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黑猫投诉】
货币政策松紧适度: 首提M2和社融增速 与名义GDP相匹配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奇 北京报道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的表述相比,不再提“中性”一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这表明今年货币政策将比去年偏向积极,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货币政策的具体表述上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是首次提出M2、社融增速与名义GDP相匹配,二是明确提出降低实际利率水平,三是强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今年降准和降息的可能性都存在。对于降息路径和时机,市场上存在不同看法,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重要的是将降息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单纯降息。“可以先对政策利率进行下调,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商业银行定价能力、完善定价机制。”他说。
“货币、财政等政策的协调发力、逆周期调节,会让中国经济韧性进一步加强。宏观层面,实现全年6%-6.5%的GDP目标没有问题,可能会在区间上限。微观层面,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叠加减税将降低企业实际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活力,恢复民营企业信心。”唐建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首提M2、社融增速与名义GDP相匹配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以更好满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需要。
唐建伟称,以往M2增速一直比名义GDP增速高,所以那时主要是直接设定M2增速目标。现在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货币投放机制变化,M2与名义GDP相差不大,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求M2和社融与名义GDP相匹配的提法符合当前实际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去年是9年来首次未设M2增长目标,具体提法为“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更早之前,政府工作报告都会设立具体的增长指标,如2017年目标为12%左右,实际增长为8.2%。
温彬称,要求M2和社融增速要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这与我们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有关。“2018年末M2增速为8.1%,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9.8%,名义GDP同比增长9.7%,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是大体匹配的,宏观杠杆率也保持了稳定。”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称。
唐建伟认为,要求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匹配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希望未来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即未来货币供给的增长就是实体经济名义增长所需要的部分,M2与GDP增速的背离将明显收敛;另一方面目前M2增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与名义GDP相比还偏低,需要货币政策灵活操作适当增加货币投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GDP增速目标是6%-6.5%区间,CPI是3%,这意味着名义GDP可能是在9%-9.5%之间。
降低实际利率水平
在价格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和“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
唐建伟称,这意味着利率工具并没有被排除在政策工具箱之外。中信证券固收团队则认为,降息已经纳入货币政策考量。“考虑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取向,结合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和通胀水平来看,降息还有空间。”温彬称。
对于是否降息这一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近日表示,一方面要更加关注实际贷款利率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的传导作用。“从实际效果及利率市场化进程这两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多关注实际的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他说。
华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李超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会加快推进,贷款基础利率(LPR)大概率和政策利率挂钩发挥更大作用,二季度大概率会选择全面下调政策利率。
除了数量、价格方面的要求外,货币政策还强调疏通传导机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实际执行中,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唐建伟认为,未来货币政策的重心仍在疏通政策传导渠道,重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实现“精准滴灌”。重点将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主要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同时要求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张译文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