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主题"新消费、新零售的变量与变局"圆桌讨论实录

第二主题"新消费、新零售的变量与变局"圆桌讨论实录
2019年12月01日 22:00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2月01日消息,由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2019”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徐诺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室主任卓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负责人兼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肖翔、融360(简普科技)副总裁陈昌明,出席第二主题“新消费、新零售的变量与变局”圆桌论坛环节。

  以下为发言实录:

  董希淼:

  热烈掌声欢迎六位嘉宾上场。

  大家都很辛苦,嘉宾也很辛苦,先请刚才没有做演讲的融360(简普科技)的陈昌明副总裁做一个发言和介绍。

  陈昌明:

  今天非常荣幸跟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领导在这里一起来探讨我们在新消费、新零售的方向可以做哪些事情、遇到哪些挑战。

  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陈昌明,是融360的产品副总裁,我们融360是国内最大的做金融尤其是信贷领域的搜索推介和服务的平台,简普科技是我们旗下纽交所的一家上市企业。

  在金融行业里,在整个新的零售行业里,其实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这方面与各个金融机构的合作,我们现在有2000多家的合作金融机构。以去年为例,我们一共发了大概800万张的信用卡,是帮助银行来发放的,我们也是这个行业里最大的一个消费类贷款的搜索和分发的平台。

  今天非常有幸能跟各位嘉宾一起来做这方面的探讨,我们公司一直有一个愿望,是使金融更简单。但是我想说,金融这件事情确实不简单,不然就不需要这么多领导和专家们在这里探讨了。我们希望金融面对于消费者、面对于每个用户来说都更加便捷、更加简单,这背后确实需要我们一同努力,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跟很多的金融机构做了深入的合作。比方说最早我们做信用卡分发的时候,可能只是简单地帮助用户推荐一些信用卡,对用户来说也很简单,看看楼下有没有几家银行,有银行就选择这家银行的信用卡好了。到现在我们已经跟很多银行做了非常深入的、联合的广告运营,联合的风险识别,联合的风控。用户接触到广告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去识别用户的风险了。我们可以关注用户的操作行为、用户的填写过程,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场景下关注的广告。用户真正申请这家银行信用卡的时候,我们已经把相关的风险行为做成了特征,提供给了银行,并且跟银行一起做了相关风控模型的训练和识别。通过这样的手段和方式,让我们能跟客户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地接触到这些消费类的金融产品。我也希望今天能跟各位领导们更多地学习与探讨,一起在新金融领域方向做出更大的贡献。

  董希淼:

  谢谢陈总。融360的愿景是让金融变得更简单,但是我想如果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可能背后我们要付出很多不简单的工作、努力。

  下面开始正式的专题讨论,我向六位嘉宾,每位请教一个问题,请嘉宾进行解答,如果还有时间我们再做更多的讨论。

  首先请问徐诺金行长。大家都知道,徐行长也做了很好的解说,“一个平台、四个体系”,兰考是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刚刚徐行长介绍了很多成绩,有很多思考,我想请教的是,兰考在开展普惠金融试点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又是怎么来解决困难的?

  徐诺金:

  刚开始的时候在推动普惠金融落地的过程里,感觉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认识问题,大多数包括我们的理论界,包括我们的决策层,包括我们的社会公众,都认为普惠金融是面向弱势群体的、面向弱势产业的,好像与我们在座的这些精英阶层没有关系,这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想怎么去帮助穷人,怎么去解决边远山区,怎么去解决弱势产业、农业这些问题。后来在探索的过程里,我觉得这个认识问题如果得不到矫正,普惠金融是很难开展的。第二个,普惠金融落地路径问题。传统的都以为搞普惠金融主要是要求金融机构到边远山区去设点,或者是搞代理这些方式,以为就是通过物理网点的方式去解决覆盖面的问题。比如说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怎么样去帮助这些农民提高他的贷款获得率,这些方面想得比较多。

