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间,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与世界经济水乳交融。跨国公司作为此中载体融入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一起,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塑造和完善中国的经济体制。跨国公司带给中国经济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但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脸谱。本系列策划将带您一起,细数跨国公司在华众生相。

《跨国公司在华众生相》之人事门篇

跨国公司在中国曾头顶光环——或许今天亦是如此。跨国公司这些庞然大物在这一桩桩人事门前,开始黯然失色。 [评论] [微博热议] [最新进展]

No.1 家乐福:人事门重灾区

关键词:欧洲最大零售商、1995年进入中国、价格欺诈、员工

家乐福
家乐福家乐福1959年成立于法国,由付立叶和德福雷家族创建。是大卖场的首创者,欧洲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家乐福有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店三种业态。此外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制量贩店。2005年,家乐福在《财富》杂志编排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2位。
家乐福曲线进入中国
家乐福曲线进入中国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家乐福,长期在零售业外资占据第一。早在2002年就开始盈利,是当时中国市场唯一一家盈利的外资零售企业。家乐福在进入中国之初单店管理水平等值得同行借鉴。然而,2009年以来,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开始面临窘境。

事件回放

建立人权保护上的反歧视机制,是中国法治建设和人权保护的当务之急 。面对外资企业中外有别、区别对待的舆论深层质疑,反歧视是进行权利保护的重要机制。这个机制在法治成熟的社会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宪法性原则,并得到了司法机关的坚定捍卫。

新闻当事人 展开阅读>>

家乐福

在中国顺风顺水经营15年之久的家乐福如今遇到了大麻烦,内外冲突不断。

麻烦不断的家乐福 展开阅读>>

  1. 1看似原地踏步实际逐年退步 上海家乐福一线员工12年不涨工资
  2. 1价签标低价结账时却收高价 家乐福价签戏法曝光 顾客求解释被打

业内声音 展开阅读>>

家乐福麻烦源自长期积累矛盾。原家乐福高层表示,家乐福就像一艘航母,船大掉头很难一步到位,因此应该做好过渡阶段新旧理念和管理方式的结合。否则在新的市场竞争下,门店运营、与供应商的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坏事在家乐福病根在中国市场。一些外企似乎很能入乡随俗,懂得要在中国立足只需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即可,除此之外,什么法规制度,什么消费者权益,似乎都可以弃之不顾 。

No.2 EMC:最牛秘书扳倒老板

关键词:EMC、史上最牛女秘书、邮件门、离职、陆纯初

EMC公司
EMC公司EMC 公司1979年成立于美国麻州Hopkinton市,是全球信息存储及管理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目前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有100个以上的分公司及经销伙伴,拥有全球最大的储存销售与服务之团队。EMC 于1988年进入亚太地区。
事件主角: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
事件主角: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陆纯初,新加坡人,拥有新加坡大学工商管理学位。陆纯初于1981年进入IT行业,历任IBM、西门子Nixdorf新加坡公司和西门子中国公司的销售、市场和管理要职、甲骨文大中华区区域董事总经理。2005年4月1日出任EMC大中国区总裁,负责监管EMC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业务运营。

事件回放

有消息称,在女秘书风波之后,陆纯初于今年4月底被召到美国总部接受质询。据悉,EMC公司此前已有多名高管因对陆纯初的管理不满,联名把他上告到美国总部。更让陆纯初难辞其咎的是,目前这个业绩欠佳的局面并不能归罪于整体行业的不景气。

新闻当事人 展开阅读>>

EMC大中华区前总裁陆纯初 秘书瑞贝卡

陆深夜回办公室忘带钥匙,试图联系秘书未果。陆发信谴责,瑞贝卡以一封咄咄逼人的邮件回复并抄送全员。

事件分析 展开阅读>>

这种个人、零散的反驳,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外企员工的处境;要彻底改变外企员工失衡的命运,只有重走“全世界员工联合起来”这条路,以集体力量的形式出现,加强与资方博弈的能力,要回与巩固属于自己的正当权益。

