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香港站站长 彭琳
香港回归以来,许多人看到中央政府频频送上政策“大礼”,有观点认为要不是中央总是“照顾”香港,抑制内地城市,上海金融业发展会更好,甚至广东的发展都会加快。真的如此吗?其实香港如果发展不好,紧跟其后最大的受害者,或许就是上海。
“自由行”引发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笔者这种在港工作的内地人无辜成了最不幸的夹心饼双面胶,两边都有口说不清。最近这个话题更被“有心人”刻意演绎,如宣称要不是中央总是“照顾”香港,抑制内地城市,上海金融业发展会更好,甚至广东的发展都会加快。
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必须承认,上世纪香港金融业的崛起,的确一部分是趁了上海政局变动走向封闭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适时建立了符合当代金融业发展的税制和法律体系)。而且,目前上海在全球金融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去年底新华社联合道琼斯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上海甚至与香港并列第五。
沪港金融业并未直接竞争
上海早已是全国银行业中心,更坐拥最大金融市场,日交易量等于好几个香港。然而一个普遍的误会是,常常被称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其实应该说是“国内金融中心”。上海在全球的金融中心中地位日益显要,关键是中国整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地位提升。尽管如此,内地金融体系至今仍然大部分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仅仅在最近几年,才通过QDII/QFII尤其是沪港通开了个“小口子”。
另一个普遍误会是,香港的金融业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依赖内地,反倒确确实实是个“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国际资本才是香港市场上的绝对主流,包括来自欧美的资金以及东南亚、中东等许多地区的大投资者。而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逾10年,但对于大多数机构而言,内地依然被视为“新机遇”,这是由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尤其是资本项开放才刚刚开始。
目前,香港作为全球第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人民币资金池超过1.1万亿,占人民币离岸资金总值超过一半,但是这跟香港超过1.3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总值来说,规模还是“小朋友”。
上海尽管是今天全球艳羡的骄子,但作为中国内地城市,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还在漫漫长征路上,人民币全面可自由兑换并无时间表,意味着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样没有时间表。虽然离岸人民币业务已经在上海的新自贸区开始启动,但范围只涵盖自贸区的贸易,未来方向也不是要发展为香港这样的“人民币离岸中心”。
香港牵引上海走向国际金融中心
众所周知,中央政府明确要将上海建设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不过当我们环视当前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还是与全球金融业的完美契合,而非得到政府特许。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长跑比赛中,上海可说连第一关还没有过。而且即便人民币立刻可自由兑换,上海也难以一朝变身。
今天大量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在上海设立分支,但这仅仅是初步的基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提供本国资金和外国市场,外国资金和本国市场的流畅融资管道。这背后的要求是庞大活跃的外汇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等以及健全的交易制度和法律体系。
正是因为有香港,这个未来才看起没那么遥不可及,由香港大力推动的“沪港通”乃至未来设想的大宗商品、货币等各市场互联互通,正在协助上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随着各个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额度的慢慢放宽,交易制度和法律体系也将在大大小小的“试验场”上按部就班逐渐调整,内地和国际市场的融通终可实现。
而且,今天纽约、伦敦和香港之所以成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与美国和美元的关系密不可分。伦敦是全球最活跃的美元离岸中心,其美元交易量还胜过本土。香港则更为特殊,港币与美元挂钩,而且没有资金管制,港币事实上可以说是“影子”美元,换言之香港虽然是中国城市,但货币制度完全由美国主导。纽约、伦敦与香港在时区上的分布,“三班倒”担任着美元在岸、离岸交易市场的角色。
即便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在美国领头的国际金融格局仍未改变的情况下,如果今天香港“倒下”了,担起这一重任的会是上海吗?
答案很显然不是,而是另一个事实上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新加坡在制度和区位上的优势都与香港相同,也是亚洲重要的离岸美元中心,两个城市早已恶战数十年之久。新加坡政府高效性举世闻名,更对离岸业务给予大量税务宽免,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驻。近年来由于香港租金居高不下,许多金融机构都将一些部门搬到新加坡,香港金融业的人才也有不少被邀请到新加坡工作。
不过,香港自身也绝不像一些朋友以为的那样不思进取。在与新加坡的竞争中,香港主要优势包括税制简易,完全自由的投资环境和背靠大陆腹地。近年来新加坡经济增长数据超越香港,外界抑港扬新的论调颇受欢迎,然而在扣除美元贬值的因素后,两者增长并无大区别。
还有许多人没有留意,一直定位亚洲财富管理中心的新加坡,自2012年来这一地位也已经被香港抢走,目前香港财富管理规模占全球7%的份额,大大超过新加坡近四成。当然这一成就要归功于香港业界对内地市场的大力拓展。
两会期间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在“十三五”计划编制中与香港特首梁振英有密切接触和频繁交流,更指香港要在与内地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笔者相信这话绝不是客气话。沪港通的“北热南冷”就像一个缩影,在两地的合作中,香港是前锋,更是引路者,上海和内地金融市场才是受益更大的一方。
香港如果没落,不但内地企业将失去最重要的境外融资平台,含辛茹苦培育了十多年的人民币国际化更将遭受重创,直接受害者其实正是上海,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也将地位下滑,得益者反而是新加坡。这一结果,相信并不是大家所乐见的。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全球新闻眼》是一档由新浪财经全球记者和撰稿人团队为您呈现的原创专栏集。真相远比价值观更重要。敬请关注全球新闻眼微信公众号:全球新闻眼。扫码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