  后来我在探索的过程里逐渐地认识到,其实普惠金融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实现普惠金融根本路径就是数字,解决普惠金融的根本政策保障就是立法,所以这可能是今天我对普惠金融最根本的认识,就是这么三个方面:理论层面要认识清楚,立法层面要解决问题,政策层面要形成全面的配套系统。    

  董希淼:

  确实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在座的每个人有普惠金融需求下次都找徐行长,因为普惠金融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不是没关系。我觉得对监管部门也很重要,我们的确也发现,我们的金融监管部门提的要求,比如说金融机构网点的覆盖率,要到县,最好还能到村,到村还要设助农取款点。过去几年,包括现在,这样的认识和看法依旧存在。徐行长,虽然非常言简意赅,但是确实有很好的启发。

  下面请问尹优平局长,在中国,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我们央行也做过调查、发布过报告,相比发达的经济体,整个金融素养可能相对会有些欠缺,突出表现在这几年来不少的金融消费者陷入到各类金融骗局当中,例子举不胜举。当然央行也好、银保监会都有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构,我们也开展了大量的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活动,最近相关部门包括最高法一起发了相关的工作,我想请问的是,我们怎样来提高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  

  尹优平:

  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消费者,包括台上的、台下的,消费者在生产、经营或者基本的生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你的权利,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成立以来,有关教育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目前已经形成了“369”的模式,3月份是消费者权益日, 6月份有针对性地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的宣传活动,9月份金融知识普及月。今年我们首次跟“一行两会”和国家网信办统一搞了一次金融联合宣传活动,这个活动的主题主要就是针对刚才我们主持人讲的,如何针对防范诈骗,特别是针对一些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老年人或者在校大学生。如何在现在数字金融发展这么快的情况下能够保护好消费者,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呢?我想从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些介绍:

  首先,围绕一个主线,这个主线就是要保护好消费者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这个是作为我们消保工作或者作为我们金融工作的出发点。

  第二,运用好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就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模式,还有集中式宣传和阵地化宣传相结合的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宣传和阵地化宣传相结合的网格化的教育大格局。

  第三,巩固三个阵地。第一个,我们的社区。第二个,农村。第三个,校园。

  第四,聚焦四类人群,刚才有些嘉宾已经讲到,我们到了2035年以后,中国的“银发经济”,包括这次2019年的G20上也提到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以后老龄化社会如何提高这些“银发经济”的普惠性,这些都是重点。第一类人群,是老年人。第二类人群,在校的大学生。第三类人群,农民和农民工这些弱势群体。第四类人群,属于从学校出来即将踏入社会的这些青年人,这四类人群恰恰是我们目前这些诈骗、受损害和消费者权益受损最严重四类。所以说我想,还是坚持把这几个思路做下来,“1234”:围绕一个主线、应用两个模式、巩固三个阵地、聚焦四类人群。总的来讲,也送我们在座的各位一句话,莫信天上掉馅饼,守住你的钱袋子。

  董希淼:

  谢谢尹局。

  董希淼:

  下面请雷曜局长,刚才讲到消费金融发展对经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确实这几年来,消费金融发展非常快,但是也有问题,刚刚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里面显示,根据央行的测算,到2018年底,我国的居民部门杠杆率达到60.4%,如果跟发达的经济体来比,我们处于一个比较适中的水平,但是在新兴经济体里,60.4%的居民部门杠杆率还是比较高的,我想问的问题是在我们发展新消费、新零售的过程中,如何防止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过快上升?

  雷曜:

