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绑定全通教育再冲资本市场 “吴晓波”联姻落寞妖股王为哪般?
“吴晓波频道”在2017年1月A轮融资时已估值20亿,即便以此为基数,亦占到全通教育当前市值的43.7%。同时,96%的股权收购设置和身为杭州巴九灵最大单一股东的皖新传媒的角色,亦引发联想
《投资时报》研究员 陈溢波
写文章、出书、买房、卖酒、跨年演讲,1968年出生的吴晓波早已证明一个“新时代文人”的商业成功。如今,他又试图将打造的事业变成某家上市公司的主体业务之一。
3月17日晚间,全通教育(300359.SZ)发布公告称,其将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吴晓波旗下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巴九灵)96%的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自3月18日开始,全通教育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有消息称,杭州巴九灵原本有意于2019年实现独立上市,但因“某些指标未达到IPO门槛”,最终选择以被并购的方式入驻上市公司。
对于这宗估值不低于20亿元且广受市场关注的交易,《投资时报》研究员日前致电全通教育董秘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为缄默期,相关事项并不清楚,也不方便回答”。
颇有意味的是,目前投资市场以及在线教育行业专业人士大多对此持保留态度。《投资时报》研究员更注意到,关于所谓20亿元的估值预测,其实源自标的项目两年前A轮融资时给出的基数,而即便取此低线,亦相当于全通教育停牌前总市值的43.7%。同时,此前与吴晓波有颇多资本交集的皖新传媒(601801.SH),异乎寻常保持了低调。数据显示,皖新传媒目前持有杭州巴九灵14.9%的股权,为其最大单一股东。
新三板往事
关注吴晓波的人们,相信对经常出现在杭州巴九灵旗下的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以及爱奇艺线上视频节目中与吴频频互动的“巴九灵”并不陌生。事实上,作为“吴晓波频道”的某种标志性符号,也作为其账号主体,短短几年间,其已一再表现出对在资本市场获取最大价值化认同的企图心。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巴九灵注册成立于2014年7月22日,为吴晓波的个人微信自媒体平台——“吴晓波频道”的账号主体。而杭州巴九灵直接全资控股上海巴九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后者也为“吴晓波频道”的产品主体。
2017年1月,上海巴九灵获得由挚信领投,浙商创投、头头是道和普华资本跟投的1.6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20亿元。企查查信息显示,2017年9月29日,上海巴九灵再次获得君联资本的A+轮融资。
据悉,此次有机会入驻A股的“吴晓波频道”,早在2015年就曾在当时火热的新三板市场亮相。彼时,“吴晓波频道”尚隶属于吴创办的出版公司蓝狮子传媒。2015年年底,吴携该出版公司登陆新三板市场。
在登陆新三板之前,皖新传媒以1.575亿元交易对价获取蓝狮子传媒45%的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而吴以30.92%的持股位居第二大股东。这也意味着此时蓝狮子传媒的估值为3.48亿元。而“吴晓波频道”确为蓝狮子传媒带来了丰厚收益——仅2015年就为其贡献了四成营收。
出于某种商业考量,2016年“吴晓波频道”即从蓝狮子传媒中剥离,结果导致后者当年收入大幅下降23.29%,而至2017年年中,其营收、净利再次同比下滑29.65%和73.07%。
对于剥离蓝狮子传媒主要营收及利润单位“吴晓波频道”,身为第一大股东的皖新传媒并未对外界发表更多看法。但《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2016年和2017年,蓝狮子传媒两度抛出定增方案,即以22.25元/股的价格定增494.4万股,定增金额为1.1亿元,以此估算蓝狮子传媒估值已升至10亿元。同时,两次定增的用途并不一致——前次为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财务结构,而后一次则主要用于财经图书影视版权开发及有声付费图书。
更堪玩味的是,因首次定增失败,二次定增时拟认购方已发生调整,而其中仍包括皖新传媒。
知识付费的关键
对于“吴晓波频道”此次试图转道创业板,市场人士表达出不同看法。
一位多年从事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专业人士对《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这些并购背后多会牵涉复杂的个人利益关系,这笔交易看起来是借着皖新传媒的推动力,以缓和老股东的压力。”
