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的迷雾该散了

公摊面积的迷雾该散了
2022年08月18日 00:31 媒体滚动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110平方米房到手61平方米,31%的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这件离谱的事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

  这位青岛市民的遭遇,对于很多饱受公摊面积困扰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对购房者而言,买房是大手笔买卖,甚至是掏空“六个钱包”,背负长期贷款,每一平方米都要斤斤计较。

  这个案例中,公摊比例悬殊,46%的公摊是否合理,近一米的外墙是否过大?公摊面积有大有小不难理解,购买公摊可以接受,但令广大购房者不解的是,花费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购买的公摊是团“迷雾”。

  公摊面积包含了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等客观地带,收费本身具有合理性。公摊面积并非可有可无,公共占用对应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私人住房提供了便利。

  但公摊面积的大与小,却关系着钱包和住宅体验。一般公摊面积是由有资质的房产测绘单位测量出的。得房率的大小与楼层高低、公共活动区域大小、住宅楼的类型都有关系。

  商品房既然由购房者买单,就不能说大就大,说小就小。买卖双方围绕套内起居生活面积与社区公共服务面积,设有基本的合同约定,并严格履约执行交付。

  公摊面积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设计施工,而不能成为“弹性空间”“灰色地带”,漫天要价,说变就变,自然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每一个业主对共有和专有部分的房价支付是一样的,但开发商支出的成本不同,要警惕有意做大公摊,降低开发成本的行为。

  事实上,关于公摊面积的争论由来已久。在这个问题上,反对者认为公摊面积不透明,容易暗藏猫腻。公摊包括哪些,如何计算,比例是什么,有没有重复收费,交房时与合同能否真实对应都是问题。

  在现实中,虽然商品房购销合同中都会注明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但很多合同中都不会标注出具体是哪些部分,更很少列出具体演算过程。

  今年,取消公摊面积的“老面孔”又现两会。有政协委员提案,以套内面积计算售价能让住宅实际使用面积、物业及采暖的计费模式公开透明,关系到业主的利益。

  在多层次住房消费并存的情况下,对不同类型的新盘项目,在规划设计及报批阶段,就应做好公摊面积的比例限制和指标规划,同时考虑业主自身的合理诉求。

  由于公摊的计算、范围、规划设计等太过专业,需要归属管理部门做出引导。如果说公摊面积取消过于极端,至少关于公摊面积的“迷雾”该散散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周唯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8 恒烁股份 688416 65.11
  • 08-17 振华风光 688439 66.99
  • 08-17 天力锂能 301152 57
  • 08-17 利仁科技 001259 19.75
  • 08-17 汉仪股份 301270 25.6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