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也要IPO了,“网红式”崛起能持续多久?

十月稻田也要IPO了,“网红式”崛起能持续多久?
2023年05月11日 07:30 投中网

  《投资者网》 陈思瀛

  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民以食为天,而食以米为先。从消费升级、大健康趋势和网红经济下冲出来的大米品牌公司——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月稻田”)试图赴港上市的进程中,便能发现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消费品牌所存在的优与患。

  01

  大米网络叫卖能否持续火热?

  现如今,“X+直播”的模式在各大领域均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网红经济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巨大的流量向头部企业集中,呈现出马太效应的趋势。

  揭开十月稻田赴港IPO的招股书,新零售模式遍布其中。十月稻田公司2020年至2022年收入分别为23.27亿元、35.98亿元和45.33亿元,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公司称收入增资主要得益于渠道及客户群体的策略,可以看出策略的关键是“品牌化”和“电商化”,同样体现了对客户的精准定位。

  根据公司招股书统计,2022年按预包装东北大米板块的市占率看,公司已经冲上该品类排名第一的宝座,市占率为4%。这对于品牌繁复,产品同质化较高的食品零售行业而言,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

  不过十月稻田由于主打高端优质大米市场,其招股书中如若按照“厨房主食”品类排名统计,仅为第五,市占率0.2%。

  根据招股书显示,公司代表性产品柴火大院等高端米,单价最低11元/公斤,最高可达29.8元/公斤。而天猫超市上按销量排名粗略统计,前十销量的五常大米平均价格在9.4元/公斤。回归线下,在大部分菜市场中,散称五常大米可能仅需5元/公斤,当然散称大米与预包装米在质量上或存在较大差异,但由此可见十月稻田的柴火大院系列属于高价位产品,那究竟是哪些群体在购买此类高价大米呢?

  根据十月稻田的客户画像可略知一二,十月稻田披露,其81.6%的客户年龄在40岁以下,而58.7%的客户年龄在35岁以下,即购买十月稻田的主力军为“80后”、“90后”,这批群体同样是构成网红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可见在平台推送和主播的“叫卖声”中,80后、90后也在主食产品端一步步走向消费升级,这也让十月稻田能够成为大米品类的销售黑马。

  然而成败或全因萧何,不断扩充的网络渠道同样也成为公司盈利增长的一大阻碍。与高速增长的营业收入不匹配的是,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净利润分别为1397万元、-1.73亿元、-5.64亿元,近两年合计亏损7.37亿元。

  公司称亏损主要原因是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导致,其中十月稻田2022年授予创始人王兵夫妇价值6.91亿元的股份奖励,导致公司2022年的净利润显示为巨额亏损。根据公司调整后,其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2.59亿元和3.64亿元。

  可即便剔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影响后公司净利润回归正数,但整体盈利能力却仍见疲态。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毛利率分别为17.4%、14.9%、17.2%,而净利率根据调整后计算为9.49%、7.19%、8.03%,毛利率和净利润均呈现震荡下滑情况,表现并不理想。

  其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流量通道开支的高速膨胀。同期,十月稻田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26亿元、2.23亿元、3.14亿元,连年高增。

  其中各大平台费用占比较大,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该部分支出分别达到了0.92亿元、1.24亿元和1.32亿元,用于平台营销及推广活动。同时,十月稻田2022年的销售人员支出达到了1.43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6倍,而公司销售人员大多为各类网红主播。招股书显示,十月稻田与超过3500位KOL和KOC建立合作,其遍布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

  而此类通过渠道扩张而实现营收增长的策略,未来势必会受制于平台渠道费用和主播费用的不断增长,十月稻田如何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或将成困局。

  02

  与京东关系紧密,融资估值倍增

  十月稻田不断增长的销量离不开各类电商平台的推广,而公司与京东合作颇深。公司在披露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时掩去了名称信息,但是从“公司A”的备注中可以发现端倪,十月稻田称公司A为一家上市公司,同时其一名董事持有公司A少于0.1%的股份,并曾在以往担任公司A的管理层成员。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董事中,非执行董事常斌自2013年起担任京东集团战略投资部门的负责人,直至2018年离职。2016年,常斌在京东集团任职期间,创立了专注于消费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启承资本,同时常斌还拥有少量京东股份。

  而启承资本正是公司目前的最大机构股东,其通过Generation Sigma HK在A轮投资了十月稻田。根据企查查显示,启承资本还投资了包括钱大妈、锅圈食汇、M Stand、海马体、植护、零食很忙等消费类公司。

  可见公司A很可能就是京东集团,而京东既是十月稻田的客户,又同时还是供应商。这等关系很可能离不开常斌的牵线搭桥。

  而对于是A轮投资者的常斌而言,这样关系网的搭建确实是一种双赢。十月稻田目前已完成3轮融资,除了A轮启承资本外,云锋基金、红杉中国、CMC资本等也陆续参与其中。融资价格也从启承资本最早的1.83元/股,增至最新一轮MIC分别以12.67元/股和14.08元/股的收购价完成的C轮融资。MIC背后实控人为阿布扎比政府,即位于中东的阿联酋政府。

  根据公司披露C轮融资完成后的股权结构,启承资本拥有公司12.49%的股份,根据此前A、B轮融资的平均价格计算,启承资本持有的十月稻田股权或已拥有近4倍溢价。

  按照最后一次融资价格,十月稻田最新估值已达145亿元。若按照最后C轮的平均价格,公司估值也达135亿元。

  大米以及粮食产品的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将十月稻田与已上市食粮公司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以下简称“北大荒”,600598.SH)进行比对,北大荒目前市值为220亿元,其2022年净利润为9.45亿元,市盈率为22倍。而十月稻田按照145亿,和调整后的2022年净利润3.64亿元估计,公司市盈率高达39.8倍,超过北大荒近一倍。虽然公司在营收增长方面保持一定优势,但前述提及的盈利能力下滑情况也同样存在,十月稻田上市后能否保住这样的高估值,值得商榷。

  同时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仍然持续扩产。

  根据招股书显示,公司位于五常的生产基地在2015年投产,提供五常大米等核心产品。原本公司的产能尚未完全释放,而2021年以来十月稻田陆续新建沈阳新民、松原、通河和敖汉4个生产基地,如此扩建方式导致整体产能利用率再度下滑。主要大米产品产能利用率在2022年都50.5%,整体利用率从66.3%下降到51.4%。但公司在未来计划的募投项目中仍然要继续扩充产能,此等策略是否合理?

  销售开支的膨胀,盈利能力被压缩,同时如何提升订单数量来消化新增产能,这些都是十月稻田所面临的问题。(思维财经出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韦子蓉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1 朗坤环境 301305 25.25
  • 05-11 美芯晟 688458 75
  • 05-11 宁新新材 839719 14.68
  • 05-11 航天软件 688562 12.68
  • 05-11 三联锻造 001282 27.9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