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管涛:中国货币超发会令人民币必有一跌吗?
管涛:中国货币超发会令人民币必有一跌吗?

中国M2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各项贷款和证券净投资,外汇净占款造成的“被动超发”影响的主要是基础货币而非M2。而通过积极发行央票对冲,以及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人民银行“扼守住了货币阀门”。[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8月03日  09:42
专家:下半年人民币将呈“V”形反弹态势
专家:下半年人民币将呈“V”形反弹态势

展望下半年,王有鑫认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会“先跌后稳”,走出“V”形反弹走势。[详情]

证券日报|2018年08月03日  03:33
呈现"双贬值"特征!不悲观 人民币短期破7概率小
呈现"双贬值"特征!不悲观 人民币短期破7概率小

目前市场比较一致地认为,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压力犹存,对美元汇率仍将延续较大波动的运行态势,但不少机构认为,人民币贬值空间仍有限,近期破7的可能性并不大。[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8年08月03日  02:31
招商:汇率贬值市场淡定 中信:不会放任汇率大贬值
招商:汇率贬值市场淡定 中信:不会放任汇率大贬值

人民币汇率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但由于缺乏实际干预,近期汇率又出现了加速贬值的迹象。如果未来贸易影响持续发酵,人民币汇率确实将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是,为了避免一致预期的形成,防止其对国内市场的反馈效应,我们仍然认为央行不会放任汇率的大幅贬值。但口头干预收效已不显著,未来央行可能需使用部分真金白银来表达自身态度。[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8年08月03日  00:25
管涛: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 人民币清洁浮动大势所趋
管涛: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 人民币清洁浮动大势所趋

管涛认为,目前人民币无论是隔日汇率波动,还是日间汇率波动,都明显加大,呈现明显双向波动的趋势。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人民币中间价定价基本遵守了人民币定价公式。[详情]

一财网|2018年08月03日  06:48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有多大?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有多大?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正值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季来临,本文将详细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不同行业盈利的影响。[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8月02日  11:50
外商投资已成中国经济存亡命门 国内未来或再启降准
外商投资已成中国经济存亡命门 国内未来或再启降准

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已呈逐步下降趋势,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减少,外商直接投资成了影响外汇储备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因素,外汇储备负债属性增加,中国经济发展更加依赖海外投资,海外投资将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存亡命门。未来如果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经济动能下降,中国或将面临外资扎堆撤离的危险局面。[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13日  16:22
图解: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你应该知道的事
图解: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你应该知道的事

为什么人民币仍会持续贬值呢?人民币贬值对哪些公司影响不利?那些公司又将受益?接下来人民币兑美元会呈现怎样的走势,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软的底线在哪里,会不会跌破7呢?新浪外汇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图解一张:《关于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你应该知道的事》![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04日  16:44
《前瞻》:人民币贬值尽头在哪 今年要破10年新低?
《前瞻》:人民币贬值尽头在哪 今年要破10年新低?

总的来说,文章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外汇储备的认知误区,和当前我们为什么大力吸引外资。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贸易摩擦对汇率的影响,人民币在贬值到6.85之前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阻力。第三第四部分则分析了美元和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矛盾因素。而第五第六部分对人民币汇率的未来做了简要展望,全文的主要结果主要集中在第六部分。[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6月29日  11:10
解密:人民币连续贬值的基础在哪里?
解密:人民币连续贬值的基础在哪里?

近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跌破6.62关口。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的趋势较为明显,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软的底线在哪里?世界贸易争端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6月28日  09:23

最新新闻

抖音到滴滴 数字经济成楚门世界?
抖音到滴滴 数字经济成楚门世界?

  从抖音到滴滴,受众广泛的社交化数字经济平台开始踏入细分垂直领域。然而,平台对用户隐私数据的过度利用和保护不足又让人惴惴不安。[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8月29日 10:10
杨望:“拼多多们”假货之殇 区块链来治?
杨望:“拼多多们”假货之殇 区块链来治?

  拼多多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引起假货风波,而可溯源、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或许是解决这一痛点的绝佳利器。[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8月28日 11:37
韩会师:贬值释放贬值压力的效果好吗
韩会师:贬值释放贬值压力的效果好吗

  贬值能否释放贬值压力?这似乎是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既然有贬值压力,那就贬值,当贬值到位了,自然就没有贬值压力了。这也是很多朋友持有的观点。[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8月20日 10:11
韩会师:需要对经常项目全年总体逆差有所准备
韩会师:需要对经常项目全年总体逆差有所准备

  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总体形势不甚乐观,货物贸易顺差萎缩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主要原因,且二者均有较强的趋势性。总体来看,如果目前的趋势延续下去,2018年我国经常项目全年数据有可能为逆差。[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8月13日 15:19
管涛: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
管涛: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

  8月1日接受媒体专访时,我提出一个判断,即从香港市场的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又称不可交割的远期)(NDF)美元兑人民币的溢价幅度看,目前人民币汇率有较大的贬值压力却没有很强的贬值预期,简称为“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8月09日 07:54
美元指数短线拉升 在岸人民币收报6.8316升值24个点
美元指数短线拉升 在岸人民币收报6.8316升值24个点

   相关阅读:石油经济没落委内瑞拉内忧外患 欠中国的钱要“凉”?                       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网传汇出美元失败退回人民币?或与“提现限额”有关 新浪财经讯 8月8日,美元指数短线拉升,在岸人民币收报6.8316,上一交易日收报6.8340,升值24个点。 美元指数短线拉升 7月人民币贬值超3% 外储却逆势微涨58亿美元 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月下跌幅度超过3%,但7月以美元和SDR计值的外汇储备却都出现小幅度增加,超出市场预期。 8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以美元计值的中国外汇储备为31179.46亿美元,较6月末上涨58.17亿美元,且涨幅有所扩大;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为22193.89亿SDR,较6月小幅度增加68.27亿SDR。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2018年7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 国际收支状况向好 是人民币汇率企稳的重要基础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经常账户顺差58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在“双顺差”的推动下,二季度储备资产增加239亿美元。自2017年二季度以来,储备资产连续5个季度增长。相应地,外汇储备稳中有增。央行8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6月末上升58亿美元,连续两个月上升。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收支基本平衡。 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一波幅度较大的贬值。其主要原因不是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不好,而是由人民币贬值预期引导。汇率作为一种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际收支是基本面,决定供求关系的基本状况;而预期则能在短时间内使供求关系脱离基本面。在中美摩擦升级之后,宏观经济政策也有调整的迹象,使得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一些市场主体在即期或远期市场主动购入美元,推动了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但是,由于中国央行在过去几年展现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强大能力,而且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目前做空人民币的力量还并不强。8月3日晚间,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人民币汇率就走出了一波升值。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兴业研究外汇高级分析师郭嘉沂表示,这标志着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郭嘉沂表示,对于即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售汇准备金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然而,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延续,以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常规工具,逆周期因子藏于匣中。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早已成为央行外汇市场工具之一,汇率调节效果较好。面对人民币快速贬值,设置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远期结售汇逆差显著缩小,贬值趋势有所遏制。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在即将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中,将会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8月08日 16:31
美元指数走弱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18点报6.8313
美元指数走弱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18点报6.8313

   相关阅读:石油经济没落委内瑞拉内忧外患 欠中国的钱要“凉”?                       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网传汇出美元失败退回人民币?或与“提现限额”有关 新浪财经讯 8月8日,美元指数快速走低,人民币中间价报6.8313,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431,上调118点,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8340。 美元指数快速走低 7月人民币贬值超3% 外储却逆势微涨58亿美元 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月下跌幅度超过3%,但7月以美元和SDR计值的外汇储备却都出现小幅度增加,超出市场预期。 8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以美元计值的中国外汇储备为31179.46亿美元,较6月末上涨58.17亿美元,且涨幅有所扩大;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为22193.89亿SDR,较6月小幅度增加68.27亿SDR。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2018年7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 国际收支状况向好 是人民币汇率企稳的重要基础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经常账户顺差58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在“双顺差”的推动下,二季度储备资产增加239亿美元。自2017年二季度以来,储备资产连续5个季度增长。相应地,外汇储备稳中有增。央行8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6月末上升58亿美元,连续两个月上升。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收支基本平衡。 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一波幅度较大的贬值。其主要原因不是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不好,而是由人民币贬值预期引导。汇率作为一种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际收支是基本面,决定供求关系的基本状况;而预期则能在短时间内使供求关系脱离基本面。在中美摩擦升级之后,宏观经济政策也有调整的迹象,使得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一些市场主体在即期或远期市场主动购入美元,推动了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但是,由于中国央行在过去几年展现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强大能力,而且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目前做空人民币的力量还并不强。8月3日晚间,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人民币汇率就走出了一波升值。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兴业研究外汇高级分析师郭嘉沂表示,这标志着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郭嘉沂表示,对于即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售汇准备金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然而,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延续,以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常规工具,逆周期因子藏于匣中。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早已成为央行外汇市场工具之一,汇率调节效果较好。面对人民币快速贬值,设置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远期结售汇逆差显著缩小,贬值趋势有所遏制。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在即将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中,将会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8月08日 09:15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本报记者 苏诗钰  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兴业研究外汇高级分析师郭嘉沂表示,这标志着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据悉,外汇风险准备金是一个并不年轻的工具,最早要追溯到“8.11”汇改后的外汇政策。“8.11”汇改后为抑制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动,央行于2015年8月31日发布《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设置为20%。 2017年9月份,在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的背景下,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到0,逆周期调控措施调整至中性。此后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调整成为央行应对外汇市场“羊群效应”的首选工具,央行两度使用该工具的效果都较好。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昨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常规工具,逆周期因子藏于匣中。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早已成为央行外汇市场工具之一,汇率调节效果较好。面对人民币快速贬值,设置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远期结售汇逆差显著缩小,贬值趋势有所遏制。 郭嘉沂表示,对于即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售汇准备金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然而,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延续,以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详情]

证券日报 | 2018年08月08日 07:31
外储连续两月微幅回升 未来或在波动中保持稳定
外储连续两月微幅回升 未来或在波动中保持稳定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陈羽 尽管前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波动,但是外汇储备规模依然在增加。中国人民银行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9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58亿美元,升幅为0.19%,外汇储备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 究其原因,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7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指数与上月末基本持平,金融资产价格小幅波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指出,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美元汇率和利率“双升”,一些新兴经济体受到较大冲击,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均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展望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上述负责人预计。[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18年08月08日 06:34
7月外储超预期增58亿美元 资本延续净流入
7月外储超预期增58亿美元 资本延续净流入

  7月外储超预期增58亿美元 资本延续净流入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贾运可 昨日(8月7日),央行公布的7月外汇储备数据显示,当月末外汇储备为31179.46亿美元(市场预期31070亿美元),较上月末增58.17亿美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回升。在人民币对美元近期接连贬值的情形下,外汇储备进一步保持增长,令市场为之一振。数据公布后,人民币汇率企稳拉升。截至发稿,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报6.8318,日内升值339个基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对7月外储数据解读时指出,7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指数与上月末基本持平,金融资产价格小幅波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展望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 人民币弹性明显增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7月美元指数仅微涨0.1%,欧元、日元、英镑等世界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无明显变化。此外,7月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略有上升,月末10年期收益率报2.9598%,债券估值因素对我国外储数据略有负面影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在汇兑因素影响不大、债券估值因素略有负面影响的情形下,7月外储增加表明当前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总体稳定,资本保持净流入态势。 尽管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较多,但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当前市场与央行间仍有相当默契,人民币走势并没有出现单向失控局面。无论是远期溢价还是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都与2016年底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时大相径庭。 程实表示,“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的长短期运行有“锚”可依,市场预期趋于理性使得短期贬值并没有引起预期的大幅度变化。“811汇改”后,长期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均由我国经济基本面驱动,相互形成了“荣损与共”的新关系。计算表明,经过7月的贬值,当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已经处在均衡甚至略有低估的水平。在此情况下,央行因势利导的预期管理将有能力也有条件稳定短期的市场情绪波动。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美元汇率和利率“双升”,一些新兴经济体受到较大冲击,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均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资本延续净流入趋势 7月外汇储备的增加情况虽然超出市场预期,但在其他经济指标上其实已有所体现。 比如,之前一天(8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显示,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69亿元。其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0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37亿美元。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费仍是主要的逆差项目。此外,二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跨境资本延续2017年一季度以来净流入的趋势。 鄂永健分析认为,未来受人民币贬值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可能面临一定压力,但总体来看跨境资金流动有望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出现资金大规模流出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央行上周五宣布:“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央行官方称,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有分析认为,央行此举基本封杀了人民币近期的贬值空间。一方面,空头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长期来看,人民币是否贬值取决于美元走势及贸易战后续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员孙欧分析指出,近期汇率贬值主要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央行此举意在通过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汇率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国际收支平衡是最终目标,央行没有必须要保的汇率点位,其对汇率的调控最终目的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因此汇率贬值的下限就是资本出现明显流出。此次央行加大对逆周期调控力度,预计近期人民币汇率将有所企稳,继续快速贬值的形势有望得到遏制。  [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 2018年08月08日 02:33
抖音到滴滴 数字经济成楚门世界?
抖音到滴滴 数字经济成楚门世界?

  从抖音到滴滴,受众广泛的社交化数字经济平台开始踏入细分垂直领域。然而,平台对用户隐私数据的过度利用和保护不足又让人惴惴不安。[详情]

杨望:“拼多多们”假货之殇 区块链来治?
杨望:“拼多多们”假货之殇 区块链来治?

  拼多多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引起假货风波,而可溯源、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或许是解决这一痛点的绝佳利器。[详情]

韩会师:贬值释放贬值压力的效果好吗
韩会师:贬值释放贬值压力的效果好吗

  贬值能否释放贬值压力?这似乎是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既然有贬值压力,那就贬值,当贬值到位了,自然就没有贬值压力了。这也是很多朋友持有的观点。[详情]

韩会师:需要对经常项目全年总体逆差有所准备
韩会师:需要对经常项目全年总体逆差有所准备

  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总体形势不甚乐观,货物贸易顺差萎缩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主要原因,且二者均有较强的趋势性。总体来看,如果目前的趋势延续下去,2018年我国经常项目全年数据有可能为逆差。[详情]

管涛: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
管涛: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

  8月1日接受媒体专访时,我提出一个判断,即从香港市场的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又称不可交割的远期)(NDF)美元兑人民币的溢价幅度看,目前人民币汇率有较大的贬值压力却没有很强的贬值预期,简称为“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详情]

美元指数短线拉升 在岸人民币收报6.8316升值24个点
美元指数短线拉升 在岸人民币收报6.8316升值24个点

   相关阅读:石油经济没落委内瑞拉内忧外患 欠中国的钱要“凉”?                       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网传汇出美元失败退回人民币?或与“提现限额”有关 新浪财经讯 8月8日,美元指数短线拉升,在岸人民币收报6.8316,上一交易日收报6.8340,升值24个点。 美元指数短线拉升 7月人民币贬值超3% 外储却逆势微涨58亿美元 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月下跌幅度超过3%,但7月以美元和SDR计值的外汇储备却都出现小幅度增加,超出市场预期。 8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以美元计值的中国外汇储备为31179.46亿美元,较6月末上涨58.17亿美元,且涨幅有所扩大;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为22193.89亿SDR,较6月小幅度增加68.27亿SDR。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2018年7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 国际收支状况向好 是人民币汇率企稳的重要基础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经常账户顺差58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在“双顺差”的推动下,二季度储备资产增加239亿美元。自2017年二季度以来,储备资产连续5个季度增长。相应地,外汇储备稳中有增。央行8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6月末上升58亿美元,连续两个月上升。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收支基本平衡。 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一波幅度较大的贬值。其主要原因不是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不好,而是由人民币贬值预期引导。汇率作为一种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际收支是基本面,决定供求关系的基本状况;而预期则能在短时间内使供求关系脱离基本面。在中美摩擦升级之后,宏观经济政策也有调整的迹象,使得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一些市场主体在即期或远期市场主动购入美元,推动了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但是,由于中国央行在过去几年展现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强大能力,而且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目前做空人民币的力量还并不强。8月3日晚间,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人民币汇率就走出了一波升值。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兴业研究外汇高级分析师郭嘉沂表示,这标志着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郭嘉沂表示,对于即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售汇准备金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然而,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延续,以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常规工具,逆周期因子藏于匣中。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早已成为央行外汇市场工具之一,汇率调节效果较好。面对人民币快速贬值,设置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远期结售汇逆差显著缩小,贬值趋势有所遏制。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在即将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中,将会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详情]

美元指数走弱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18点报6.8313
美元指数走弱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18点报6.8313

   相关阅读:石油经济没落委内瑞拉内忧外患 欠中国的钱要“凉”?                       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网传汇出美元失败退回人民币?或与“提现限额”有关 新浪财经讯 8月8日,美元指数快速走低,人民币中间价报6.8313,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431,上调118点,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8340。 美元指数快速走低 7月人民币贬值超3% 外储却逆势微涨58亿美元 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月下跌幅度超过3%,但7月以美元和SDR计值的外汇储备却都出现小幅度增加,超出市场预期。 8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以美元计值的中国外汇储备为31179.46亿美元,较6月末上涨58.17亿美元,且涨幅有所扩大;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为22193.89亿SDR,较6月小幅度增加68.27亿SDR。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2018年7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 国际收支状况向好 是人民币汇率企稳的重要基础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经常账户顺差58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在“双顺差”的推动下,二季度储备资产增加239亿美元。自2017年二季度以来,储备资产连续5个季度增长。相应地,外汇储备稳中有增。央行8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6月末上升58亿美元,连续两个月上升。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收支基本平衡。 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一波幅度较大的贬值。其主要原因不是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不好,而是由人民币贬值预期引导。汇率作为一种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际收支是基本面,决定供求关系的基本状况;而预期则能在短时间内使供求关系脱离基本面。在中美摩擦升级之后,宏观经济政策也有调整的迹象,使得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一些市场主体在即期或远期市场主动购入美元,推动了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但是,由于中国央行在过去几年展现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强大能力,而且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目前做空人民币的力量还并不强。8月3日晚间,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人民币汇率就走出了一波升值。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兴业研究外汇高级分析师郭嘉沂表示,这标志着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郭嘉沂表示,对于即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售汇准备金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然而,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延续,以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常规工具,逆周期因子藏于匣中。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早已成为央行外汇市场工具之一,汇率调节效果较好。面对人民币快速贬值,设置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远期结售汇逆差显著缩小,贬值趋势有所遏制。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在即将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中,将会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详情]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本报记者 苏诗钰  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兴业研究外汇高级分析师郭嘉沂表示,这标志着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据悉,外汇风险准备金是一个并不年轻的工具,最早要追溯到“8.11”汇改后的外汇政策。“8.11”汇改后为抑制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动,央行于2015年8月31日发布《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设置为20%。 2017年9月份,在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的背景下,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到0,逆周期调控措施调整至中性。此后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调整成为央行应对外汇市场“羊群效应”的首选工具,央行两度使用该工具的效果都较好。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昨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常规工具,逆周期因子藏于匣中。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早已成为央行外汇市场工具之一,汇率调节效果较好。面对人民币快速贬值,设置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远期结售汇逆差显著缩小,贬值趋势有所遏制。 郭嘉沂表示,对于即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售汇准备金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然而,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延续,以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详情]

外储连续两月微幅回升 未来或在波动中保持稳定
外储连续两月微幅回升 未来或在波动中保持稳定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陈羽 尽管前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波动,但是外汇储备规模依然在增加。中国人民银行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9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58亿美元,升幅为0.19%,外汇储备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 究其原因,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7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指数与上月末基本持平,金融资产价格小幅波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指出,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美元汇率和利率“双升”,一些新兴经济体受到较大冲击,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均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展望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上述负责人预计。[详情]

7月外储超预期增58亿美元 资本延续净流入
7月外储超预期增58亿美元 资本延续净流入

  7月外储超预期增58亿美元 资本延续净流入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贾运可 昨日(8月7日),央行公布的7月外汇储备数据显示,当月末外汇储备为31179.46亿美元(市场预期31070亿美元),较上月末增58.17亿美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回升。在人民币对美元近期接连贬值的情形下,外汇储备进一步保持增长,令市场为之一振。数据公布后,人民币汇率企稳拉升。截至发稿,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报6.8318,日内升值339个基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对7月外储数据解读时指出,7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指数与上月末基本持平,金融资产价格小幅波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展望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 人民币弹性明显增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7月美元指数仅微涨0.1%,欧元、日元、英镑等世界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无明显变化。此外,7月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略有上升,月末10年期收益率报2.9598%,债券估值因素对我国外储数据略有负面影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在汇兑因素影响不大、债券估值因素略有负面影响的情形下,7月外储增加表明当前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总体稳定,资本保持净流入态势。 尽管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较多,但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当前市场与央行间仍有相当默契,人民币走势并没有出现单向失控局面。无论是远期溢价还是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都与2016年底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时大相径庭。 程实表示,“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的长短期运行有“锚”可依,市场预期趋于理性使得短期贬值并没有引起预期的大幅度变化。“811汇改”后,长期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均由我国经济基本面驱动,相互形成了“荣损与共”的新关系。计算表明,经过7月的贬值,当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已经处在均衡甚至略有低估的水平。在此情况下,央行因势利导的预期管理将有能力也有条件稳定短期的市场情绪波动。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美元汇率和利率“双升”,一些新兴经济体受到较大冲击,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均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资本延续净流入趋势 7月外汇储备的增加情况虽然超出市场预期,但在其他经济指标上其实已有所体现。 比如,之前一天(8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显示,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69亿元。其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0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37亿美元。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费仍是主要的逆差项目。此外,二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跨境资本延续2017年一季度以来净流入的趋势。 鄂永健分析认为,未来受人民币贬值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可能面临一定压力,但总体来看跨境资金流动有望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出现资金大规模流出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央行上周五宣布:“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央行官方称,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有分析认为,央行此举基本封杀了人民币近期的贬值空间。一方面,空头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长期来看,人民币是否贬值取决于美元走势及贸易战后续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员孙欧分析指出,近期汇率贬值主要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央行此举意在通过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汇率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国际收支平衡是最终目标,央行没有必须要保的汇率点位,其对汇率的调控最终目的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因此汇率贬值的下限就是资本出现明显流出。此次央行加大对逆周期调控力度,预计近期人民币汇率将有所企稳,继续快速贬值的形势有望得到遏制。  [详情]

人民币先抑后扬 短期料低位盘整
人民币先抑后扬 短期料低位盘整

  8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先抑后扬,延续宽幅波动,在岸即期价盘中一度跌至6.8637元,后逐渐回到6.83元附近。外汇市场人士称,美元未能实现向上突破,加上人民银行加强逆周期调控,外汇市场预期有望趋稳,汇价跌势料放缓,近期转入低位震荡可能性较大。 午后上演拉升走势 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8431元,较上一日上调82个基点,结束两日连贬。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交易早间低开低走,最低至6.8637元,随后陷入震荡,午后随美元指数下跌而展开反弹,16:30收盘价报6.8340元,较前收盘价涨80点;夜盘时段,人民币继续小幅走高,截至北京时间19时,最高至6.8236元,较早间低点反弹400基点,最新报6.8278元。 昨日香港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亦于亚市尾盘出现拉升走势,截至北京时间19时,离岸人民币最高至6.8362元,最新报6.8375元,较前收盘价涨282点。两地人民币汇率价差在100基点左右。 7日亚洲交易时段,国际市场上美元指数在围绕前收盘价盘整许久后,选择向下调整,截至北京时间7日19时,美元指数报95.0666,跌0.32%。 跌势有望放缓 6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持续于95一线上下波动,始终未能实现向上突破。美元走势放缓,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 然而,这段时间却成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跌势最猛烈的一段时间。 从在岸即期价走势上看,6月15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39起步,一路急跌,至8月3日最低触及6.8965,跌幅超过了7%。离岸人民币则一度跌破6.91元。即便与2014年至2016年的某些时候比,这样一个贬值的速度依然较为罕见。这说明,近期人民币快速贬值原因主要出在内部,受到了市场预期变化及市场参与者顺周期行为的影响。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曾指出,外汇市场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市场主体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影响,放大单边市场预期并自我强化,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 6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出现远超过美元指数的涨幅,表明外汇市场情绪再次出现了顺周期波动,存在一定的“羊群效应”。在此背景下,央行及时出手,上调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外汇市场人士表示,美元涨势放缓,为非美货币提供喘息机会,而央行适时调整外汇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有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在经历3个多月的持续较快调整之后,下跌风险得到一定程度释放,后续跌势可能放缓。 国泰君安(港股02611)证券研报指出,央行已经明确表示目前外汇市场有顺周期波动、并开始进行了第一步的政策调整,这表明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央行容忍的区间下限。目前的点位将成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较强的阻力位置。[详情]

