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生活理财 > 正文
 

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样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 16:14 经济观察报

  刘彤/文

  他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变成中产阶级的,也不知道今后能不能上升到资产阶级。他工作15年,刚满38岁,在跨国公司做中高层,税后年薪35万,妻子在大学教书,收入稳定,一个在夫妻俩自己眼中无比聪明伶俐的6岁孩子,一辆帕萨特轿车,还有一套150平方米的三居室房子。每月还房贷6000元后,其他都是净收入。这是各种社会调查和报刊生活方式
版面最常举出的中产阶级样本。中国太大,中产阶级内部的差别也很大,从年薪五六万到五六十万甚至百万,都算成中产。他觉得那些社会学家和编辑记者们有点和国际脱轨,怎么也应该把中产分出下中产、中产和上中产这三等来。这些名词在英文里是有对应的,而在中国,只要年收入过了五六十万,都用“富裕阶层”来打发。再往上就叫“富豪”,再往上就叫“首富”。胡润的榜上每年有100个首富。

  01:你有梦想吗?

  答:我大学毕业后,没费太多周折就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这个词是我自己发明,私底下叫叫,参照系是常说的“美国梦”。美国梦和我的中国梦区别很大。美国梦是掘金发大财,成为真正的资产阶级,而中国梦,则是成为中产阶级。在美国,中产阶级是常态,是橄榄核最粗壮的中段,坚实又沉闷。既然是梦,太沉闷了就没有意义。而在中国,大家基础都差,做个家庭年收入四五十万的中产还是挺令人向往的,你选择我做样本的意义仅限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如果到了中西部,家庭年收入10万元都是不错的。当然一个北京的中产绝对不会去和一个四川的中产相比较。

  02:好像你的生活已经告一段落,那你有没有新的梦想??想不想进入更高的阶层?

  答:除非是自己做。所以我有点后悔,当初公司每年给我涨两三万元年薪,我就留下了。我其实有能力自己做。我想,这涉及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有的人愿意自己创业,有的人愿意替别人打工,各有所取。从现实出发,我希望以后能做职业经理人。

  03:有你这样梦想的人多吗?

  答:很多人想当老板或者当职业经理人。但得看个人的资质。

  04:你觉得钱够花吗?

  答:永远不够。只能计划着来,有多少钱过多少钱的生活。光线娱乐的老板王长田算过一笔账,在中国过真正富裕的生活,需要:在高档社区有一套二三百平方米的房子,子女出国不用天天洗盘子,每年全家能出国度假一次,以后得重病,哪怕是换肾也能掏得起钱,这样的生活一辈子要以1000万为基础。他说的是富裕生活。我觉得我的房子也不错,日常生活很轻松,也能全家出去旅行,孩子以后出国的压力也不大。我觉得一个好的女主人很重要。我妻子很会过日子,但不是那种把钱攥得紧紧的,而是很得体。

  05:对暴富的人怎么看?如果有机会也想博一下吗?

  答:他们的眼光和胆略让人佩服。我比较少胆略,只能做中产。

  06:中产阶级的生活往往被描绘得很沉闷,但在《时尚家居》主编殷智贤的《混搭中产家》一书里,中产阶层又被描绘成注重生活品位,很有情趣的,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答:我看过那本书。注重生活品位就是为了回击生活的沉闷吧。的确中产阶级不能像上层那样随心所欲,也不能像下层老百姓一样为了生存不择手段,但在任何社会里都是中坚阶层,尤其是中国,如果家家户户都能成为中产,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了。至于说到品位的问题,那是你们媒体在夸大,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并且能求得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家有位大学教师,所以书多一些。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刻意求之。中产阶级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品牌选择,质量好是最重要的。总说富裕阶层开德国车,中产阶层开日本车,可开韩国车和

国产车的人也很多。

  我建议你们用“文化素养”这个词来代替“品位”,“品位”这个词太像时尚杂志上的广告用语了。

  07:你在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是哪部分?

  答: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投入和产出。其次是家庭投资

理财。我们已经付了另一套房子的头款,准备用来做投资。以前想过买艺术品,但艺术品的准入门槛太高,而且现在价格高得离谱,因为
股票
市场太低靡,大炒家都开始炒艺术品了。中国的个人投资渠道太少。我们每周末有个朋友圈子聚会,主要是为孩子有伴,大人就是交流子女教育和理财的经验。还关注的就是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现在开始锻炼身体了。

  08:你们向孩子灌输什么样的价值观?

  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上一年级,重点学校。还没到分快慢班的时候,但我们认为进重点学校就行,学校整体环境好。要善良、诚实、努力,其他就随缘。

  09:假如他选择不进大学,你们会同意吗?

  答:绝对不同意。考不上另说。大学教育是起码的。

  10:能说说你近期最担心和最向往的事吗?

  答:目前好像还没有特别担心的事情。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比较顺利,可以说一直是在中产阶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父母是大学教师,在那一辈人里也算中产,社会地位很好,只是当时的社会差距没有今天这么大。两代中产阶级沉淀下来,心态已经很稳定。

  最向往的事情,就是当上职业经理人。收入可以更高,由中产进入富裕,我在工作上的自主权会更大,男人一般到我这个地步事业心也会很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