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企成两会强音 “竞争中性”解决诸多痛点
董鑫 任小璋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已远远超出以往。
3月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会上称,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民营一词在报告中提及8次,而小微企业则达到了12次。相比之下,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两个词汇仅出现3次和5次。
3月6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回答记者提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对记者表示,民企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起来的,党和政府支持民企的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一贯的,也是与时俱进的。
事实上,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各省纷纷举行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出台具有含金量的支持政策,中央部委、高检、高法等部门进一步落实讲话精神,从税费、信贷、融资等方面,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
“支持民企,我们重点促进三方面的工作”,何立峰谈到,一是大力促进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二是进一步帮助民企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是进一步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其中,坚持竞争中性原则,被普遍认为是解决民企面临诸多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报告强调,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
减税降费政策落实
支持民企发展,减税降费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何立峰表示,今年的减税降费规模要近2万亿元,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报告称,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
多家企业税务负责人都表示这次减税力度超过预期,对企业影响很大。一家大型企业税务总监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其影响较大,由于涉及增值税进项税减少测算减税额还有点复杂,但估计一年能减税超过1亿元。
除了增值税减负,今年1月针对小微企业的2000亿元减税降费政策已经出台实施,个税超3000亿元的减税政策也已经在今年1月全面实施。
在降费方面,报告要求今年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企业养老保险费率一般是20%,现在降了4个百分点至16%,有相当的力度。由于我国一些小微企业没有缴纳或没有足额缴纳社保费,为了不增加企业实际负担,报告要求在税务全面征管社保过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
报告称,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也如何立峰所言,这些减税降费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活力。
击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面对民企融资“老大难”问题,何立峰表示,进一步帮助民企解决融资问题,一方面要解决民企的流动性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民企中长期投资资金短缺问题。
报告指出,要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这意味着,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2019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
“写进报告,成为一个硬约束的增长指标,这充分说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既有覆盖全国的商业网点,同时又能从央行和储户手中获得低成本资金,因此,要求其增加小微贷款比例,既能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又可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确实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希望政府可以给予民企融资更好的平台,把流程缩短一点,以适应行业快速变化的节奏。”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常委、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则建议:金融机构应该增加金融产品,长期贷款而非短期贷款,可以稳定企业信心、把企业做扎实;银行可以适当地对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辅导,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大型国有银行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方法与产品。
竞争中性解决民企诸多痛点
“我听到有些民企反映,它们要求的其实并不是什么额外的优惠、特殊的照顾,更不是吃偏饭,它们要的是平等发展的条件、公平竞争的环境。”刘世锦表示。
竞争中性原则,是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的有力武器之一。
报告强调,要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
央行行长易纲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发言时表示,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中国将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去年8月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也强调,要抓紧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
竞争中性原则在国际上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目的在确保公共企业与私人企业平等竞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后来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国企与非国企并存的情况下,确保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的联系不给国有企业带来额外的竞争优势。
对于民企进入市场“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等问题,刘世锦提出了三条建议:针对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放宽准入鼓励竞争等顶层的战略部署、制度方针,要强调落实;要有好的案例引路,比如联通混改;要对外开放更要对内开放,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开放。
“要切实解决形式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潜规则问题。”刘世锦强调。
“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作报告时强调。事实上,打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对市场另一竞争主体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改革是最强大的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
第一财经从国资委获悉,2013~2017年,民营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中央企业混改,投资金额超过1.1万亿元,省级国有企业引入非公有资本也超过5000亿元。
同时,国有企业积极投资入股非国有企业,其中省级国有企业投资参股非公有企业金额超过6000亿元。中央企业“压减”减少的11650户法人中,超过2000户的控股权转让给了非国有资本。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家在多方面给企业创造了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尊重市场规律。通过良好的市场竞争,让优秀的企业留下来,让不优秀的企业退出去,释放出资源到另外的产业去。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