国际收支状况向好 是人民币汇率企稳的重要基础
国际收支状况向好 是人民币汇率企稳的重要基础

  国际收支状况向好 是人民币汇率企稳的重要基础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经常账户顺差58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以下称资本账户)顺差182亿美元。在“双顺差”的推动下,二季度储备资产增加239亿美元。自2017年二季度以来,储备资产连续5个季度增长。相应地,外汇储备稳中有增。央行8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6月末上升58亿美元,连续两个月上升。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收支基本平衡。 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一波幅度较大的贬值。其主要原因不是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不好,而是由人民币贬值预期引导。汇率作为一种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际收支是基本面,决定供求关系的基本状况;而预期则能在短时间内使供求关系脱离基本面。在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之后,宏观经济政策也有调整的迹象,使得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一些市场主体在即期或远期市场主动购入美元,推动了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但是,由于中国央行在过去几年展现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强大能力,而且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好,目前做空人民币的力量还并不强。8月3日晚间,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人民币汇率就走出了一波升值。 人民币汇率受国际收支和市场预期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国际收支是决定中期走势的基本面。2015年8月到2016年底的人民币贬值周期中,就可以看到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当时,资本账户出现了较大的逆差,资本跨境流出的压力大;而贬值预期又进一步加速了资本的跨境流出。由此也可以看出,贬值预期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使供求关系脱离基本面,而且还可能改变国际收支的基本面。目前来看,贬值预期还没有造成大规模的资本跨境流出。但如果贬值预期持续,则有可能再度出现资本流出压力大的状况。 如果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那人民币汇率就能在基本面的支撑下维持基本稳定;而贬值预期由于不能兑现为持续的供求关系改变,也会逐渐降温。这就是2017年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基本原因,当年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 在当前这个阶段,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具有必要性的。目前境内投资者在境外配置资产的意愿很高,如果放任资本流出,就会出现前几年那样的非理性投资甚至是违法违规的跨境资金流出;而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又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以及更强的贬值预期,进而推动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形成不利循环。在贸易战的背景下,形成这种不利循环的可能性更大了。因此,我国需要继续规范跨境资金流动,逐步推进对外资产配置多元化。 相比过去十几年,现在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难度更大了。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经常账户顺差的规模在收窄,今年一季度更是出现了逆差。而资本项目的收支波动非常大,经常出现逆差。 一季度经常账户出现逆差,主要原因是进口增长快导致货物贸易顺差减少,同时服务贸易逆差增长较快。为了促进贸易平衡,我国出台了很多促进进口的措施。随着国际贸易更加平衡,经常账户顺差收窄具有趋势性。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防止出现“超调”,扩大进口要适度。 由于经常账户顺差收窄,资本项目收支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冲击会更大。对于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不会改变,但其中非理性甚至违法违规的跨境流出必须管住。如果国内货币政策宽松,一些企业及个人投资者就会大加杠杆,在国内借入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到境外投资。这样的情况几年前就发生过。因此,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才是维持国际收支基本稳定的有利环境。[详情]

汇率波动:上市公司谁赚钱谁受伤 应对汇率风险策略
汇率波动:上市公司谁赚钱谁受伤 应对汇率风险策略

  汇率波动之下:上市公司谁赚钱谁受伤 □本报记者 王姣   最近这一轮人民币汇率下行,对有美元刚性支出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 “这两个月人民币贬值较快,市场变化波云诡谲,采购成本增加。”江苏省一家粮油进出口公司的老总感慨道。 对很多企业来说,人民币每贬值1000个基点,就可能将原先预估的进口利润抹掉甚至造成亏损。但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在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中,一些企业反倒“躺着”赚了钱。 随着2018年半年报陆续披露,汇率波动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逐渐揭开面纱。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7日盘前,A股有190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汇兑损益,其中102家在汇率波动中“赚了钱”,88家在汇率波动中“受了伤”,从净赚逾5000万元到净亏约3.25亿元。有企业汇兑收益贡献净利润逾四成,也有企业汇兑损失超过净利润四成。 有公司“净赚”5000万元 201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升后降,1月中旬至2月中旬加速上涨4%,4月下旬后持续下行,尤其6月以来加速下行,短短两个多月下跌5.4%。 在全球资本联动大潮中,汇率波动加大无疑将影响A股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从陆续披露的半年报看,这一轮波动对不少上市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在财务费用明细中披露汇兑损益情况,汇兑损益绝对值为负值代表汇兑收益,绝对值为正值代表汇兑损失。Wind数据显示,截至7日盘前,A股有190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汇兑损益情况,其中102家汇兑损益为负值,88家汇兑损益为正值。从具体额度看,目前汇兑损失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有9家,超过1亿元的有2家;汇兑收益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有6家,超过3000万元的有4家。 谁在这一轮汇率波动中“赚了钱”? 从目前数据看,北方国际上半年汇兑收益达5033.55万元,暂居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汇兑收益首位,同期公司净利润约3.51亿元,也就是说,单汇兑收益就贡献了净利润的14.35%。 北方国际的核心业务为国际工程承包,在半年报披露的上半年营业收入中,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占比高达41.98%,货物贸易占比达36.78%,外汇风险主要与美元、欧元有关。 紧随其后的万华化学、海康威视上半年汇兑收益达4000万元左右,分别为4042.28万元、3903.91万元。 万华化学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据公司在半年报中测算,在其他变量不变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1%或下降1%,对利润影响分别为830.9万元、-830.9万元。 万华化学常务副总裁寇光武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影响公司汇兑损益因素很多,包括汇率变化、外币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余额变化、利率掉期、远期结售汇等。公司密切关注汇率变动对外汇风险影响,通过调整外币负债金额降低汇兑损失,以获取汇兑收益。 从与净利润对比看,上半年已有7家上市公司汇兑收益占净利润比重超过10%。 有公司汇兑损失逾3亿元 谁又在这一轮汇率波动中“受了伤”? 数据显示,上半年,欧菲科技汇兑损失高达3.25亿元,是其同期净利润的43.82%。 欧菲科技主营业务为光学光电和智能汽车类业务。公司在半年报的风险提示中表示,公司海外销售和采购原材料占比持续增长,将进一步扩大外币汇率变动风险对公司业务影响,可能使公司汇兑损益增加。公司将适时开展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外汇期权和利率掉期等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最大限度防范和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和影响。 欧菲科技测算,在其他变量不变情况下,以6月30日美元中间价6.6166为基准,假设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1%,期末美元净负债7.09亿美元可能产生的税前汇兑损益为4690.58万元人民币。 “目前,我们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应对汇率波动风险。一方面,我们通过开展远期结售汇、外汇衍生品业务,以尽量缓冲或减少汇率变动对公司业绩影响。另一方面,尽量优化进出口业务结构,目前我们从国际客户手中收到的美元还不足以覆盖海外采购支出的美元。公司正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伴随美元收入增长,对应美元负债将减少,由此可降低汇率波动影响。”欧菲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上半年,恒力股份的汇兑损失也过亿,约1.17亿元,是其同期净利润的6.14%;紧随其后的东山精密上半年汇兑损失约7419.3万元,是其同期净利润的28.42%。 从人民币波动对不同行业影响看,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夏分析,一般而言,依赖于原材料进口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带来收益,如石油化工、钢铁、化学纤维、汽车服务等行业受益明显;产品出口型企业将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半导体、其他交运设备、纺织制造、白色家电、橡胶和通信设备等易获得汇兑收益。此外,航空运输、房地产开发、房屋建设等拥有较多外币负债行业将受益于人民币升值。 三种策略应对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加大,影响的不仅仅是某个阶段、某个人或某家公司。 事实上,自6月底突破6.60关口后,近期人民币汇率在下行,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一度双双接近6.90,下半年以来下行幅度均已超过3%。 关键时刻央行果断出手,决定自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随后市场预期迅速得以改善,截至7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报6.8340,从3日触及的今年以来低点反弹逾600点。市场人士对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趋稳的看法渐成共识。 从更长远时间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市场化推进,汇率弹性提升,双向波动区间加大,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中国实体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意味着,加强和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仍是企业的“必修课”。 面对汇率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方式。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企业管理汇率风险主要采取三种策略:第一,从经营层面减少汇率风险,对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及进出口区域等进行优化调整,采购支付对冲以降低公司持有的外币资金风险敞口。 第二,财务结算层面,加强外汇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优化结算机制。如金龙汽车提出,加强对海外市场和客户风险评估,提高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比例,约定汇率风险承担责任;加强现金流预警管理,完善海外货款回收机制等。 第三,金融对冲层面,多家上市公司均表示已采取或拟采取套期保值措施以管理汇率风险,品种包括但不限于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外汇期权、结构性远期、利率掉期、货币互换等。 随着汇率波动加大,市场主体对汇率风险管理需求日益强烈,而目前我国国内企业主要通过银行间汇率衍生品市场和银行柜台进行交易以规避汇率风险。作为对冲汇率风险重要工具,市场对推出外汇期货品种愿望显得更加迫切。[详情]

商务部:服务贸易八年来首现半年度逆差收窄
商务部:服务贸易八年来首现半年度逆差收窄

  上证报讯(陈芳 记者 梁敏)商务部今日发布上半年服务贸易数据,1-6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5313.3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同期货物进出口增速,且高于同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和国民经济增速。其中,出口8415.7亿元,增长13.6%;进口16897.6亿元,增长6.1%;逆差8481.8亿元。 商务部指出,服务出口保持快于进口的增长态势,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7.5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较上年同期收窄26.6亿元,服务贸易出现2010年以来的首次半年度逆差收窄。 同时,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新兴服务进出口总额8466.7亿元,增长19%,高于整体增速10.5个百分点,新兴服务出口4402亿元,增长23.6%,高于总体服务出口10个百分点。 得益于我国促进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新兴服务业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个人文化和娱乐、维护和维修出口增速均超过20%,分别为52.4%、37.9%、35.8%和22.6%。[详情]

做空人民币热情不复当年 央行出击做空者恐已吓破胆
做空人民币热情不复当年 央行出击做空者恐已吓破胆

  来源:金十数据 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下跌超6%,大跌之下做空人民币的激情却不复当年,或许是央行的这一重磅出击令做空者纷纷吓破胆。不过,我们还是来看看那些基金经理是怎么说的。 6月中旬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超过6%。人民币大跌之下,这一次国际对冲基金们暂时还只是随波逐流,并没有大肆做空人民币。 彭博采访了多位对冲基金经理,结果显示,海外市场上采取短线做空人民币并获利的基金不在少数,但长期看空的并不多。因本轮贬值是基本面的体现,并叠加了美元超预期反弹和贸易战的影响,同时上一轮大肆做空人民币后惨遭失败的阴影也让做空者有所忌惮。 让做空者忌惮的还有央行的这一重磅举措。就在人民币逼近6.9的时候,中国央行决定从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从零调整为20%。这一举措要求银行缴纳一定比例外汇准备金,从而提高银行在远期售汇业务上成本。而作为银行也只能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当客户购买远期售汇业务成本上升后,就会减少沽空人民币的行为,从而达到稳定人民币汇率作用。 本次央行出重拳干预人民币汇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央行是想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人民币不会轻易跌破6.9关口;另一方面是想震慑参与沽空人民币的欧美投资资本。 以下是接受彭博采访的一些基金经理对做空人民币的看法: PruLev Global Macro Fund驻新加坡的副经理August Li: 我们没有也不打算做空人民币,因为这不符合基本面,人民币此轮下跌更多体现国内去杠杆、打击影子银行的影响,贸易战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出现回落,中国又进一步向外资开放市场,形势可能会很快就发生变化,人民币可能会走升长期仍然看涨,中国政府也在下大力气把人民币打造为国际储备货币。 AVM Global Opportunity Fund驻新加坡的经理Ashvin Murthy: 我之前有做空人民币,但现在退出了,因为近期人民币贬值较快,过去1-2周不少人加入了做空行列,此前做空的原因是中美货币政策差异,中国也需要人民币对贸易伙伴货币偏弱,来支撑经济增长,这也是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贬值的原因,如果中美贸易谈判有建设性进展,人民币很可能会反弹,不过这些都是短期交易机会。 Marto Capital驻纽约的研究主管Anna Titarchuk: 公司正利用期权和远期交易来做空人民币,随着政府将目标从经济增长转向金融稳定,我们在3月份对人民币看法转空,将预测调降至6.9-7水平,调整现在已基本到位。目前的做空人民币交易和2015年、2016年时的做空潮不一样,而且对冲基金上回输怕了。 GAM驻纽约的基金经理Arvin Soh: 这次做空人民币不再像2016年时那么流行了,市场没什么流动性,价格变化又不规律。发达市场,比如利率市场,有其他更好的赚钱机会。现在一些宏观基金(the generalist macro funds),也都不再做空人民币。 近期人民币出现快速下跌趋势,既有一些针对人民币汇率的利空因素,也有一些海外对冲基金的推波助澜,加大了人民币的贬值幅度。现在央行除了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外,还有通过抛售外储、提高投机炒作者的做空成本,加强外汇管理等工具手段来干预汇市。所以,短期内人民币破7的可能性已经不大,现在盲目做空人民币或将会遭受重大损失。[详情]

管涛: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管涛: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逆差与GDP之比为-0.4%,远低于±4%以内的国际警戒标准。[详情]

中美利率首次倒挂 利空人民币但并不是致命的影响
中美利率首次倒挂 利空人民币但并不是致命的影响

  来源:小白读财经 4月底至今,美元指数低位反弹,7月份涨至95.65,人民币则应声大跌,4月底以来跌幅超6000点,8月3日就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逼近6.9关口之际,央行突然宣布将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从0上调至20%,人民币汇率瞬间暴涨超500点。 然而就在央行出手稳汇率的当下,汇率市场又传来大消息,根据“中金固收”一篇《冰与火之歌》的报告:目前短端利率下行速度之快,使得中美利差在短端已经基本接近0的状态。比如美国的3个月国债收益率已经上升到2%的水平,而中国3个月国债收益率目前只有2.1%,两者只有不到10bp的利差,1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2.43%,与中国同期期限国债的利差也只有不到30bp。7月底以来,我国1年期IRS与美国1年期IRS首次发生倒挂。 利差一直被视为影响汇率的极其重要因素,而一国的国债收益率则是衡量该国利率水平的最重要参考指标,比如A国的国债收益率是3%,B国的国债收益率是5%,那么资本出于逐利的目的肯定会流向收益率更高的B国,结果就是A国的货币贬值,B国的货币升值。 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一直以来中国的国债收益率往往比美债收益率要高一些,比如2016年初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是2.46%,中国的是2.9%,按照这样的利差水平,美国的资本应该是不断流向中国才对,但是为何2016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是一路走高呢? 根本原因就是有资本管制,虽然中国国内利率水平要高一些,但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资本流动性要差很多,即2.46%=2.9%-资本管制,大体能够保持中美间的汇率平稳。 也就是说,观察中美间利率对汇率的影响,看的主要不是两国的利率大小,主要是他们之间的利差是增大还是缩小。中美利差快速下降,甚至短端已经基本接近0状态的,那么这样的新闻肯定会受关注。 中美利差快速缩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美国自2015年底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现在还在密集加息的轨道上运行,然而中国自2018年开始已经不陪美国玩了。中国国内的利率水平自2016年底以来先是上升后来是下跌。所以两国利率一升一降之间出现的结果就是中美利差缩小。 老实说,现在中美利差的不断走低,对人民币汇率确实是一大利空,但是并不见得就是致命的影响。如下图,利差与人民币汇率间的走势多数情况下是截然相关的:利差扩大,人民币贬值;利差缩小,人民币升值。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有意思的事?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国内的钱是印多了还是印少了没有完全反映在利率上,比如2010年中国国内广义货币M2增速是19.70%,但当时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也仅有2%,基本上是历史最低水平。未来人民币汇率更多地取决于美元指数以及中国央行对人民币的态度。 近期我们看到了,央行宣布将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从0上调至20%,这是对抗人民币贬值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不意味着人民币马上止跌,但至少我们看到了货币当局的态度。 对股市来说,汇率对它的影响肯定会有一些,但近期的股市大跌人民币贬值肯定不是主因,我曾经在3月27日《人民币大涨近900点,股市呢?》一文分析过(***):多数情况下,短周期(3个月内)人民币和上证指数呈现同步的关系。长周期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人民币贬值,股市下涨,反之则上涨):人民币贬值的初期,大量的热钱流出,股市、楼市等资产导致价格大跌。 2、第二阶段(人民币贬值,股市上涨或走平):随着人民币的下跌,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股市、楼市)越来越便宜,资金出于逐利需要,开始涌向股市。 对于国内的A股,我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从历史经验上看,股市急速大跌后基本不可能出现反转,更大的可能是继续下跌寻找底部,或者在区间内横盘,夯实底部基础,现在看来,第二种情况更大些。 对于人民币汇率,我一直认为,适当的贬值并不是件坏事(当然,前提是不出现资本外流),中国目前广义货币是177万亿,几乎是GDP的两倍,市场上的钱过多没有相应的GDP作为支撑结果就是需要更多的货币政策工具维持高估的人民币汇率,一次性贬值最好,如果其他国家不反对的话。[详情]

美元指数短期内上下两难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82点
美元指数短期内上下两难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82点

   相关阅读:石油经济没落委内瑞拉内忧外患 欠中国的钱要“凉”?                       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网传汇出美元失败退回人民币?或与“提现限额”有关 新浪财经讯 8月7日,美元指数短期内上下两难,人民币中间价报6.8431,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513,上调82点,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8420。 短期内美元指数上下两难!95上方阻力较大 8月再破95关口后,美元指数又陷入艰难的“拉锯战”,始终未能形成有效的向上突破。分析人士指出,美国7月非农数据虽不及预期,但全球贸易形势下避险情绪犹存,短期内美元指数上下两难。不少机构认为,美元前期涨幅已基本兑现了经济向好、货币收缩的利好,美元继续上行还可能会导致未来美国经济前景恶化。总体而言,美元指数在95关口附近的阻力较大。 境外机构连续17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发布的统计月报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境外机构在该公司的债券托管量达13540.77亿元,在继续刷新历史纪录的同时,环比上月末增加582.22亿元,为连续第17个月增加。分析人士称,近期人民币债券利率走低、汇率有所贬值,可能影响未来境外投资者的投资节奏,但外资流入我国债市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资本项下流入将成人民币汇率关键 8月6日,外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6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逆差369亿元。 机构普遍认为,未来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入将成为人民币的关键。眼下,外资在中国A股和债市的占比约在2%的低位,未来边际攀升的空间巨大。 从5月31日开始,A股顺利纳入MSCI指数,此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及沪深交易所已经着手研究相关新的制度与工具安排……以便尽快将目前的A股纳入因子从5%提高到15%左右。”他也表示,要按照合格投资者和成熟市场的高标准需求改革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这样才能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人民币汇率或趋稳运行 综合机构研报来看,在央行启用外汇风险准备金这一工具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的担忧明显退潮。 “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兴业研究表示。 考虑到央行后续可能有更多的政策举措,市场对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趋稳的看法基本达成一致。 “这次重新收取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更为重要的在于信号意义,当前汇率水平可能超过央行认为的合适区间。不排除会有更进一步的措施出台,来维护汇率稳定。”联讯证券李奇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3日公告中明确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市场人士认为,逆周期因子等工具不排除将进入工具列表中。 招商证券谢亚轩团队指出,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维持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平衡和稳定市场预期。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于美元指数,只要美元指数不超预期的强势,年内人民币汇率跌破7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申万宏源证券孟祥娟团队表示,央行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容忍度或将显著下降,未来仍可能适时进行非常态化干预,以稳定市场汇率预期。预计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概率将在6.6-6.9区间内波动。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在即将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中,将会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详情]

二季度经常账户恢复小幅顺差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二季度经常账户恢复小幅顺差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陈羽 仅仅经历了一个季度的逆差后,经常账户又恢复了顺差。 外汇局6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58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跨境资本延续2017年一季度以来净流入的趋势。 具体看,二季度的经常账户顺差里,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0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37亿美元。“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费仍是主要的逆差项目。”外汇局新闻发言人介绍。而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逆差34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17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36亿美元。 外汇局新闻发言人指出,近几年我国经常账户收支已经进入平衡区间,小幅顺差或者小幅逆差都属于基本平衡。 确实,根据公开数据计算,2016年和2017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分别是1.8%和1.3%,部分季度顺差占GDP的比例最低曾经到过0.5%,远远低于国际上普遍认可的5%的早期预警指标,显示出经常账户收支的平衡性。 对于下一阶段,新闻发言人预期,未来我国经常账户差额有望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国际收支仍将保持总体平衡。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说,未来内外需的变化有利于我国经常账户继续转正。当前我国出口已具备相应的技术复杂度和规模经济特征,加之汇率的灵活性及对外部均衡的调节作用实际上不断增强,经常账户难言持续逆差。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决定未来我国经常账户不可能出现持续大幅逆差。”时任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现任外汇局总经济师的王春英上月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强调。王春英说,目前我国处在从中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个升级仍然会有助于货物贸易在中长期保持合理盈余。同时,我国消费升级将逐步从快速上升期趋向平稳期,如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境外旅游、留学的增幅已经趋稳,这个趋势变化也符合国际经验。 当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在较高规模。二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299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287亿美元,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586亿美元,仍保持在较高规模。 储备资产则小幅增长。二季度我国储备资产因国际收支交易(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影响)增加239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增加229亿美元。[详情]

人民币跌回一年前!一文看懂各行各业所受影响
人民币跌回一年前!一文看懂各行各业所受影响

  来源:东方财富网 作者:辣笔小强 摘要 【人民币跌回一年前!一文看懂各行各业所受影响】从行业影响来看,莫尼塔投资认为,贬值将提振前述从事一般贸易(如纺织服装、家用电器、轻工制造等)行业的营业收入,但营收的增加会有时滞;对于部分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行业(如机械设备、电子等),由于零部件、原材料等进口价格的上涨,行业毛利率空间将可能受到压缩。 昨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下跌,其中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8关口,刷新逾一年新低,日内跌约550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78关口,日内跌约600点。另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昨日下调152点报6.7066,连续第六日调降,跌破6.7关口。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事实上,进入二季度以来,人民币(以离岸人民币来说)就一直处于贬值状态,从一季度末的年内高点6.24,至目前的6.8左右水平,已累计下跌了9%。 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是主因? 究其原因,与当前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倾向是分不开的。“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正经历超预期的边际放松。”弘业期货的张惠乾如此说道。 这从近期央行多次展开逆回购和MLF操作,以及6月20日进行的定向降准并将小微企业贷款纳入MLF合格抵押品范围等措施就可以看出。 而近日,两则分别来自央行和银保监会的消息传遍金融圈,预示着资金面从量和价两方面都将出现进一步宽松的信号。 一是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央行近日窗口指导具有一级交易商资质的银行,将额外给予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对于贷款投放,要求较月初报送贷款额度外的多增部分按1:1给予MLF资金,多增部分为普通贷款,不鼓励票据和同业借款。对于信用债投资,AA+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 二是银保监会近日也召集多家银行,就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举行座谈会,要求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价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帮扶有发展前景的困难企业。要分类施策,为发展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雪中送炭”,谋求双赢,坚决摒弃“一刀切”的简单做法。 银保监会还强调,“要正确理解、妥善把握监管政策意图,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做好风险处置工作。” 与当前中国宽松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美英等国央行正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欧洲央行讨论退出QE,各经济体正进行着明显的货币政策收紧政策。 特别的,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其国会证词中表示,美国经济仍将在未来几年保持稳定增长,并对经贸摩擦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谨慎做了淡化处理。其还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准备好的证词中表示,在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的情况下,央行“目前”将继续逐步加息以保持通胀接近目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认为,目前最好的方法是继续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而一位北京地区的外汇交易员表示:“这也意味着今年美联储还将加息两次,美元指数也从17日开始连续3日上涨。” 美元的强势也将打压人民币 昨日美元指数再次创出近期新高,截至发稿,为95.66。自今年2月16日最低的88.24以来,累计已上涨了8.4%,这大体与同一时期人民币的贬值幅度相当。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弘业期货认为,在2018年4月份之前,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保持了较好的同步同幅度变化。但2018年4月份美元指数迅速走强以来,美元兑人民币虽然也同步上行,但幅度不及美元指数的走强幅度。6月19日开始,在美元指数处于区间震荡的情况下,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上行,最终结果是,自2018年4月份至今,美元兑人民币的上行幅度与美元指数的上行幅度两者趋于一致。从这个角度而言,本轮人民币汇率快速大幅贬值,是对前期美元指数大幅反弹时人民币汇率保持对其它货币相对强势的一种修正。 图片来源:弘业期货 此外,弘业期货也认为,这一轮人民币快速贬值,是对前期美中利差快速上行后人民币汇率没有同步变化的一种快速修正。 其表示,从长期来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与美中之间的利差显著相关。短期而言,两者的变化并不同步。从近两年的表现来看,利差的变化往往领先于汇率的变化。例如,2016年4季度美中利差迅速走弱,而 2017年初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还比较平稳,直至2017年2季度至3季度,美元兑人民币才快速下行,即美元快速贬值、人民币快速升值。再例如,2018年初开始美中利差迅速走强,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却在2018年1月份快速下行,直至2018年4月份美元兑人民币才开始上行,但上行速度仍旧缓慢,直至2018年6月19日开始,美元兑人民币开始快速大幅上行(人民币迅速贬值)。 图片来源:弘业期货 人民币会持续贬值吗? 随着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以及美元的强势,使得市场上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声音四起。不过,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却认为,2018年3季度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计在6.65。 然而,市场的货币政策预期(尽管不见得准确)和增长担忧,可能导致人民币出现短期超跌。假如人民币对一篮子汇率指数完全吐出2月至6月中旬的升值,那么人民币对美元可能会触及6.8-6.9。 但是,邢自强表示,央行不大可能鼓励人民币大幅贬值。两种情况可能促使决策层加强管理: 其一,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完全逆转2至 6月间的升值; 其二,人民币出现无序贬值。6月15日至7月2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单日贬值幅度大多在0.4%-0.5%之间,最多不超过0.5%。但假如单日跌幅超过0.6%-0.7%,可能会增加干预的必要性。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之一,邢自强认为,监管层可采取如下措施以稳定人民币势头: 首先,决策层加大与市场交流,引导市场预期。 其次,加强逆周期因子,支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第三,减缓对资本外流的放松措施。 第四, 代理行在外汇市场干预。 另一方面,2018年7月3日,央行行长易纲、副行长潘功胜等相继对汇率表态,中国有信心让人民币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当日,人民币汇率立即止跌反弹,央行的预期管理效果非常显著。 弘业期货认为,这说明汇率市场充分认可央行的调控能力,很明白如果市场的顺周期行为继续加剧、“羊群效应”继续发酵,那么处于蛰伏期的“逆周期因子”等汇率调节工具将呼之欲出。 所以,接下来,即使外围继续紧缩,我们继续宽松,人民币汇率也未必会有此轮贬值这么大的力度、这么快的节奏。且弘业期货表示,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破7”的预期,发生的概率将十分渺小。 人民币贬值对上市公司影响? 虽说大幅度贬值的基础不存在,但是按当前内外部实情看,人民币下行压力依然很大。那么人民币的贬值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呢?这或许是众多投资者最为关心的。 对此,莫尼塔投资认为,此轮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对美元指数走强的修正。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行的幅度不大,我们认为贬值后上市公司收入和成本端受进出口的影响可能并不显著。相反,部分企业套期保值量的不足以及公司美元净资产的变化将更多地影响上市公司的利润表。此外,美元作为计价货币,快贬后人民币资产价格的重估和由此带来的资金流出效应也较为明显。 具体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部分美元资产和负债较多或以美元计价的海外订单较多的行业,半年报利润将受汇兑损益的影响; 第二,在贸易摩擦因素影响下,若人民币贬值预期走高,部分QFII和陆股通持股比例较高的板块将可能面临一定风险。 从行业影响来看,莫尼塔投资认为,贬值将提振前述从事一般贸易(如纺织服装、家用电器、轻工制造等)行业的营业收入,但营收的增加会有时滞;对于部分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行业(如机械设备、电子等),由于零部件、原材料等进口价格的上涨,行业毛利率空间将可能受到压缩。 从进口冲击的角度,人民币贬值不仅抬高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也将影响终端产品的进口价格。部分供给内需的制造业产品将获得相对竞争力,从而促进国内产品对国外产品的替代。我们认为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国内新兴成长行业的一种保护,贬值将加速产业结构向新兴产业调整和转移。服务出口方面,有海外工程承揽业务的行业和公司(如建筑装饰等),由于其订单多以美元结算,人民币贬值将增加它们的汇兑收益。[详情]