  谢谢主持人提问,这个问题我觉得难度也比较大,我来试着回答一下。从两个方面来看消费金融的问题。首先还是刚才在演讲中提到的,消费金融是市场经济中必然的选项,因为消费在市场运行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一头一尾”的作用,“一头”就是它是引领性的作用,它告诉生产环节、投资环节你的钱应该往哪儿投,这跟计划经济是截然不同的。“一尾”就是我们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要有获得感,最终你的投资、你的建设要体现在消费上面。所以消费的增长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也是必须关注的方向。如果说我们在阶段性的消费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设计合适的金融产品予以支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特别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随着金融深化,居民家庭的金融活动也更加复杂化,我们过去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目的要借钱消费。资金是一个简单的在时空上面的分布,但实际上随着金融深化、随着产品经营的复杂程度提高,我们有钱可能也要去借钱消费。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资金用途可能是用于未来的教育、未来的医疗、未来的养老,而不是当期的消费,当期如果有消费我们希望是借助于消费金融。但是消费金融又要考虑借款人未来的收入能力,这个收入能力又是动态的,比如说我通过投入到教育领域,我可以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我未来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我的回报率会提升,所以总体来讲,住户部门的金融活动复杂化,这也是我们消费金融合理性的体现。

  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刚才董老师也讲,实际上最近几年中国消费金融有所增长,特别是针对东亚国家储蓄率比较高的情况来讲,很多方面有点担心。说实话我也比较担心,所以我们可以打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看两个比较简单的结构化,这个结构再看一下。一方面就是用途,而这个用途是不是合理的、健康的?

  第二个跟年龄分组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年纪越大可能借债越小,消费方向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咱们中国的家庭杠杆率如果按照住户分类的话,就跟一般的认知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年轻的家庭杠杆率实际上是不高的,这可能跟大家的认知是不完全一致的。为什么他的杠杆率不高?实际上是因为他的资产,他获得了比较好的资产,就是住房,所以整体上它的杠杆不高。但他要获得这么多的资产,收入又是有限的。大家知道有六个钱包的故事,六个钱包往往是没有纳入到我们的债务统计里面,它是不是一种债务?根据我们的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一种债务,它实际上是对我们的长辈,是一种代际的潜在的负债。总之,住户部门的杠杆率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不仅仅看一个数字,需要把它打开了,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根据消费习惯,特别是不同的年龄分组的变化,比较细致地加以讨论。

  我今天就先报告这么多,谢谢主持人。

  董希淼:

  谢谢雷曜所长。雷所长讲的消费增长比较快有它的合理性,可能住户部门杠杆率确实比较复杂,可能也不需要过度担心,尽管这几年储蓄率比较高,中国居民储蓄率尽管下降还是比较明显,但还是全球最高,根据小川行长最近的一个演讲,还是全球最高的,可能不需要过度担心。

  下面我想请教卓贤主任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讨论新消费、新零售,金融在服务新消费、新零售中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又该如何改进和提升?谢谢。

  卓贤:

  我想大概是从90年代的时候开始,我们的金融教科书里面会说一句话,说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如果从90年代看全球公司市值排名确实如此,1990年的时候,当时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里面有六家金融机构,但往后走了以后,金融机构在全球前十大公司中下降,2015年就三家,到了2019年只有两家金融机构。从事目前来看,高科技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平台公司越来越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因为什么?实际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实现和替代了很多原来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很多中介平台的功能。比如说信息中介的功能、信用中介的功能、支付中介的功能、风险中介的功能,而且它还产生了金融机构从未拥有过的社交中介的功能,因此它在整个的经济,无论是从供给还是需求侧看,它串联起了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力资本等这样一些要素,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的互联网公司、高科技企业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理财公司,也成为全球最活跃的风险者。包括对人才的吸引,很多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到高科技企业去供职。

  我在想,传统的金融机构,我们国家的金融机构应该怎样去看待这样一个问题?刚才提到我们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看整个的金融资产,从金融资产持有者来说,金融资产也呈现出老龄化的特征,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但是当我们的客户中老龄群体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服务是不是应该要随之发生改变?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居民小区楼下最多的店面是什么?可能主要是房产中介公司,另外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很多。中国大概有五六百万银行柜员,几十万银行柜员和几十万网点,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化、自动,包括很多银行,据我了解一家比较大的股份制银行,他们今年招聘1200名IT人才,真正要招聘的经济人才很少。大家越来越意识到,也越来越看到几十万银行网点越来越少人光顾,这个银行网点怎么样更好地转型支持经济的转型,有的银行提出要搞无人网点,无人网点不是无顾客网点,无人网点是指无柜员,减少柜员,全部交给机器。但是我想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果我们金融机构的供给层面不发生变化,微观的网点提供的服务、提供的金融消费服务不发生变化的话,未来无柜员网点会真的变成无顾客网点,因为大家不需要到实务场景中去消费金融了。

