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一轮大裁员之后,外企从“香饽饽”成为了“次选品”。不仅在职人员开始人人自危,连新毕业的大学生也不敢把宝压在知名外企身上了。
“兄弟,你公司裁员了吗?”“还没呢,你们呢?”“还好,目前还没有听说。”现如今,那些坐在外企办公室的白领一族已经不再用QQ或者MSN相互探讨股市的盈亏,转而开始关注各自的饭碗了。
“与国内企业不同,外企的裁员经常是悄无声息,不管处于何等职位裁员都有可能会降临在你的头上,毫无人情味可言。”在北京一家知名跨国企业上班的露露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抱怨道。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一直反对加班的外企白领们,也不得不加班到深夜。露露在公司的MSN群里发现,越来越多的同事下线时间都延迟到凌晨1点之后。而白天,吸烟的人也明显多了起来,其中不乏女性白领。
大规模裁员也影响到了外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潘晓(化名)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外企白领,但是姐姐的处境让她对外企望而却步。
潘晓的姐姐在上海一家外企做数据分析,月薪挺高,但现在公司业绩下滑,一些员工被裁,漏网之鱼们为了保住饭碗都在极力地表现自己。
巨大的压力让潘晓的姐姐无法承受。有一次,给潘晓打电话诉苦时竟然忍不住哭了起来。“在我心中,姐姐一直是女强人代名词,没想到连她都忍受不了了,对我打击很大。”潘晓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别处。
来自智联招聘的另一份用户调查显示,大规模裁员确实削弱了在华跨国公司的就业吸引力。鉴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短期内没有结束迹象,求职者已经不再愿意将一些知名外企作为他们的就业首选,取而代之的是国企和公务员。
如今的外企真的是洪水猛兽吗?智联招聘网内容部总监陈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求职者怕去外企的想法是短期的,也并非所有外企职工的工作压力都是那么大。
陈宁认为,外企对于吸引初涉职场的人士,还是有很强的优势。能够进入中国的外企,尤其是很多跨国的企业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商业运作的历史,有很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一套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年轻人进入了外企,能够比较快地得到正规的职业训练。而且,外企的工资和福利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不是短时期内就可以实现的。金融危机迟早会过去的,很多跨国公司也十分注重中国市场这个大蛋糕,所以长期来看,外企依旧是不错的选择。”陈宁说。
那么什么样的求职者适合到外企工作呢?陈宁表示,沟通能力比较强、符合外企的企业文化、拥有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或者背景,以及外语好的求职者最适合到外企工作。
“去外企与性格的关系不大,并非内向的人就不适合外企。”陈宁说,“性格内向的人可以寻求技术型工作,如软件研发等。而做销售和市场的岗位可能就会偏向于能说会道的人。当然,这个内向并不代表不会沟通。”
对于如何保住自己在外企的饭碗甚至找到提升的机会,陈宁的建议是融入企业文化。“每一个外企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适应本企业的规则,显规则和潜规则,跟对老板很重要。另外,很多书里面都谈到外企生存,比如畅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在空闲的时候不妨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