人民币急贬料告一段落最大升幅近千点 汇率或趋稳
人民币急贬料告一段落最大升幅近千点 汇率或趋稳

  人民币急贬料告一段落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姣  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大幅反弹。8月6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早盘走高逾600点、升破6.80,两日最大升幅已近千点。市场人士指出,政策调控有助于收窄人民币波动,下半年人民币驶入“稳车道”运行是大概率事件,但需注意的是,汇率预期尚未逆转,在中美经济政策分化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运行趋势改变的逻辑尚未形成。 最大升幅近千点 8月6日起,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这一政策的公布和实施牵动着近两日外汇市场的情绪。 这一消息公布前,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均明显走软,至北京时间8月3日16:00附近,在岸即期汇价盘中大跌逾600点,逼近6.9关口;离岸即期汇价率先跌破6.9,盘中最低触及6.9109,极为接近2017年1月的低点。 随着央行出手调控的消息传出,形势迅速得以逆转,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从6.90关口附近双双开启一波急速反弹。其中离岸即期价短短三个半小时就急涨了821基点,尽管此后涨幅有所收窄,当日收盘仍报在6.8475,较前日大涨351点;在岸即期价则从6.8965的低点一路反弹至6.82,至北京时间23:30收报6.8236,较前日夜盘大涨204个基点。 8月6日,尽管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继续调贬191个基点,报6.8513,刷新去年6月以来新低,但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多头情绪仍然高涨,6日早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高开于6.82,早盘迅速突破6.80关口并触及6.7978的高点,盘中涨幅一度达622基点,与3日盘中最低价相比,短短两日最大涨幅接近1000个基点;香港市场方面,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一度升破6.83关口,最高触及6.8269。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跌破“合意区间”、人民币即期价接近7,为防止市场情绪恶化形成强烈的单边贬值预期,避免短期“超调”演化为无序贬值,央行在此时出手维稳汇率可谓精准出击,人民币市场汇率应声反弹也表明市场预期得到改善。 汇率或趋稳运行 综合机构研报来看,在央行启用外汇风险准备金这一工具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的担忧明显退潮。 “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兴业研究表示。 考虑到央行后续可能有更多的政策举措,市场对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趋稳的看法基本达成一致。 “这次重新收取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更为重要的在于信号意义,当前汇率水平可能超过央行认为的合适区间。不排除会有更进一步的措施出台,来维护汇率稳定。”联讯证券李奇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3日公告中明确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市场人士认为,逆周期因子等工具不排除将进入工具列表中。 招商证券谢亚轩团队指出,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维持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平衡和稳定市场预期。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于美元指数,只要美元指数不超预期的强势,年内人民币汇率跌破7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申万宏源证券孟祥娟团队表示,央行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容忍度或将显著下降,未来仍可能适时进行非常态化干预,以稳定市场汇率预期。预计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概率将在6.6-6.9区间内波动。 仍需关注基本面 尽管市场对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将持稳运行渐成共识,但需注意的是,人民币短期反弹并不意味着趋势反转。机构分析称,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贬值发生在全球贸易形势生变、中美经济政策分化的背景下,目前来看,这一形势仍在延续,也就是说,从基本面来看,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仍有调整压力。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指出,从经验上来看,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调整并不一定会完全逆转趋势。从2015年7月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改革,到10月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时,人民币贬值幅度约为2.1%,上调之后贬值趋势仍阶段性持续至2016年底。2017年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到0时,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已达到6.5%以上,下调之后又继续升值4%左右。 “此次政策调整主要是为稳定和引导预期。尽管本轮汇率波动与中美经济相对增速、中美利差、中美货币政策周期三个因素有关,趋势上改变的逻辑尚未形成,但政策信号的出现有利于汇率波动收窄。”郭磊表示。 市场人士分析称,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加速贬值,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一方面,中美经济前景预期有所分化。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良好,在全球经济中可谓一枝独秀,而近期中国经济数据表现欠佳,加之去杠杆带来的融资收缩引发担忧,导致市场对下半年经济预期抱有疑虑;另一方面,中美货币政策有所分化。美联储仍处于加息+缩表进程中,而6月份中国央行未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后的定向降准和相关部门表态更确认了货币政策转向结构性宽松,中美利差不断收窄的压力加大。 “目前来看,外汇风险准备金回归标志着汇率政策开始转向,但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决定了人民币短期仍有贬值压力。”申万宏源证券宏观团队表示。 谢亚轩团队也指出,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一个主要不确定性在于美元指数走势,美元的走强与全球资本流向同样存在一定相互反馈关系,美元指数目前在95上下震荡,后续走势仍需继续关注。 8月6日盘中,受美元指数反弹至95.3附近影响,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均走出冲高回落走势,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8420,涨幅收窄至200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北京时间16:30则跌至6.8585,盘中跌幅约110基点。 恰如业内人士所言,此次央行动用外汇风险准备金工具的信号意义更为明显,旨在向市场传导人民币汇率兑美元的单边贬值或告一段落,将回到“双向波动”的格局当中。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仍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以及货币政策的走向。[详情]

英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 市场活跃度明显回暖
英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 市场活跃度明显回暖

  英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 本报伦敦电 记者蒋华栋报道:英格兰银行日前发布了2018年一季度境内离岸人民币业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英国离岸人民币市场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存款规模和各项外汇交易较2017年四季度呈现不同程度改善,市场活跃度波动回暖态势明显。 在人民币存款方面,受今年一季度人民币汇率升温影响,截至3月末,英国境内各类市场主体人民币存款数量为88.68亿英镑,较去年年底增长23.18%,为英格兰银行开展上述统计以来的第三高位。 在人民币贷款方面,截至3月末,英国境内各类企业人民币贷款总额为60.38亿英镑,较去年12月底下滑7.11%。其中,不持有人民币存款的企业成为人民币贷款业务主体,占总量的50.96%。 伦敦作为全球主要外汇交易中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最主要部分仍然是外汇交易。2018年一季度,英国境内离岸人民币外汇业务日均业务量高达608.74亿英镑。这一数据不仅较去年四季度增长15.04%,扭转了去年全年下滑的态势,同时也达到英国央行有上述统计以来仅次于2017年三季度的第二高位。 值得关注的是,各类别外汇业务都较去年四季度末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其中,即期外汇交易作为主要外汇交易类型,一季度末日均交易量为282.72亿英镑,占当季总体外汇交易规模的46.44%,较去年四季度末增长21.4%。外汇远期交易作为第二大外汇交易类型,一季度末日均交易规模为140.63亿英镑,较去年四季度末增长9.13%,占当季总体外汇交易规模的23.1%。一季度末掉期交易和期权交易日均交易额分别为107.92亿英镑和73.32亿英镑,分别较去年四季度末增长12.81%和6.85%。 从外汇交易部门分布看,持有人民币存款机构在外汇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并成为人民币外汇交易主力。数据显示,持有人民币存款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日均外汇交易量分别为141.38亿英镑和191.45亿英镑,总体较去年四季度末增长11.9%;不持有人民币存款的部门日均外汇交易量为275.91亿英镑,增长19.1%。[详情]

业内人士热议人民币汇率五个核心问题
业内人士热议人民币汇率五个核心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8月6日起,将我国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从零调整为20%。这一消息公布当天(8月3日)的即期汇市尾盘(截至16时30分)暴涨近400个基点,夜盘汇价继续升至最高6.80附近。而昨日,国内即期和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均大幅高开,但盘中延续走弱态势。 2015年“8·11汇改”将满3周年,9月份美联储加息或又近在咫尺,困扰市场的中美贸易摩擦仍存变数,仅就短期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否“破七”,何时“破七”,似乎已成为一个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乎贸易和汇率本身,还与国内整个资本市场以及经济运行息息相关。 围绕人民币汇率最核心的五个问题,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一线的外汇交易员与分析师。这里没有艰涩的理论和数据,呈现的是最接地气的观点。这次的受访对象,包括国海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樊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外汇分析师李刘阳、外汇黄金领域资深专家蒋舒、长期从事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研究的赵庆明博士以及一位化名为“小兵”的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员。 防范贬值过程中出现的过度投机 证券时报记者: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为20%,这仅仅是一个技术性手段,还是一个杀手锏? 樊磊: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为20%,更多是一种技术手段,还谈不上是杀手锏。此次远期售汇业务调整,对高杠杆做空人民币的人来说,其交易成本会上升很多,但是对于那些确实有购汇需求的人来说,则影响有限。 花长春:这只是个技术性手段,说明央行还是青睐于用市场化的手段来防范贬值过程中出现的过度投机。 李刘阳:风险准备金上调增加了远期购汇成本,能够起到遏制投机、稳定预期的作用。2015年10月,中国央行也有过同样的政策操作,那次上调使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稳定了2个月左右。 蒋舒:上调操作能增加远期外汇交易的成本,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手段,并不直接导致人民币强弱变化。从以往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升降调整来看,也并没有改变当时的人民币汇率趋势。 赵庆明: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的操作对象更多的是企业而非居民,在外汇交易总量上的占比不高;同时,影响外汇市场的主要是即期价格,远期价格的传导较为间接。这一举措对人民币汇率只有短期影响。 小兵:风险准备金应该只是个技术手段,但在国内市场的短期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暂无重启逆周期因子必要 证券时报记者:人民币汇率逆周期因子,近期是否有必要重启?有何利弊? 樊磊:目前阶段,并无重启人民币汇率逆周期因子的必要。2015年那一轮汇率贬值,企业部门已经进行过偿还外债和去杠杆的操作,从外汇储备下降的程度来看,当前的资本流出压力没有上一轮贬值周期时大。若重启逆周期因子,或多或少会削弱汇率形成机制中市场力量作用的发挥,是市场机制的退步。 花长春:虽然当前的必要性并不很强,但央行为了防止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过于悲观而导致一边倒的预期出现,以及为了防止资本流动方面的压力,近期或有可能实施逆周期调节因子。它的好处在于不需动用外汇储备就可调节外汇市场,但弊端是可能再次出现人民币中间价与市场价的分化,从而逆转“8·11汇改”的成果。 李刘阳:若风险准备金提升被市场快速消化,那么在美元指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日内如果仍存在大量购汇需求,则有必要重启逆周期因子。 蒋舒:逆周期因子推出以后,的确实现了人民币汇率从2016年的下跌到2017年上扬的转变,但这种转折是在2017年美元汇率下跌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因此很难说美元汇率与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之间存在所谓的因果关联。 赵庆明:逆周期因子政策推行之初,我大概记得就有过两派不同的鲜明意见。我个人觉得这个政策意义不是那么大。 小兵:如果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稳住了,则暂时不必重启逆周期因子;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则有重启的可能。其利弊均在于对预期的影响——“利”在展示了央行维护汇率的决心,同时也多了一个调控手段;“弊”在向市场显示了人民币汇率支撑力量不足这一现状。 外汇储备依然较多 证券时报记者:从人民币汇率支撑的基本面来看,我们还有哪些亮点? 樊磊:当前国内的财政刺激已经推出了,如果经济下行,这一刺激力度可能会更强。相对来说,经济下行和货币持续宽松的程度会比较有限。 花长春:这个问题,要视中美两国在贸易问题上的谈判进展而定。 李刘阳:目前影响双边汇率的基本面因素是贸易谈判和国际美元的变动。前者影响市场情绪,后者影响国际汇率环境。 赵庆明: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进出口增速还是跑赢国际大市的。中国贸易顺差收窄,其实还与过去我们主动扩大进口有关。 小兵:中国基本面的亮点,比如说我国的外汇储备依然较多,目前的银行结售汇仍是顺差,资本外流压力不大等等。 中美利差短期影响不大 证券时报记者:上述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曾在2015年10月首次上调至20%,2017年9月再度下调为零。加上这次重新上调,实际上这三个时期的中美利率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加息以及国内降准,现在已经是“美国利率高于中国”了。这一因素对人民币汇率有哪些影响? 樊磊:利率宽松会导致投资回报率下降,资金流出中国,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压力。 花长春:因为中美货币政策处在不同的周期,而中国金融周期也下行受挫,导致中美利差出现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民币汇率贬值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李刘阳:中美利率倒挂会让美元存款变得更有吸引力,导致国内的结汇需求减少。当然,汇率的最终走向还是要看预期。比如说10多年前中美利率也出现过倒挂,但当时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我们并没有遭遇很大的资本外流压力。 蒋舒:“中美利差比较”对于汇率的影响,是从资本可自由流动的利率平价理论推演而来的。若前提条件不再具备,再从利差去看汇率就不会太有效。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仍在通往市场化的进程当中,解释美元汇率变动的理论,现阶段并不适用于人民币汇率。从经验观察来看,只有“人民币大致与非美货币处在同一阵营”以及“对美元反向运动”这两点是较为确定的,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后续趋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外生因素。 小兵:中美利差主要影响短期汇率走势,短期内利差的收窄对人民币具有不利影响,但汇率的中长期决定因素仍是基本面以及购买力。 货币政策再次宽松的必要性有多少 证券时报记者:国内货币政策再次宽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多少?还有哪些手段? 樊磊:在目前基础上再大幅宽松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经济下行仍有较大压力,那也是需要财政政策更加给力。 花长春:后续可能会有降息等进一步宽松措施出台,这包括基准利率和“政策利率”两方面。其必要性体现在,此前过激的金融去杠杆措施以及缺乏国企改革、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处理等相关改革的配合,打破刚性兑付后,国企被救而民企受困,经济结构被恶化,从而出现“单兵突进”后“独木难支”局面;其可能性体现在,我们政府的政策框架是“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的铁三角,政府不会放弃某一边,只是在不同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所以,当前又到了稳增长的时候,那么政策自然有放松的可能。而且,当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实体经济融资利率比较高,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显著低于名义GDP增速。 但中国不具备新一轮“大放水”的条件,这是因为我国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较为严重,总体债务水平较高,因此我国正处在“抵抗式下跌放水”模式。当前央行需着力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顺畅问题,用流动性工具是解决不了信用风险的。接下来,政府对商业银行坏账的容忍程度会提高,也有可能降低坏账拨备率,更有可能下调基准和政策利率。 李刘阳:我认为现在货币政策放松的效果较为有限。当前承压的是“可贸易部门”,当外需减少时,需要提升国内消费需求来补上需求缺口,这主要依赖以减税为代表的促消费政策。而过多放松货币政策,只会利好基建、地产等非贸易部门的投资需求,这有可能进一步挤出消费需求,提升贸易部门的成本。 赵庆明:国内的降准操作,更多是弥补现阶段基础货币投放收窄,以及对冲中期借贷便利(MLF)等的资金到期。可以说,当其他政策条件收紧时,降准并不能称为是宽松或“放水”。我们的很多政策目标比如说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进出平衡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稳定等都与汇率息息相关。 小兵:国内货币政策不应再度宽松。但在去杠杆的背景下,为防止局部风险蔓延,适当的流动性维稳是很有必要的。我觉得,2018年以来央行货币供给的变化,仅应从这一角度去解读。另外,央行继续降准用于置换MLF的空间仍存在。[详情]

二季度国际收支"双顺差" 资本和金融账户重要性提升
二季度国际收支

  二季度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 资本和金融账户重要性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顾月 北京报道 “理论上讲,经常项目差额与GDP之比是评估一国对外经济平衡(即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重要指标。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逆差与GDP之比为-0.4%,远低于±4%以内的国际警戒标准。” 编者按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经常账户初算值为58亿美元,扭转了今年一季度的逆差,但整体上今年上半年仍然为逆差。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也让市场关注经常账户未来走向,不少人士认为经常账户差额缩小是趋势。跨境资本则持续保持净流入趋势,二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直接投资净流入299亿美元。随着扩大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和金融账户作用或越来越重要。(张星) 8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初算值)显示,2018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二季度净误差与遗漏,下同)呈现双顺差,储备资产有所增加。 分部门来看,今年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58亿美元,虽然逆转了一季度的逆差状态,但仍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实现顺差182亿美元,保持跨境资本净流入趋势。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2018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国际收支状况答记者问中指出,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账户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双顺差局面,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在较高规模,储备资产小幅增长。“值得指出的是,近几年我国经常账户收支已经进入平衡区间,小幅顺差或者小幅逆差都属于基本平衡。未来,我国经常账户差额有望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国际收支仍将保持总体平衡。”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 经常账户顺差萎缩成趋势 虽然二季度经常账户扭转了一季度的逆差状态,但顺差仅58亿美元,且上半年经常账户整体仍然为逆差283亿美元,也是1998年以来中国首次出现半年度逆差。从经常账户结构上看,迅速萎缩的原因在于货物顺差的下降,外汇局数据显示,二季度货物贸易顺差10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37亿美元,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逆差247亿美元。 “就企业观察来看,主要原因并非在于出口,而是进口增长快,一是大宗商品量价齐升,二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进口产品消费增加。”宁波地区一家大型进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般而言,出口企业下半年收款额普遍高于上半年,四季度是最大回款季。” 此外,海外旅游增加是服务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发改委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到了7131万,同比增长15%。“海外代购兴起其实也是服务项目下逆差相比前几年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之一,而代购、出境旅游期间还可能夹杂一些资本外流因素。”一位股份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表示。 “经常项目逆差不等于对外经济失衡。理论上讲,经常项目差额与GDP之比是评估一国对外经济平衡(即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重要指标,其差额与GDP之比都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逆差与GDP之比为-0.4%,远低于±4%以内的国际警戒标准。”原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表示。 市场上仍然有部分机构对经常账户逆差感到焦虑,主要是担心汇率贬值预期下,国内资本外流加剧,有可能影响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对此,管涛表示,一是需要稳步推进汇率机制改革,用更为弹性的汇率来促进国际收支自主平衡;二是继续鼓励国际资本流入,弥补经常项目可能出现的逆差;三是有序拓宽对外投资渠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贸易顺差9013.2亿元,但其中中美贸易顺差则达到8520亿元,占全部贸易顺差的94.5%,如果未来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加剧,会再次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带来压力。据招商证券谢亚轩宏观研究团队测算,在最悲观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摩擦将使2018年中国贸易顺差减少100亿美元。 对外开放下的国际收支 与经常账户顺差缩小相对应的,是2017年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的持续。外汇局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跨境资本延续2017年一季度以来净流入的趋势。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287亿美元;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586亿美元。 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国际金融市场人士表示,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收缩是趋势,未来对于外汇储备或人民币汇率,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在中国减少投资限制,股市、债券纳入国际指标后,外资对于人民币资产存在配置需求,如增加购买中国债券等。”招商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谢亚轩表示,“下半年预计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还会有适当提升,叠加三四季度经常账户情况的改善,会对人民币汇率有进一步支撑作用。” 中债登数据显示,6月份境外机构在中债托管的人民币债券余额为12958.57亿元,单月环比增持量高达870.85亿元,创下年内新高,仓位较去年同期增长61%。 另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常账户出现的逆差通过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实现了平衡,但海外投资者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同时也是中国对外负债的增加,与之对应的则是中国的国际投资净资产出现下滑。外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对外净资产为1.57万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300亿美元。 “通过金融开放用负债的形式实现平衡只能在短期内缓解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从长期来看还有很多需要调整。”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表示,“一是适度加快金融业开放,二是谨慎对待资本账户开放,三是将人民币国际化手段调整为‘以金融的手段特别是对外投资的方式输出人民币,通过贸易或者金融的手段回流’。” 此外,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近期发文表示,需要注意中国的全口径外债在快速增加。“外债从2016年底的1.42万亿美元快速上升到一季度末的1.84万亿美元,主要是企业债券融资上升。既反映出市场对于中资企业的追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旦市场出现对中国经济的担忧,这些债券也可能会面临投资者出逃、债券偿付出现困难的恶性循环。”周浩表示。[详情]

国家外汇管理局:未来国际收支仍将保持总体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未来国际收支仍将保持总体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6日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6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下同)逆差369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下同)顺差1160亿元,储备资产增加1526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逆差1801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4247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7451亿元,储备资产增加3192亿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2018年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储备资产增加。主要有四方面新特点:一是经常账户顺差,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增长,服务贸易逆差稳定;二是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继续呈现顺差,跨境资本延续净流入趋势;三是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在较高规模;四是储备资产小幅增长。 “总体来看,2018年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上述发言人称,近几年我国经常账户收支已进平衡区间,小幅顺差或小幅逆差都属基本平衡。未来我国经常账户差额有望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国际收支仍将保持总体平衡。[详情]

连续17个月增持 境外机构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
连续17个月增持 境外机构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

  境外机构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张勤峰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债登”)日前发布的统计月报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境外机构在该公司的债券托管量达13540.77亿元,在继续刷新历史纪录的同时,环比上月末增加582.22亿元,为连续第17个月增加。分析人士称,近期人民币债券利率走低、汇率有所贬值,可能影响未来境外投资者的投资节奏,但外资流入我国债市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连续17个月增持 7月份,中债登托管的债券面值总额共增加了7491.97亿元。主要投资者中,商业银行托管量增加7312.11亿元,仍为绝对增持大户;紧随其后的便是境外机构,其托管量增加582.22亿元;而当月券商托管量仅增加47.36亿元,保险减少9.21亿元,非法人产品减少1004.76亿元。 2017年以来,境外投资者在债券市场大肆买买买的“豪气”让人刮目相看。统计显示,自2017年3月以来,境外机构在中债登的债券托管量已连续17个月增加。进一步统计显示,2017年末,境外机构的托管量为9741.45亿元,全年增加1952.96亿元;今年前7个月,已增加3799.32亿元,这一持仓增加额不仅高于2017年全年数字,也超过了同期的保险、券商、资管产品等等,在全部机构投资者中,仅次于全国性商业银行,是今年以来的第二大增持机构。 中债登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境外机构的债券托管量,较上年同期增加60.92%,较上年末增加了39%。 需指出的是,上述统计均以中债登统计数据为基础,统计范围为在中债登托管的相关债券,不含在上海清算所托管的债券以及直接在中证登托管的公司债等。目前,上清所尚未公布7月份托管数据,但6月份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托管在上清所的债券总额为2499.1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的债券总额约为15457.66亿元。 大趋势不会变 中债登数据显示,6月份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870.85亿元,增持量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相比之下,尽管7月末境外机构在继续增持,但增持量已有所减少。在连续17个月增持之后,未来境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还能否维持?这个话题备受关注。 境外投资者很关注人民币未来的利率和汇率走向。平安证券报告指出,境外投资者在投资我国债券市场时,主要目的是追求收益,即考虑中外利差的相对收益和汇兑损益之后的综合回报。理论上讲,当我国债券与其他国家债券利差扩大,且人民币升值时,我国债券对境外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人民币债券对外利差在收窄,同时人民币在贬值。目前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约为50BP,处在过去7年来的低位。特别是,境外投资者偏好短期债券,但目前中、美1年期国债利差已不到30BP,且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利差未来可能继续收窄,甚至出现倒挂。同时,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新一轮贬值,并且从对美元双边汇率贬值逐渐演变为对一篮子货币的贬值。 利差和汇率变化,使得人民币债券对外资的吸引力相比今年初已有所下降。未来境外投资者如果继续调整投资节奏和力度并不奇怪。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流入我国债市的大趋势不会因为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短期波动而发生大的变化。从较长时间来看,对外开放的政策红利将继续释放,人民币资产仍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美元资产之外的一项有益补充,同时人民币在快速贬值之后,继续贬值空间或许已有限。[详情]