  刚才谈到“银发经济”老年人新消费的问题,实际上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别是对于高龄的老人来说,他们最大的消费需求其实还是和养老相关的消费,而我们目前从城市来看,我们的医疗、我们的护理,主要公共服务的机构集中在市区,中国老年人有一个特点,他不愿意离开市中心去郊外的养老院去养老,因为这样的告别可能就意味着永别了,他们心里不愿意去的,而在市中心他能够接受更多的医疗和护理的服务。

  所以未来我们的小区店面肯定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住房消费进入到一定的阶段,可能更多的还是和我刚才所说的“一老一小”的消费群体相关的消费。我就产生一些联想,我们几十万的银行网点,五六百万未来可能要被自动化所替代的银行的柜员,能不能跟随着客户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金融资产背后年龄的变化,去做一些服务的调整?比如说我们的网点能不能成为一个以金融消费为核心竞争力的养老服务消费的场景,是不是能够把医疗、护理、养老、金融、投资等等需求集合在一个地方,然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我们的服务,也促进我们的居民金融的结构调整。

  这是我一点粗浅的看法,谢谢大家。

  董希淼:

  谢谢卓主任。卓主任刚才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中国银行业物理网点22.76万个,现在有一些银行在探索推出无人银行、5G无人银行,我跟您的观点完全一致,银行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无人去网点,而不是搞无人银行、无人网点,这个方向搞偏了,我跟肖翔主任之前也探讨过,刚才徐院长提到我们搞普惠金融不一定多设几个物理网点,农村都设网点,这个方向肯定是偏了。还要服务好“一老一小”这个群体,非常好。

  我想请教肖院长的问题是,刚才您在演讲中分享了关于金融机构跟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五个匹配”,我觉得非常全面和系统。我想请教您所在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这方面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知名组织,在这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还有哪些考虑?

  肖翔:

  谢谢主持人。因为我们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是适应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态势在2016年成立的,从我们会员结构也能看出来,500多家会员里面有1/3是传统金融机构,1/3是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公司,还有1/3是基础设施,包括其他的配套、中介机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他们可能签了一纸协议,发现甲方、乙方和丙方可能都是协会的会员,这是我们协会为什么关注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规范,而且我们研究也发现,它其实也不是中国特有的情况。所以我们也在通过研究、通过标准、通过搭建相应的沟通平台,对于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的规范管理做一些工作。

  我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我们加强了相应的国内外经验和实践的跟踪研究和分析。总的判断,也是一以贯之的,我们感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深入的态势,实际上还是在金融发展深化和科技进步的情况下,金融产业链、价值链拉升,金融分工专业化、精细化的客观的结果。这在全球可能都是这样一个情况。所以我们还是要知道这是一个客观的结果。合作类的业务本身还是新兴事物,可能在法律规范,包括定义、概念和相应的责任、权利划分方面还有大量需要我们规范的地方,所以我们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第二,我们探索通过标准、规则的方式,能够规范好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我们在这几年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营销宣传,包括违规逾期的债务催收,我们也实施、发布了一些自律公约,要求会员机构在这些业务的外包过程中要承担主要的责任,对于第三方的遴选要更加严格,也要遵守相应的自律管理的规则。而且刚刚也提到,现在英国标准化协会在做的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规范、标准,我们觉得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推进相关的研究以及标准规则的制定。

  第三,在研究和标准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在推进一些平台的建设,比如说我们正在研究建设的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就是为甲方和乙方能够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能够实现更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能力的共享,为相关的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的赋能能够提供更好的、更充分的信息。

  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从研究、标准到平台,我们在做的一些事,希望有识之士也能够参与到我们协会的相应工作中去,能够为整个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董希淼:

  谢谢肖院长,刚才介绍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规范金融机构跟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三个方面的工作,我想金融机构跟金融科技公司不合作是偶然,合作是必然,这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也将继续大量发生,关键还是回到你刚才的演讲,还是要做到五个匹配,我想这就应该会很规范、很健康。

  融360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重要成员,刚才陈总也介绍了相关的情况。我想请教陈总在促进新消费、新零售过程中,服务新消费、新零售过程中,金融科技公司有哪些不一样的贡献?比如从融360角度看还有哪些措施?

