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辰:“人”和企业要扛着人民币一块儿走出去

朱玉辰:“人”和企业要扛着人民币一块儿走出去
2018年12月02日 01:3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期货业协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于2018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深圳举行。面向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大会聚焦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社会责任践行等热点问题,深入展开探讨与交流。新浪财经全程直播。

  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化分论坛于1日下午召开。

新加坡亚太交易所(APEX)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朱玉辰新加坡亚太交易所(APEX)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朱玉辰

  新加坡亚太交易所(APEX)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朱玉辰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他指出,当今社会,我们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实现中国和全球贸易的再平衡,现在我们就是处在这个阶段的转折过程当中。他表示,下一步中国人走向世界,向国际舞台中央迈进,是需要有三个方面一起走出去:第一是人要出去,第二是企业要出去,第三是人和企业要扛着人民币一块儿出去。

  以下为文字实录:

  朱玉辰:谢谢主持人。各位朋友、各位同仁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又回到这个场地和老朋友见面。我是在一线感受“一带一路”项目推进的,我把这些体会跟大家分享、报告一下。

  当我们经常出国访问的时候,到了亚马逊大平原,到了澳大利亚看广袤的、肥沃的土地,我们都有一个作为中国人出国看到这些肥沃的土地、大片的树林,心里很自然就赞叹道:上帝不公平,这么好的土地、这么好的山林、这么好的矿山、这么多的石油,它的国家才多少人口呀。我们都有一种不平衡感:上帝在这点上不公平。在另一点上,它又非常公平,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这是一群最为勤奋的人,所以我们长达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我们就在这么一个平静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满足了我们基本的生存要求。但这个满足是做得非常艰苦和艰辛,到西部我们看到成片的梯田,很美,但是这是没有办法、实在没有平地了,只能把地种在山上,把山修成一道道梯田,其实是对自然资源生态的一种破坏,我们没有办法,必须到山顶上种地,在山坡去开荒,到哪里修筑一道道梯田。所以我们几千年的农耕社会我们处在什么状态呢?还没有工业化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是土地,我们的土地都是过度耕种。在中国近代史上,人口有一个极限,就是人口一达到将近4亿人,当时是说四万万人的时候,中国这片土地就再也养活不了我们的人口了。所以,人口一达到四万万左右,我们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逃难、逃荒,河北、山东一带遭荒以后怎么办呢?就闯关东去。山西那边就走西口,就出去谋生。广东、福建人就只好划着船下南洋。这是什么呢?上帝在资源禀赋的配置上在世界上是严重不平衡的。所谓公平,是给了我们这一群勤奋的老百姓最强发展的动力,不公平是给我们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给我们的发展天地都不能够养活我们这么多人。好在我们现在有了国际贸易,有了国内外联合,我们可以在全世界通过和平的方式、通过贸易的方式实现中国和全球贸易的再平衡,现在我们就是处在这个阶段的转折过程当中。

  在过去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中国经济主要的内容还是在摆脱贫困、填饱肚子、积累资产,在这四十年当中,我们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人民币有,一个口袋里装满了人民币,另一个口袋我们每年吸收大量的外资,我们另一个口袋也装满了美元。后四十年改革开放怎么走呢?我想就是要把积累的这么多能量释放出去,释放在哪里呢?在全世界。这样就会使一些中国人的顽强拼搏的能力和全世界的自然资源、地缘资源有一个有效的配置,这个时候不单中国会变得非常强大稳定,我们在全球配置了,我们打破疆域,我们在全世界整合我们的资源,在全球的范围内来比较中国的优势,而且也会给世界带来繁荣和进步。

  所以我想后三十年改革开放和前三十年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我感觉过去的三十年或者四十年,我们是一个吸收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后三十年是一个释放的过程、是一个走出去的过程。一定会有这么一个拐点和节点,现在就是这个拐点的形成过程中。

  下一步中国人走向世界、向国际舞台中央迈进,是需要有三个一块儿出去的,第一是人要出去,第二是企业要出去,第三是人和企业要扛着人民币一块儿出去。是沿着这三条路径演化出去的。人的出去,我认为中国人到目前为止是分三个阶段出去的,第一个阶段,中国人是在一百年前大量的华人到了东南亚、到了美洲、到了澳洲去当苦力、去当劳工,是伴随着殖民地的建设,中国输出了大量的苦力和劳工,这是中国第一代华侨走出中国。如今,海外华人华侨加起的总量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数字,至少应该在三十千万人口,包括华人世界的新加坡、包括香港、台湾、美国的华侨、澳洲的华侨,这是第一个阶段走出去,是中国劳工走出去,经过一百年的风雨历程。

