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蓝皮书:城乡养老助残设施“有差距”

北京蓝皮书:城乡养老助残设施“有差距”
2019年08月16日 07:53 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北京蓝皮书:城乡养老助残设施“有差距”

  北京市城乡社区养老设施覆盖面差异明显,怀柔、门头沟等远郊区平均每个乡镇街道拥有的养老助残设施还不到1个。日前,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蓝皮书: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8~2019)(社区养老专题)》发布。

  目前,养老助残设施使用的名称比较广泛,包括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场、站)、养老服务驿站、养老照料中心、残疾人温馨家园、老年大学等。从街镇层面看,西城区是街道乡镇具有养老助残设施密度最高的区,平均每个街道乡镇有3.93个这样的设施,大兴区平均有养老助残设施2.27个,丰台区有2.29个,朝阳区有2.19个,东城区有2个;最少的是怀柔区和门头沟区,平均每个乡镇街道只有0.53和0.54个养老助残服务设施;延庆区平均为0.61个,平均数低于1的还有密云、平谷、顺义、通州和昌平。位于郊区,特别是远郊区、近年新发展起来的区域,养老助残设施往往更为缺乏。

  从社区层面看,养老助残设施在社区层面的覆盖比例为40.4%,社区养老助残设施覆盖比例大大低于街道覆盖67%的比例。覆盖比例最高的是西城区,占到近80%;其次是平谷区、海淀区、房山区、东城区、密云区,在50%以上;比例比较低的是通州、昌平、石景山和大兴区,均在20%左右,甚至更低。

  值得关注的是,养老助残设施覆盖的人数和面积,在不同区域差异巨大与北京市人口密度差异大有关,也就是说一些农村老年人口较少,不足以支撑起养老助残设施的运营。但即使是为数不多的老年人,同样有养老助残的需求。本报曾报道过通州区漷县镇军庄村独居老人米广林的生活现状,由于村里还不能为独居老人解决就餐问题,这个78岁的老人平时就用水煮些白菜、萝卜之类的青菜,再托人给捎点饼、馒头,对付着吃。

  而北京正在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农村,乡里乡亲之间互助养老,将农村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等,将获得政策方面的支持。

  文/本报记者 陈斯

责任编辑:赵慧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1 南华期货 603093 --
  • 08-15 日辰股份 603755 15.7
  • 08-14 小熊电器 002959 34.25
  • 08-14 唐源电气 300789 35.58
  • 08-14 松霖科技 603992 13.5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