  陈昌明:

  谢谢董院长。其实这个问题,刚才我正好看到了肖院长发布的报告,其实我觉得在这个PPT上已经有很全面的介绍,就是在金融企业和金融相关的科技公司合作过程中的合作深入度,以及相关的问题,我在这里用一个更加直观的例子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刚才卓主任提到了互联网公司、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整个金融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的,但是我也观察到一个情况,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其实大家以前的发展历史强调的是快,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尤其像新的消费、新的金融领域里面,其实整个产品的迭代周期、研发周期、用户的更新换代周期都很快,现在大家很难想象一个手机是两年前发布的,一定是上个月发布,这个月去买。对互联网公司往往强调的都是高速的发展、快速的探索,甚至我们有时候说勇于试错,要快速试错,在错误过程中学习成长。

  但是到了金融企业里面,到了金融行业中大家都明白风险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稳。面对新的方向、新的想法的时候,要先考虑风险,要观察、了解这个风险是不是可控的。这就造成两类行业其实从最基础的文化上就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没有谁对谁错、没有谁适应不适应,只是大家面对的是不同的问题,一个是面对快速发展的销售零售领域,一个面对的是一定要控制风险的金融领域。在这两个行业合作的过程中,其实按照我们以前的观察有很多的冲突,肖院长也提到了具体的点。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科技企业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是扎根于很多科技企业,很多同事、很多员工其实都是从互联网公司过来的,对像新零售,包括整个互联网行业了解非常非常充分的。

  另外一方面,大家又是面向金融行业,在金融行业中也不断地学习、了解,深刻地理解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本质,深刻地理解各个金融企业公司们在风险上面、合规上面、社会责任上面的担当。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是说怎样去融合,怎样去创新,怎样能在这个行业过程中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提供新的服务。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我们以消费行业为例,大家现在很多时候都会强调说我们需要场景,场景获客、场景金融。但是场景金融就代表着一个问题,就是要做系统对接,要做API化。这种消费领域里面的场景其实是很零散的,除了几家特别大的机构之外往往都是很小的机构,这些小的机构对于大的银行来说太小,看不上,但是对于小的银行又太多,科技能力或者科技人员的储备跟不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过跟大家讨论、探讨,其实就推出了API的开放平台,也就是说由我们金融科技企业来牵头,跟所有的消费企业做API的对接,做用户特征的清洗,去做风险模型的建设,把这些相对应的特征和风险基础性的原料直接做了清洗和规划之后再推送给银行。对银行来说可能只需要做一次性风险的识别和优化建模,就可以一下子对接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小型的零售企业。

  这样一些手段我觉得是在这个行业中非常关键的,我们会通过一些创新,通过一些新的手段,能够弥补银行和传统的互联网性质的公司之间的风格上的差异,或者大家在知识体系、在基本技能上的差异,并且能够找到更好的对比,能够起到更大的帮助。这就是我们这样一些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在新消费、新零售的过程为新金融这个事业作出的贡献,我们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跟大家一起探索,一起来面对挑战,能够把肖院长提到的,在合作过程中提到的各种新的问题都逐步地解决。

  谢谢!

  董希淼:谢谢陈总,科技公司在服务新消费、新零售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服务中小的金融机构上,这个作用有的时候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谢谢。这个环节的专题讨论就到这里全部结束了。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译文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0 嘉必优 688089 --
  • 12-05 天迈科技 300807 17.68
  • 12-04 芯源微 688037 26.97
  • 12-04 锐明技术 002970 38
  • 12-03 成都燃气 603053 10.4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