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截肢少年684分考上清华:校训助我度过无助时刻 | 电讯青春特刊

安徽截肢少年684分考上清华:校训助我度过无助时刻 | 电讯青春特刊
2021年07月29日 19:30 新华每日电讯

【编者按】随着一封封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叩开家门,众多毕业生将开启人生新阶段。“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的未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人生大厦的奠基时刻,他们的选择往往牵动着时代的命运。7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副刊部与融媒中心联合推出青春特刊,与您一起分享六位年轻人的“青春选择”!

当青春选择自强:

“截肢少年”昂首叩开清华之门

记者:新华每日电讯戴威、周畅、魏梦佳

故事本该波澜不惊,至少不会如此一波三折。

安徽六安高中生周桐,是别人口中“一路开挂”的少年。

中考时,他以全县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被霍邱县第一中学录取;高一时,他参加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在数理化三个学科分别斩获省级一等奖;高二时,他就有机会提前参加高考,目标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直到2019年9月22日,那辆渣土车失控地朝他驶来⋯⋯

遭遇严重车祸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

高二学生周桐骑着电瓶车出门。此行,他只需要做一件事——拍一张证件照。因为成绩优异,他可以提前一年报考中科大少年班,证件照是他需要提交的报考材料中的一部分。

当他行驶到霍邱县关镇新体育馆附近,一辆超载的大型渣土车突然出现,撞向他的电动车。电瓶车被撞得粉碎,渣土车栽进绿化带,后轮重重地碾过他的左腿。

一瞬间,剧痛从腿部辐射全身,疼到几乎昏厥的周桐强忍着从鞋上取下鞋带,捆扎住创面,防止失血过多。

“在那之前,没有哪个学生在我面前失去身体的一部分⋯⋯”谈起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周桐的班主任李家生至今难忘。

2018年,周桐以全县第五名的成绩进入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3年来,李家生一直是他的班主任和物理教师。

“低调、话不多,对自己要求极高。”李家生说,在老师们眼里,周桐一进校就是绝对的“种子选手”,拥有冲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实力。

李家生说,周桐最大的特点是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冷静,“在学校不论什么考试,他都会冷静对待,极少因为粗心失误丢分。”如果没有这份绝对冷静,如果没在第一时间捆住创面,后果不堪设想。

2019年5月11日,周桐在北京参加研学旅行。受访者供图

除了冷静,这个还没长大的孩子,懂事得让人有些心疼。

“那么疼,他一声都不吭。”李家生说,救护车上,周桐的意识一直清醒,他没有喊疼,只是一个劲儿地对闻讯赶来的老师说,“李老师,对不起。”他还不忘安慰在一旁哭泣的奶奶,希望她不要难过。

当救护车到达六安时,周桐的血压低压只有43。李家生几乎是弯下腰来哀求医生,请他一定要治好孩子。

李家生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4个多小时。

在手术室外踱步许久,直到医生告诉他“孩子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他才稍稍松了口气。但是,医生的另一句话又让他有些难过:“病人左小腿截肢,右腿骨折且大面积掉皮,右脚趾严重损伤。”

他知道,等待周桐的,注定是一个人的艰难前行。

“王者归来”

车祸后,周桐前后共经历过八次手术,包括四次大手术和四次清创手术。

第一次手术结束才两天,周桐的姑姑就接到了一个任务——去学校取教科书。她的侄子虽然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观察,却执意要看书。

周桐在病床上坚持看书。受访者供图周桐在病床上坚持看书。受访者供图

7个月后,霍邱县第一中学高三28班的同学们,终于再次见到周桐。在他们看来,周桐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个沉稳内向、不爱说话的“学霸”,除了手边多了一根拐杖。

返校后,为了把少学的半年多时间抢回来,周桐比之前更加努力。2020年6月,回到学校后的第一次考试,周桐却拿到了“史上最差”成绩,位次从稳定的年级前十掉落到年级一百名之后。但这个少年还是一如既往地冷静,完全没有受到这次考试成绩的影响,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2021年2月初,在皖西教育联盟联考统一测试中,他获得全校第9名;之后的江南十校联考、皖豫大联考、皖南八校联考等多次考试,他都获得全校第2名。“他一直那么要强,而且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在李家生看来,周桐的“王者归来”并不意外。

除了自己的不懈努力,还有无数人在他身后默默托举。

周桐返校后,班上的同学们轮流为他补习功课,扶他上下楼、陪他放学。“他做了三次大手术,课程落下不少,班上六位科任老师专门为他建了一个小群,我们会把课件发到群里,供他参考。各科任老师还会在群里为周桐讲解知识点,在线答疑解惑,鼓励加油。”李家生说。

2019年5月12日,周桐(右三)和同学们在清华大学内研学旅行。

2021年6月7日,一个周一的早晨。周桐带着一点紧张和更多从容,和无数同龄人一起踏进考场,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对这个经历过苦难的少年来说,这个早晨更像是在履行一个约定。如约而至,就是胜利。

又一个起点

这一年的安徽省高考作文题,与理想有关。

当被问及作文写了些什么时,周桐笑着说,“都是凑字数的,我真的一直不会写、不会说。”不过,在QQ签名里,少年写道:“努力了,成功是迟早的事。”

车祸前的周桐,是一名留守儿童。

出生在霍邱县邵岗乡的他,父母在江苏盐城打工,比他小七岁的妹妹常伴父母身边,他则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从小,周桐深知父母在外打拼的艰辛,因此在学习上格外努力。

车祸后,周桐的母亲肖永芝辞去工作,回到霍邱照顾他。学校给她安排了一个比较清闲的保洁岗位,并为母子二人准备了一间一楼的宿舍。一年多的备考时光,是周桐这些年里和母亲相处最多的一段时间。

“他很坚强,即使很痛,也没有抱怨,从不发脾气,有时候还安慰我和他爸爸。”肖永芝说,“学习上,他不想落下,坚持自学,我就陪着他。”

6月23日,一个周三的中午,安徽省公布高考成绩。

李家生和周桐的妈妈、奶奶陪着他一起守候在电脑旁。“684”,当电脑屏幕出现这个数字时,现场最激动的人是李家生,他不禁叫出了声,激动得手舞足蹈。

现场最淡定的却是周桐,他只是腼腆地笑笑,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6月23日,查完成绩后的周桐(右二)和家人合影。受访者供图

也是从那一刻起,少年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自强计划”是清华大学2011年起施行的一项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高考前,凭着在病床上笃学不倦的自强精神,周桐获得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40分认定。684分的好成绩,足以让他叩开清华园的大门。

日前,周桐如愿以偿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小时候其实就有考清华的想法,偶尔会想象自己漫步在清华校园里,现在梦想实现了,再回想有一种感慨。”周桐说。

周桐的录取通知书。受访者供图周桐的录取通知书。受访者供图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激励了一代代清华学子,也曾数次帮助这位少年度过无助时刻。“这句话传达的精神,打动了我。”周桐说。

这个暑假,周桐也没打算让自己闲下来,他还是坚持着中学里养成的习惯,练字、学英语。对他来说,清华大学是又一个起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安徽省 清华大学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30 长远锂科 688779 5.65
  • 07-30 冠石科技 605588 27.42
  • 07-29 圣泉集团 605589 24.01
  • 07-29 久祺股份 300994 11.9
  • 07-29 金百泽 301041 7.3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