境外空头头寸克制 资本项下流入将成人民币汇率关键
境外空头头寸克制 资本项下流入将成人民币汇率关键

  境外空头头寸克制,资本项下流入将成人民币汇率关键 8月6日(周一),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跌191点,报6.8513,为去年6月以来新低。上周五,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跌破6.89,刷新2017年5月以来新低,距离2017年1月的历史最低点6.9895仅一步之遥。 当然,在美元走强、中美经济和利率周期分化的背景下,人民币走跌是市场化的正常表现。即使是成熟市场的欧元汇率也在欧洲央行6月会议后,因市场对欧洲央行加息的预期有所推迟,在一周内对美元就贬值了3%。不过与上一轮人民币贬值不同的在于,目前境内外市场的情绪实则相对平静。“我们看到的是,国内外企业端的结售汇量相对比较平衡;在离岸市场,对冲基金的确有所增加看空人民币的头寸,但比起2015、2016年做空偏好十分克制,有些在6.75左右的点位也已获利了结。”渣打大中华区金融市场宏观交易部董事总经理冯思果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尽管各界担忧经常账户顺差的持续收窄可能导致人民币长期承压,但未来资本项下的变量实则更为关键。“A股加入MSCI指数后,第二轮资金将于9月初进入A股,被动流入量预计为80亿~100亿美元;另外,中国债市有很大机会在明年4月被纳入彭博债券指数,估算被动流入资金将会是每个月100亿~130亿美元,持续20个月,直到2020年底。”因此冯思果也建议,不应因为汇率短期波动,而将开放进程逆转或停止,信用的树立和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强化将对构建外资信心至关重要。今年以来人民币双向波动扩大、央行操作更为市场化,这些都是积极的进展。 境内外汇市预期基本平稳 人民币CFETS指数在6月19日达到两年来的最高水平。然而,美元/人民币在6月中旬突破6.30~6.40区间后,人民币贬值速度就开始加速,自那以来已累计贬值近7%。 8月3日,央行发布通知,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消息传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暴涨超500点,在岸、离岸人民币收复6.83关口。不过,8月6日开盘后,人民币仍存在小幅抛压。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外资行交易员向记者反馈,此轮贬值最不同以往的一点在于,离岸人民币波动率(期权定价的反馈)尚未像上一次贬值幅度超过6%那时类似的方式回应。“尽管6月起离岸人民币波动率在过去一个月内从4.35%飙升至6.35%,但相比于2015年超过10%的水平,这其实不值一提。”交易员称。 从企业和金融机构层面而言,冯思果也表示,“国内外企业端的结售汇量相对比较平衡。相较2015~2016年,大规模的跨境套利近乎绝迹,企业和银行更加认真审慎地执行监管的各项规定,企业的风险中性管理日趋成熟。” 从交易量而言,2015、2016年的恐慌时期交易量大幅攀升,但相关数据显示,如今在岸即期汇率的交易量约为每日200亿~300亿美元,变化基本不大;离岸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交易量也仅比一季度增加了15%~20%,每日仅为150亿~200亿美元。 他表示,海外对冲基金的确有所增加看空人民币的头寸,但有些在6.75左右的点位也有获利了结。“对冲基金的特点是看法改变比较快,比如说上半年海外对冲基金和策略师还是看多人民币的,当时比国内机构看多的情绪还要热烈。所以在这一轮市场变动中,即使有些对冲基金看空人民币,其建仓规模也比2015~2016年小很多,而且会用比较保守的期权策略来交易,期权执行价距离当时市场的汇价差别不大,这也体现了市场参与者对人民币贬值幅度的预期并非特别大。” 同时,不仅有企业买期权来做保护,随着人民币期权价格的上涨,也有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出来沽售期权,这样使得整个市场的供求较为平衡。 不容忽视的是,之所以年中人民币贬值速度如此之快,“除了美元走强,还因为7、8月是中资银行企业在H股付股息的集中时段,有相当大的购汇(高达几百亿美元的量),因此市场也可能超调。”冯思果告诉记者。 资本项下流入将成未来关键 早些年,国际机构普遍认为,相较于中国较大幅度的经常账户顺差,人民币汇率水平被低估。然而,今年1月,中国经常账户首现逆差,机构也预计经常账户顺差可能会在2018年收窄为GDP的0.5%,并可能在2019年进一步收窄为0.2%甚至负数,这引发市场担忧。 8月6日,外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6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逆差369亿元。 机构普遍认为,未来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入将成为人民币的关键。眼下,外资在中国A股和债市的占比约在2%的低位,未来边际攀升的空间巨大。 从5月31日开始,A股顺利纳入MSCI指数,此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及沪深交易所已经着手研究相关新的制度与工具安排……以便尽快将目前的A股纳入因子从5%提高到15%左右。”他也表示,要按照合格投资者和成熟市场的高标准需求改革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这样才能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另外,今年初彭博宣布,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国债券纳入指数将从2019年4月开始,用时20个月分步完成。 “目前中国在岸债券市场的外资参与度偏低,仍不足2%。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次纳入将逐步而显著地提升流入中国在岸债市的资金量。”富达国际中国债券基金经理黄嘉诚对记者表示。 “以前外资可以忽视中国债市,因为其并没有纳入国际指数,也不是外资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然而当中国债市离纳入国际指数越来越近,进一步了解中国债市就成了必须,不少外资也在探讨加码布局中国债市。”他称。 冯思果预计,被动流入的资金将达每月100亿~130亿美元,持续20个月,直到2020年底。此外,摩根大通也正在积极和投资者商讨是否把中国国债纳入其主要的新兴市场债券指数,结果将于明年9月公布。如果成功,将会有更大的资金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不过他也提及,开放进程不应因短期市场波动而停止,且吸引外资持续流入的关键在于强化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市场透明度和信用。 “可以想象,如果境外人民币流动性收紧或波动很大,利率会被人为大幅推高,对于境外投资者无论是投人民币的债券还是股票,都会形成障碍。试想如果目前境外人民币利率到达5%以上甚至是10%的水平,那么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市的意愿会大大受到抑制,甚至会引发投入中国的资本外流。同时,高企的境外人民币利率也会使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价值产生怀疑,毕竟利率的水平是决定股票价值的一大因素。”冯思果称。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债券通”开通一年之际,监管层也宣布将在今年7月中推出交易分仓,较快全面实行实时货银对付交收方法,尽快明确境外投资者相关税收安排,将允许债券通投资者开展回购及衍生品交易,增加10家报价商至34家,将交易平台费用下调最多可达一半。机构预计,这将提升外资进入中国债市的兴趣和信心。 [详情]

人民币距破7仅一步之遥 但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人民币距破7仅一步之遥 但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人民币距“破7”仅一步之遥,但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来源:国是直通车 终于看到底了?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513,贬值至2017年5月31日以来最低,较上一日调低191个基点。 更多代表市场意愿的人民币对美元境内即期汇率也自4月初的6.27,一路贬至8月初的6.88,贬幅逾9.7%。 而在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同样走软。8月3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跌破6.91。 就在人民币距离“破7”仅一步之遥的时候,中国央行终于决定出手力挺汇市。上周五,央行发公告表示,决定从今天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在连续贬值逾3个月的时间里,央行仅曾在7月3日通过官方表态的方式维稳汇率,央行为何突然出手维稳汇率?为何选在此时?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情况又将如何?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为何出手? 中国外汇风险准备金截至目前已使用过两轮。 2015年8月31日,为减轻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曾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至20%,而在2017年9月8日,人民币贬值压力基本消除的情况下,央行又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回0%。 此次央行再次启动外汇风险准备金工具的原因,央行在其公告中写得很清楚,此次操作主要是为了“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币持续贬值是受到投机、热钱、游资等因素的影响。央行提高外汇风险,相当于增加了企业购汇的成本,同时也使投机套利行为的成本变得更加昂贵。”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指出,央行本次出手更多也是一种信号意义,释放了央行维稳汇率的意图和态度。 “本次央行出手实际上是向市场释放了稳定的信号,向市场表明了央行的态度。虽然央行对汇率波动容忍度提高,但不代表会放任汇率大幅贬值不管。如果汇率继续贬下去,央行有可能会采取更多的手段,来应对此次危机。”王有鑫说:“实际上,央行维稳汇率的手段非常多,而且也都很有效果,本次央行先推出其中一个手段,也暗示未来如有需要央行会采取更多调控和维稳手段。” 逼近关键点位 而央行本次选择出手维稳汇率的时间点也值得探讨。 在谭雅玲看来,主要是因为人民币汇率“过急过快”地临近“破7”关键点位。 据悉,就在央行决定采取措施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当天,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曾一度跌破6.9这一重要关口,最高报6.9109点,逼近“破7”的关键点位。 “汇率‘破7’是个很重要的心理关口。作为一个整数关口,市场整体对其的心理感受是较为强烈的,一旦‘破7’就会提醒人们是否还会出现‘破8’的概率,这都是值得警惕的。”谭雅玲说:“此时人民币汇率过急过快贬值,对市场的风险控制不利。所以在此时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抑制人民币过度贬值,防控风险。” 不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逼近关键节点,中国相关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值得注意。 就在8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特朗普已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考虑是否将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拟加征10%的关税上调至25%。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中国的国际收支和外汇收入或存在一定的压力。”王有鑫表示,汇率作为国际收支调节工具,经常账户未来走势的波动,相应地就会反应到汇率上,“这增加了汇率短期超调的压力,所以央行也是希望能够选择在此时出手维稳汇率,稳定市场情绪。” 王有鑫进一步表示,“实际上具体的点位本身没有意义,关键是市场情绪。人民币汇率通常是市场衡量中国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如果短期快速贬至7会重创市场情绪,引发恐慌性的资本外流和购汇行为,打击国内资产价格,进而冲击金融稳定。所以说不是7不能破,而是市场情绪不能破。”  未来人民币或是V型反弹走势 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向,国是直通车采访多位专家均判断,年内大概率不会破7。 谭雅玲表示,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不会“破7”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从央行政策角度来看,抑制人民币过度贬值的信号非常清晰,目前已经上调的20%的存款准备金对于想做投机的人来说就要考虑到自己的风险损失了; 另一方面,从美元指数的角度来看,美元贬值的概率在增加,所以人民币升值的状况也会出现,所以人民币贬值的不可持续性在近期将发生一些转变。 王有鑫则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虽然年内破7概率不大,但今年三季度人民币仍然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人民币走势未来将呈现先跌后稳的V型反弹走势。 首先,王有鑫判断美联储将大概率加息,美元指数将持续走强。 其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也可能将持续。“美国将收紧货币政策,而中国则出现了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情况。考虑到九月份美联储将大概率加息,中国可能会通过进一步降准来对冲美联储加息对于流动性的影响,所以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角度来讲,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压力。”王有鑫说。 最后,贸易摩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也可能会在三季度集中显现。王有鑫表示:“美国2000亿美元关税将在9月5日征求意见结束后正式推出,税率也有可能从10%提高至25%。此次关税调整将对国际收支带来比较直接的影响,也会进一步抑制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而三季度预期仍然存在的贬值压力,也将逐渐临近央行的政策底线。随即王有鑫判断在今年四季度,央行可能会逐渐出台部分政策稳定市场情绪,稳定跨境资本流动,控制人民币进一步下跌。 此外,欧元区货币政策正常化也在加速,将抑制美元进一步走强。据悉,今年6月,欧洲央行议息会议宣布,若经济数据合适,从今年9月至12月底,欧洲央行的每月购债规模将减半至150亿欧元,年底前将终止购债计划。 “预计四季度欧元区货币政策正常化将升温,加息讨论也将提上日程,将对欧元形成支撑。而美元也是盯欧元的,所以欧元的反弹实际上也会对美元形成抑制作用,所以判断四季度人民币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反弹。”王有鑫说。[详情]

管涛:这是一轮预期总体平稳的汇率调整
管涛:这是一轮预期总体平稳的汇率调整

  管涛:这是一轮预期总体平稳的汇率调整 8月1日接受媒体专访时,我提出一个判断,即从香港市场的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又称不可交割的远期)(NDF)美元兑人民币的溢价幅度看,目前人民币汇率有较大的贬值压力却没有很强的贬值预期,简称为“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事后,有朋友问我,最近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重新成为社会焦点,怎么说是有贬值压力、没有贬值预期呢?本文拟对此予以澄清,并结合2013年底2014年初人民币有升值压力无升值预期的历史,初步分析重启宏观审慎措施可能产生的后果。 一、由NDF判断当前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不强的主要依据 这涉及到远期外汇买卖的定价机制。根据交割与否,远期外汇买卖有可交割的远期(DF)和不可交割的远期。这两种远期外汇买卖定价机制大相径庭。 可交割的远期,其定价机制是利率平价,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价就是本外币的利差,在远期外汇买卖中,银行必然是在近端做一个反向的货币掉期,按照利率平价报出远期的买卖价格。比方说,银行与客户叙做远期购汇业务时,银行作为风险厌恶者,会在近端借入人民币,在即期市场买入外汇,把获得的外汇借出,远期交割时再按约定的价格卖出外汇给客户,归还借入的人民币。银行近端借入人民币有成本、借出外汇有收益。这个借贷活动中本外币之间的利差即利率平价,就是银行与客户远期购汇签约的定价基础。按照利率平价,高息货币未来是贬值的,低息货币未来是升值的。但在可交割的情形下,高息货币贬值不等于贬值预期。 不可交割的远期,其定价机制不是利率平价,而是利率平价与汇率预期两部分构成。比方说,对冲基金与客户交易,基金是风险爱好者,它会主动开头寸、拿敞口,与客户赌汇率的风向。所以,基金不会在即期市场平盘,远期价格取决于远期市场的供求关系,其定价机制为“利率平价+汇率预期”。远期到期时,就看到期时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签约时所约定汇率的偏离。如果对冲基金与客户叙做远期购汇,则当到期时的汇率中间价强于签约时的约定汇率时,客户就向基金用硬通货(通常是美元)支付差价部分,这笔交易中基金赚钱了;当到期时的汇率中间价弱于签约时的约定汇率时,基金就向客户用美元支付差价部分,这笔交易中客户赚钱了。 今年6月中下旬以来,在国内经济下行、外部美元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双边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从6月19日到8月3日,境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跌破6.80,累计下跌了5.9%。这令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跌,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累计下跌了4.3%。然而,从境外NDF看,同期,其隐含的汇率贬值预期在1%左右。这高于6月中旬以前通常1%以下的水平,却远低于2015年底2016年初、2016年底2017年初贬值预期较强时2~5%的水平(见图1)。在汇率下跌过程中,市场情绪基本稳定,6~7月份,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国债1445亿元,同比增长150%;陆股通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570亿元,增长28%(见图2)。尤其是7月底8月初,当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跌破6.70和6.80时,自7月19日起至8月3日,除7月21日外,其他11个交易日陆股通北上资金均为净流入。 之所以这波人民币汇率跌势较猛,贬值预期却不强烈,主要是因为经历了人民币汇率由单边下跌到止跌企稳的剧烈震荡后,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适应性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境内外汇市场呈现低(升值)买高(贬值)卖的特征,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而且,今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甚至近期日间就经常出现数百点的宽幅震荡,贬值压力得到了较快释放,这抑制了贬值预期的积聚。今年8月3日,境外人民币汇率交易价一度跌破6.90,但当日1年期NDF美元兑人民币为1比6.9250,隐含的汇率贬值预期为1.7%;去年1月3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9498,NDF为7.3024,隐含的汇率贬值预期为4.2%。 当然,外汇市场瞬息万变。8月1日,1年期NDF隐含的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为0.7%,8月2日已跳升为1.1%,8月3日进一步升至1.7%。而且,每个人对于汇率预期的强弱可以有不同的主观判断,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至于哪种判断更加符合实际情形,我们不能只讲故事,最后还是要用统计数据说话。但利用公开信息,我们至少可以有把握地讲,本轮人民币汇率下跌与2016年底2017年初保汇率还是保储备之争时有天壤之别。所以,要避免刻舟求剑,导致过度解读、过度反应。 此外,衡量汇率预期还可以使用境内外风险逆转指标(“看涨美元/看跌人民币期权”与“看跌美元/看涨人民币期权”的波动率之差)。这是外汇交易员常用的指标,对于普通人士来讲更为专业。从6、7月份的情况看,境内外风险逆转指标(看涨美元/看跌人民币期权与看跌美元/看涨人民币期权的波动率之差)维持正值且继续上升,显示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弱引发的贬值预期有所增强,但仍远低于2015年底2016年初、2016年底2017年初的水平(见图3)。这与前述用NDF数据推导出来的结论大体相似。 二、从历史看有升值压力却无升值预期时发生了什么 2011年底至2012年三季度,我国遭遇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冲击(2011年7月底美债上限谈判陷入僵局、8月初美债信用降级、欧洲债务危机蔓延深化),人民币汇率由前期单边升值转为双向波动。2012年“4.16”汇改,央行抓住汇率双向波动、市场预期分化、外汇供求平衡的有利时机,将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由±0.5%扩大至±1%。但是,从2012年底开始,随着欧美主权债务危机逐渐平息,我国重现资本回流、外汇储备增加(见图4)。2013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增加5097亿美元,增幅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3.1%(见图5)。 2014年初,人民币汇率延续升值趋势,境内交易价最高升至近6.04,当时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将破六进入五时代。然而,2014年“3.17”汇改,将人民币汇率波幅由±1%扩大至±2%后,人民币汇率不涨反跌,出现了一波快速回调,交易价最低跌至6.26附近,下跌了3%以上。进入2014年二季度以后,人民币汇率由单边升值转入双向波动,直到2015年“8.11”汇改之后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单边下跌(见图6)。 关于2014年人民币汇率由单边升值转为双向波动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汇率调控不升反跌的反向操作,打破了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另一种说法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经常项目收支趋于平衡,2013年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1.5%(见图7),远低于国际认可的±4%的警戒水平,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趋向均衡合理水平,因此,市场汇率容易围绕均衡汇率水平呈现上下波动。 而我还提出了一种解释,指出2013年下半年以后,境内各期限的人民币远期汇率美元由贴水转为升水(升水主要反映利率平价),意味着外汇市场上已经明显地有升值压力却无升值预期,加之当时人民币汇率的加速升值与短期资本流入有关,容易出现多重均衡,这奠定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微观市场基础(详见拙著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出版的《汇率的本质》第二章第四节“人民币汇率由单边升值转为双向波动”)。实际上,从NDF也可以得出类似的判断。2013年底2014年初,虽然一年期NDF隐含的汇率预期显示美元兑人民币依然是贴水,但贴水幅度大幅收敛至0.5%左右的水平,远低于2013年上半年美元贴水1~2%的水平(见图1)。 三、重启宏观审慎措施的背景与效果评估 8月3日,央行宣布决定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从8月6日正式实施。这是2015年“8.11”汇改后,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于当年10月正式引入的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措施。2017年9月随着外汇形势好转暂停使用,这次又重新启用。 在新闻稿中,央行首先肯定了今年以来市场预期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也大体平衡。接着解释了重启此项措施,主要是因为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最后指出此举是为了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6月19日至8月3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下跌了4016个基点,其中收盘价相对当日中间价偏弱累计贡献了5093个基点,同期美元指数在95附近反复震荡,累计仅上涨了0.4%(见图8)。可见,外汇市场确实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顺周期行为。受此影响,同期,CFETS口径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累计下跌了5.3%。考虑到8月3日日间境外人民币汇率交易价一度跌破6.90,且当晚中方决定对600亿美元自美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央行此举可谓是先发制人、防患未然,防止汇率过度波动。这本身也是落实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六稳”之一——“稳金融”的应有之意。 从2014年初人民币汇率有升值压力无升值预期的经验看,鉴于目前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并没有贬值压力显示的那么大,如果央行此举的政策意图是可信的,将有助于分化市场预期,促进境内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如果下阶段外汇市场重新进入“维稳”模式,则双边汇率而非多边汇率对市场汇率预期和企业财务行为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境内非银行部门的跨境外币收付中,美元占比达87.9%,较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见图9)。相信,有关部门会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拟定应对预案,有信心、有基础也有能力防止跨境资本流动冲击风险卷土重来。 当然,市场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适应汇率波动的能力。下半年,内外部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人民币汇率会随着内外部基本面变化呈现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未来任何中美贸易关系边际上的改善,又或者是美元上涨动力衰竭,再或者是中国经济和出口数据偏强,都可能造成市场预期的波动甚至逆转。单边赌人民币汇率走势是不足取的。要避免线性的单边思维,以为情况一好就会永远好下去、一差就会永远差下去。在弹性汇率安排下,汇率总是会有涨有跌,今天跌下去明天就有可能涨回来。 有朋友告诉我说,身边又有高净值人士近期开始去抢购外汇。对此,我要说的是,首先,确有可能会存在个别的市场恐慌,但是不是普遍现象则需要看外汇储备、央行外汇占款、银行结售汇等总量数据;其次,还是要奉劝相关人士,赚钱不容易,如果确有资产配置需要的,应该在投资标的选定、政策许可的情况下,于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多配置些、贬值的时候反而少配置些,因为海外资产配置毕竟不是炒外汇。 (作者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编辑:林洁琛[详情]

向松祚:人民币即使破7!天下也不会大乱
向松祚:人民币即使破7!天下也不会大乱

  作者:向松祚 人民币汇率又一次成为焦点问题,不仅做贸易,做投资,做理财,搞外汇买卖的朋友高度关注,神经紧张,而且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关心,要不要换点儿美元放在手上?身边朋友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人民币汇率还是继续下跌吗?哪里是底部?会不会破七?官方到底是会保汇率?还是保外储?还是都要保?类似的问题几乎在每个会议上,每个论坛上都会听到,然而听来听去,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有人说干脆一次贬值到位,问题是贬值到哪里才是位呢?有人说先贬值25%再说,以此抵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有人说至少应该贬值到7.5,还有人建议干脆贬值到2005年汇率机制改革之前的水平,也就是8.3。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你让普通吃瓜群众听谁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第一,不要给人民币汇率设定一个点位或底线,好像跌破这个点位就不得了。现在很多朋友担心汇率破七,好像破七就不可收拾,天下就要打乱似的。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毫无必要。据我所知,官方不会给汇率设一个固定的,必须要死守的点位。为什么?因为人民币汇率早就是双向波动,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而且日常管理的因素在不断减少,所以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和预期决定。即使破七,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完全不必惊慌失措。 第二,有人说,哪能不管呢,一旦破七,大家慌了,都要拿人民币换美元,资本外逃会大幅增加,汇率贬值会一发不可收拾。此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会。为什么?因为我国资本账户仍然有比较严格的管理,虽然不能说天衣无缝,不可能管住一切资本外逃,但不会出现恐慌性资本外流。所以中国绝不会出现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一些国家外汇储备耗尽,汇率断崖式贬值的情况。这一点朋友们大可放心。 第三,有人担心我国外债还不起,导致外汇储备不够用,引发汇率贬值和汇率危机。这种担心有道理,但是过虑了。我国外债余额大约为1.8万亿美元(没有最近官方数据,只是估计),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何况外债有不同期限,不是同时或一年就要换的。 第四,虽然有中美贸易战的冲击,我国可能出现贸易逆差,不过总体来看,不太会出现大规模贸易逆差同时我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主要目的国家之一,总体国际收支账户不会出现大幅度逆差,所以不用担心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引发汇率贬值。 第五,随着汇率机制不断市场化,汇率双向波动甚至较大幅度波动是常态,所有投资者和普通老百姓应该适应这个新常态。不必过度担心,更不必恐慌。[详情]

