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全新推出《企业家夜读》,这是一档面对企业家群体及关心关注这个群体朋友们的阅读朗读节目。每周日晚九点,我们都会相聚在电波里。今天做客《企业家夜读》的,是携程网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
梁建章,出生在上海,复旦大学少年班毕业后赴美国留学,21岁获得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电脑系硕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硅谷从事技术工作多年。1999年回国,与三位商业伙伴一起创建“携程旅行网”,期间任CEO,并从2003年起兼任董事局主席。2011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给我未来的孩子》
——张梅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也会为此受尽磨难。
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在貌似坎坷的人生里,你会结识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
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
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难,但绝不要放弃。
孩子,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
你会一年一年地长大,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
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
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一点地加以改正。
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让孩子更广泛地去培育自己的兴趣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面临各种各样的机会,也有各种各样的挑战,所以实际上根本的一些理念、价值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理想也好,要有一个理想的追求,要忠实于这个自己的理想,要发现自己最根本的价值观、最根本喜欢和追求的东西,然后不要怕困难,不断地去追求。这个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是企业家对尤其是做创新、做研发的员工的一些要求,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未来生活、未来社会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成功的要素。
我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广泛地去培育自己的兴趣,未来希望能够找到他喜欢的东西。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尤其在早年,就是大学毕业之前,其实看任何书对他来说都是有帮助的。其实你涉足的范围越广,会更有利于创新。因为创新,尤其是颠覆性的创新,往往是跨行业的,所以并不要太早就钻在一个专业领域。各个小孩在不同阶段,他有不同的兴趣点,所以也没必要强求,刻意为小孩子推荐某一个领域,他对某个领域感兴趣,那你可以给他推荐一些某一个领域最好的书。能够通过他的一些经历或者通过实施一些事情,培育他对某个话题的兴趣,这个是最关键的。
未来大部分学的东西是大学以后或者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能不能有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说你不用学数学、学英语,其实数学和英语都是语言能力——你要学习新的东西,必须要懂得语言。在小的时候学习一些基础的工具性的学科,花更多的精力是更加重要的。相反,比如说一些社科类、商业类的,可以在你工作以后或者是研究生、博士生时候,结合你的兴趣可以更多地去涉及。所以基本上我是这么一个观点,就是小的时候要把这个基础语言打好,然后培养广泛的兴趣。
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没有那么快
我小的时候喜欢读一些科幻小说,其实七八十年代,科幻小说还是蛮流行。差不多是小学的阶段,特别感兴趣的就是人工智能。那个时候是人工智能的第一个高潮,IBM的计算机击败了国际象棋的大师。所以其实人工智能没有大家想象的发展那么快,从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到击败围棋冠军,花了一代人的时间。那时候,大家就会特别乐观地估计机器人、人工智能会怎么样,所以特别感兴趣。后来我到复旦,转到计算机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等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在美国念过一段时间信息和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几年以后,90年代初的时候,就发觉人工智能是一个低谷,没有任何的突破。在我到硅谷工作和自己创业的时候掌握的这些计算机知识和管理软件,还是非常有用。当时学的东西虽然说没有立刻有用,但后来还是非常有用,因为各种学科都是相通的。后来读经济学,因为当时打下的数学底子比较好,所以有能力可以在三十几岁的时候还继续去深造,在斯坦福读经济学博士。现在,人工智能又热了,以前讲的一些东西好像又有点用,当然算法是完全不一样了,好几代都更新了,当时击败国际象棋的算法跟现在击败围棋世界冠军的算法完全不一样,但还是很有意思,看到这么多年的发展。
1985年,那时候是在初中,我自己也做了一些人工智能尝试,做了“机器人写诗”,就是用电脑写诗。我们是很幸运的,上海捐了一些电脑,那时候是苹果机、IBM第一批的电脑。计算机写诗没有人想象得那么难,因为诗描写的景物是相对固定的,又有一定的韵律的规则。当然现在计算机的能力强了很多,携程还是继续在做写诗的一个项目,你可以把一张图片、一张风景照给计算机,它可以写出一份乱真的,就是可以说跟人写出来差不多水平的一首诗。大家可以去携程的网上试一下,你晒一张照片之前让计算机题诗一首。
创新是一个关于“人”的竞赛,
那时候觉得读的书还不够,想跨越自己的理科背景去学一些社会人文的东西,主要还是想能够给自己寻找一些新的挑战,后来就学了经济学。读书还是为了掌握一些工具和语言,最后还是要去做研究、去创造,读书也是为了更好的创造。
我其实研究的可能是经济学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话题,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经济发展的要素,就是创新能力,然后发觉其实创新的根本的要素和关键点还是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当然包括教育、人口的素质,人口的数量也很重要。所以最近几年,其实我在关心中国的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能不能生足够的小孩,这个是创新和人口之间的关系。对每个家庭来说,其实也是——就是你未来的小孩能够培养成一个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大规模生产型的人才可能就不太一样,要更注重个体的发展、兴趣的培养,这就都非常重要。对未来怎么样培养出创新式人才,怎么样生更多的小孩,其实这是一回事,这是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创新力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人口创新力》主要是讲创新和人口的关系。创新其实是就是一个关于“人”的竞赛,那“人”有数量也有质量。当一个国家能够普及教育,那其实人口基数就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不光是数量,它的年龄结构也很重要,如果人口老龄化的话,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这本书就是纵观过去的历史,来分析人口是怎么样影响创新的,也通过这个来预测未来几个创新大国,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印度,这些国家未来的创新到底会怎么样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政策的建议——中国未来的人口政策应该有什么样的变化?当然结论就是,中国的人口政策,虽然说现在中国的创新力很强,但长远来说,就不仅仅是放开了,放开还不够,需要大力、花大钱去鼓励生育,才能够使中国的人口政策能够配合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力的提升。人口是一个长远的事儿,它的影响可能要二三十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其实是个紧急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的成就。未来,人力资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入的方向。那人力资本包括我们的教育,包括我们要有更多的人生得起小孩。从一个家庭来讲,到底是花钱去再买一辆车,或者是再买一个房子,还是花钱去投资一个小孩?如果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更多的小孩比其他方面的投资更加值得。所以未来,怎么样从物理资本投到人力资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方向。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