  第二波走出去的我感觉就是改革开放以后近三十年出去的,我们出去以上学、以就业为主,出去了多少人呢?少说也有上千万人。我知道新加坡目前人口算起来560万人,新移民,所谓新移民就是八十年代建交以后新去的中国人大概数有一百万人,这一百万人包括学生、包括工人、包括拿工作签证的,包括有些已经拿了绿卡,包括有些已经成为居民。每年我们到美国的留学生至少是三十万人。所以这是第二波走出去的中国人。

  现在我感觉是到了第三波,第三波是这些出去创业的,随着全球分工链的变化、产业链的变化,拿着支票出去的、办企业出去的,企业家走出去,我们在国外大量的建设工程,我们有大量的基础贸易公司在海外,我们有大量的科技公司在海外各地设有交易所,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这又是一股浪潮。第三股浪潮正在开始形成,我相信未来这个人数以数以千万计。所以我可以想象一种局面,再过若干年,历史上的一百年前的华族、华侨,加上新移民、加上投资型移民,中国人在外会有五千万以上。这五千万以上就会构成一个新概念,叫“海外中国”。大家知道日本有一个概念叫“海外日本”,我相信中国在将来也会有一个新概念叫“海外中国”。大家经常说的日本是失去二十年的,比如他的国内产业陷入重度调整、经济增长缓慢。可是日本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的经济并不弱,是全球唯一一个GNP大于GDP的,也就是它的国民收入大于国民总产值,这个数字在全世界只有日本是这样倒挂的。我到东南亚以后感觉东南亚这个地方,我们现在叫“一带一路”,不是我们新发现的,日本人在这条路早就走过了,其大量的工业基础、大量的工厂设施、大量的资源类的公司背景,都是日本企业在控股。我相信,日本一个国民人数还不是很大的国家有个“海外日本”,我想中国也将按照这条路径去建设一个“海外中国”。有这样一个五千万人口左右的规模和大陆14亿人口的规模形成对流和交换,通过全球资源的再平衡,我想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会更加强大,我们的国家增长的基础不仅建立在960万平方公里这个土地上,而是建在全球总的基业上。到那天,我们才叫强经济。

  第二个走出去是企业要走出去,我们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以后,我们积累了经验,我们积累了市场,我们积累了技术,我们也积累了人才,我们也积累了强大的资金,这个数量纯粹在国内的一片红海当中,所以一定会有一个外溢效应,大量企业会随着产业链的转移而到境外设企业,建工厂,整合资源,所以企业会走出去。其实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出去世界各国,刚开始我们的企业就是餐馆,现在我们的企业有华为这样的企业。所以我们走出去的质量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三个走出去的是人民币走出去,人和企业走出去是扛着人民币出去的,所以我坚信,人民币一定会成为一个坚挺的货币,现在是6.9的比例,如果有一天我们这个比例是1:5的话,你想想到那个时候中国人在全球的购买力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会感觉全世界的东西都最便宜。所以,我坚信我们的经济规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快会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贸易体,我们的货币不该是现在只在世界结算的1.8%,将来总会有一天,我们的人民币汇成为美元、欧原、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前我们在贸易结算只占1.8%,所以我们还有20、30%以上的增长空间。如果人民币成为了一个世界的主要流通货币,我们也再没有外汇储备之忧了,我们缺货币我们就印货币,我们享受全球的铸币税,那个时候再讲金融安全,我们的基础就和今天完全不同日而语了,今天我们在守外汇储备要过3万亿,以后就不用承受这种痛苦了。所以,人、企业、人民币要协同走出去,就像一百年前中国人走出去的时候是一家、一户出去的。而当时这些殖民地、欧洲企业怎么走出去的,这些企业家去了,派军队护送,然后牧师带着《圣经》护送他们去。所以军事、文化、企业三位一体去占领全世界的,把全世界的这些土地成为他们的殖民地。新的时代中国人走出去也会人、企业和资本走出去。

  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叫做世界进口大国,我们是“世界工厂”,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但这个时候你还是不够强大的时候,你强大以后,你是要把这种出口能力变成进口能力大国。中国经济发生质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由产品生产大国变成进口大国,由我们的产品优势变成市场优势。目前我们是每年有大量贸易顺差存在,可是再过若干年我们的经济应该是大量的逆差存在。逆差和顺差之间这个转换以后我们靠什么来弥补呢?中间之差是靠人民币补出去,这个结构就是目前发达国家的结构。进口顺差的国家是第三世界,进口逆差的国家才是第一世界,才是强经济。进口顺差一个大逆转,剩下一个剪刀差靠什么来弥补?靠的是人民币出去,是应该有这样一个局面。所以我们为什么搞进博会,为什么推动中国变成一个采购能力大国,你如果成为采购能力大国,就像美国你要制裁谁,我不买你的东西就可以了。你要是靠出口大国,人家不买你的东西,你就丝毫没有还手之力。我们国家也在经历这么一个转变过程当中,我相信这个局面一定能看得到。

