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时代再无投资大师

2013年08月26日 09:36  作者:肖磊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肖磊[微博]

  计算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量化交易的发展让更多天才般的投资者不再依赖于人脑,那些本应该成为巴菲特、索罗斯的潜在投资精英,最终依然无法摆脱量化交易的诱惑,从而消失在茫茫人海当中。

量化交易被资本市场当成了一种壁垒,在流行玩团队的时下,更是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量化交易被资本市场当成了一种壁垒,在流行玩团队的时下,更是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

  巴菲特远离纽约金融城,坚持看报,在选择投资方面从不使用电脑分析,自我约束能力较强。自我约束并不是简单的规避某种行为,而是要在对市场做出思考之后,寻找立足于可持续的“投资之道”。

  巴菲特至今非常尊重自己的合伙人芒格,而芒格的外号叫“可移动的图书馆”。巴菲特尊重知识,并尊重有知识的人,少年时代对《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一书爱不释手,足以看出巴菲特并非固执之人,对能够赚钱的方法从不回避。如果量化交易能够打动别人,为何打动不了巴菲特。

  纵观量化交易近年来的发展,成功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但更多的被人记住的是因量化交易导致的事故。在中国股票市场8-16光大事件没有曝光之前,2008至今美国股票市场已发生了不下10次类似事件。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5月6日道指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暴跌9%,最后证实是某交易员量化交易出错。如果不是美国证券市场自“交易所”至“交易商”都开启异常交易熔断机制,或许这种量化交易带来的风险将不可估量。

  2008年之前,量化交易的发展仅仅存在于少数投资团队,其交易量对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但量化交易经过了短短五年的发展,目前美国证券市场30%以上的交易量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在股票市场,从大盘研判、自动选股,再到资金和风险管理,均由计算机完成。

  罗杰斯曾与索罗斯合作,被索罗斯称为华尔街最优秀的分析师。事实证明罗杰斯的分析能力跟投资水平一样优秀。但罗杰斯真正的预测依据并非来自电脑信息和新闻报道,他环球旅行,仔细考察所到之国的人文发展、市场价格、资本状况等,且远离金融中心,不轻易出手。在验证自己判断的同时,罗杰斯避开了噪杂的高频交易,从组成市场的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事当中思考未来。

  在很多程序化交易员的眼里,关于巴菲特、罗杰斯等人的例子,似乎说明不了什么,更觉俗不可耐。事实是,当每一个崇尚和正被量化交易“洗脑”的人每每拿出成绩单,却不可避免的要跟巴菲特创造的年收益做对比。量化交易除了用公式算出来的利润预期,其实谁也不知道真正的风险在哪里。就像光大所传出的,在发现问题之后,程序无法终止,需要拔掉电源来停止错误指令。可笑的是,这就像对付电脑,有一招人人都会:重启。

  量化交易被资本市场当成了一种壁垒,在流行玩团队的时下,更是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实际上投资市场从来就不缺少创新和技术,但市场永远无法证明一点,那些远离量化交易,一个月只看一两次股价,一年只做两三笔交易的人,其业绩表现会低于程序化交易者。

  电脑提供了技术和信息,电脑也提供了人的情绪,更可怕的是,它让人性的复制变得轻而易举。自华尔街分析方法逆袭中国投资市场以来,更多的分析师被电脑数据征服,甚至开始蔑视那些不看数据做投资的人,各类图表把散户都整蒙了。但我要告诉投资者的是,在我身边,按资金图表、实际利率走向等来程序化投资黄金的人,早在2008年就已经爆仓出局了。

  当我提出国际黄金十年牛市跟中国黄金市场的开放有很大关系时,程序化交易者还依然认为美元指数是最可靠的判断黄金的依据,在程序化数据编制当中,提示买点和卖点的主要指标依然是美元指数。殊不知,自2008年之后美元指数再没有创出新低,金价却从1000美元涨到了1900美元,程序化交易则在趋势上已经陷入了错误的判断当中。我想,股票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因程序化交易弄巧成拙者比比皆是。

  在蜡烛图没有发明前,一些成功的投资者正是靠大量的时间来汇总数据,亲手拿纸记录价格并连接成走势图。由于长时间伏案、跪地,很多投资者得了劲椎病和关节炎,这些投资者往往掌握了一些规律和方法,在大家都没有关注之前,这种方法成功的概率较大。现如今,当你不再需要用笔和纸去记录报价,只要打开电脑,每一秒的变化数据都会呈现在你面前时,大多数人反而会更加茫然。

  各种方法是否能够在投资领域生效,并不能看其方法的先进性,而是要看方法的稀缺性和运用的人本身是如何思考的。其实投资市场最大的风险就是熟练工具规模化,以及羊群效应。

  量化交易对于金融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具,但并非是获取成功的绝技,因为技术的壁垒跟人脑和知识形成的壁垒完全不同。就像互联网的世界,程序员和设计师到处都是,但像乔布斯一样的创造者却越来越少。如果十年前投资者还把量化交易当做一种专业来学习,那么十年后的今天,量化交易就像人手一台的电脑,其功能基本相似。投资者与投资者的区别依然存在于对知识的掌控和对市场的独立思考。

  量化交易时代摧毁了诞生大师的土壤,可能不再会有投资大师,替代大师一词的,将是“团队”。这或许是进步、又或许是遗憾。但无论如何,事实证明量化交易绝不是投资者所能依靠的安全领地。而我,依然坚信投资是一门艺术,技术只是给艺术增加了一点时代背景罢了。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投资者巴菲特量化交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