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时隔不到一年,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今起恢复到20%。央行上周五作出的这一决定,恰逢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90关口,此消息一出,离岸人民币汇率暴涨逾500个基点,在岸人民币也回升至6.83左右。
可以看出,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恢复到20%,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近几个月来人民币的快速贬值。在过去的4个月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跌幅已达8.5%,近几日人民币贬值速度呈现加快态势。央行此时出手,也是对市场贬值预期的及时修复。
央行之所以会选择提高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来稳定汇率,是因为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不过,企业并不立刻购汇,只是与银行签订远期执行协议,但对银行来说,签订好协议后,为了对冲自身面临的风险,通常会在即期外汇市场买入外汇,人民币因此会面临抛盘和贬值的压力。所以说,远期售汇签约规模放量,会对即期汇率形成负反馈,加速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这就是央行所说的顺周期的羊群效应,“贬值预期—远期售汇签约规模—即期汇率”三者之间循环往复、不断强化。因此,提高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旨在增加企业远期购汇的成本,从而抑制即期汇率的贬值。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通过价格手段使得交易成本抬升,引导市场行为的自发调节,这既不属于明令限制某项外汇交易的资本管制,也不属于央行直接消耗外汇储备、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的干预举措。
至于提高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如何?从2015年的操作来看,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对于抑制远期售汇业务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如2015年10月开始征收,当月银行代客远期售汇签约额较8月的高点下降了93%,但对于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影响则并非立竿见影。
因此,对比当年的相同操作,此次央行再次祭出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虽然在岸和离岸的人民币汇率迅速强势拉升,但这股升值势头是否能持续下去值得观察,毕竟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众多,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会延续双向波动的趋势。
不过,央行选择汇率逼近7之时出手稳定汇率,实际上也是向市场释放信号。正如不少分析所指出,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市场层面,7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难以突破的心理价位。
展望未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从美元指数的角度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美元指数进入了震荡调整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已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从政策工具看,央行手中还有诸如逆周期因子等多种政策工具可以应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因此,短期内7或是这一轮贬值的底部。但需要警惕的是,今年以来,国际收支出现显著变化,一季度更是出现了非常罕见的经常账户逆差。未来国际收支形势如何演变,将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扰动。
责任编辑:郭建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