  回到我们期货业,应该说期货业经过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到今天我们发展差不多有三十年或者二十五年、二十八年的历史,我们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我们获得了长足发展,我们每年有3亿以上的期货交易量,我们有120多万个期货账号,我们有50多个期货品种,这些都是成绩。产业参加期货的深度也在日益深入,但我们两个事儿没办好,两件事不平衡,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第一个突出问题、不平衡的就是我们商品期货发展得好,但金融期货发展得不好。目前金融期货的比例和产品占比太小,无论怎么样,从全球规模看,金融期货、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应该占到整个市场的90%,我们现在仅仅发展了商品期货,所以还有90%的空间还没有开拓。这个比例在中国也是不可动摇的,甚至比这个比例只会多、不会少,因为我们中间投机量、散户量可能更多。所以我们还有大片的事业等待开拓,还刚刚是小上半场。

  另一个我们发展的很欠缺的地方就是我们到今天还是一个国内市场,无论我们玩多大的交易量,无论我们把产品做翻天了,充其量国内人自家和自家玩,我们的国际定价能力、我们对产业的服务深度都是不够的。大家知道,中国现在做得比较成功的商品期货,这些产品的根都在外边:大豆我们做得不错,豆粕我们做得不错,铜、铝、石油、铁矿石做得都不错、天然橡胶也不错,可是大家都很清楚,这些产品的根都不在中国,我们仅仅做了一个到岸的服务,我们仅仅到了国内分销市场。可是大节的市场我们没有覆盖到。所以我们在国际市场没有影响力。这是我们全体期货同仁应该为之努力的重要方向。所以我们刚刚完成了什么叫期货、什么叫期货资本市场,组成了一个架构,有一个投资者群体,但是我们在国内市场看,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严重不平衡,是个跛脚丫。没有哪个国家期货市场靠关起门来能搞好、能搞大、能搞强的,特别是我们又是一个对外进出口依存很大的国家,所以我们仅仅服务产业的最后那一小节,大半节我们都没有覆盖上,这是我们所欠缺的地方。所以,今后各位的工作应该走向国际化。

  我是一直在创业当中,退休以后又创业,在我的印象当中,到处都是招兵买马、装修房子、申请牌照,一直在创业的过程当中,一直走在创业的路上。到今天由国内创业走到了海外创业,来到了新加坡,目前新加坡这两年的变化,新加坡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是亚洲大宗商品的集散地,中国想参与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采购和买卖的,人家在新加坡。中国在新加坡设立企业有7000多家,新加坡是弹丸之地,半个浦东那么大,720平方公里,车40多分钟就开到头了这么大的一个地方。但是中国到这个地方的航班,各城市飞到新加坡的直飞航班多少架呢?100多个。每天到新加坡的中国人2万多。这是难以想象的,为什么到那儿去呢?做生意、做买卖。欧美人要想打开亚洲市场到那里去?也到新加坡去。所以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做贸易的一个聚集地。

  所以目前新加坡在期货业的生态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三个期货交易所都在那儿设有代表处,铁矿石国际化、石油国际化、PTA国际化。到哪里找国际合作?到新加坡,所以三个交易所都在那儿设了办事处。第二像南华这样的一批期货公司在那里设立独资期货公司,香港是第一站,新加坡大概就是第二站,或者更多的来看,会往新加坡集中。所以到那里我天天又能见到这些兄弟们。第三个变化是亚太交易所去了,这是中国第一次走到海外设交易所,我是给整个产业去当个铺路石、当个试验场,我们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去推动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目前我们5月份上市有棕榈油期货,10月份我们上市人民币汇率期货,下月初我们会上市燃料油期货。我们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是通过两个方面:请进来,请外国客户到中国企业来做交易,请他们吃中餐。还有我们把中国相关的产品直接带到成熟的国际市场上去、带到新加坡去,用国际规则去吃中餐,所以形成这样一个闭环、呼应。

  总之,我给大家打个前战,在新加坡期待各位常去坐坐,给大家做个试点,愿意跟得到分享体会。谢谢各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瑶

朱玉辰 新加坡 中国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0 博盈特焊 301468 47.58
  • 07-10 航材股份 688563 78.99
  • 07-10 苏州规划 301505 26.35
  • 07-10 智信精密 301512 39.66
  • 07-07 精智达 688627 46.7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