叶秀亮:封堵汇制隐患以控制人民币与A股跌幅
叶秀亮:封堵汇制隐患以控制人民币与A股跌幅

   新浪财经启动“宏观经济形势大讨论”,诚邀经济学家、知名学者等参与,采用专访、专稿形式,共同探讨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与未来走向。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蓝图,需要每一个人的细心耕织,需要每一件事上的锱铢必较。新浪诚挚希望每一位经济学家挥袖舞墨,坚定信心稳中求进。(征稿邮箱:finance_biz@sina.com,联系电话:18910629946) 原标题:封堵汇制隐患以控制人民币与A股跌幅 作者:叶秀亮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现今汇率制度中的重大隐患 作为中国2005年汇制改革的原设计者,笔者将解释中国现今的头号金融稳患,其实是上届人民银行在汇改后期偏离了原来的汇制设计,以至才会在2015年8月因被“有心人”在之前的股汇攻击而引发“资本外逃→大量外汇储备流失→人民币汇价暴挫→股市再暴挫→资本再外逃”的恶性循环,而近期人民币汇价下挫和中国股市下挫也是源於此汇制设计上的偏离,若中国不修改此隐患,人民币和股市下挫可引发更严重的恶性循环:现在已有早期迹象,显示国内企业和个人,因人民币和股市持续下挫、与及其它不明朗因素,开始缩减其投资与消费,若一任其持续发展,将会透过乘数效应大幅拉低中国的GDP,比如说,即使投资在GDP的占比下降五至十个百分点,其所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将是惊人的(这还未计消费和出口的下行压力),若经济下行压力足够引发金融领域的恶性循环,则后果会更严重。 要了解此汇制上的隐患,读者须以较大耐性容许笔者先解释当年定下的汇改设计、人民银行早期的成功采用和其后的偏离:在2004年至2007年的百多篇汇改设计文章中[注一],笔者先以国际宏观经济学内的“三元悖论”,解释—个经济只能在(一)资本自由流动; (二)独立货币政策 (即控制货币供应能力); 和(三)控制汇率能力中三择其二。若选了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汇率可被过多资金流入大幅推升至该经济难以承受的水平、也可被过多资金流出引发汇率危机。 考虑到中国当时必须控制汇率升幅(现在则是控制汇率跌幅)、和控制货币供应以达至内部平衡(即接近完全就业与低通胀),笔者当时就建议了如下的过渡期汇制设计:必须维持当时的资本控制(即短期资本账项非自由兑换),在维持独立货币政策的前提下,以每年1-2%的缓慢升值走出当时8.28的固定汇制,避免了美国的“靠害要求”的同时(一次过大幅升值会中了“震荡式治疗”陷阱,造成经济系统内的coordination failures、出口企业即时大量倒闭和后续经济严重衰退; 每年3-5%的升值率会吸引大量投机流入,造成过多货币供应和后续资产泡沫,直至重陷当年日本泡沫爆破及其后的迷失二十年,从而让美国可再度兵不血刃地继续全球称霸),容许中国继续走其强国之路 (缓慢升值可维持中国当时的强劲经济增长和庞大外贸盈余,前者将意味中国会随时间续步强大,而后者将会大幅减低出现金融风暴的可能、和容许中国持续以外贸盈余购买海外资产至足以配合中国未来大国地位的水平)。 必须强调的是,维持短期资本账项非自由兑换和缓慢升值是此设计的两个重点,前者意味投机流入必须透过非法渠道或滥用合法渠道,以至投机流入牵涉的风险溢价和交易成本将高於每年1-2%的升值利润,从而限制了投机流入的诱因和最终流入的数量。在其后的中长期汇制设计中,笔者指出中国在其后十年仍须继续维持一定的短期资本管制,从而容许人民银行以独立货币政策协助中国达至内部平衡,控制汇率升幅以保持高经济增长、庞大外贸盈余(可提高对金融风暴和汇率危机的免疫力及复原力,与及协助持续透过对外直接投资累积海外资产),和容许中国继续走其强国之路。 值得庆幸的是,人民银行当时还是采纳了这些汇制设计大部份建议,以至容许中国继续走其强国之路,虽然汇改第二年后偏离了每年1-2%缓慢升值的设计,以至造成其后的大量投机流入和过多货币供应,支持和引发了2006-2007年的股市泡沫和房价急升,但还是未至影响全局。然而,更重要的是,人民银行在前数年开始了更严重的偏离,就是未经严谨论证和深思熟虑的开放严重削弱了上述的资本控制(包括容许香港人民币期货的成立、和过度开放一些经常账渠道至足以被滥用作巨大资本外逃),以至在2015年8月容许大量企业和国民透过滥用这些开放了的渠道进行大量资本外逃。 比如说,有些金融机构透过在香港人民币期货、国内现汇市埸和两地货币市场的利率套戥,造成了大量外汇储备流失、国内信贷萎缩、和将外国投机者在香港人民币期货市场的高杠杆沽售转化为中国内地人民币现汇的沽压;有些企业透过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名进行了大量资本外逃;有些国民用信用卡来支付其在香港购买大量带投资性质和存款性质的保险;有些国民用每年五万美元的汇出额度将资金汇出[注二]。以后者为例,只要有八千万国民滥用该五万美元额度作资本外逃,即可一夜间完全消耗掉当时约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由此可见当时五万美元的汇出额度的决定其实未经严谨论证和深思熟虑。尤幸中国领导层其后可能在外汇储备上对人行和外管局划了一条三万亿美元的死线,后者和相关部委才在这些渠道上逐步收紧:这包括禁止国内金融机构再做上述利率套戥,禁止国民用信用卡购买上述保险,而后来中央亦对滥用对外直接投资渠道作资本外逃的企业作出惩罚。 封堵隐患可立中国于不败之地 上述的讨论说明,中国现阶段还是要进一步封堵资本外逃的渠道,确保中国的资本控制能力。有了此能力,将意味短期资本账项受控,那影响人民币汇价将主要是正常的经常帐项(如进出口贸易)和正常的长期资本账项(如正常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由于中国仍有相当大的外贸盈余,这些正常变动将不足以对人民币造成贬值压力。此外,有了足够的资本管制能力(即封了资本外逃的主要漏洞),即使人行在“面对外部挑战”期间透过大量货币增发甚至另一轮量化宽松以支持股市、债市和经济增长,也不会造成上述“资本外逃→大量外汇储备流失→人民币汇价暴挫→股市再暴挫→资本再外逃”的恶性循环,从而确保中国将可在此“面对外部挑战” 时期立于不败之地。相反,不封堵资本外逃渠道、或开放更多的短期资本账项(即进一步走向资本账项自由兑换),将造成过多的资本外逃,以至出现汇率危机和上述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近期人民币持续急跌,和其所引发的股价续跌,就反映出已有相当数量的资本透过不同渠道外逃出国,中央宜责成人行和外管局联合各部委封好这些资本外逃的渠道、禁止上述利率套戥死灰复燃、与及废掉为害甚大的香港人民币期货市场(8月3日人行的措施只有暂时作用,笔者《中国汇制改革》一书已详細解释中国容许此市场的利益甚少,但为祸极大,应透过极高按金比例使成交额大幅萎缩至足以饿死此市场),从而确保中国立于上述不败之地。 其它金融隐患和可采经济措施 下文将继续讨论,在中国须处理好的其它金融隐患,有何经济措施可大幅降低中国经济在“面对外部挑战”时所受的伤害。 注一:当中百多篇主要在香港《信报》刊登,也有十多篇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中后期的文章也以内参形式汇报(手稿则在人民银行内部传阅),这些文章的讨论其后亦被收录於笔者“中国汇制改革”一书和两篇学术期刊文章中。 注二:详情见笔者如下学术文章Yip, P.S.L., Tse, Y.K., and Dong, Y.G.(2018),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 in China: US Pressure, Implicit Gradual Appreciation and Exchange Rate Bands”, Discussion Papers, Economics Department,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本文有删节)[详情]

韩会师:外汇风险准备金或推动人民币更快贬值
韩会师:外汇风险准备金或推动人民币更快贬值

  时隔不到1年,外汇风险准备金就被重启,这本身可能已经说明,经历了上一波长期大幅贬值的煎熬,直至今日,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神经仍然比较脆弱。[详情]

外媒:外汇风险准备金向境内外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征收
外媒:外汇风险准备金向境内外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征收

  知情人士:外汇风险准备金面向境内外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征收 据彭博,知情人士引述中国央行印发的文件称,自8月6日起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零调整为20%,收取业务范围包括境内金融机构开展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境外金融机构与其客户开展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产生的、在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的头寸,以及人民币购售业务中的远期业务。 知情人士称,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包括: 客户远期售汇业务。 客户买入或卖出期权业务,以及包含多个期权的期权组合业务。 客户在近端不交换本金、远端换入外汇的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业务。 客户远期购入外汇的其他业务。 知情人士并称,风险准备金交存管理按此前政策执行,期权业务风险准备金率仍减半(10%)交纳。 知情人士不愿具名,因信息未公开。 中国央行未立即回复彭博寻求置评的传真。 注:中国央行上周五晚间称,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调整为20%; 公告未提供更多业务细节。[详情]

人民币中间价下调191点 创2017年5月31日以来新低
人民币中间价下调191点 创2017年5月31日以来新低

   相关阅读: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网传汇出美元失败退回人民币?或与“提现限额”有关 新浪财经讯 8月6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8513,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322,下调191点,至2017年5月31日来最低,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8620。  央行重收外汇风险准备金 中国人民银行3日晚间宣布,自今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旋即,离岸市场人民币一改颓势,迅速拉升逾500基点。 据悉,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监管表态人民币难破“7” 对于市场破“7”担忧,央行参事盛松成指出,因其是一个心理关口,目前人民币汇率不会破“7”。他解释称,实际情况是,中美都不希望人民币大幅贬值,也不存在所谓的均衡汇率。 盛松成表示,汇率贬值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是资本外流压力增大,还有损大国形象,更加容易使(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十分有限:通过贬值促进出口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虽然短期内有可能获得价格优势,但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 “的确,人民币破7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一方面是美元进一步大幅升值的压力并不会太大,另一方面,人民币破7的确会对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的信心产生较大影响” ,黄志龙表示,央行政策出台后,将增加远期售汇业务的资金成本,有利于遏制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的压力,也说明央行不会对当前人民币贬值置之不理,还可能会采取进一步逆周期调节的措施,来管理贬值预期。 央行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通过价格传导发挥作用 并非资本管制 市场有观点认为,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是否属于资本管制措施。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指出,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并未对企业参与外汇远期、期权、掉期交易设置规模限制,也没有逐笔审批要求,更没有禁止企业开展这类交易,显然不属于资本管制,也并非行政性措施,而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 发言人解释,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含期权和掉期)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而计提风险准备,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属于透明、非歧视性、价格型的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据悉,外汇风险准备金由金融机构交存,不针对企业。企业可按现有规定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作为企业套期保值工具的性质不变。为满足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要求,银行会调整资产负债管理,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对于有实需套保需求的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 预期改善 人民币趋稳渐成共识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及兑CFETS货币篮子出现双贬值现象,是2016年初引入CFETS货币篮子之后首次出现的情况。 对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平安证券宏观固收组陈骁团队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中美经济增长表现分化;二是中美货币政策取向分化;三是外贸前景不确定性加大,外贸顺差或承压,而中国股市波动加剧,不利于境外资金流入;四是这轮贬值中,没有明显看到外汇干预的迹象,汇价走势对市场供求及情绪等因素反映比较充分。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本轮汇率波动与中美经济相对增速、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及全球贸易形势等因素有关,人民币可能仍有一定贬值压力,但政策信号显然有利于汇率波动收窄。 “年内中间价破7概率进一步降低,人民币企稳近在眼前。”在央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后,有机构点称。 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启动外汇风险准备金工具所表达的态度比工具本身可能更重要,尤其央行在公告中表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维持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平衡和稳定市场预期。”招商证券宏观谢亚轩团队称。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在即将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中,将会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详情]

中美短期利率首次倒挂:央行出台政策 汇率稳得住吗?
中美短期利率首次倒挂:央行出台政策 汇率稳得住吗?

   【相关阅读】 人民币快速下跌“探因” 补跌需求“很大程度”被释放 人民币中间价下调191点 创2017年5月31日以来新低 央行参事盛松成:人民币目前不会破7 因其是心理关口 【汇率稳得住吗?】中美短期利率首次倒挂!外汇风险准备金之后逆周期因子会否重现? 来源:明晰笔谈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正文 人民币自二季度以来的大幅贬值过程以及近期的快速贬值中,并未曾见得央行采取措施主动干预外汇市场的迹象,市场不断试探央行对汇率底部的容忍程度,对人民币“破7”的敏感神经持续紧绷。央行是否会采取干预措施、会采取哪些干预工具、何时出手干预成为市场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8月3日央行宣布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至20%,这一政策是否能有效遏制人民币汇率的快速贬值?后续可能会有哪些政策推出?从汇率与利率的角度看,汇率在关键点位前的逡巡对利率水平可能形成什么样的影响?  保汇率:关键点位前央行出手 人民币汇率屡失关口,距关键点位仅一步之遥。4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进入快速贬值通道,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从4月以来每个月贬值幅度分别为706个基点、571个基点、2236个基点、2009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从4月以来每个月贬值幅度分别为572个基点、890个基点、2263个基点、1699个基点。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延续前期的快速贬值趋势,1日到3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365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23个基点。8月2日,虽然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结束4连贬,调升351个基点报6.7942,但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分别跌破6.85和6.88关口;8月3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分别跌破6.89和6.91关口,刷新去年5月份以来新低,距离关键点位“7”仅一步之遥。 在人民币汇率接近关键点位前,央行出台政策缓解贬值压力。在经历了前四个月的大幅贬值后,人民币汇率来到关键关口“7”面前,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快速接近关键点位、纷纷刷新一年内低点之时,央行宣布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至20%,以减弱人民币长期贬值过程中的顺周期效应。消息一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随即大幅拉升,半小时内急涨逾450个基点。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常规工具,逆周期因子藏于匣中 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早已成为央行外汇市场工具之一,汇率调节效果较好。外汇风险准备金是一个并不年轻的工具,最早要追溯到“8.11”汇改后的外汇政策。“8.11”汇改后为抑制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动,2015年8月31日央行发布《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设置为20%。此后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调整成为央行应对外汇市场羊群效应的首选工具,央行两度使用该工具的效果都较好。 (1)面对人民币快速贬值,设置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远期结售汇逆差显著缩小,贬值趋势有所遏制。2015年8月底央行文件宣布从10月15日起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在人民币大幅贬值的背景下,提高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相当于再外汇市场提准,占用银行资金、提高远期售汇成本,降低人民币汇率“羊群效应”下贬值预期。2015年9月~11月,远期售汇规模大幅减少,远期净结汇大幅回升,人民币汇改后快速贬值趋势得到抑制。 (2)面对2017年8月人民币快速升值,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调整为0,远期售汇大幅增长,快速升值有所遏制。2017年8月底人民币持续上涨,从8月26日开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6.6579升值至6.5032,10个工作日升1547个基点。“暴涨”行情下,央行维稳措施马上出台,自9月11日起将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调整为0。调整后远9月远期售汇规模大增176.86%,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压力有所缓解。 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远期售汇规模快速增长,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稳定汇率。为了防止外汇市场进一步形成顺周期效应,央行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增加远期售汇业务银行人民币资金占用,进而提高企业和个人远期购汇成本,限制投机者的羊群效应,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正如央行所言,“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是基于市场的一次性调节,主动干预的成分较低。 相比之下,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是对人民币中间价更为主动的调控方式,后续也可能加入到工具列表中。在人民币经历了长期的低位运行后,人民银行在于2017年5月引入逆周期因子这一价格型调控方式,逆周期因子的形成机制并未公开,央行通过主动调节逆周期因子能实现直接干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形成。可以看到,自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兑美元开启了长达半年的升值通道,其主动调控效果较为显著。远期售汇业务政策调整后人民币汇率回涨不仅仅在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上调,更在于传递出稳定汇率的信号,逆周期因子等工具不排除将进入工具列表中。 央行为何出手?贬值压力和政策空间 7是关键点位,“破7”可能引发心理价位变动后的持续贬值预期。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宽松货币政策环境、美联储持续的渐进式加息,以及中美经济基本面差异的共同影响下,人民币的适当贬值在市场的预期之中。但人民币本轮贬值始于6.3,持续贬值过程中市场预期的关口被依次突破,且贬值速度不断加快,预期在屡次形成与打破之后自然锚定到前期贬值低点——2017年初的6.9526,“7”这一心理价位底线成为本来贬值的最大阻力位。一旦完成“破7”,市场预期将无可适从,可能进一步形成企业和居民的恐慌性换汇,加速人民币的进一步贬值。当下,管控和引导好市场预期十分关键,一旦预期失控,将大大挤压央行的政策空间。 中美利差缩窄、1年期IRS倒挂,当前贬值压力仍然较大。“破7”的底线思维只是央行出手的必要条件,人民币面临的进一步贬值压力直接促使了央行在离岸突破6.9后出手调节。从中美利差角度看,随着中美货币政策和基本面的分歧与差异,中美10年国债利率已经下降至60bp左右,正好与2016年底、2017年初人民币贬值到低点时中美10年利差水平;而由于国内流动性水平的充裕,我国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大幅走低,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受美联储加息影响大幅上行,中美1年利差已经下降到2008年后的最低点。从利率互换的角度看,我国1年期FR007IRS的收益率大幅走低,而美国1年期IRS利率保持平稳,7月底以来,我国1年期IRS与美国1年期IRS首次发生倒挂。中美利差的持续收窄和IRS的倒挂,资本外流压力较大,人民币仍然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这成为央行出手保汇率的充分条件。 若继续容忍人民币贬值,输入型通胀影响增强将成为国内货币政策的牵制。人民币贬值贬值意味着进口的外国商品价格上涨,将会推高普遍的物价水平;针对CPI而言,以进口为主的原油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价格上涨,将推升交通工具用燃料CPI,导致输入型通胀。另一方面,我国采取的中美贸易摩擦反制措施之一时对原产于美国的高粱、大豆等农产品加征关税,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推高国内食品(包括食用油、猪肉等)价格水平。加之未来原油的供给受制于地缘政治影响,增产国潜在产能与意愿难以弥补缺口,油价还有相当的上行空间,输入型通胀越来越难以忽视。如果继续容忍人民币持续贬值,通胀将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保持当前宽松程度以稳增长、防风险的掣肘。 总而言之,人民币汇率在贬值到6.9之后并仍然面临贬值压力,如果继续放任人民币兑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贬值过程可能加速;加之人民币贬值可能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对货币政策形成牵制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三元悖论是动态过程,利率汇率不同时期表现不同 三元悖论不是一道判断题。在考虑汇率、货币政策和资本流动的模型中,三元悖论或三难选择是最为常见的分析框架。而很多分析将三元悖论固化为静态选择,即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性三者不可得兼,只能三选其二。这将三难选择中的三个要素简单视为只有0、1取值的哑变量,因而三元悖论成为一道判断题。事实上,随着货币政策工具的不断丰富,外汇制度的更加灵活,资本管制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提高,三个因素已经从“离散变量”转化为“连续变量”。 三元悖论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阶段放松不同条件。汇率的稳定并非意味着固定汇率,资本流动性也不意味着资本的完全管制,因而货币政策也不会是简单的有效和无效的二元判断,需要综合多重矛盾进行分析。央行上周五在外汇市场的亮相可谓在市场一众期盼下“千呼万唤始出来”,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干预方式也显得有一丝“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当人民币兑美元仍然保持在6.8~6.9区间内运行时,央行选择保持汇率的自由浮动;当人民币贬值突破6.9后,央行选择牺牲一点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以稳定汇率。如果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可能会推出更强力度、更加有效的政策,不排除逆周期因子、资本管制收紧、输入美联储货币政策等。 利率与汇率的走势时而同向时而反向:同一因素主要影响下则利率与汇率同向波动,多重因素(如三元悖论)下利率与汇率反向波动。具体而言,反向变动的情况例如:(1)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人民币保持窄幅波动而利率水平先下后上,原因在于外汇方面采取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央行先开启降准降息的宽松窗口,利率水平快速下行;进入2011年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利率水平上行;这一阶段汇报保持极窄幅波动;(2)2011 年 9 月至 2012 年 9 月,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使得利率水平下行,未采取汇率干预,经济基本面较欧美强劲使得人民币汇率升值;(3)2014 年 3 月至 2015 年 7 月,货币政策宽松下利率水平下行,这一阶段资本流动通畅,汇率窄幅浮动。 同向变动的情况包括:(1)2010 年 6 月至 2011 年 9 月,人民币汇率非常规安排退出后,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成为利率上行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因素;(2)2012 年 10 月至 2014 年 2 月,货币政策收紧,利率水平上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3))2015 年 8 月至 2016 年 9 月,8·11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不再只盯住美元,双向波动特点更为显著,货币政策偏松使得利率下行、人民币贬值;(2)2018年2月份以来,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利率下行而汇率贬值。 从目前来看,随着央行开始逐步介入外汇市场,三元悖论逐渐成为利率与汇率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维护汇率的相对稳定,央行会牺牲一些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性。而在当前稳增长、防风险的背景下,牺牲资本的自由流动是相比于牺牲货币政策独立阻力更小的政策选择,因而我们认为后续保汇率的政策主要还是集中在外汇市场,货币政策不太可能将独立性让步出来。 影响房价的变动因素众多,总结而言主要包括房地产本身的供需、通货膨胀、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所以从这三个方面分析美国下半年房价的变动。 债市策略 央行上周五在外汇市场的亮相可谓在市场一众期盼下“千呼万唤始出来”,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干预方式也显得有一丝“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当人民币兑美元仍然保持在6.2-6.8区间内运行时,央行选择保持汇率的自由浮动;当人民币贬值接近和突破6.9后,央行选择牺牲一点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以稳定汇率。三元悖论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阶段放松不同条件。如果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可能会推出更强力度、更加有效的政策,不排除逆周期因子、资本管制收紧等。从目前来看,牺牲资本的自由流动是相比于牺牲货币政策独立阻力更小的政策选择,稳定汇率目前阶段仍然将停留在外汇市场,货币政策让步的概率不大,货币政策放松已经接近极限,在稳汇率的关键时点,降息之类的政策近期仍难以出现。在此背景下,利率债市场边际变化仍未出现,我们坚持十年期国债3.4%~3.6%区间的判断不变。 信用债点评 市场利率 8月3日,债券收益率短端上行,中端下行,长端走平。其中AAA中票1Y上行1BP,3Y下行5BP,5Y走平;AA中票1Y上行1BP、3Y下行9BP、5Y走平;AA-中票1Y上行1BP、3Y下行9BP、5Y走平。 评级关注 (1)【乐视网:“15乐视01”未按期兑付本息】 8月3日,乐视网8月3日晚间公告称,“15乐视01”应于8月3日兑付本息,受公司经营、资金链紧张影响,未能如期兑付债券本息。 该券是乐视网发行的3年期私募债,发行规模10亿,附第2年末票面利率上调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目前余额7300万元。(新闻来源: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5乐视01 (2)【永泰能源:“17永泰能源MTN001”和“17永泰能源MTN002”触发交叉违约已提前到期】 8月3日,永泰能源公告称,“17永泰能源MTN001”和“17永泰能源MTN002”触发交叉违约已提前到期。公司将继续通过与相关债券投资人协商达成和解方案,及加快资产出售步伐等措施,尽快向投资人支付本金及利息,从根本上保障债权人权益。(新闻来源: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7永泰能源MTN001、17永泰能源MTN002 (3)【交易商协会:给予邵阳城投严重警告处分,暂停相关业务7个月】 8月3日,交易商协会发布自律处分信息称,邵阳城投多期债务融资工具存在募集资金用途变更较大情形,且长时间未进行披露;同时,邵阳城投2016年度、2017年度财务报告也未真实披露相关债项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情况。给予邵阳城投严重警告处分,暂停相关业务7个月;责令其针对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给予责任人廖继发警告处分,并建议其参加协会信息披露相关培训。(新闻来源:交易商协会公告) 相关债券:15邵阳城投PPN001、15邵阳城投PPN002、16邵阳城投PPN001、17邵阳城投PPN001、17邵阳城投PPN002、17邵阳城投PPN003、16邵阳城建MTN001、16邵阳城建MTN002、17邵阳城投MTN003 (4)【三胞集团:所持有宏图高科、南京新百股份被司法冻结】 8月3日,三胞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持有宏图高科、南京新百股份被司法冻结。目前公司正在与浙金信托积极协商处理股份冻结及相关事项,争取尽快解除对公司所持有的宏图高科、南京新百股份的冻结。(新闻来源:三胞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6三胞05、16三胞02、17三胞03、17三胞02、16三胞03、16三胞02、16三胞01、12三胞债、18三胞SCP002、18三胞SCP001 (5)【高淳经开:董事、监事发生变更】 8月3日,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开发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董事、监事发生变更。上述人事变动对公司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新闻来源: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开发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7宁高发债02、17宁高发债01、16宁高发债02、16宁高发债01、18高淳经开PPN001、17高淳经开PPN001 (6)【宏图高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顺延实施】 8月3日,宏图高科公告称,控股股东三胞集团及实际控制人袁亚非拟自2018年2月3日起的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股份增持计划尚未实施,鉴于公司股票6月19日起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待公司股票复牌后顺延实施。除此之外,原增持计划中增持资金、增持比例、增持方式等其他内容不变。(新闻来源: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7宏图高科MTN001、16宏图高科MTN001、18宏图高科SCP002、15宏图MTN001、18宏图高科SCP001 (7)【新兴铸管:收到环保部门行政处罚书】 8月3日,新兴铸管日前收到所属武安工业区报告,武安工业区5月18日收到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本次行政处罚未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新闻来源: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6新兴01 (8)【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下属子公司江中制药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8月3日,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下属子公司江西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本次交易为国有资产交易,需履行国有资产交易的报批程序;同时本次交易达到申报经营者集中的标准,需按相关规定进行申报。本次事项对公司日常经营及偿债能力不产生影响。(新闻来源: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8赣国资MTN002、18国控02、18国控01、18赣国资MTN001、15国控债、15赣国资PPN002、15赣国资PPN001、15赣国资MTN001、18赣国资CP001、17赣国资CP001 (9)【美凯龙:副总经理被上海证监局警示】 8月3日,美凯龙8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副总经理谢坚因短线交易,并违反相关证券法规,被上海证监局警示。(新闻来源: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7红星02、16红星02、18美凯龙MTN001、17红星03、17红星01 (10)【上海电气:终止收购江苏中能51%股权】 8月3日,上海电气8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终止收购江苏中能51%股权,原因是,江苏中能规模体量巨大,涉及本次交易的资产边界尚未最终确定,本次交易的交易方案较为复杂,交易双方至今对相关合作条款和交易方案未达成完全一致意见。(新闻来源: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6电气债 (11)【东方证券:子公司东方花旗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8月3日,东方证券8月3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东方花旗在担任广东广州日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顾问期间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东方花旗立案调查。(新闻来源: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7东方债、17东证02、17东次04、17东次02、16东证次、15东证债、18东次01 (12)【山东公用控股:当年累计新增贷款超过上年末净资产20%】 8月3日,山东公用控股8月2日公告,今年累计新增借款7.22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27.9%。新增借款均用于公司发展,属于正常经营活动范围,不会对公司偿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目前所有债务均按时付息还本。(新闻来源: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6鲁公债 可转债点评 8月3日转债市场,平价指数收于79.13点,下跌0.80%,转债指数收于102.25点,下跌0.15%。79支上市可交易转债,除铁汉转债、电气转债停牌,国君转债横盘外,29支上涨,47支下跌。其中华通转债(1.79%)、海印转债(1.11%)、金农转债(0.73%)领涨,众兴转债(-4.01%)、星源转债(-3.86%)、康泰转债(-3.21%)领跌。79支可转债正股,除铁汉生态、上海电气停牌,杭电股份、广汽集团横牌外,18支上涨,57支下跌。其中,新时达(9.94%)、天康生物(3.88%)、金新农(2.49%)领涨,千禾味业(-8.74%)、星源材质(-7.37%)、大族激光(-6.29%)领跌。 上周五沪深两市同向变动,尾盘上证综指下跌1.00%,深证成指下跌2.03%。上周在股市大幅调整的背景下,转债指数下跌幅度较小,虽呈现一定抗跌性但我们前期曾提示的尴尬状态仍未改变。在上周周报中我们曾强调虽然市场有所反弹,但从各类指标来看市场短期内机会较少,可以更有耐心一点,上周走势也印证了我们的看法。就当下而言,一方面股性标的数量再次下跌至个位数,且其转股溢价率也在持续走扩,弹性显著削弱;另一方面债性标的数量持续上升,并未给投资者提供获利方向。综合来看,市场整体虽然平均绝对价格处于低位,具备充足的上涨空间但不管是溢价率亦或是正股表现并未提供后续支持。而上周也出现了近期第二起下修预案被否的案例,可以看到伴随着偏债个券的下修次数上升其被否概率也在放大,因而我们再次强调条款博弈的性价比有限,转债中长期走势仍受制于正股基本面,在条款上无需冒进。另一方面,近期供给持续加速,新券相较存量个券而言弹性更为充足流动性较好,建议持续挖掘新券上市带来的布局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交所提供的机构持仓数据,相较六月,机构七月持有转债市值环比上涨5.54%,其中券商自营、社保以及券商资管加仓幅度较大,或给转债市场注入生机。落实到具体策略层面,短期市场各类指标仍在持续弱化,应适当放低预期,耐心等待转机出现。具体标的建议关注东财转债、三一转债、崇达转债、星源转债、景旺转债、济川转债、新凤转债、安井转债以及银行转债。 风险提示:个券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上市公司公告 康泰生物:发布《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康泰转债开始转股的提示性公告》,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2月1日公开发行了356.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35,600万元。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自2018年8月7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转股价格为人民币31.23元/股。 利率债 2018年8月3日,银银间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大体下行,隔夜、7天、14天、21天、1个月分别变动了-12.14BP、-4.06BP、-1.55BP、3.11BP和-5.15BP至1.82%、2.38%、2.31%、2.28%和2.43%。当日国债收益全面下行,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分别变动-4.75BP、-2.33BP、-1.45BP、-1.46BP至2.72%、3.04%、3.15%、3.46%。上证综指收跌1.00%至2740.44,深证成指收跌2.03%至8602.12,创业板指收跌1.89%至1481.61。 2018年8月3日,央行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 【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18年6月对比2017年12月M0累计下降1056.3亿元,外汇占款累计增加405.5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3878.5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说明:2018年1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54.5亿元,其中7天31.80亿元,利率为3.5%;1个月222.70亿元,利率为3.85%。2018年2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73.8亿元,其中隔夜1.5亿元,利率为3.35%;7天105亿元,利率为3.5%;1个月167.3亿元,利率为3.85%。截至2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213.4亿元。2018年3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540.6亿元,其中未开展隔夜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利率为3.40%;7天217.2亿元,利率为3.55%;1个月323.4亿元,利率为3.90%。截至3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482.1亿元。2018年4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467亿元,其中隔夜10亿元,利率为3.4%;7天355亿元,利率为3.55%;1个月102亿元,利率为3.9%。截至4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390.60亿元。2018年5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347.6亿元,其中隔夜120亿元,利率为3.4%;7天121.6亿元,利率为3.55%;1个月106亿元,利率为3.9%。2018年6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610.3亿元,其中7天288.8亿元,利率为3.55%;1个月321.5亿元,利率为3.9%。截至6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570.3亿元。) 可转债 市场动态 债券市场 衍生品市场 外汇市场 海外市场 [详情]

