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裁员救不了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17:31  《法人》

  与此起彼伏的西方裁员大潮相比,中国企业更让人瞩目的是“不裁员、少裁员”的倡议和行动。这是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难得一见的现象

  文  本刊记者 马丽

  相对美国等“经济重灾区”来说,中国经济走势确实不那么让人沮丧,但是也不能用阳光明媚来形容。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份发布的数据,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国第四季度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大幅回落:前者为 107.0,已逼近临界指数100;后者为94.6,比上季度回落29.2,该指数的暴跌意味着裁员必然出现。

  裁员确实出现了,而且规模也不容小觑,但是与此起彼伏的西方裁员大潮相比,中国企业更让人瞩目的是“不裁员、少裁员”的倡议和行动。这是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难得一见的全民所有制国家特有的现象。剖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和启示,或许可以为我们理解经济下行环境中企业的裁员行为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不裁员的信心

  从去年年底开始,各种形式的“不裁员”倡议几乎响遍中国有企业的所有地域。“我们倡议全市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做到‘限产不停产、停产不裁员、发薪不减薪、待岗不停薪’”。2月16日,襄樊市116名企业家在该市媒体上发出的此番共同倡议颇具代表性,上海、沈阳、济南等地的上千家企业也发出“不裁员”呼声,陕西省政协委员李军平更是高调表示要将不裁员倡议带上两会。

  发出不裁员倡议,把倡议带到两会,这只有在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中国才可能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体制的某种优越性。但在经济下行环境中,中国企业喊出“不裁员”,其底气来自哪里?

  中国法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所法学部主任王春晖教授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一些企业的不裁员倡议,主要是在我们国家宏观政策利好的引导下提出来的,如果我们国家的宏观政策非常糟糕,这种不裁员的倡议即使说出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裁员倡议的带头人是国有企业,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发了相关的通知和文件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要带头承诺不裁员。王春晖认为,承诺不裁员首先是一个信心,而由主导中国经济的国有企业带头不裁员,无 疑同时增加了民营企业面对危机的信心。

  他指出,这种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强大的后盾: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基础面较好,中国外汇储备将近两万亿美元,外债的总和不到GDP的百分之六十,而且金融监管非常严格;另一方面,中央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又配套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这对拉动内需和就业特别凑效,而且现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王春晖认为最大的利好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改变了城乡两元体制,建立了土地流转制度,农民的土地不但可以出租、转包、转让,还可以股份合作,可以和以农业为目的的产业进行合作,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济。

  基于对中国宏观经济面的看好,王春晖认为,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顶多是对传统的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一些冲击,所以现在主要是外资企业和外向型的工厂裁员比较多。他还预测,中国经济下行的走势应该在今年十月份见底。

  不裁员的条件

  企业为什么不裁员?除了国家宏观面透露给企业的信心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企业不裁员为保障社会就业承担了更多责任;对内,企业也抓住了树立良好形象,建立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最好时机。

  但是正如王春晖所言,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是长期可持续的责任,绝对不是纸上谈兵,承诺不裁员要用真刀真枪操练,为了虚名或者迫于压力而承诺不裁员最终将得不偿失。试想一个企业原来流水线有50个工人,现在停产了,只要五个人看管着就可以,企业不裁员会产生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中国奥康集团虽未加入“不裁员倡议”行列,但以实际行动在践行不裁员。2008年该企业不仅没裁员,还给员工加薪,今年又马不停蹄地展开招聘活动。奥康地处企业家信心指数最低的华东,而且主业是受冲击最严重的制造业,即使这样奥康也有底气做出不裁员甚至加薪的承诺,原因何在?

  中国奥康集团人才资源中心高级总监、奥康集团战略与管控项目委员会秘书长江兴华告诉《法人》记者,从奥康战略的角度来讲,目前国内是主要市场,十三亿人的消费潜力非常巨大,奥康不但没有开工不足,反而生产已经排到今年的六七月之外了。

  实力如奥康,也依然要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这才能为不裁员、不降薪创造先决条件。今年开工第一天,奥康成功推行了工时改革,以前工人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多,现在工时调为早上7点至下午6点,不仅避免了晚上6点到9点用电高峰期1.5倍的电价,客观上也减少了加班费的支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江兴华还向记者介绍,对于目前单纯依靠低成本生存的中国鞋业来讲,西部具有绝对的土地、能源、交通运输、劳动力等优势。据估算,与东部沿海相比,重庆璧山的企业每生产一双鞋可节省成本20%。因此,奥康实施了制鞋产业西进战略,其成本优势已开始显露出来。

