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消费-生活 > 正文
 

他们的2008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 16:18 经济观察报

  刘桓:希望一方面把中国的设计带到世界上,另一方面,2008年之前进入中国,将国际高时装品牌的生产管理和出色的设计队伍带到中国,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因为你只有先学习世界的语言才能够让别人了解你,这样他们才会愿意来学习我们自己的语言。

  Karen Smith:希望在2007年中出版第二本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书,回顾整个九十年代的当代艺术发展脉络,希望分析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土壤——事实上我已经开始了这
第二本书的写作。

  Philip Dodd: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首先,我希望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建立桥梁——文化桥梁、商业桥梁、教育桥梁。中国品牌进军欧洲,需要立足当地重塑品牌形象。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媒体,让它们展现在公众面前。

  其次,我们希望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更有效的融合。我们希望能够将身居两地的设计师汇聚在一起,重新塑造区域形象。譬如我们会送中国设计师去纽卡斯尔,再邀请英国设计师来哈尔滨。

  我的第三个目标是旅游业。世界旅游业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认为,在2020年前,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旅游目的地;而届时,中国人也会成为最大的出国旅游群体。但实际上,我们现在还没有一本关于英国的中文版旅行手册。而且,在北京也很难找到那些为外国旅行者准备的杂志,比如《Time Out Beijing》。

  最后,我们希望能够把中国学生和欧洲学生带进同一间教室学习——伦敦六个月、北京六个月。英国学生来北京学习中文与设计,而中国学生将接触到同样的英文课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