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保监会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

2016年07月28日14:01    作者:宋聆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宋聆

  舆论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势力场。最能得到关注和传播的,不是谁有道理,而是谁的名气够大。发声人本身的量级,几乎能决定走势。尤其是在碎片化的时代,大V效应,屡试不爽。

  媒体报道,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近日的监管会议上表示,由于部分保险公司激进的经营策略和投资行为,经过媒体、网络的放大效应后有些问题甚至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些热点事件,尤其是负面新闻炒作的问题,如果不积极主动加以应对,就会产生大范围的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风险。

  对此,本人高度同意。

  此次所谓的万能险风波,简直叫妖蛾子频飞。宝万能大战中,前海人寿的出资并不构成绝然的主力,万能险却因此而背上了恶名。

  去年那一拨儿,有说万能险是洗钱的,有说万能险必定会造成大风险,还有的说,保险公司卖万能险就是剥削投保人的。到了今年,某行业专家干脆造了一个大问题,质疑万能险的投票权的问题,连一些大V,也纷纷加入声讨的阵营。言语中所透露出的外行,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保险业的形象不好,我承认。甚至保险业的从业人员,对于职业的自我认同低,也是事实。是的,是事实的,就是事实。是事实的,我们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保险业的确存在问题,甚至资金运用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业外质疑的并非没有道理,但这不等于可以无限制的歪曲、抹黑保险业。在这场并非战役的浪潮中,在现有规则下,万能险无论是资金量,还是保险公司自身的合规程度,都挑不出大的问题,但输的是保险业。

  为什么输?

  一是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实在不容易搞懂。

  浸淫保险业的人都知道,保险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东西。且不说原理,就说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律法规,因为是按照投资品种监管的,每一个投资品种,对应着多个监管文件。基本上非从业人员,很难搞清楚(这绝不是炫耀。例如,我能告诉你,保监会光关联交易的监管文件就有五个之多、且重叠又矛盾吗?)。

  譬如,21日晚间,有一篇法学教授关于宝万之争的文章在各媒体、自媒体上广为流传。这位教授是我一位朋友的导师,治学精神自不在话下,文章写的也很平实。但文章中所引用的保监会的监管文件,是不适当的。在此之前的另一位教授的长文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潜心做学术的教授尚且如此,不要指望其他人水平更高。搞那么复杂,误解是正常的。

  第二,也是最主要的,保险业在媒体中的声调极低。

  曾和财经编辑聊天,一致认为,保险业的新闻,除非负面的,否则没人看。保险业声音之衰微,可见一斑。

  按广义说,财经新闻貌似应该包括保险新闻,但有多少人关注保险行业新闻?财经新闻几乎等同于资本市场新闻。活跃于媒体的大咖,基本上被证券业所垄断。甚至是资深媒体人,提起资本市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但说保险呢?道听途说而已。

  以质疑万能险投票权的那位专家为例,该专家在证券基金业显然有些声望,但从他的文章中,可以明显看出,他混淆了至少是目前规则下基金和保险的区别。在他的文章第一次见诸某财经媒体时,我就应新浪财经之邀写过一篇文章,进行过说明。但我本人无甚名气(可惜约稿编辑的诚意了),自然也未曾得到关注。至第二轮宝万大战再爆发,某财经媒体执著的再次推荐旧文,引来滔滔关注。我实在觉得这个问题无甚嚼头,反复写也没意思,眼看着却演化成一个大问题了。实在惊异,为什么这么简单、甚至是无稽的问题,真的就搞成一个问题了?甚至业内人员都疑惑了,有人特地问我,万能险到底有没有投票权?

  舆论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势力场。最能得到关注和传播的,不是谁有道理,而是谁的名气够大。发声人本身的量级,几乎能决定走势。尤其是在碎片化的时代,大V效应,屡试不爽。

  就宝万事件来说,作为挑战方,宝能的行动不符合中国人潜意识的道德观,且对手是之前是以媒体颇为喜欢的情怀派面目出现的王石,指望着能获得好评价,差不多是缘木求鱼。面对着一群似懂非懂、又对保险业充满不屑(就不说鄙视了吧)的舆论场中的话筒掌握者,在经营形象方面一向有些笨拙的保险公司即便站出来维护万能险,又能有多大效果?说一大摞保险术语,给社会大众讲讲平滑准备金、结算利率、资产负债表?况且,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比较乖,谁敢妄然挑起舆论风暴?

  保监会认为,全行业要深刻地认识到,保险业的声誉是全行业共同的财富,如果行业形象破坏了,所有公司的利益都会受损。确然如此。但是,从宝万事件开始,保监会官方几乎以沉默的态度处理,也实在令人遗憾。

  在此,以写了几篇澄清万能险文章的小作者的拳拳之心呼吁两点:

  一、呼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的作用,以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组织保险业进行公众教育。

  二、呼吁中国保监会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于重大热点事件,及时回应。例如,7月2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谴责万科相关股东置中小股东利益于不顾,其所造成的传播效应,是一两个民间小作者、几家保险公司发声所能达到的吗?

  (本文作者介绍:宋聆,关注保险业中宏观的运营与发展。)

责任编辑:张彦如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