业内声音 展开阅读>>

总有员工在抱怨企业对自己不好,主要是员工认为自己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造成的。而瑞贝卡的做法存在问题,她应该与企业为善,而不是把个人问题公开化,这样对她自己职业的发展也没有多少好处。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不只是职业化那么简单,背后隐藏的真正冰山是两种管理风格的冲突。在外企,台湾人做老大已经很多年,也是中国企业一个独特的现象。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开始取代,其管理风格更本土化可能是原因之一。

No.3 DHL:先裁员再迁都

关键词:世界第九大航空公司、裁员、内部调整、变装

DHL公司
DHL公司DHL1969年创立于美国,总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是德国邮政、DANZAS、DHL三部分整合而成。目前,DHL全球网络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675000个目的站,20000多辆汽车,近300架专机,700多个固定航班,是世界上第九大航空公司。
DHL:创始人曾为快递员
DHL:创始人曾为快递员名称来自于三个创始人姓氏的首字母:他们是Adrian Dalsey, Larry Hillblom 和 Robert Lynn。 一开始,创始人们自己乘坐飞机来往于旧金山和檀香山之间运送货物单证,这样就可以在货物到达之前就可以进行货物清关从而显著缩短在港口等待的时间。现已成为全球快递、洲际运输和航空货运的领导者。

事件回放

受金融风暴冲击,DHL也不能避免裁员命运。2009年,DHL终止在美国国内客户之间的包裹快递业务,并将裁员近万人。当时有媒体报道,DHL的裁员计划不会牵连中国。但是三个月后的今天,这个不裁员的美丽泡沫似乎即将破灭。这一切的变动或许只是裁员的“变装”而已。

新闻当事人

DHL公司

据报道,DHL所裁人数约八百人,并将个别部门搬至成都。同时被指规避新劳动法蒙骗员工。

大牌也犯小错误

业内声音 展开阅读>>

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快递行业会造成一轮重新洗牌。一些散乱的快递公司会倒闭、被收购。中国的物流企业应该组成联盟,一方面可以减少管理费用等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应对跨国快递公司带来的冲击。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这一切的变动或许只是裁员的“变装”而已。按照中国目前的法律,外资快递公司仅可以经营国际快递业务,不能经营国内的快递业务。在四大快递巨头中,只有联邦快递通过2006年收购大田集团经营的国内快递业务获准。

No.4 安永: 百年老店怎能卸磨杀驴

关键词:一百多年的历史、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底薪休假、变相裁员降薪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1989年成立于美国纽约,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全美第二大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是1903年成立于美国克利夫兰的Ernst & Ernst会计公司和1894年成立于美国纽约的Arthur Young会计公司。1989年,原八大会计事物所之中的Arthur Young及Ernst & Whinney之间的兼并造就了现在的Ernst & Young。
安永与中国
安永与中国1973年,安永在香港设立办事处;1992年,在北京成立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安永与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为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大华是中国最大最受推崇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此次合并在中国的会计服务业中尚属首例。

事件回放

“我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但是,那天,当我面对我的老板,说出最后道别的话语的时候,我哽咽了。”这次劝退被安永员工看成是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波裁员。这一次裁员的规模比上次更大,裁员的比例可能会达到40%,涉及的人员从初级的新员工到资深的老员工。

新闻当事人

安永公司

安永公司此次裁员被指卸磨杀驴。

业内声音 展开阅读>>

对于此次大规模裁员的原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被认为是主要原因,有员工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安永的本地化程度做得不够,外籍员工比例过高导致人力成本太高。被迫迅速采用裁员降薪的方式来削减高昂的人力成本。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裁员或许能减轻企业短期的成本压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终会过去,企业摆脱困境,最根本的途径还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并抓住随时可能出现的机遇。

No.5 沃尔玛:零售老大也裁员

关键词:世界500强首位、变相裁员、门店升级、员工流失、全总

沃尔玛公司
沃尔玛公司沃尔玛1962年成立于美国阿肯色州,创始人是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沃尔玛是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最大的连锁零售公司。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沃尔玛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不支持flash

