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玻璃滑道再爆伤亡事故,致1死6伤

“网红”玻璃滑道再爆伤亡事故,致1死6伤
2019年06月10日 18:51 闻旅

“网红”玻璃滑道再爆伤亡事故,致1死6伤

行业标准与监管主体亟待落定。

闻旅

图片来源于广西台新闻频道

  文|闻旅 π大星

  自带“网红”属性的景区玻璃栈道,又引发了新一轮舆论关注。

  6月5日,广西平南县安怀镇佛子岭景区发生意外事故,多名游客由于下滑速度过快,撞破玻璃滑道护栏。事故导致1人不幸身亡,6人受伤。

  为了提升景区人气和效益,近年来,包括玻璃滑道、玻璃栈道、玻璃悬索桥等旅游体验项目在国内各省市遍地开花。从报道来看,此类投资多为千万级别,部分项目甚至过亿。

  但需要正视的是,这些本来给游客带去惊险刺激感的旅游投入,现实中却因行业标准与监管主体的缺失,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015年10月5日,河南5A级云台山景区新修通的玻璃栈道爆裂;2017年4月9日上午10时30分,黄陂区木兰胜天景区玻璃滑道项目发生旅游意外事故,事故造成游客1死3轻伤;2018年8月15日,长春欧亚新生活购物中心一处玻璃栈道发生一起儿童坠落事故……

  以国内各种诸如桥梁、隧道、房建、水工等工程结构为例,行业都有相应的建筑标准对其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维修加以规范,同时有相应的主管部门作为监管主体。而像由正规设计院设计的玻璃桥,一般参照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等标准,但仍缺少专门针对玻璃桥的施工验收或检测评定标准。同时,旅游景区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也缺少建设部门的监督管理,造成旅游景区玻璃桥存在自己验收甚至不验收的情况。

  正是因为相关隐患的存在,2017年的“旅游安全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叫停这类高空建筑项目;近期岳阳市对所有A级旅游景点玻璃栈道开展安全技术检测和风险评估,计划引导A级旅游景区理性评估玻璃栈道项目,避免盲目跟风建设。都是从审慎角度出发。

  但在很多情况下,景区玻璃栈道的采购渠道多样、运营维护机制不明。部分地方自行制定有相应的标准与监管部门仅仅停留在文件,具体的监管执行情况往往并不到位。

  以本次事件发生地的广西为例,2018年7月,广西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印发了《自治区旅游行业安全与应急管理责任清单》和《自治区旅游高风险项目管理提示制度》。对有玻璃栈道这类高风险项目的景区,文件强调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运营、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开展技术检测和风险评估,保证安全运营。但这仍然没能阻止佛子岭景区这一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前有媒体调查发现,景区玻璃栈道会牵涉到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范畴,需要跨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但责任落定往往以各部门间相互“踢皮球”不了了之。如同相关法律专家的观点,因为涉及多个部门监管职责,可以由国务院规范,也可以由住建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应急部门、文化旅游部门联合进行规范,但需要明确一个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如果国家层面制定规范条件不成熟,各个地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进行规范。

  而据了解,行业的标准化建设,目前已经有了初步进展。2018年8月1日,河北省住建厅会同省质监局、省旅发委、省安监局组织编制的《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技术标准》开始实施,其中对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建设材料、设计、施工、验收、检测与评定以及运营安全管理等均提出了明确标准规范。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门规范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建设与管理的技术标准。

  在近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分院主编的《旅游景区玻璃桥检测评定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在对北京清凉谷、辽宁凤凰山、安徽马仁奇峰等景区相关玻璃桥的检测鉴定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标准将对玻璃桥结构检测、验算、荷载试验和后期监测等提出明确要求。该标准的制定,将对景区玻璃桥的质量情况、安全状况及使用情况检测评定提供明确依据,有利于提升政府等监管部门落实对旅游景区玻璃桥项目的安全监管,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游客人身安全。

  来源:闻旅

  原标题:“网红”玻璃滑道再爆伤亡事故 行业标准与监管主体亟待落定

(本文来自于界面)

滑道 玻璃桥 景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4 海油发展 600968 --
  • 06-12 三只松鼠 300783 --
  • 06-12 朗进科技 300594 --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