证券时报:央行出手稳汇率未来需警惕国际收支扰动
证券时报:央行出手稳汇率未来需警惕国际收支扰动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时隔不到一年,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今起恢复到20%。央行上周五作出的这一决定,恰逢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90关口,此消息一出,离岸人民币汇率暴涨逾500个基点,在岸人民币也回升至6.83左右。 可以看出,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恢复到20%,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近几个月来人民币的快速贬值。在过去的4个月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跌幅已达8.5%,近几日人民币贬值速度呈现加快态势。央行此时出手,也是对市场贬值预期的及时修复。 央行之所以会选择提高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来稳定汇率,是因为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不过,企业并不立刻购汇,只是与银行签订远期执行协议,但对银行来说,签订好协议后,为了对冲自身面临的风险,通常会在即期外汇市场买入外汇,人民币因此会面临抛盘和贬值的压力。所以说,远期售汇签约规模放量,会对即期汇率形成负反馈,加速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这就是央行所说的顺周期的羊群效应,“贬值预期—远期售汇签约规模—即期汇率”三者之间循环往复、不断强化。因此,提高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旨在增加企业远期购汇的成本,从而抑制即期汇率的贬值。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通过价格手段使得交易成本抬升,引导市场行为的自发调节,这既不属于明令限制某项外汇交易的资本管制,也不属于央行直接消耗外汇储备、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的干预举措。 至于提高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如何?从2015年的操作来看,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对于抑制远期售汇业务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如2015年10月开始征收,当月银行代客远期售汇签约额较8月的高点下降了93%,但对于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影响则并非立竿见影。 因此,对比当年的相同操作,此次央行再次祭出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虽然在岸和离岸的人民币汇率迅速强势拉升,但这股升值势头是否能持续下去值得观察,毕竟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众多,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会延续双向波动的趋势。 不过,央行选择汇率逼近7之时出手稳定汇率,实际上也是向市场释放信号。正如不少分析所指出,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市场层面,7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难以突破的心理价位。 展望未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从美元指数的角度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美元指数进入了震荡调整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已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从政策工具看,央行手中还有诸如逆周期因子等多种政策工具可以应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因此,短期内7或是这一轮贬值的底部。但需要警惕的是,今年以来,国际收支出现显著变化,一季度更是出现了非常罕见的经常账户逆差。未来国际收支形势如何演变,将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扰动。[详情]

央行参事盛松成:人民币目前不会破7 因其是心理关口
央行参事盛松成:人民币目前不会破7 因其是心理关口

  人民币临“7”关键时刻,如何才能保住钱袋子 “破7”?市场的敏感神经被再度刺激,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自4月初的6.27一路贬至8月初的6.88,贬幅逾9.7%。 这意味着你现在换一万美元较四个月前要多花逾6000元人民币、海外采购时,要多支付近10%的人民币;若外贸企业未锁定汇率风险,则敞口损失近10%。 云核变量金融董事总经理刘夏说,今年4月,美元开始大幅升值,今年美联储还将加息两次,美元还会继续升值。那么,人民币贬值也只能说是刚刚开始…… 不过,8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结束4连贬,调升351个基点,报6.7942;但在岸人民币(CNY)跌破6.84,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跌破6.86。次日,CNH日内连破6.88、6.89、6.90、6.91关口。 如果用“跌跌不休”描述四个月人民币即期汇率的表现并不为过,莫非“贬值预期”又起?也许未必。外汇掉期市场似乎是另一番景致。近日人民币远期贴水行情昭示人民币看升。 “相信决策层希望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即使市场情绪偏空,有贬值压力,但1年远期NDF走势显示人民币并无贬值预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说,“目前该溢价为0.2%,2016年年底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时,其溢价曾高达4%-5%。” 而预期管理几成当下决策层的重中之重。“管控和引导好市场预期是当下的关键,一旦预期失控,将大大挤压央行的政策空间!”一位央行接近人士说。 8月3日晚7:00,央行官网发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此举昭示人民币空头的交易成本将会被抬升。消息甫出,CNY、CNH应声上涨。 央行参事盛松成对经济观察报说,实际情况是,中美都不希望人民币大幅贬值;亦不存在所谓的均衡汇率——这是个事后的概念。近两年持续研究和分析判断汇率走势的他认为,目前人民币不会破“7”,因其是一个心理关口。 一位西南上市企业的财务总监感叹人民币贬值速度之快,企业甚至来不及反应。正纠结是否该做“锁汇”,进行套期保值,但其又担心高位被套。 大华银行(中国)环球金融部主管杨瑞琪告诉经济观察报,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相对有利,企业可运用银行提供的外汇套期保值工具,例如外汇远期交易,外汇期权和结构性产品帮助企业来锁定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而锁定人民币收益。 现在,于市场主体而言,不管是企业、金融机构还是个人,个中滋味难以言表,或忧或喜;关键在于,其钱袋子该如何求稳不“瘪”? 破“7”之虞 就在8月1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84关口,较早间高位回落近400点,报6.8402。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8255,试探6.83关口。2日,CNY、CNH分别跌破6.84、6.86关口;3日,CNY、CNH分别再破6.89、6.90关口,距“7”仅一线之隔。之前的一次是在7月19日,在岸人民币下跌超400点,离岸人民币跌破6.8。 刘夏认为,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明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年初到4月中,美元贬值而人民币跟随性的相应升值。 第二阶段:4月中旬至5月底,美元升值,人民币随之相应贬值。但两者的幅度并不一致,这一阶段美元的升值幅度达6.2%,明显大于人民币的贬值幅度1.7%。 第三阶段:6月初至8月3日,美元大致稳定而人民币加速贬值,尤其是6月中旬之后—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6.4贬值到6.83,贬值幅度达6.7%。“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的加速贬值,促发因素是央行不跟随美联储加息,而催化剂则是中美贸易战下对中国经济悲观预期有所增加。美元走强可以解释绝大部分人民币的贬值。”刘夏说。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分析,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未明显偏离市场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温,提升了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信心受到一定影响。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录得历史第二个、也是最大一个季度逆差,为341亿美元,市场对中国出口的忧虑和国际收支变化使人民币走弱。 鄂志寰亦注意到,7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有所回调,但人民币继续走弱,这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大有关。加之,近日央行通过实施定向降准、超额续作MLF、给予商业银行中长期资金以鼓励其增配低评级信用债等措施,释放超过1.4万亿的流动性,使得中长期资金利率较年初显著回落近100点。在美联储加息如期推进的背景下,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边际趋松的共识亦是人民币走弱的原因之一。 一位资金外汇交易人士称,此轮贬值,是境内外市场因素的综合反映,并非央行刻意引导,可以看作央行对汇率波动弹性容忍度增加,长期来看,上下的波动幅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当然,央行是否有具体的点位控制,一定程度上会受美元指数的影响。 有别过往,这次似乎市场与央妈都在试探彼此对汇率风险的承受度。或许,此前被央妈“打爆”的余悸尚在,人民币空头变得颇为谨慎,其持有的头寸不敢太大。市场相信,必要之时,央妈该出手时会出手,而且那种“干预”未必动辄需要使用外汇储备。 央妈的必要之时是哪个点位呢?盛松成相信人民币目前不会破“7”。这个心理关口不易穿破。 盛松成认为,汇率贬值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是资本外流压力增大,还有损大国形象,更加容易使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十分有限。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速4.1个、2.2个和0.6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没有必要通过贬值促进出口来拉动经济。“通过贬值促进出口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虽然短期内有可能获得价格优势,但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盛松成说。 还记得那一年的人民币破“7“时刻吗? 2016年12月29日那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报6.9497,但就在12月28日晚间,市场预演了7时代场景,当晚彭博提供的报价显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了“7”。就此,央妈在第一时间声明:称有个别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整数位心理关口”,对此行为表示谴责,并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的权利。 与其说央妈怒了,不如说央妈传递了一个保“7”的隐秘信号。 现在呢?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虽未提及汇率,但首提“六稳”。诸如: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细品这“六稳”均与汇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性。不妨倒着看,稳预期,稳预期不只是经济层面,更有市场的信心层面。 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认为,政治局会议要求稳定金融,未提及人民币汇率,说明决策者对人民币汇率暂时持有开放的态度。而且提及的稳外贸,恰好是市场推动汇率走低后的附带结果。“未来汇率应该会继续比较自由波动,但是较大的波动,比如低于7/美元,可能会引起政策的重视。”陈世渊说。 那么,“7”是否为央行的干预点位呢?对此,管涛没直接回答。他说,相信央行会做沙盘推演,测试容忍度多少,可以承担什么后果。但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中间价没有干预的痕迹,基本遵守了中间价公式。上一轮的人民币汇率贬值考验证明央行有能力、有条件“维稳”。更何况,央行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且掌握高频数据;吃过亏的人民币空头可能不敢轻举妄动。 无形之“手”渐趋透明 毕竟,此时非彼时。市场主体、决策层对风险的容忍度在提升;包括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亦渐趋明了。这大概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当无形之“手”渐趋透明之时。 得益于过往的教训及较显性的机制,一位资深外汇顾问说,这一轮的震动,其实并不像上次那样大,社会企业各界对波动逐渐适应,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所提升,但具体的科学管理和规划还有待提高。 市场变得越来越“透明”,如果你洞悉人民币中间价汇率形成机制,不难及时掌握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动态。 值得一提的是,8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结束4连贬,调升351个基点,报6.7942。而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293,16:30收盘价报6.7948。 依据新的汇率定制形成机制,从“收盘价+一篮子货币”可以看出,前一日收盘价6.7948与次日的中间价6.7982颇为一致。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张瑜说,政策层面自2016年6月份开始,强调维持一篮子货币稳定,该机制亦由此正式运行。因此,如果外盘发生变动,要维持一篮子稳定,则中间价要足够有弹性;换言之,美元升值人民币就贬值,美元贬值人民币就升值。 事实上,据鄂志寰观察,尽管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但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恐慌情绪。近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调整周期,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汇率政策更加了解,市场可以通过人民币外汇对冲产品及衍生产品等工具来平衡汇率波动的风险。 “由于内地外汇市场及衍生品发展较境外有差距,未来离岸市场将成为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的主要市场,相关产品交易量将加快增长。”她说。 不过,在陈世渊看来,央行有可能会控制汇率节奏。直觉管理层目前尚未确定汇率未来走向,但思路肯定和过去不一样。“我不觉得6.8是个实质性阻力点位,美元目前较平稳,人民币现在是个比较好的自由浮动时机。” 陈世渊认为,这轮贬值的大背景,是管理层明显更加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汇率,今年以来几次表态加快汇改,让浮动的汇率反映经济基本面变化,从而起到防范外来冲击的第一重屏障作用。 其次是贸易战风险加剧,是触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贸易战会使出口受损,经济基本面恶化,人民币汇率因此有自发调整的需要。再者,人民币汇率波动,并没有引起较大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变化。“综合这几个因素,长期汇改和短期经济变化指向同一个方向,人民币汇率因此波动加大。央行基本没有干预市场决定的汇率方向。”陈世渊说。 鄂志寰告诉经济观察报,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目前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信心层面,与加息预期升温下的美元指数走势形成共振,加速推动人民币贬值。未来一段时间内,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进一步体现在商品进出口领域,由此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 此时,又正值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进程提速,市场主体该如何加强汇率风险对冲和风险控制? 如何稳钱袋子 “无形之手”的渐趋透明固然有助于市场主体管理汇率风险,但也是因人而宜,因事而定,个体差异较大。 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三年前开始做美元理财……”一位女儿在美国留学的高知母亲说。其在人民币汇率6.3-6.4时,换了些学费;但当近期人民币贬至6.8时,又换了一部分。“感觉能换还是换一些好,也许人民币会破7。” 一位西南上市企业的财务总监感叹人民币突然贬的太快,企业来不及反应,美元一个多月涨了百分之七八,差不多到了近年高位,现在这个位置进行锁汇风险较大。 在这位财务总监看来,一方面该点位估计涨得差不多了;前年到6.9的时候,大家以为会到7/7.2以上,但最终反而往下走了。所以此时比较两难:如果6.83去锁汇,可能会被套;若不做,又感觉还有向上空间,但空间多大不好判断。 “目前中美贸易战尚无结论,我们会看央行会否采取一些干预的措施阻碍美元继续上涨再做决定,现在这个点大家积极性都不高。”上述财务总监说。 这位财务总监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企业在美元兑人民币6.3/6.4的时候做了锁汇——那时的时机较好。企业还通过换汇还了几笔美元借款,从借款到还债用了一年的时间,基本没耗用成本,后续本想接着做,包括还有几笔一年快到期的美元债,也想通过用购汇的方式换掉,但不巧碰到人民币流动性开始紧张,一时无法操作。 就此,杨瑞琪称,上述企业有投机的想法。因为没有人能确定外汇市场未来的走势,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控制不确定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层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模式与现金流情况,例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投资计划等判断企业的外汇风险,尽量做好套期保值,而不是投机外汇市场。”他说。 至于企业的汇率损失敞口,上述财务总监颇感欣慰,因为其所在的企业现在没有用远期购汇的方法去还债,这种方式要做会计确认,外汇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的盈利或者亏损,都要记入财务报表。 该财务总监说,企业现在的想法是要在香港重新筹划组织银团和发行美元债置换快到期的美元借款,因为其是香港上市公司,很多美元都在香港银行借的,即境外债,目前的一笔是通过新债去归还老债,会计原则上可以允许不作确认。 当然,“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会使企业外币偿债负担加重,外汇风险敞口较大的企业需要加强避险意识,善于利用外汇市场的工具开展套期保值。”鄂志寰说。她建议,在此层面,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外汇买卖、期权、掉期等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外汇风险。当前,很多企业通过运用多样化的金融手段,如通过海外发债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企业负债结构等。 此过程中,“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把控好境内外的金融环境变化(包括利率、汇率、税率等),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鄂志寰说。[详情]

央行逆周期调节让人民币汇率企稳近在眼前
央行逆周期调节让人民币汇率企稳近在眼前

  在央行作出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的调节措施后,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年内“破7”的概率进一步降低,人民币企稳近在眼前。实际上,除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这一手段之外,近些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政策工具箱里也有着其他充足的工具。 张瑜 中国人民银行8月3日决定,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2015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8·11”新汇改以来,这一政策工具一共经历过三轮调整使用: 第一次变化,是央行为了应对较强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在新汇改之后发布《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第二次变化,人民币贬值压力基本消除,于2017年9月调至0;本次属于第三次变化,应对市场有较强的贬值顺周期行为,再次将风险准备金率调升至20%。 本次调整之后,最直观的作用就是可以显著增加远期售汇方向业务的成本,增加做空成本,对于人民币贬值预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央行在此时作出这样的政策调整,显然是有着深意的: 首先,央行通过该工具的启动所表达的态度比工具本身更重要,将会直接扭转市场近期本轮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其次,2016年年中开始运行的汇率机制中,强调的核心是维持一篮子指数的合理稳定运行,目前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跌至92左右,已明显跌出维持了两年多的94~95这个合意区间,表明6月以来的这一轮贬值,目前已经有所超调,影响了CFETS的稳定性; 再次,在全球贸易格局胶着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态势下,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指数保持稳定+中间价灵活有弹性是一个较为友好的姿态,这也表明我们不会主动大幅贬值来触发贸易战或货币战; 最后,资本净流入在年中股市发生较大波动后有所放缓,虽然SWAP掉期快速回落弥补了一部分外资的损失,但考虑到跨境资本流动的整体均衡,仍有汇率企稳的必要,避免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显现期间形成资本外流式的内外风险联动。 在此次调整后,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年内“破7”的概率进一步降低,人民币企稳近在眼前。 而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来说,由于本轮政策微调更多聚焦在信用纠偏,并非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因此对于汇率是利好;反过来,由于汇率贬值幅度可控,基本面与贬值预期并非如2015~2016年时悲观,同时资本管制仍存,因此除了情绪面有所干扰,货币政策将更多聚焦于国内宏观形势和物价运行。 实际上,除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这一手段之外,近些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政策工具箱里也有着其他充足的工具。 比如根据现行中间价形成机制,收盘价直接影响第二日中间价的生成,可以窗口指导大行在收盘价时点前进行小体量升值方向操作,此方法可以直接影响第二日中间价;再比如可以由银行机构形成远期合约的强买盘,压下远期价格,抑制贬值预期;此外还有逆周期因子的重新启动,直接在中间价生成后进行调整;可以再次增加外汇衍生交易合约的保证金,增加做空成本等。 以通过大行进行即期干预为例,央行通过与大行的掉期合约,将干预消耗的子弹损耗向后递延。这是一种隐形即期干预法,未来可以由央行选择合适时点平滑释放外汇损耗。 凭心而论,在汇率干预问题上,发达国家也是照做不误。如果任由汇率超调触发流动性风险与资产波动,才是不负责任的央行。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有四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关注。 其一是跨境资本流动的均衡十分重要。参考国际经验,各个国家从汇率端发生危机往往都是从下面这一链条形成触发:汇率危机→资本外流→流动性危机→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14年的俄罗斯都是如此,这个链条传导的核心是资本流动,因此只要保证资本流动均衡,就可以相应隔离汇率风险,这也是为什么“8·11”新汇改后央行第一时间就采取了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措施,既合情合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其二是避免资产的共振十分重要。汇率的本质是一国计价货币所代表的综合国力和加权一篮子大类资产的综合收益,是一个相对定价。一般而言,一国某大类资产(股、债、房)出现大幅波动,其汇率都会受到干扰,决策层应当尽量避免大类资产短期快速波动共振,否则容易触发交叉情绪感染和负向循环。 “8·11”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之所以下行压力比较大,除了经济基本面和决定汇率的本质原因以外,2015年发生股灾也是短期原因之一。因此特殊情况特殊干预,及时避免汇率与境内大类资产齐跌共振是十分必要的。 其三是增加市场沟通稳定预期十分重要。发达国家主要央行都将与市场沟通作为主要的预期管理手段之一,特别是美联储,市场经常对此戏言称“美联储主席有靠嘴进行货币政策决策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央行主要官员在各种高峰论坛与会议上的对外发言越来越多,也形成了一定的预期管理效果。比如2017年5月26日,央行高调公布逆周期因子,直指市场存在顺周期性,直接扭转了市场预期,接下来两个月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大幅修复了2015年8月以来的单边情绪,结果证明十分有效。 其四是培育市场波动忍耐度十分重要。在非特殊情况下,汇率依据现行机制的正常波动是不必过多干预的,无论是机构投资者、外贸企业还是居民个人,都需要培育对于汇率波动的忍耐度,这是人民币汇率从锚定制走向市场化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培育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企业敞口亏钱、个人炒汇亏钱、机构押注单边亏钱等现象,在目前汇率日度波动仍有限幅的市场情况下,及早培育其实是帮助各类型主体适应波动性。 自汇改以来,我国在这一点上已经有所进步,作为市场研究人员感触非常直接。培育国民的理性投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仍任重道远,股市如是,汇市亦如是。(作者为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详情]

人民币补跌行情近尾声 央行顺势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
人民币补跌行情近尾声 央行顺势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

  人民币补跌行情近尾声 央行顺势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导读 中国央行决定从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从零调整为20%,也对国际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构成新的威慑力,令人民币汇率迅速止跌反弹。 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持续升温,令人民币再度面临新的下跌压力。 截至8月3日23时,境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徘徊在6.8273,盘中一度跌至年内低点6.8972,较6.9整数关口仅有一步之遥;境外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徘徊在6.8455,盘中一度跌破6.9整数关口,触及年内低点6.9126。 8月3日,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日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直接逼近6.9整数关口,一方面是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升温令美元指数重回95上方,导致人民币汇率下跌压力骤增;另一方面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市场传闻“一波三折”,令人民币波动幅度骤然加大,吸引国际投机资本纷纷加大波动性套利交易额度押注人民币汇率贬值。 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新的外汇市场动态。 8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18年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指出,当前中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多年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有信心保持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8月3日16时欧美交易时段开启后,外汇市场突然涌现一波人民币大额买盘,令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迅速扭转此前跌势,出现逾300个基点的反弹,一举摆脱此前持续刷新年内低点的颓势。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决定从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从零调整为20%,也对国际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构成新的威慑力,令人民币汇率迅速止跌反弹。 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汇研究员王有鑫看来,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市场对未来人民币汇率预期,是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预期有着密切关联。只要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与定向宽松货币政策能令中国经济重回稳步增长轨迹,人民币汇率将很快企稳反弹。 人民币快速下跌“探因” Marc Chandler回忆说:“周四凌晨市场一度传闻中美将重启贸易磋商谈判,一度令离岸人民币汇率从6.8回升至6.76附近,然而随着美国政府方面进行澄清,并宣称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之后,离岸人民币汇率不但回吐所有涨幅,还迅速下跌至6.82方才企稳。” 人民币波动幅度骤然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波动性套利交易资本入场。 所谓波动性套利,即国际投机资本通过买入远期期权产品组合,围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性扩大机会,套取相应的无风险汇差收益。 具体而言,这些国际投机资本双管齐下,一方面利用按周借入更多离岸人民币头寸进行抛售,迫使人民币下跌且波动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则通过买入波动性套利期权产品“放大”远期外汇市场的人民币沽空力度,从而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跟风买跌人民币套利。 “过去一周这种套利策略收获颇丰,个别激进风格的对冲基金获得年化8%以上的回报。” 对冲基金BMO Capital Markets策略分析师Aaron Kohli透露。其实他们之所以敢于兴风作浪,一方面是押注中国央行不大会干预汇市(因为9月加息预期令美元重获新的升值动能,令人民币被动下跌),另一方面则豪赌中美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引发中美利差收窄,将促使中国资本流出压力骤增,引发人民币更大的下跌压力。 截至8月3日17时,中美利差(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收窄至51个基点,较一周前迅速回落6个基点。 在多位外汇交易员看来,尽管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跌压力增加,多数海外对冲基金并不认为人民币单边下跌预期将重新被点燃。一方面相比2016年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时期溢价幅度高达4%-5%,当前美元兑人民币1年远期(NDF)溢价仅为0.2%,表明机构投资者认为人民币未来下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美元指数历来有加息之后冲高回落的“习惯”,也令他们“投鼠忌器”。 “这也是3日17时左右人民币得以迅速反弹逾300个基点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近日人民币跌幅过大,反而令不少对冲基金认为人民币被低估。”Aaron Kohli认为,但不能排除中国央行可能干预汇市。原因是此前多数交易日人民币汇率都是在欧洲交易时段开启后大幅下滑,因此中国相关部门选择在此时出手干预,一则震慑参与沽空人民币的欧美投资资本,二则也暗示6.9不会轻易跌破。 补跌需求“很大程度”被释放 随着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中国央行与外管局的应对策略备受外汇市场关注。 8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2日召开2018年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要求,2018年下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扩大外汇市场开放,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丰富交易产品和工具,扩大境内外参与主体,建设开放的、有竞争力的外汇市场等,二是采取综合施策,打好防范化解外汇领域重大风险攻坚战。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严厉打击虚假欺骗性交易、地下钱庄、非法外汇交易平台等外汇违法犯罪活动,三是保障外汇储备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在一家美国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看来,最令海外投资机构关注的是,此次会议删去了“确保人民币在均衡合理区间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等阐述,或许意味着近期中国相关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的容忍度正在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对冲基金认为当前人民币补跌需求已被很大程度释放,未来下跌空间变得极其有限。 Aaron Kohli表示,只要人民币不脱离美元走势出现异常大幅下跌,或中国资本跨境流动出现一边倒流出迹象,近期央行直接出手干预汇率的可能性不高,但不排除会针对某些投机行为进行精准打击,遏制投机沽空人民币氛围持续扩散。3日傍晚中国央行突然调高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恰恰是精准打击之举,对海外投机资本利用远期期权产品开展波动性套利交易沽空人民币构成极强的威慑力。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补跌行情已经接近尾声,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两大新趋势,一是保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基本稳定,二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将取决于美元指数涨跌表现。(编辑:林虹)[详情]

