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哥张驰:去A股IPO风险远超创新层

2016年06月07日08:40    作者:啃哥张驰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机构专栏 啃哥张驰

  要知道,三年后的新三板,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超过目前僵化的A股,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新三板不会散户化,它不会成为第二个A股,它就是新三板,走自己的路。

请不要再提新三板转板请不要再提新三板转板

  最近,啃哥接触了不少新三板已挂牌的规模各方面还不错的企业。因为有融资需求所以啃哥才有机会接触。但是,不少都出现了一个同样的观点,即此次融资完成后,立即从新三板退市,去A股IPO排队。

  那么,接下来说的就是根据A股挂牌企业的估值,市盈率测算,目前市盈率倍数进入后,有多少的涨幅。从而,资本,赶紧来吧。诸多投资机构也就同时趋之若鹜。

  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啃哥认为,这其中的逻辑真的是是存在大问题的。

  之所以这样的一批企业纷纷在新三板大规模融资,融资后撤材料去A股排队。从企业本身的出发点,当然是,可以提高估值,可以大比例融资。因为如果去了A股排队,假设排队3年,那么意味着3年企业都不能再进行融资,因为股权结构不允许再发生变化。那么,真的会是这样吗,其实,这中间,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1)  A股目前排队企业已经超过800家,每年挂牌也就200家左右。那么就是说,排队3年以上,才有可能挂牌。这是巨大的时间成本。同时排队这3年,企业是不允许融资,不允许改变主业,也不允许对外大比例投资。至于对外收购等等,更是免谈。硬生生等三年,市场机会全部不能抓,实在可惜。

  2)  2015年A股上市过会率是75%,据说2016年整个数字还会降低,因为排队家数太多。那么,意味着即使排队三年排到了,还有可能上不了市,白白损失三年时间,什么也不能干,你说可惜不可惜。也就是说,即使去A股排队,其实能够最终排到了,过会的概率也只有不到七成把握。

  3)  啃哥试问,难道三年后的A股一定会是今天的市盈率吗?三年后的新三板还会是今天的新三板吗?事物都是飞快发展的。用今天的A股市盈率给企业估值测算3年后在A股退出的收益,实在过于勉强。不禁想起了刘欢那首,弯弯的月亮,其中“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动态的看问题好不好。想想去年大规模的以360为代表的中概股私有化浪潮,多少大基金参与其中,结果呢,前段时间传出禁止中概股借壳A股,要知道当时回归的估值都是假设A股借壳成功的估值,再进行当时估值融资的。现在,大面积的中概股不知道该去哪里,当然,很有可能选择新三板。但是,估值模型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去年那一大批投资中概股的基金基本上都会有不少的损失。

  4)  最新传出的消息,因为A股排队家数过多,因此准备提高审核门槛。创业板利润3000万以上,中小板利润5000万以上。没达到的会要求主动撤材料。多种信息表明,其实更高层面可能不鼓励企业来A 股了。那么,逆市而动,还非要去A股凑热闹,真有必要吗?

  5)  如果优质企业在新三板,分入创新层,那么,接下来的一年,是创新层新的政策叠出的时间窗口。会有针对创新层的无数的利好政策。试问,在这么好的时间窗口,如果企业从这边退出,去那边排队,那么,真的是节奏完全错误。结果是,新三板的利好没有抓住,A股排队也没排上去,两头都没占到,实在可惜。

  总之,啃哥想说,因为新三板转板制度还没有推出,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推出。目前市场上所谓的转板,都是为了融资需要,提高估值的一种方式而已。而如果企业真的去A股排队了,其实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超过目前在新三板创新层。

  要知道,三年后的新三板,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超过目前僵化的A股,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新三板不会散户化,它不会成为第二个A股,它就是新三板,走自己的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的根本性的变革。正在复制这美国70年代的资本市场大变革。如果看清楚了这一点,那么,仅仅为了一些短期的高估值融资,真的有必要吗?那样有可能丧失的企业是中长期巨大利益的。

  建议新三板企业,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兼听则明,多几分分析,多一些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只扪心自问。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情不是正确的事情,就如同2015年火热的中概股回归那样。

  (本文作者介绍:本名张驰,北京新鼎荣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新鼎资本)董事长,微信公众号:啃哥张驰。)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三板 中概股 ipo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私募新政第一天:板块“大崩盘” 中科招商一度损失157亿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