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管理方面的掉队 始于HR“官味儿”十足的声明
来源:深氢商业
用怕来驱动团队,这个行为就叫做“管理力”;而用尊敬和信任来驱动团队,这才叫做“领导力”。
海尔又出事了。这一次,还是劳工问题。
近日,一段“海尔集团4名员工因为饭后午睡,被巡查人员拍照后责令一周内办理离职”的视频刚一发布,火速登上微博热搜并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留言,“都9102年,还有这种公司!!”“30分钟吃饭???打饭也是要花时间的好不好”……
对此,海尔集团公关部和HR部门反应倒是十分迅速,给出了如下说法:
对于上述说明中提到的“公司制度中规定,11:30—13:00之间,员工可自主安排就餐时间。从董事长到每个员工,同一标准,一视同仁”的说法,有位曾在海尔工作的网友对笔者表示,所谓“11:30—13:00之间(1个半小时)”的就餐时间,其实是分3批轮流就餐,平均下来,每批员工实际就餐时间在30分钟左右。换言之,3批员工就餐时间加起来的总时长,才是这“1个半小时”背后的真实写照。
从处理态度上来看,这样的官方回复看似合理合法、有证有据(巡查人拍照),但笔者感受最深的是官味十足、有架有势,整体意思无外乎就是“错都在员工,我照章办事我没错”。暂且放下这4名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公共接待场所中、午休这种作为是否妥当,但海尔HR的这种官宣语气,想必是引起人们不满情绪的一大诱因。
视频也好、说明也罢,最让笔者感到震惊的,是这背后一个神秘组织的存在——为了不让员工午休,海尔还专门成立了巡查小组,主要针对职工违规午休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并拍照,很可能马上被辞退。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海尔第一次因劳工问题被推上舆论“风眼”,各种论坛中网友(或曾在海尔工作过的员工)对海尔管理手段的吐槽不绝于耳:
入职之前说是弹性工作制,但进入公司之后才发现周末也是要加班的;
实习生每天要工作12小时,正式员工则更惨,每天平均要工作15小时;
工作压力过大,有些员工甚至不惜用“制造”生病以换来短暂的休息;
因海尔实施惩处“连坐制”,如果有员工犯错,直属上级也会被连累,会被批评、罚款;
更有人透露海尔内部盛行骂人文化,公司鼓励内斗、打小报告......
倘若上述种种属实,笔者只能用“苛刻”“恐怖”这样的词汇去形容。
从海尔的成长过程来看,公司的崛起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开启,提高生产力、强化经济效益等论调成为那一代制造企业奉为圭臬的管理铁律。这种企业对员工的刚性管理力,因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达成预(超)期收益,被显现得淋漓尽致。坊间更是长期流传着家电“一哥”张瑞敏一把铁锤砸毁76台质量不达标冰箱的励志故事,他所倡导的“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理念,也确实培养了大量的年轻人才。
但今时不同往日,在用户之上的当下,一家企业最先要面对的用户就是自己的员工,畸高负荷(包含精神层面)所带来的一定是负激励效果和员工不满情绪的堆积。当所有员工每天都处于疲惫不堪的身体状态,当他们总是战战兢兢担心因自己的一点过失而被处罚或开除,当他们的去留和收入单一和工作时间和业绩挂钩,相信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这些人只能看到的如何活到明天,而无心考虑“如何与企业共进退”“如何为公司长远发展而服务”这种更加伟大的问题。
正因如此,尽管我国现行法律上对“劳动者是否应该享有午休权”并没有明文规定,也就是说企业在这类事情上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随着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意识崛起,企业应该客观地看到这一点,并在内部管理制度上适当加入一些人情味的东西。一家企业做得再大、走得再远,如果缺失了这些人之初的因素,很难给员工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别提共进退的决心和勇气了。
笔者承认,这4名员工在公共接待场所睡觉确实有碍观瞻,但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不可言明的原因,这才是人事、管理部门首先要去了解的,其次才是选择合适的处罚方式。比起直接辞退员工,相信最让人寒心的是这种无情的刚性管理,以及无脑的向下执行。
用怕来驱动团队,这个行为就叫做“管理力”;而用尊敬和信任来驱动团队,这才叫做“领导力”。这一点上,张瑞敏和他的海尔,显然仅仅停留在让人“恐惧”的阶段。
最后,笔者想推荐张瑞敏阅读一下约翰˙C˙马克斯维尔的《领导力21法则》,这位当代世界排名第一的领导力导师,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千百万人的生活,就连比尔·盖茨、巴菲特和乔布斯等这样的商界精英,也都曾专门向他请教过有关领导力的问题。
抛开别的不说,至少书中关于增值法则、尊重法则、吸引力法则等内容,笔者真的希望张瑞敏可以认真阅读。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蒋晓桐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