  如果说奥康让我们看到了不裁员的自身硬件条件,那么王春晖会告诉我们,企业不裁员也需要外部的支援。这种支援一方面来自国家,一方面来自员工。

  从国家角度说,经济环境恶化时,国家应该为不裁员创造条件。王春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员工是鱼,那么企业就有养鱼的责任,政府有放水的责任。政府不放水,企业怎么养鱼?因此,政府应该为企业减税,甚至以代购券等方式资助企业员工。只要政府放水了,企业肯定能把鱼养好。

  从员工角度说,如果企业订单没了、产品积压、现金流断裂,还一味要求不降薪甚至加薪,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绝大多数企业并不想和相处多年的员工说再见,危机时候若企业还有能力不裁员,那么员工们不论是高管还是普工,或许都应接受以降薪等形式为企业分担一份责任。

  王春晖表示,危机之下员工、企业、国家都要承担责任,如只强调企业要承担责任,这对企业而言是不公平的。

  不裁员的优势

  虽有实力,但在当前金融危机重创实体经济的环境下,奥康也自然受到了冲击。抗得住不代表就一定要这样做,奥康不裁员或还有更深层次原因。

  中国奥康集团人才资源中心高级总监江兴华表示,任何目标都是靠人来实现的,在奥康所有的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这是奥康一直以来的理念。2008年12月1日,当睿富全球排行榜首次在海外发布“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宣布奥康品牌价值达61.19亿时,奥康更坚定了这种理念。

  奥康的理念也是中国法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春晖极力倡导的。在给企业家讲课时,他每次都要解析“企业”一词:企业的“企”上面是“人”,下面是“止”,如果没有人,企业就停止了。王春晖认为,我们经常说客户是上帝,伺候上帝的员工其实比上帝还重要。

  不裁员给企业带来的是稳定和振奋的人心,这是企业度过任何艰难险阻的中流砥柱。所以,IBM老总可以放出豪言壮语:“你可以拿走我的商标,可以烧毁我的工厂,但是只要你留下我的员工,第二天我就可以重建一个IBM。”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著名劳动法专家常凯更是提醒企业家们,劳动者不仅是成本,更是资本,对于有远见的企业来说现在正是储备人才的好时候。他建议企业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是否裁员,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减薪、放假、培训等方式代替裁员,因为一旦失去人才,经济复苏对企业也就失去了意义。

  不裁员给企业带来了压力,但带来更多的还是动力。因为困境中不裁员,就断了企业企图从劳动者身上压缩成本的念头,为了生存,企业只能另辟蹊径,从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品牌推广上下功夫,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奥康正是这样做的,江兴华告诉《法人》记者,目前奥康将研发能力视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顺利突围的法宝。甩掉裁员的思维,奥康全心全意投入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转型战略中。奥康的付出已见回报,近日浙江省公布的首批标准创新型企业中,奥康成为温州鞋业唯一的上榜企业。

  奥康不裁员的启示

  目前湖南卫视正在热播《丑女无敌Ⅱ》,观众可以发现剧中增加了很多时尚元素,男一号“费德南”穿上了奥康皮鞋。这是奥康与湖南卫视签订的战略合作,奥康集团为该剧男女主角提供鞋包产品,将奥康皮鞋品牌自然植入电视剧。

  奥康的表现给我们一个错觉,好像这不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事实上,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工业类企业景气指数已经跌至98.5,这表明工业类企业已经进入不景气状态。当众多企业在困境中挣扎,为什么奥康可以不受裁员风潮的影响按部就班地执行企业的品牌推广和产业升级战略?

  答案就在奥康居安思危的企业战略发展思路上。5年前的中国鞋业制造一片繁荣,此时奥康董事长王振滔却在内部会议上发出了“冬天不遥远”的警告:“‘过冬棉袄’并不一定非要在冬天快来了才去准备,所谓居安思危,就是要建立起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长效危机应对体系,要把这种‘过冬思维’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始终。”

  王春晖也指出,危机管理要提早进行。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在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因为察觉得晚,而来不及反应被烫死在里边。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恰说明风险管理对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性。他强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企业应将眼球聚焦在企业的风险管控与危机的应对上。一个企业没有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家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这就是最大的风险和危机,即使“裁员滚滚”都可能难以挽回企业的败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