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中国华融上半年预亏超188亿 受资本市场波动、房地产下行等影响
1、公司动态
预计上半年亏损188.78亿元!中国华融披露业绩巨亏两大主因
8月16日,中国华融公告称,经初步测算,其上半年归属于该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约为188.78亿元,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8亿元。
对于2022年中期业绩变动的原因,中国华融新闻发言人回应表示,2022上半年,受制于新冠疫情反弹、宏观经济承压等诸多因素叠加造成的资本市场波动、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影响,2022年公司中期业绩未及预期。
常熟农商行“期中考”营收净利双增,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却一反常态,原因几何?
今年以来,常熟农商行颇受市场青睐,多次迎来机构调研并获得基金加仓,在外界普遍看好之下,银行自身也如期交出了营收净利双增的“期中考”成绩。不过业绩向好的同时,这家地处江苏省的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却一反常态地出现大幅下滑、代理业务收入收缩明显,而地处同省的张家港农商行、江阴农商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或代理业务收入也有小幅降低。北京商报从常熟农商行获悉,造成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大幅下滑的原因与理财收入延期确认有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题为《以案促改强化集采领域监管》的文章,文中详细介绍了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林传伟严重违纪违法案的细节。
与金融领域其他利用信贷审批权牟利的案件不同,林传伟主要利用自己日常管理的职权便利,通过帮助特定关系供应商承揽装修等项目收受好处。驻中行纪检监察组认为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金融系统非典型案件”。
2022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和江阴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超过20%,常熟银行也达到19.96%。
8月16日,三家上市银行一口气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分别是南京银行、江阴银行和常熟银行,均实现业绩和利润双增。其中,南京银行和江阴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超过20%,常熟银行也达到19.96%。
2、行业速读
除了提前终止运作外,银行理财的又一动向备受市场关注。
8月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浦发银行、中原银行、深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称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多为10BP或以上。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7月共新发了2762款银行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748款。
今年以来,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稳步推进。截至8月16日,已有上百家非上市银行披露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其中有多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资产质量向好。
如何加快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成为当前监管的关注重点。为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资本水平和质量,银保监会在日前表示,初步考虑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一位银行人士表示,此举是推动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迈出的“一大步”,中小银行风险化解将再次迎来良好机遇。
银行理财子公司近期陆续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尽管依旧看好股市,但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正在悄然降低权益类投资的占比。其中,信银理财穿透后的权益投资占比跌破1%,招银理财旗下多只产品权益类资产占比呈现收缩态势。
3000亿!农发行、国开行基建投资正加速,铁公基仍是重头戏!国有大行纷纷跟进
国开行7月底举行年中党建和经营工作会议,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时就明确指出,要全力以赴确保信贷稳定增长,加快新增贷款额度投放,做好基础设施基金投放运营各项工作,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同时,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也纷纷跟进投放相关配套融资,补充资本金之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撬动作用也在陆续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新市民群体成为银行拓展金融服务的重要锚点。近期有多家银行密集落地针对该群体的金融服务方案。有的银行加强了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以覆盖平台内小商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有的银行通过银政合作,推出具有针对性的便民服务;有的银行还上线了专门服务新市民群体的贷款产品。
3、监管政策
十七部门联合发文:对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适当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8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健全服务管理制度,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从住房、保险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支持举措。
4、国内宏观
央行大幅调降政策利率水平,旨在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引导本月LPR报价随之下降,从而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刺激信贷需求,支持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张文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