显然不是,随后一周内,债市持续下跌。 “加息对债市并没有造成直接冲击,持续低迷是因为紧缩阴霾驱之不散。”一国有银行交易员称。 加息作为价格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央票作为数量工具,应当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双刃剑,最后结果是殊途同归的。但在中国,由于金融市场传导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加息并不会对流动性——目前看来一切“过热”的源头有明显的效果。 央行3月17日的加息公告中称,本次加息是“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有利于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27个点的升息只是紧缩警示而已,加息只是增加了社会的融资成本,抑制了资金需求。” 交易员称。 “2007年头两个月的新增贷款增长迅猛,也许直接导致了加息。”交易员推测,“而对于流动性,发央票或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仍是最直接的方式。” “加息在解决流动性过剩的短期效果上还不如准备金率的上调,反而会导致利差减少、热钱涌入、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上升,”外汇交易员称,“但从加息后人民币走势来看,还不明显。” 加息后一周的五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仍在7.73上下摇摆,只是在3月22日这天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下调到历史新低7.7310,并在开盘后直接跌入7.7297,但随后第二天中间价又回到了7.7359。 银行间市场持续加息 基准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并没有直接传导到资金市场。在银行间市场,央行正试图通过发行央票引导短期乃至中期利率的调整。 3月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的1600亿央票首次打破了连续12周保持2.7961%的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上涨至2.8383%。在随后的两周里,1年期央票收益率继续上行,至3月20日已经上涨至2.9442%。 “央票利率上升才是银行间市场的加息,并且这种加息仍在继续,而且效果很明显。”债券分析员称。 今年恢复发行的3年期央票的上升速度显然更快,3月22日,3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升至3.24%的水平,较加息前上升了9个基点。 在上周四的公开市场操作中,3年期越来越取代3个月央票,成为上周四央行回笼资金的主要工具。 “用3年期央票取代3个月期央票,与其说是为了延迟央票到期时间,不如说是央行有意引导中期债券利率向上。”交易员认为。 中长期债或将逆转 中国2月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水平,出口较上年同期大增52%,如果人民币只是稳步升值,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就会仍然源源不断。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列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 然而在一些金融机构看来,目前最大的利空因素不是加息,甚至不是流动性过剩,而是正在酝酿的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对债市供求平衡所造成的冲击。 央行通过在外汇市场结汇,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并将流动性源源不断地输往银行间市场。按照目前市场猜测,由于人民银行不能将从银行购买的外汇储备直接划拨给即将成立的外汇投资公司,外汇投资公司将主要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形式来筹措资金去央行购买外汇储备,新成立的外汇投资公司从功能上更像央行的一个投资管理部,它不仅分散了庞大的外汇储备投资,还吸收了市场中积聚的流动性。 “起码在回收流动性上,和央行发行央票的效果是一样的。惟一不同的是,央行目前最长期限的央票只有3年,而外汇投资公司由于未来的投资方向更偏向于战略性投资,其发行债券也将是中长期的,比如,3年、5年、10年甚至更长期限。”债券分析师认为。 目前,市场猜测这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额度将是2000亿-2500亿美元之间。如果这家公司成立,一方面将变相回收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减少银行需求,另一方面长债供应量会加大。 此外,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扩大的效果将在今年显现,而保险机构是市场上中长期债的最大买家,这将导致资金分流,长债需求降低。同时,几家政策性银行也纷纷公布称2007年将加大发债计划。 “众多因素将导致银行间市场供需发生根本逆转。”一交易员称。 这种担忧已经体现到了长债的发行中。3月21日财政部招标发行了10年期国债,最终中标利率为3.4%,处于市场预期的上限。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