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体制建设再迎顶层指导: 健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作者: 段思宇
[ 央行表示,将紧密结合人民银行实际,不断健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另外,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治理能力,通过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
金融体制建设再迎顶层指导。11月5日,新华社发文称,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相关决定,其中包括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金融市场作为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也被提出多个要求。
首先,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
对此,央行表示,将紧密结合人民银行实际,不断健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另外,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治理能力,通过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促进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宏观调控方面,长期以来,央行结合国内形势和国际背景,通过货币政策的灵活使用,始终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从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也不难看出央行货币政策的定调,即力度得当、松紧适度。央行行长易纲此前曾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定力,既要稳当前,也要注意保持杠杆率的稳定。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合理区间,物价方面也处于比较温和的区间。有观点称,年内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在于短期内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大体上相当,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中期内保持杠杆率稳定,使得社会债务处于可持续水平;长期内将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利率体系的建设,今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贷款作为国内最重要的金融产品,其定价方式的转变,将深刻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体系盈利模式与竞争格局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将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降低。
央行还提到,在2020年人民银行重点工作安排中,将改进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加快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高水平金融开放,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对外开放是近年来金融工作的主旋律,可以看到,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正在有序进行中,主要涉及两个领域:一是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期货业以及评级行业等;二是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等。
除了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外,相关决定还提出,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近年来在规模、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资本市场目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存在融资功能不够完备、结构还需调整、监管仍待提高等多种问题,建立高质量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仍需多方努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明确提出,要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此背景下, 2019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就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举措,不仅完善了市场体系建设,也有利于强化市场功能。
相关决定还提到,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责任编辑:覃肄灵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