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升市的投资逻辑

2017年07月18日14:53    作者:陈锦兴  (0)+1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专栏作家 陈锦兴

  从更长远的发展蓝图来看,香港的地位是得天独厚。在一带一路中,可扮演项目融资及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角色;在大湾区的战略中,定位于超级金融城市,可服务于区内大量冒起的优秀创新企业。

  从长线图看,恒指在2016年初低见18,300后,就展开了至今未被破坏的升势,强度较2011年底的升浪大。这次慢牛市大有直迫2015年大时代28,600的气势,而背景是美联储已开始加息,甚至推动缩减资产负债表。过去,市场普遍认为,当利率正常化,资产价格必受压,市场波动会加剧。然而现实却是,市场的波动不单下降了,股市反而屡创新高,楼价高位巩固,而所谓的债市崩盘更是遥不可及。

  这绝不是市场出错,而是投资逻辑有变。2009年为应对金融海啸美联储在零利率下实施三轮量宽,金融市场最终避免崩溃危机,其后欧洲、英国及日本都加入量宽。简单说,海量货币支撑资产市场,当失去量宽,资产价格理应下挫。不过经济及企业在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下有空间进行重整,基本面也得以大为改善。2016年底开始,无论是环球经济及企业盈利都有不同程度的复苏,这亦是慢牛升市的基础。

  此外,愈来愈多迹象表明,这次美国的加息周期与以往很不同,会是缓慢及低加幅。格林斯潘年代,联邦基金利率在加息周期中会达到5厘,而耶伦最新说法是美国中性利率在下降中,相信联邦基金利率最终超越3厘的机会极微。当经济增长温和、通胀压力疲弱,利率急的升机会将极低,这就可消除市场对债市泡沫爆破的担忧。若债市稳,股市就可更多地反映经济及企业盈利的改善,从而支撑慢牛升市。

  至于港股,除估值相对低以外,过去两年搭建起来的金融基建正发挥作用,沪港通及深港通的开通,也吸引著南向的长线资金不停流入,2017年上半年估计达250亿美元。至于刚开始的北向债券通,虽不会直接刺激股市,但始终会吸引更多海外资金借道香港的金融平台,实现资产配置。当更多的资金在港操作,也必会令港股及资产市场活跃。

  从更长远的发展蓝图来看,香港的地位是得天独厚。在一带一路中,可扮演项目融资及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角色;在大湾区的战略中,定位于超级金融城市,可服务于区内大量冒起的优秀创新企业;至于与深圳合作推动创新产业,也有很多协同的空间。简言之,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国家全面发展中,不单不会被边缘化,反而愈益受到重视,这就解释了中资为何近两年积极在港投入海量资金,因为香港的发展空间,将远比市场想像中广阔。从利率环境以至香港本身的发展动力,新的投资逻辑都指向慢牛升市会持续下去。

  (本文作者介绍: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系,具20年股市分析经验,深明股市中的风险与机遇。此外,曾担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师,专门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现任英皇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不时在香港的电台、电视及报章杂志评论港股。)

责任编辑:张海营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投资逻辑 美联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