预期改善 人民币趋稳渐成共识
预期改善 人民币趋稳渐成共识

  预期改善 人民币趋稳渐成共识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姣   关键点位关键时刻,再度准确出手。央行8月3日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当日,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双双反弹逾600点,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央行为何选在这一时刻出手?市场人士认为,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跌至6.90附近,或有进一步贬值压力。另一方面,6月下旬以来,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System)人民币汇率指数加速下跌至92.41,跌出了94-95的“合意区间”。 机构人士称,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及兑一篮子货币出现“双贬值”,尤其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锚”——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大幅下跌5.56%,表明近期这一轮贬值已“超调”。此次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将增加做空人民币成本,叠加不排除后续进行逆周期调节可能,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起到较强抑制作用。目前,市场对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趋稳预期已基本达成共识。 做空成本增加 8月3日晚,央行在官网公告称,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汇率波动管理三大工具之一,也是宏观审慎框架的组成部分。2015年“8·11”汇改后,为应对人民币波动加剧,央行首次要求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2017年9月,在市场预期趋于理性的背景下,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调整为0。 此次央行再次启动外汇风险准备金工具的原因很清楚,央行在公告中明确指出,此次操作主要是“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这一举措的影响也很直接: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将增加远期购汇成本,增加做空人民币成本,远期购汇规模减小有助于套利交易减少和汇率预期稳定。 CFETS指数超调 在人民币连续贬值逾3个月后,央行为何选择在此刻出手?市场人士认为,随着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来到6.90附近,应防止顺周期行为演变成“羊群效应”。 机构人士认为,不仅人民币兑美元的这个单一汇率“价格”值得关注,与贸易结构相符合的“加权价格”——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更值得关注。 “2016年年中开始运行的汇率机制的核心是维持一篮子指数合理稳定运行。目前,CFETS指数跌至92左右,已明显跌出维持两年多的94-95的‘合意区间’,表明6月以来的这一轮贬值,已有所超调,影响CFETS指数稳定性。”华创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张瑜表示。 4月下旬至6月中旬,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受美元强势格局影响,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下跌约1.7%,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从96.99一路上行至97.85,反而升值0.88%。 从6月中旬开始,人民币兑美元及兑一篮子货币出现加速“双贬值”。截至7月31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已回落至92.41,较6月中旬大幅下跌5.56%。同一时期,人民币兑美元出现更明显贬值。统计显示,6月15日至8月3日,人民币中间价累计下行6.81%;市场汇率调整幅度更大,截至8月3日触及6.90附近,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6月中旬已分别下行7.88%、8.17%。 市场人士说,在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是单一盯住美元,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锚”——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期大幅下跌,若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进一步恶化,对中国经济不利影响可能逐步显现。 汇率预期趋稳成共识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及兑CFETS货币篮子出现双贬值现象,是2016年初引入CFETS货币篮子之后首次出现的情况。 对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平安证券宏观固收组陈骁团队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中美经济增长表现分化;二是中美货币政策取向分化;三是外贸前景不确定性加大,外贸顺差或承压,而中国股市波动加剧,不利于境外资金流入;四是这轮贬值中,没有明显看到外汇干预的迹象,汇价走势对市场供求及情绪等因素反映比较充分。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本轮汇率波动与中美经济相对增速、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及全球贸易形势等因素有关,人民币可能仍有一定贬值压力,但政策信号显然有利于汇率波动收窄。 “年内中间价破7概率进一步降低,人民币企稳近在眼前。”在央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后,有机构点称。 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启动外汇风险准备金工具所表达的态度比工具本身可能更重要,尤其央行在公告中表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维持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平衡和稳定市场预期。”招商证券宏观谢亚轩团队称。[详情]

13年汇改红利:企业换汇居民出国更方便了
13年汇改红利:企业换汇居民出国更方便了

  ■本报记者 傅苏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非常短缺,美元可以说是一元难求,甚至连当时老百姓的外汇汇款都被看成重要的外汇来源。”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当时,由于国家外汇稀缺,为了鼓励外汇流入,国家除了用人民币等值兑换老百姓手中的外汇之外,还会额外给一定数量的外汇券。这种外汇券相当于优惠券,持有它,可以去特定的商店购买进口商品。这在当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 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城乡居民都可以持有外汇,无论是出国留学、旅游都可以方便地兑换外汇,可谓今非昔比。同时,国内到处都可以买到进口商品,外汇券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是想都不能想的事情。”连平感叹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汇改的步伐也从未停歇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始于2005年,“中间价”和“波动幅度”是中国特色的汇率形成机制的两大组成部分。2005年汇改结束了人民币长达10年的“固定汇率体制”。从那时起,人民币汇率总体上经历了“对美元单边升值”和“开启双向波动之旅”两个阶段。 2015年8月11日,央行启动新一轮汇改,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相对稳定,双向波动的特征更加明显。 “汇率变动对一个国家的房市、股市、债市都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汇率是我买卖股票的一个重要参考变量。”一位有着18年股市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市场价格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我国有管理的汇率形成机制,对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和防止汇率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8·11汇改后汇率趋于稳定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提升,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那时起,央行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结售汇相关规则。中间价形成机制从参考市场汇率到2015年年底增加CFETS一篮子货币指数,再到2016年年底进一步扩充一篮子货币种类,再到2017年5月底引入逆周期因子,最终形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因子”的新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8·11汇改后,当外汇市场面临较为严重的非理性行为时,央行及时运用包括外汇风险准备金和逆周期因子在内的政策组合拳,打破了人民币对美元单边贬值预期,防止人民币进一步偏离合理水平。 而自去年9月份以来,央行又相继取消了汇率风险准备金,将逆周期因子调为中性。业内人士认为,将央行逆周期因子调为中性,是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已基本成熟的一个标志。 “基本稳定是近两年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特点。”连平表示,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在1:6-1:7之间,区间波动幅度在10%上下。从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来看,人民币处于相对稳定态势,这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总体来看,对一个开放度比较高的国家来说,汇率不要出现趋势性的贬值,也不要出现趋势性的升值,能够在一个合理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所追求的目标。”连平表示。 企业避险意识不断增强 对于企业来说,经历过一次次的汇改,也从中积累了丰富的防范汇率风险经验。随着汇改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会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避险。 “汇率稳定有利于涉外经济部门有效地管理经济活动成本,更好地提升对外活动的规模和水平。”鄂志寰表示,汇率稳定不等于汇率水平长期不变,而是在浮动汇率制下,通过建立完善的外汇市场体系,提供足够的对冲手段,实现汇率稳定的目标。 “公司在过去两年遇到了很多次汇率波动风险。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更加市场化了,难度增大了。为此,公司对远期锁汇和期权等金融产品的需求增多,汇率风险管理成本也在增加。”宇通客车海外市场部副部长常浩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位于福建省石狮市的斯曼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鸿财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作为当地的服装外贸企业,目前主要采用人民币直接结算的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据了解,目前石狮市采用人民币进行直接结算的出口企业显著增多。 针对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走软,吴鸿财表示,人民币汇率短时间走贬,对外贸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利好,企业可获得更多的营业外收入。但长期来看,汇率是震荡起伏的,短期的收益不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企业更看重的是出口产品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能否提振当地的消费需求才是一个企业长远的考虑。 连平认为,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一定区间内波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利的。汇率波动相对小些,企业定价比较方便,交易成本也可以小一些。 在连平看来,国际上汇率避险的各种衍生工具已很成熟,只要企业愿意付出一些成本,汇率风险是完全可控的。但目前使用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企业仍然较少,这就导致金融机构提供衍生品服务的费用偏高。待规模壮大后,金融机构之间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定的竞争,那么价格就会相应下降。 在汇改与汇率稳定性间寻求新平衡 下一步汇改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连平认为,应从五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优化中间价报价机制,逆周期因子必要时仍可以使用;二是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增加汇率弹性,未来可逐步扩大到3%至5%;三是扩大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范围,目前场内外资机构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拓展,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四是丰富交易的产品种类,特别是增加衍生品种类;五是平衡市场的供求关系。 自2005年我国启动汇改以来,已先后三次调整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日间波幅区间。第一次是2007年5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日波动幅度区间从0.3%扩大至0.5%;此后于2012年4月16日和2014年3月17日分分别将人民币波动区间扩大至1%和2%。 在鄂志寰看来,未来需要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与汇率稳定性之间将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寻找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 鄂志寰认为,经济基本面将在人民币汇率形成过程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持续稳定的基础。与此同时,资本项目引起的跨境资金流动将逐渐超越贸易项目,成为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另外,鄂志寰认为,美元指数强弱仍是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外部压力来源。近年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表明,人民币汇率仍然在尝试与美元走势脱钩,展开自身的独立走势。2018年年初美元呈现跌势,近期出现逆转,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态势也将调整为趋势性波动,波幅显著小于美元指数的变动。中期目标仍然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详情]

今日视点:稳汇市还有哪些大招可用
今日视点:稳汇市还有哪些大招可用

  ■阎 岳  从今天(8月6日)起,为了应对化解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汇市顺周期波动迹象,央行决定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调整为20%。央行强调,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那么,除了已经使用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外,稳汇市还有哪些工具可用呢? 外汇市场的顺周期行为容易演变为“羊群效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影响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在2015年“8·11”之后,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及逆周期因子等工具陆续推出,用以平衡外汇市场的顺周期行为。前一个工具体现的是监管层的意志,后一个工具则是各报价行的行为,二者结合使用可更好地实现稳汇市的作用。 今年年初至上周五(8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降了3243个基点。7月3日,央行行长易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外汇市场的波动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和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有些顺周期的行为。他强调,“我们将继续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易纲就汇市问题表态一个月后,央行即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调整为20%。 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是一个承担着化解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的工具。 2015年“8·11”之后,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央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 2017年3月1日到9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涨了3529个基点。随后央行于9月8日下发通知决定自11日起,将境内金融机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所需提取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央行做出这种调整的依据是,当时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 从上面央行两次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条件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波动超过3000个基点可以看作是一个基本要素。未来随着外汇市场的变化,央行有可能适时适度调整这个工具的使用力度。 预防外汇市场出现“羊群效应”的另一个工具是调整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2017年5月底,在总结相关报价商经验的基础上,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新加入逆周期因子,调整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旨在更好地反映经济基本面变化,对冲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从加入逆周期因子的效果看,对于化解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波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1月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回应称,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银行均已对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使其报价模型中逆周期因子恢复中性。这一调整完全符合外汇市场自律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各行中间价报价的基准性和有效性。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强调,未来若外汇市场情绪再出现明显的顺周期波动,人民币汇率脱离经济基本面,各报价行仍可能会根据形势变化对逆周期系数进行动态调整,这也是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的应有之义。 由此不难看出,在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之后,若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波动仍没有明显改观,各报价行就将对逆周期因子进行调整,以稳定外汇市场运行。[详情]

人民币快速下跌"探因" 补跌需求"很大程度"被释放
人民币快速下跌

  人民币再触新低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导读 中国央行决定从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从零调整为20%,也对国际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构成新的威慑力,令人民币汇率迅速止跌反弹。 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持续升温,令人民币再度面临新的下跌压力。 截至8月3日23时,境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徘徊在6.8273,盘中一度跌至年内低点6.8972,较6.9整数关口仅有一步之遥;境外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徘徊在6.8455,盘中一度跌破6.9整数关口,触及年内低点6.9126。 8月3日,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日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直接逼近6.9整数关口,一方面是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升温令美元指数重回95上方,导致人民币汇率下跌压力骤增;另一方面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市场传闻“一波三折”,令人民币波动幅度骤然加大,吸引国际投机资本纷纷加大波动性套利交易额度押注人民币汇率贬值。 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新的外汇市场动态。 8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18年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指出,当前中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多年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有信心保持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8月3日16时欧美交易时段开启后,外汇市场突然涌现一波人民币大额买盘,令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迅速扭转此前跌势,出现逾300个基点的反弹,一举摆脱此前持续刷新年内低点的颓势。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决定从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从零调整为20%,也对国际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构成新的威慑力,令人民币汇率迅速止跌反弹。 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汇研究员王有鑫看来,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市场对未来人民币汇率预期,是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预期有着密切关联。只要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与定向宽松货币政策能令中国经济重回稳步增长轨迹,人民币汇率将很快企稳反弹。 人民币快速下跌“探因” Marc Chandler回忆说:“周四凌晨市场一度传闻中美将重启贸易磋商谈判,一度令离岸人民币汇率从6.8回升至6.76附近,然而随着美国政府方面进行澄清,并宣称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之后,离岸人民币汇率不但回吐所有涨幅,还迅速下跌至6.82方才企稳。” 人民币波动幅度骤然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波动性套利交易资本入场。 所谓波动性套利,即国际投机资本通过买入远期期权产品组合,围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性扩大机会,套取相应的无风险汇差收益。 具体而言,这些国际投机资本双管齐下,一方面利用按周借入更多离岸人民币头寸进行抛售,迫使人民币下跌且波动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则通过买入波动性套利期权产品“放大”远期外汇市场的人民币沽空力度,从而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跟风买跌人民币套利。 “过去一周这种套利策略收获颇丰,个别激进风格的对冲基金获得年化8%以上的回报。” 对冲基金BMO Capital Markets策略分析师Aaron Kohli透露。其实他们之所以敢于兴风作浪,一方面是押注中国央行不大会干预汇市(因为9月加息预期令美元重获新的升值动能,令人民币被动下跌),另一方面则豪赌中美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引发中美利差收窄,将促使中国资本流出压力骤增,引发人民币更大的下跌压力。 截至8月3日17时,中美利差(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收窄至51个基点,较一周前迅速回落6个基点。 在多位外汇交易员看来,尽管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跌压力增加,多数海外对冲基金并不认为人民币单边下跌预期将重新被点燃。一方面相比2016年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时期溢价幅度高达4%-5%,当前美元兑人民币1年远期(NDF)溢价仅为0.2%,表明机构投资者认为人民币未来下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美元指数历来有加息之后冲高回落的“习惯”,也令他们“投鼠忌器”。 “这也是3日17时左右人民币得以迅速反弹逾300个基点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近日人民币跌幅过大,反而令不少对冲基金认为人民币被低估。”Aaron Kohli认为,但不能排除中国央行可能干预汇市。原因是此前多数交易日人民币汇率都是在欧洲交易时段开启后大幅下滑,因此中国相关部门选择在此时出手干预,一则震慑参与沽空人民币的欧美投资资本,二则也暗示6.9不会轻易跌破。 补跌需求“很大程度”被释放 随着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中国央行与外管局的应对策略备受外汇市场关注。 8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2日召开2018年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要求,2018年下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扩大外汇市场开放,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丰富交易产品和工具,扩大境内外参与主体,建设开放的、有竞争力的外汇市场等,二是采取综合施策,打好防范化解外汇领域重大风险攻坚战。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严厉打击虚假欺骗性交易、地下钱庄、非法外汇交易平台等外汇违法犯罪活动,三是保障外汇储备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在一家美国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看来,最令海外投资机构关注的是,此次会议删去了“确保人民币在均衡合理区间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等阐述,或许意味着近期中国相关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的容忍度正在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对冲基金认为当前人民币补跌需求已被很大程度释放,未来下跌空间变得极其有限。 Aaron Kohli表示,只要人民币不脱离美元走势出现异常大幅下跌,或中国资本跨境流动出现一边倒流出迹象,近期央行直接出手干预汇率的可能性不高,但不排除会针对某些投机行为进行精准打击,遏制投机沽空人民币氛围持续扩散。3日傍晚中国央行突然调高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恰恰是精准打击之举,对海外投机资本利用远期期权产品开展波动性套利交易沽空人民币构成极强的威慑力。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补跌行情已经接近尾声,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两大新趋势,一是保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基本稳定,二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将取决于美元指数涨跌表现。[详情]

人民币“破7”现反转 央行将根据需要进行逆周期调节
人民币“破7”现反转 央行将根据需要进行逆周期调节

  人民币“破7”之际现反转,央行将根据需要进行逆周期调节 上周五(3日),外汇市场一度上演“反转”戏码。 当日,在岸人民币跌破6.88关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一度跌破6.91关口,刷新去年5月份以来新低。正当人民币逼近“7”关键时刻,当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启动预防措施,决定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这是自2017年9月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后,再次出手回调。与此同时,央行还表示,将根据需要进行逆周期调节。 消息一出,当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时间内拉升近500点。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均一度收复6.83关口。截至8月5日,离岸人民币报6.84,在岸人民币报6.82。 一位大行资深外汇交易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将增加客户远期购汇成本,可以看作是央行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比之下,市场更为关注人民币在跌破“6.9”关键支撑点下重启逆周期因子的可能性。央行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澳新银行中国市场经济学家曲天石表示,央行首先启动的是外汇风险准备金而非逆周期调节因子,说明央行更在意资金的跨境流动,而非汇率波动。他表示,外汇风险准备金是从企业端影响量,信号意义更强,而逆周期调节因子影响的是价格。 抬高企业远期购汇成本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将增加客户远期购汇成本,在多位银行外汇交易员看来,这属于央行的预防措施。 上述银行业交易员举例表示,企业远期购汇合约是指企业与银行签订一份合约,约定未来以一个固定的汇率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假如现在企业A与银行签订一份远期购汇合约,约定2018年12月将以1:6的汇率购买1亿美元。但1个月后,同样在2018年12月到期的远期购汇合约,约定汇率变成了1:7。 这意味着企业A在此前所签的远期购汇合约更值钱了。因为按一开始A签的合约算,买1亿美元只需要6亿人民币,现在买1亿美元要7亿人民币。只要企业A让银行在市场上协助平盘,让合约价值变现,即可获利。所以,市场上一旦有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带有投机目的的企业就会加大对远期购汇合约的需求,做空人民币。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企业则出于套期保值的目的,也会加大对远期购汇的需求,以锁定未来的购汇成本。 银行在与企业签订远期售汇(客户购汇)协议后,会相应在即期市场上买入美元持有至远期售汇合同到期,抛售人民币,从而将远期的贬值压力传导至即期市场,带来人民币的即期汇率贬值。 这时候,就需要外汇风险准备金出马。外汇风险准备金类似存款准备金。当各家银行收储外汇时,需要按总金额的一定比例缴存到央行指定专用账户,不得挪为他用,以备不确定风险的发生。对于银行来说,应计提外汇风险准备金=上月银行远期售汇签约额×20%。这意味着,以后银行要进行1亿美元的远期售汇,在下个月就必须提交2000万美元的无息外汇风险准备金。 为保证自身收益,银行就会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占用所要耗费的成本转移给购汇的企业。例如,此前远期购汇合约约定的汇率是1:7,现在由于要提外汇风险准备金,成本提高,银行可能就会要求1:7.2的比例来兑换美元,每一单位美元多收0.2元的人民币以充当成本补偿。 如此,央行提高银行业务成本——银行提高企业远期购汇成本——打击人民币空头与跨境套利势力。民生银行首席分析师温彬表示,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是为了增加在岸离岸套利成本,有助于汇率稳定。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2015年“8·11”汇改之后,到 2016 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距破“7”、外汇储备离破3万亿美元仅一步之遥。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央行曾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 不过在彼时,“海啸”最终退潮,人民币汇率不仅没有破“7”反而升值6%以上,外汇储备也止跌回升。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2017年9月,央行及时调整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不是资本管制措施。央行将其定义为“透明、非歧视性、价格型的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央行还表示,由于并未对企业参与外汇远期、期权、掉期交易设置规模限制,也没有逐笔审批要求,更没有禁止企业开展这类交易,显然不属于资本管制,也并非行政性措施,而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 逆周期因子将重启? 相比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市场普遍认为,在上周五央行释放的信息中,“将根据需要进行逆周期调节”或意味着央行将重启干预机制,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更大影响。 2015年“8·11”汇改以来,央行曾祭出“逆周期调节”,中间价报价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不过,随着单边预期被打破,市场进入双向波动,2018年1月9日,央行暂停使用“逆周期因子”,回归汇率政策中性。 温彬表示,如果人民币出现过快、较大贬值,央行也会在形成机制上重启逆周期因子,稳定市场预期。 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总经理甄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本轮人民币下跌是受美元整体反弹触发的。从2月下旬开始,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亮眼,失业率不断下行,增长提速,油价和商品价格上涨带动通胀回升至目标区间,市场对年内美元的升息预期更加坚定,美元汇率和收益率实现同步上行。 不过,尽管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快速跌破6.7、6.8等市场关注水平,但汇率形成机制一直未变、中间价较前一日收盘价偏离幅度不大,汇率涨跌基本由市场决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中信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孙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汇率形成机制来看,央行基本已经退出常态化干预。本轮贬值期间我国参与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各方均一直保持了“探索性的定力”,市场化程度较上一轮贬值期间显著提升,并未出现更多的行政性管制。 孙炜表示,从市场预期来看,目前市场主流观点是人民币汇率仍将承压,主要是由于参与主体将中间价形成机制、美元指数、国际收支、基本面、贸易状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放大为对中长期未来的担忧,体现在短期交易上就是做空人民币。这种预期可能会随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加强或减弱,但其或强化或转化,尚需要一个过程。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了多位外汇专家以及大行、股份行资深外汇交易员后发现,目前结售汇数据正常,单边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并未成型。一位大行资深外汇交易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尽管汇率波幅较大,未见居民或企业有恐慌性购汇行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顺差137亿美元,二季度远期结售汇逆差较一季度显著收窄60%。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而随着近期人民币贬值接连突破关键点位,监管部门亦尚未公布7月市场结售汇最新数据,市场担忧目前人们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是否已经发生恶化? 多位大行、股份行交易员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单家银行交易室并未发现结售汇有恐慌性购汇等迹象,此外,国际收支和贸易金融部门也没有看到大幅波动情况。由此,上述大行外汇资深交易员对第一财经记者预判,7月市场结售汇数应该与二季度整体趋势保持一致,不会出现过大资本外流的压力。 央行在人民币逼近“7”的关键点位及时发声,是否意味着央行的底线就是7或者“6.9”?对此,上述银行外汇资深交易员表示,你可能暂时觉得“6.9”,甚至整数关口“7”是一个关键点,只有在人民币汇率没过整数关口前,对市场的预期有一定心理暗示作用,但一旦真的突破“7”关口,这个意义也就消失了。 孙炜认为,从市场情绪和供求关系来看,现在参与形成机制各方基于理性分析、预测和交易,未出现以前的单边恐慌性预期。人民币每次突破6.7、6.8等重要支撑位,市场都产生自发回调,情绪自我调节较好。虽然目前市场预期性头寸有所增加,但是预期性头寸有交易成本,并不会一味单边。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指出,当前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目前央行已经退出常态干预,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不差,在经历了上一轮人民币贬值的考验后,证明政府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市场稳定。此外,目前央行工具箱中的工具也足够用。[详情]