《投资时报》研究员通过查询企查查信息后发现,杭州巴九灵当前的19位股东,90%都与吴晓波、邵冰冰夫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持有杭州巴九灵5.50%股份的厦门君联建发新媒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就与“吴晓波频道”A+轮投资方君联资本有所关联,君联资本全资控股的拉萨君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厦门君联的股东之一;而润物投资的股东之一,即为邵冰冰;蓝轩投资向上穿透的大股东为楼江,而楼江与邵冰冰为亲属关系。
事实上市场仍有疑虑,为何此次交易只涉及96%的股权而非100%?剩余看似无关痛痒的4%的股权中究竟蕴藏着什么秘密?历时两年后,“吴晓波频道”的真实估值为多少?要知道2015至2016一年间,蓝狮子传媒的估值上升了287%。
同时,沉默的皖新传媒是何角色?毕竟,若以其在杭州巴九灵中14.9%的股权对应2017年初20亿元的投后估值,即相当于2.98亿元,较该公司之前1.575亿元收购包括“吴晓波频道”业务在内的蓝狮子传媒45%股权的投资,已然升值89%。只是,这些账面数字并不能随时变现流通,而唯一的路径便是A股上市或被已上市公司并购。
更多的信息截至目前并未被披露。
当然,如若“吴晓波频道”最终遂了心愿,也必然引发其他连锁反应。
一位从事在线教育领域工作的行业人士告诉《投资时报》研究员:“对于知识付费领域而言,如果‘吴晓波频道’最终成为A股知识付费第一股,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在业内普遍看来,所谓知识付费,一直在做流量生意。事实上,大批“知识内容”的发布需要不断拉流量、洗流量,且这种碎片化的学习也必须要通过加重服务(建社群)来解决到课、完课和复购低的问题。
上述人士称,2017年微信大改版后对公众号影响力巨大,以往靠吸粉、挣流量钱的公众号均受到影响。其中部分涉及知识付费的公众号,在风口过后也缺乏资本推动其继续拉流量、转付费,投入产出内容甚至加重服务。
“近期‘咪蒙’的倒下,更是让政策层盯紧了这一辐射普罗大众的关键领域。此时吴晓波频道选择套现离场,不失为明智之举”,她说。
某种程度上,一度声名鹊起的知识付费已然转化为在线教育。这也意味着此前靠个人知名度推进的“个体户化”经营模式宣告实验终结,未来该市场的主导力量只能是“企业级行为”。
3月17日,全通教育也对外宣称,将与杭州巴九灵共同拓展职业教育新蓝海。另有来自媒体的消息称,“吴晓波频道”或主要以职业教育业务概念上市。
为何是全通教育?
吴晓波此次进击A股资本市场,选择的“联姻”对象无疑让很多市场人士大跌眼镜。公开资料显示,全通教育于2014年1月21日登陆创业板,主营家校互动升级业务、EdSaaS 业务、继续教育业务。
随后的2015年,正值“互联网+”大热之际,全通教育借助“在线教育第一股”的概念,股价一路攀跃至467.57元/股,甚至超过彼时的贵州茅台(600519.SH)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
然而,缺少基本面支撑的“辉煌”终究难以为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15日(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全通教育报收7.22元/股,较2015年高峰期下跌90%,市值仅录得45.7亿元,即便相较同为教育股的中公教育(002607.SZ),亦只为后者的6%。
更值得留意的是两个现象。
其一,一度“膨胀”的股价引来全通教育高管纷纷减持套现。据统计,自2015年6月至今,该公司高管累计减持套现超8亿元。
其二,全通教育对于并购交易异常热衷。从2015年至今,该公司至少涉及20起并购交易。有投资者甚至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这是一家典型的“支票簿”企业,即几乎完全通过并购外部公司体现业绩增长。来自同花顺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全通教育共有43家子公司完成并表。
大量并购固然能令营收保持增长,但同时也带来激增的商誉。而巨额商誉减值最终导致这个昔日的股价王走向落寞。
全通教育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其实现营业总收入8.33亿元,同比下滑19.17%;净亏损6.21亿元,相较上年同期6629.16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037.51%。深究个中原因,当年该公司仅商誉减值就计提6.43亿元。
当商誉减值成为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业绩“爆雷”公认的元凶之一,当市场监管层对于部分上市公司高价收购影视类工作室及知名自媒体公号保持高度警惕之际,以“败局系”和“激荡系”闻名的吴晓波,来了。
责任编辑:张恒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