事件回放

全球零售业大佬沃尔玛,已决定对中国区域内的全部超市进行“构架优化”调整。此次调整被沃尔玛内部称之为“分流”,所涉及到的员工必须接受公司的降职降薪,或N+1买断合同(即公司按照工龄年数N加上1个月工资的方式,支付解约赔偿金)。

新闻当事人 展开阅读>>

沃尔玛

沃尔玛连续数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却也身陷裁员门。

沃尔玛得失 展开阅读>>

沃尔玛部分运营经理、部门主管已经离职。这些由沃尔玛公司培养的员工不可能再回沃尔玛,而是成为沃尔玛竞争对手的员工。沃尔玛优秀的操作模式,也必然随着这些员工的流失而在竞争对手日常经营中实施。

专家观点 展开阅读>>

沃尔玛无权单方作决降薪和买断。降职降薪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买断合同属于解除劳动合同。按法律规定,以上两种情形都必须由劳资双方协商一致。如员工不同意降职降薪或买断合同,沃尔玛方面就不能强行实施。

身陷裁员门的外企 更多>>

人事门频发的背后

关键词:忠诚Vs利益、裁员、外企引力退居二线、成立工会的必要、人事门的思考
外企宁愿裁员不减薪之谜在外企,一个成熟工程师的月薪大约在1.5万~2万,如果要想辞退至少要赔偿N+1倍的月薪(N指工作年限)。在国内企业纷纷降薪的背景下,为什么外企宁愿付一大笔补偿金都不愿意降薪,继续留用?在裁员的同时,不少外企还在考虑重新招人,这是不是不符合成本学原理?

裁员不能解决金融危机

不支持flash

应对亏损:裁员关厂

不支持flash

卸磨杀驴:要忠诚还是利益

外企引力退居二线 都是裁员惹的祸

一轮大裁员之后,外企从“香饽饽”成为了“次选品”。不仅在职人员开始人人自危,连新毕业的大学生也不敢把宝压在知名外企身上了。与国内企业不同,外企的裁员经常是悄无声息,不管处于何等职位裁员都有可能会降临在你的头上,毫无人情味可言。 [全文]

四大会计事务所中国裁员 折射外企成立工会的必要性

在工会倡导者眼里,这一点却是中国法律中的瑕疵,企业有可能以此为藉口、拖延甚至暗中打压成立工会。沃尔玛进入中国十年一直遵循自己不成立工会的原则,而直到受全国总工会公开批评才表示“沃尔玛之所以没有建工会,是因为没有员工提出要求”,并在两年后成立了工会。 [全文]

外企白领身陷越洋裁员风暴 要忠诚还是利益

面对经济危机,企业和员工到底该共度时艰,还是各自飞?对于公司的裁员,很多人感觉太冷酷无情了。欧美等一些大公司一向讲究“忠诚”的企业文化。但现在经济危机一来,公司马上就选择抛弃员工,这让我们也很困惑,以后怎么教育和培训员工?怎么跟员工讲“忠诚”? [全文]

裁员岂是救命稻草

裁员救不了企业

相对美国等经济重灾区来说,中国经济走势确实不那么让人沮丧,但是也不能用阳光明媚来形容。裁员确实出现了,而且规模也不容小觑,但是与西方裁员大潮相比,中国企业更让人瞩目的是不裁员、少裁员的倡议和行动。或许可以为我们理解经济下行环境中企业裁员行为提供独特的视角。 [全文]

裁员不该成为渡过危机的首选

次贷危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让全球金融机构逐一陷入泥潭。风暴来临,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应该说应对危机是公司老板和公司职员的共同责任。老板与职员是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灾难面前,只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全文]

在华外企软裁员调查 无法挽回也不必挽回的结局

在经历了金融风暴和随之而来的裁员潮后,很多跨国企业纷纷以无薪假期或者换岗签订新合同的方式悄悄进行着人力成本的缩减。而在回答外界对其是否在进行裁员的质疑时,所有公司的口径也几乎一致:并非裁员而是劝退,这是职员自己的选择。 [全文]

微博热议

本专题策划

专题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