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创新已经走火入魔

2013年08月19日 09:45  作者:熊锦秋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熊锦秋

  高频交易、套利交易,这些都是虚拟领域的赌术,根本不可能对上市公司经营产生任何影响。券商创新、金融创新已经走火入魔,局限于虚拟领域的赌术提高偏离了股市发展的最终方向,有时甚至在市场制造灾难,这是需要警惕的。

  8月16日上午11点05分,大批权重股被瞬间拉至涨停板,下午两点多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其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经初步核查,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微博],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同日,光大证券将18.5亿元股票转化为ETF卖出,并卖空7130手股指期货合约。

  光大证券这个事件发生后,应该予以深刻反思。

  首先,今后遇到此类事件股市应该临时停牌。股市突然发生突发事件而大幅波动,实施暂时停牌,好让投资者知道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投资者平复心理后再正常交易,这才比较妥当。

  如果让交易继续,由于靠目前上市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制度远水难救近渴,那么就需要交易所、证监会[微博]等市场管理部门及时发声,针对市场传闻通过官方微博等及时披露相关信息,让广大投资者及时知道事件真相,让一些谣言不攻自破,如此也可减轻其对市场的危害。

  其次,要加强股市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散户通过电话委托交易系统等交易,系统都会提示交易多少股票,如果账户资金不足交易金额,这个交易指令自然无效,需要重新输入,透支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人称目前券商自营账户交易时可任其下单,只要收盘后结算把资金凑齐就行,此次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但光大证券自营账户资金未必有200多亿元。据称光大证券这一高频交易程序问题触发后,自动下单,停都停不住,最后是拔了电源,倘若系统生成更多买单或者没有中止,后果更不堪设想。

  没有相应资金却可以随便输入交易指令,可以说这里面的风险可谓无穷大;对券商自营的监管,一直处于薄弱状态,这是导致证券公司甚至整个股市产生巨大风险的一个最大风险源,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因此,这不仅对券商、对交易所和监管者都敲响了警钟,提醒需要在券商、基金等行业全系统挖地三尺进行风险排查。

  其三,大资金热衷于高频交易等赌术提高。在笔者看来,高频交易、套利交易,这些都是虚拟领域的赌术,根本不可能对上市公司经营产生任何影响。上市公司不创造出来利润供市场分享,赌术再高,也只是套取其它投资者的利益。股市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优化资源配置,让有水平的经营者运作更多资源,创造更多财富;券商创新、金融创新已经走火入魔,局限于虚拟领域的赌术提高偏离了股市发展的最终方向,有时甚至在市场制造灾难,这是需要警惕的。

  当前A股市场总体制度还不健康,对上市公司、对大股东等监督约束还不到位,需要基金、券商等大额投资者亲力亲为,以股东身份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这才是正途。

  其四,网络媒体等方面也应该自律。比如股市突然暴涨,一些传闻在网上大肆传播,比如“收市后公布优先股试点方案,大市值的蓝筹股,绝大部分股份转为优先股,只拿分红,不再流通”等等,这是导致一些股民追高的主要原因,网络媒体对于一些没有求证的信息,建议不要传播、或者不为其提供传播平台或渠道。

  其五,股市需要革命性改革举措。面对各种治市举措,股市都纹丝不动,倒是创业板投机泡沫犹如“肿瘤”一样越长越大;但一个“优先股”消息就可把蓝筹股激活到天翻地覆、并将创业板吓得屁滚尿流,作为政策制定部门,是否应该有所感悟?

  虽然最后证明“优先股”消息是空欢喜一场,但就此可以看出市场所思所盼,市场其实就需要“国家股转优先股”一类的革命性改革举措。

  让国有股大部分持股转化为优先股,其他股东就可以在公司治理中有更大话语权,制约A股市场的“一股独大”卡脖子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中小股东就会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并对内部人形成有效控制,这将提高公司治理绩效。

  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采取注资救援,多是买入公司优先股,既可确保国家股享受固定利益,又可防止干预上市公司运作、让市场自己说了算。A股市场为什么不尽快学习借鉴呢?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市场评论人士。)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乌龙指光大反思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