人民币保“7” 央行重收外汇风险准备金
人民币保“7” 央行重收外汇风险准备金

  来源:金融市场 在人民币汇率距破“7”关口仅一步之遥的背景下,8月3日,央行发布通知,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消息传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暴涨超500点,在岸、离岸人民币收复6.83关口。在分析人士看来,“7”是人民币心理关口,不排除监管会有更进一步的措施出台,来维护汇率稳定。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重回20% 时隔近一年,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重新调回20%。根据公告,央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对于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回20%,央行表示,不属于资本管制,也并非行政性措施,而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对于有实际套保需求的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表示,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主要目的是为了管理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预期,特别是外汇市场的顺周期的因素,将得到有效抑制。 事实上,这并非央行首次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2015年“8·11”之后,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央行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之后随着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2017年9月,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据了解,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当人民币有贬值预期,而且贬值空间大于做空成本时,带有投机目的的企业会加大对远期购汇合约的需求。500金研究院院长肖磊表示,调整风险准备金的目的主要还是稳定汇率预期,实际上使得恐慌性和投机套利型资金减少,外汇交易成本增高。 人民币贬值引央行出招 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重新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在于稳定人民币预期。今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自4月初的6.27一路贬至8月初的6.88,贬幅逾9.7%,距破“7”仅一步之遥。 8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以6.8571开盘后一度跌破6.88,较上日夜盘收盘下跌了360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跌破6.89,刷新2017年5月以来新低,距离2017年1月的历史最低点6.9895仅一步之遥。 央行在发布外汇风险准备金调整通知时也指出,今年以来,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预期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也大体平衡。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重新收取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更为重要的在于信号意义,不排除央行会有更进一步的措施出台,来维护汇率稳定。 在央行宣布调整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跳涨逾500点,收复6.83关口。 监管表态人民币难破“7” 对于市场破“7”担忧,央行参事盛松成指出,因其是一个心理关口,目前人民币汇率不会破“7”。他解释称,实际情况是,中美都不希望人民币大幅贬值,也不存在所谓的均衡汇率。 盛松成表示,汇率贬值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是资本外流压力增大,还有损大国形象,更加容易使(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十分有限:通过贬值促进出口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虽然短期内有可能获得价格优势,但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 “的确,人民币破7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一方面是美元进一步大幅升值的压力并不会太大,另一方面,人民币破7的确会对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的信心产生较大影响” ,黄志龙表示,央行政策出台后,将增加远期售汇业务的资金成本,有利于遏制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的压力,也说明央行不会对当前人民币贬值置之不理,还可能会采取进一步逆周期调节的措施,来管理贬值预期。 央行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黄志龙表示,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调节的举措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可以在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打压人民币空头,以较少的成本来管理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走势。又比如央行可以对商业银行的企业和居民换汇业务进行窗口指导,进一步管理换汇业务,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政策,增加远期售汇业务的成本。同时,央行还可以再度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对人民币汇率采取非市场化的管理措施。 不过,肖磊也提醒,美元的吸引力依然较大,破“7”确实值得注意,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汇率依然是以弱势调整为主,适当的提高换汇成本可能是未来还会做的事情,风险准备金率可能还有提升的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详情]

人民币临“7”关键时刻 如何才能保住钱袋子
人民币临“7”关键时刻 如何才能保住钱袋子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老盈盈 “破7”?市场的敏感神经被再度刺激,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自4月初的6.27一路贬至8月初的6.88,贬幅逾9.7%。 这意味着你现在换一万美元较四个月前要多花逾6000元人民币、海外采购时,要多支付近10%的人民币;若外贸企业未锁定汇率风险,则敞口损失近10%。 云核变量金融董事总经理刘夏说,今年4月,美元开始大幅升值,今年美联储还将加息两次,美元还会继续升值。那么,人民币贬值也只能说是刚刚开始…… 不过,8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结束4连贬,调升351个基点,报6.7942;但在岸人民币(CNY)跌破6.84,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跌破6.86。次日,CNH日内连破6.88、6.89、6.90、6.91关口。 如果用“跌跌不休”描述四个月人民币即期汇率的表现并不为过,莫非“贬值预期”又起?也许未必。外汇掉期市场似乎是另一番景致。近日人民币远期贴水行情昭示人民币看升。 “相信决策层希望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即使市场情绪偏空,有贬值压力,但1年远期NDF走势显示人民币并无贬值预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说,“目前该溢价为0.2%,2016年年底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时,其溢价曾高达4%-5%。” 而预期管理几成当下决策层的重中之重。“管控和引导好市场预期是当下的关键,一旦预期失控,将大大挤压央行的政策空间!”一位央行接近人士说。 8月3日晚7:00,央行官网发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此举昭示人民币空头的交易成本将会被抬升。消息甫出,CNY、CNH应声上涨。 央行参事盛松成对经济观察报说,实际情况是,中美都不希望人民币大幅贬值;亦不存在所谓的均衡汇率——这是个事后的概念。近两年持续研究和分析判断汇率走势的他认为,目前人民币不会破“7”,因其是一个心理关口。 一位西南上市企业的财务总监感叹人民币贬值速度之快,企业甚至来不及反应。正纠结是否该做“锁汇”,进行套期保值,但其又担心高位被套。 大华银行(中国)环球金融部主管杨瑞琪告诉经济观察报,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相对有利,企业可运用银行提供的外汇套期保值工具,例如外汇远期交易,外汇期权和结构性产品帮助企业来锁定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而锁定人民币收益。 现在,于市场主体而言,不管是企业、金融机构还是个人,个中滋味难以言表,或忧或喜;关键在于,其钱袋子该如何求稳不“瘪”? 破“7”之虞 就在8月1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84关口,较早间高位回落近400点,报6.8402。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8255,试探6.83关口。2日,CNY、CNH分别跌破6.84、6.86关口;3日,CNY、CNH分别再破6.89、6.90关口,距“7”仅一线之隔。之前的一次是在7月19日,在岸人民币下跌超400点,离岸人民币跌破6.8。 刘夏认为,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明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年初到4月中,美元贬值而人民币跟随性的相应升值。 第二阶段:4月中旬至5月底,美元升值,人民币随之相应贬值。但两者的幅度并不一致,这一阶段美元的升值幅度达6.2%,明显大于人民币的贬值幅度1.7%。 第三阶段:6月初至8月3日,美元大致稳定而人民币加速贬值,尤其是6月中旬之后—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6.4贬值到6.83,贬值幅度达6.7%。“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的加速贬值,促发因素是央行不跟随美联储加息,而催化剂则是中美贸易战下对中国经济悲观预期有所增加。美元走强可以解释绝大部分人民币的贬值。”刘夏说。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分析,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未明显偏离市场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温,提升了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信心受到一定影响。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录得历史第二个、也是最大一个季度逆差,为341亿美元,市场对中国出口的忧虑和国际收支变化使人民币走弱。 鄂志寰亦注意到,7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有所回调,但人民币继续走弱,这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大有关。加之,近日央行通过实施定向降准、超额续作MLF、给予商业银行中长期资金以鼓励其增配低评级信用债等措施,释放超过1.4万亿的流动性,使得中长期资金利率较年初显著回落近100点。在美联储加息如期推进的背景下,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边际趋松的共识亦是人民币走弱的原因之一。 一位资金外汇交易人士称,此轮贬值,是境内外市场因素的综合反映,并非央行刻意引导,可以看作央行对汇率波动弹性容忍度增加,长期来看,上下的波动幅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当然,央行是否有具体的点位控制,一定程度上会受美元指数的影响。 有别过往,这次似乎市场与央妈都在试探彼此对汇率风险的承受度。或许,此前被央妈“打爆”的余悸尚在,人民币空头变得颇为谨慎,其持有的头寸不敢太大。市场相信,必要之时,央妈该出手时会出手,而且那种“干预”未必动辄需要使用外汇储备。 央妈的必要之时是哪个点位呢?盛松成相信人民币目前不会破“7”。这个心理关口不易穿破。 盛松成认为,汇率贬值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是资本外流压力增大,还有损大国形象,更加容易使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十分有限。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速4.1个、2.2个和0.6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没有必要通过贬值促进出口来拉动经济。“通过贬值促进出口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虽然短期内有可能获得价格优势,但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盛松成说。 还记得那一年的人民币破“7“时刻吗? 2016年12月29日那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报6.9497,但就在12月28日晚间,市场预演了7时代场景,当晚彭博提供的报价显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了“7”。就此,央妈在第一时间声明:称有个别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整数位心理关口”,对此行为表示谴责,并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的权利。 与其说央妈怒了,不如说央妈传递了一个保“7”的隐秘信号。 现在呢?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虽未提及汇率,但首提“六稳”。诸如: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细品这“六稳”均与汇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性。不妨倒着看,稳预期,稳预期不只是经济层面,更有市场的信心层面。 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认为,政治局会议要求稳定金融,未提及人民币汇率,说明决策者对人民币汇率暂时持有开放的态度。而且提及的稳外贸,恰好是市场推动汇率走低后的附带结果。“未来汇率应该会继续比较自由波动,但是较大的波动,比如低于7/美元,可能会引起政策的重视。”陈世渊说。 那么,“7”是否为央行的干预点位呢?对此,管涛没直接回答。他说,相信央行会做沙盘推演,测试容忍度多少,可以承担什么后果。但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中间价没有干预的痕迹,基本遵守了中间价公式。上一轮的人民币汇率贬值考验证明央行有能力、有条件“维稳”。更何况,央行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且掌握高频数据;吃过亏的人民币空头可能不敢轻举妄动。 无形之“手”渐趋透明 毕竟,此时非彼时。市场主体、决策层对风险的容忍度在提升;包括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亦渐趋明了。这大概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当无形之“手”渐趋透明之时。 得益于过往的教训及较显性的机制,一位资深外汇顾问说,这一轮的震动,其实并不像上次那样大,社会企业各界对波动逐渐适应,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所提升,但具体的科学管理和规划还有待提高。 市场变得越来越“透明”,如果你洞悉人民币中间价汇率形成机制,不难及时掌握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动态。 值得一提的是,8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结束4连贬,调升351个基点,报6.7942。而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293,16:30收盘价报6.7948。 依据新的汇率定制形成机制,从“收盘价+一篮子货币”可以看出,前一日收盘价6.7948与次日的中间价6.7982颇为一致。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张瑜说,政策层面自2016年6月份开始,强调维持一篮子货币稳定,该机制亦由此正式运行。因此,如果外盘发生变动,要维持一篮子稳定,则中间价要足够有弹性;换言之,美元升值人民币就贬值,美元贬值人民币就升值。 事实上,据鄂志寰观察,尽管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但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恐慌情绪。近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调整周期,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汇率政策更加了解,市场可以通过人民币外汇对冲产品及衍生产品等工具来平衡汇率波动的风险。 “由于内地外汇市场及衍生品发展较境外有差距,未来离岸市场将成为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的主要市场,相关产品交易量将加快增长。”她说。 不过,在陈世渊看来,央行有可能会控制汇率节奏。直觉管理层目前尚未确定汇率未来走向,但思路肯定和过去不一样。“我不觉得6.8是个实质性阻力点位,美元目前较平稳,人民币现在是个比较好的自由浮动时机。” 陈世渊认为,这轮贬值的大背景,是管理层明显更加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汇率,今年以来几次表态加快汇改,让浮动的汇率反映经济基本面变化,从而起到防范外来冲击的第一重屏障作用。 其次是贸易战风险加剧,是触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贸易战会使出口受损,经济基本面恶化,人民币汇率因此有自发调整的需要。再者,人民币汇率波动,并没有引起较大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变化。“综合这几个因素,长期汇改和短期经济变化指向同一个方向,人民币汇率因此波动加大。央行基本没有干预市场决定的汇率方向。”陈世渊说。 鄂志寰告诉经济观察报,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目前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信心层面,与加息预期升温下的美元指数走势形成共振,加速推动人民币贬值。未来一段时间内,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进一步体现在商品进出口领域,由此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 此时,又正值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进程提速,市场主体该如何加强汇率风险对冲和风险控制? 如何稳钱袋子 “无形之手”的渐趋透明固然有助于市场主体管理汇率风险,但也是因人而宜,因事而定,个体差异较大。 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三年前开始做美元理财……”一位女儿在美国留学的高知母亲说。其在人民币汇率6.3-6.4时,换了些学费;但当近期人民币贬至6.8时,又换了一部分。“感觉能换还是换一些好,也许人民币会破7。” 一位西南上市企业的财务总监感叹人民币突然贬的太快,企业来不及反应,美元一个多月涨了百分之七八,差不多到了近年高位,现在这个位置进行锁汇风险较大。 在这位财务总监看来,一方面该点位估计涨得差不多了;前年到6.9的时候,大家以为会到7/7.2以上,但最终反而往下走了。所以此时比较两难:如果6.83去锁汇,可能会被套;若不做,又感觉还有向上空间,但空间多大不好判断。 “目前中美贸易战尚无结论,我们会看央行会否采取一些干预的措施阻碍美元继续上涨再做决定,现在这个点大家积极性都不高。”上述财务总监说。 这位财务总监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企业在美元兑人民币6.3/6.4的时候做了锁汇——那时的时机较好。企业还通过换汇还了几笔美元借款,从借款到还债用了一年的时间,基本没耗用成本,后续本想接着做,包括还有几笔一年快到期的美元债,也想通过用购汇的方式换掉,但不巧碰到人民币流动性开始紧张,一时无法操作。 就此,杨瑞琪称,上述企业有投机的想法。因为没有人能确定外汇市场未来的走势,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控制不确定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层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模式与现金流情况,例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投资计划等判断企业的外汇风险,尽量做好套期保值,而不是投机外汇市场。”他说。 至于企业的汇率损失敞口,上述财务总监颇感欣慰,因为其所在的企业现在没有用远期购汇的方法去还债,这种方式要做会计确认,外汇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的盈利或者亏损,都要记入财务报表。 该财务总监说,企业现在的想法是要在香港重新筹划组织银团和发行美元债置换快到期的美元借款,因为其是香港上市公司,很多美元都在香港银行借的,即境外债,目前的一笔是通过新债去归还老债,会计原则上可以允许不作确认。 当然,“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会使企业外币偿债负担加重,外汇风险敞口较大的企业需要加强避险意识,善于利用外汇市场的工具开展套期保值。”鄂志寰说。她建议,在此层面,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外汇买卖、期权、掉期等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外汇风险。当前,很多企业通过运用多样化的金融手段,如通过海外发债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企业负债结构等。 此过程中,“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把控好境内外的金融环境变化(包括利率、汇率、税率等),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鄂志寰说。[详情]

情绪扰动加重汇率超调 外资逆势增持人民币债券
情绪扰动加重汇率超调 外资逆势增持人民币债券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图 ⊙张琼斯 张骄 ○编辑 浦泓毅 3日,人民币汇率一度走出“过山车”行情。16时2分前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至6.8965,创下去年5月以来新低。不过人民币汇率在触底后快速拉升,日盘收报6.8620。 晚间,市场迎来了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逆周期调节。人民银行决定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受此影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上涨逾200点,收复6.86关口。 记者梳理,7月以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幅已达3.76%。尽管人民币一路走低,但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热情不减。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债登”)披露的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已连续第17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仓位较去年同期增长60.92%。 7月人民币对美元和篮子货币双贬 针对昨日的汇率行情,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因素来看,这依然是中美处于不同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分化影响的结果。从短期来看,近日美联储偏鹰派的表态、美国强劲的经济数据、当天短期利率的快速下行、股市行情等因素叠加,使得人民币汇率一度出现急贬。 “3日的短期利率下降非常快。下午,中国一年期互换利率已经和美国一年期利率基本持平,甚至比美国的利率稍低,意味着中美利差已经非常窄了。”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股市下跌也可能致使海外投资者卖出一些股票,卖出股票会形成供汇行为,从而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 昨日的行情实则延续自7月。7月人民币兑美元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双双走低,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从6月29日的95.66,跌至7月27日的92.95。这意味着人民币对篮子货币也出现了贬值,与此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对CFETS篮子货币总体升值的情况已有所不同。 针对这一现象,明明分析说,近两个月来,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美元升值幅度不大,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大于美元升值幅度。他认为,这主要是受市场情绪性因素的扰动,带动了汇率在短期内的加速波动。 “此前,美元走强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较大,现在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可能对汇率走势形成更重要的影响。”谢亚轩说,外汇供求关系受情绪性因素影响较大,国内外市场环境对人们的汇率预期、买卖外汇的行为都有影响,因此出现了买外汇多、卖外汇少的情况。 市场在经历了一日“大起大落”后,迎来了监管的最新动向,或会对未来汇率走势产生深远影响。人民银行3日晚间宣布,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 “目前国内经济政策正在积极调整,基调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基本面回归平稳,汇率压力也会有所减弱。”明明表示。 外资机构逆势加仓人民币债券 中债登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7月境外机构在中债托管的人民币债券余额为13540.77亿元,当月增持量达582.2亿元。这是境外机构连续第17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仓位较去年同期增长60.92%。 在兴业研究固定收益分析师梁世超看来,短期汇率波动不是影响外资机构投资中国债券意愿的主要原因。他分析,一方面,外资机构配置债券的目的较为丰富;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超调可能在未来会给海外债券投资者带来更大收益,因此,当前或成为外资增持中国债券的一个合适时点。 长期来看,不少外资机构认为人民币仍具备升值潜力,人民币汇率下调反而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 “海外投资者选择配置人民币资产更多还是出于资产配置、资产多元化的原因,这种配置是中长期的,因此他们不会过度关注短期内汇率波动。而外资增配人民币资产,也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支撑。”谢亚轩表示。 据兴业研究团队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至7月份,外资机构在中国债市加速配置利率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利率债今年以来的优异表现。 “仅从上半年情况看,外资机构新增配置国债占到国债净增量的75%,外资机构已经成为目前国债品种不可忽视的配置力量。”梁世超分析称。 站在收益的角度看,外资机构也仍有充足动力配置境内利率债。“从中国债券配置价值来看,即使算上汇率波动因素,今年1至7月国债实际收益(票息+资本利得)横向对比仍位列全球第一。”梁世超表示。 长期来看,梁启超认为,未来外资机构配置债券时更需要关注中国利率走势、海外投资债券税收问题的解决进度等因素。从配置品种来看,重点仍聚焦在利率债。[详情]

央行出手维稳!通过价格传导发挥作用 并非资本管制
央行出手维稳!通过价格传导发挥作用 并非资本管制

  ⊙张琼斯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浦泓毅 宏观审慎管理中的逆周期调节再度出手。 中国人民银行3日晚间宣布,自本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旋即,离岸市场人民币一改颓势,迅速拉升逾500基点。 据悉,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稳定市场预期 抑制“羊群效应” 简而言之,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但由于企业并不立刻购汇,而银行相应需要在即期市场购入外汇,这会影响即期汇率,进而又会影响企业的远期购汇行为。 “这种顺周期行为易演变成‘羊群效应’。”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指出。而创立于2015年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则可以对冲这种顺周期波动,达到逆周期调节的作用。梳理可发现,外汇风险准备金在我国已经经历过几轮变化。 2015年“8·11”汇改之后,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人民银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 时至2017年9月,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人民银行及时调整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今年以来,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预期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也大体平衡。但是,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 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人民银行决定再次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表示,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之前市场可能已经形成新的贬值预期,若不干预,市场波动或会进一步加剧,进而产生一些不确定性。央行选择此时调节外汇风险准备金,可以稳住市场预期。 通过价格传导发挥作用 并非资本管制 市场有观点认为,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是否属于资本管制措施。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指出,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并未对企业参与外汇远期、期权、掉期交易设置规模限制,也没有逐笔审批要求,更没有禁止企业开展这类交易,显然不属于资本管制,也并非行政性措施,而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 发言人解释,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含期权和掉期)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而计提风险准备,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属于透明、非歧视性、价格型的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据悉,外汇风险准备金由金融机构交存,不针对企业。企业可按现有规定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作为企业套期保值工具的性质不变。为满足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要求,银行会调整资产负债管理,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对于有实需套保需求的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详情]

非农来袭美指涨势延续 在岸人民币收报6.8620贬320点
非农来袭美指涨势延续 在岸人民币收报6.8620贬320点

   相关阅读: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网传汇出美元失败退回人民币?或与“提现限额”有关 新浪财经讯 8月3日,非农即将来袭美指涨势延续,在岸人民币收报6.8620,上一交易日收报6.8300,贬值320点。 非农即将来袭 美元指数收复95关口 美元指数大涨,突破95关口,之前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乐观评估,以及国际贸易局势再度趋紧提振美元。北京时间周五20:30,美国将公布7月非农就业报告。接受外媒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美国7月非农就业岗位料增加19万,上月为增加21.3万。 专家:下半年人民币将呈“V”形反弹态势 “汇率对于稳金融非常重要。”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汇研究员王有鑫表示,目前来看,稳定经济增长优先度高于汇率稳定。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没有跌破潜在的风险底线,央行不会轻易出手干预外汇市场,汇率更多将由市场力量和外汇供求决定。 在王有鑫看来,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实际上是与经济增长预期紧密相关,二者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本轮人民币贬值发生在美元走强阶段,最近几天美元指数出现回调,但人民币反而加速贬值,也印证了情绪变化。美元前期快速升值的累积效应逐渐凸显,人民币贬值的‘螺旋’效应和‘自我实现’惯性逐渐形成。因此,重塑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王有鑫表示。  展望下半年,王有鑫认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会“先跌后稳”,走出“V”形反弹走势。 王有鑫认为,考虑到三季度美联储还将大概率加息,预计三季度人民币汇率还有贬值的可能。  王有鑫表示,四季度支撑人民币汇率走高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美元指数在四季度会出现回调。二是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依然保持稳定,这也是央行选择按兵不动的重要原因和底气所在,稳定的跨境资本流动将确保人民币汇率最终实现稳定。三是人民币“补跌”需求已极大程度释放,而且央行有充足的经验和工具应对贬值。 人民币短期破7概率小 目前市场比较一致地认为,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压力犹存,对美元汇率仍将延续较大波动的运行态势,但不少机构认为,人民币贬值空间仍有限,近期破7的可能性并不大。 莫尼塔宏观研究报告指出,从中美利差、政策态度和预期差来看,后续人民币汇率仍有贬值空间,但这一空间正在收窄。首先,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已较接近中美利差水位,贬值压力的释放愈发接近充分;其次,随着特朗普表示不喜欢强美元,市场对美元指数的看法已不如此前乐观。最后,目前美国花旗经济意外指数已转负(体现美国经济不及预期),美国与欧洲的差值也快速向零收敛。这表明当前美元的价格应已较充分地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进一步上冲空间因而受限。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一些机构下调了对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但直接下调到7元以下的仍不多见。德意志银行近日就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底预测价从6.8元下调至6.95,距7元仍有“一步之遥”。这似乎也证明了,7元这个关口对于市场各方的含义。但也有观点提示,虽然短期破7概率不大,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于“小概率事件”也应有所防备。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在即将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中,将会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详情]

离岸人民币跌破6.91关口 三日贬值超过1.5%
离岸人民币跌破6.91关口 三日贬值超过1.5%

   相关阅读: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网传汇出美元失败退回人民币?或与“提现限额”有关 新浪财经讯 8月3日,离岸人民币继续走低,跌破6.91关口报6.9103,三日贬值超过1.5%,日内连续跌破6.88、6.89、6.90、6.91关口,刷新去年5月份以来新低。在岸人民币跌破6.89关口。 非农即将来袭 美元指数收复95关口 美元指数大涨,突破95关口,之前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乐观评估,以及国际贸易局势再度趋紧提振美元。北京时间周五20:30,美国将公布7月非农就业报告。接受外媒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美国7月非农就业岗位料增加19万,上月为增加21.3万。 专家:下半年人民币将呈“V”形反弹态势 “汇率对于稳金融非常重要。”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汇研究员王有鑫表示,目前来看,稳定经济增长优先度高于汇率稳定。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没有跌破潜在的风险底线,央行不会轻易出手干预外汇市场,汇率更多将由市场力量和外汇供求决定。 在王有鑫看来,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实际上是与经济增长预期紧密相关,二者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本轮人民币贬值发生在美元走强阶段,最近几天美元指数出现回调,但人民币反而加速贬值,也印证了情绪变化。美元前期快速升值的累积效应逐渐凸显,人民币贬值的‘螺旋’效应和‘自我实现’惯性逐渐形成。因此,重塑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王有鑫表示。  展望下半年,王有鑫认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会“先跌后稳”,走出“V”形反弹走势。 王有鑫认为,考虑到三季度美联储还将大概率加息,预计三季度人民币汇率还有贬值的可能。  王有鑫表示,四季度支撑人民币汇率走高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美元指数在四季度会出现回调。二是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依然保持稳定,这也是央行选择按兵不动的重要原因和底气所在,稳定的跨境资本流动将确保人民币汇率最终实现稳定。三是人民币“补跌”需求已极大程度释放,而且央行有充足的经验和工具应对贬值。 人民币短期破7概率小 目前市场比较一致地认为,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压力犹存,对美元汇率仍将延续较大波动的运行态势,但不少机构认为,人民币贬值空间仍有限,近期破7的可能性并不大。 莫尼塔宏观研究报告指出,从中美利差、政策态度和预期差来看,后续人民币汇率仍有贬值空间,但这一空间正在收窄。首先,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已较接近中美利差水位,贬值压力的释放愈发接近充分;其次,随着特朗普表示不喜欢强美元,市场对美元指数的看法已不如此前乐观。最后,目前美国花旗经济意外指数已转负(体现美国经济不及预期),美国与欧洲的差值也快速向零收敛。这表明当前美元的价格应已较充分地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进一步上冲空间因而受限。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一些机构下调了对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但直接下调到7元以下的仍不多见。德意志银行近日就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底预测价从6.8元下调至6.95,距7元仍有“一步之遥”。这似乎也证明了,7元这个关口对于市场各方的含义。但也有观点提示,虽然短期破7概率不大,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于“小概率事件”也应有所防备。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在即将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中,将会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详情]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微博推荐

更多

人民币汇率调查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