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涨动力未减 中资金融股追落后

2017年06月12日14:01    作者:陈锦兴  (0)+1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专栏作家  陈锦兴

  由于今年以来国企指数大幅跑输恒指,而近期开始追上,占比最大的内银及保险股将是资金首选。另一方面,市场憧景6月20日A股入摩成功,将为国指进一步走升提供动,亦将推动恒指继续寻顶。

  6月首周港股延续升势,全周累升284点,本周一开盘一度离26,000点关口仅2点之遥,虽其后回落,但投资者情绪未受干扰。回顾刚刚过去的五月,一反‘穷五月’之名,恒指大涨1,045点或4.25%,连升五个月,亦创下去年以来新高。说来这个五月并不太平,内地金融监管风暴压制A股及国指表现,连升多月的科网股接连遭遇沽空,均是利空消息,但港股在企业首季财报不俗且外围股市上涨的推动下,继续做好,强势板块轮流炒作,显示资金对大市前景仍然乐观,恒指本月有很大机会突破‘六绝’传统,高歌凯进。

  那么在强势板块已累升不少的情况下,六月该如何部署呢?作为市场驱动板块的科网股,在纳指屡屡破顶的带动下跑赢大市,腾讯不负股王(700.HK)之名,今年以来累升近五成,比亚迪电子(285.HK)涨幅高达两倍,一众苹果概念股亦水涨船高。然而高处不胜寒,瑞声科技(2018.HK)染蓝未过几日便遭沽空,科通芯城(400.HK)亦紧随其后,令相关股份惨遭沽压。虽瑞声已经发出公告澄清,但股份一日未复牌,投资者都不会放下戒心,加上已有多家沽空机构表示瞄淮港股,相信短期内科技股都未能喘定,不妨耐心等待,待股价回调后再动手入货。

  科技股升幅趋缓,金融、电讯、地产等板块却接连发力。尤其是在内地限购令加强形势下的内房股,季报数据依然强劲,加上恒大(3333.HK)持续回购,推动股价半年翻三倍,带动整个板块走强。融创(1918.HK)、碧桂园(2007.HK)一个月劲升逾三成,禹州地产(1628.HK)、龙湖地产(960.HK)亦表现不俗。不过内房升势太急,且主要靠内地资金推动,外资并不特别看好,尤其担忧政府去槓杆及房市调控会影响二三线内房的资金状况,故若现时高追亦有风险。

  反观中资金融股虽然涨势未见如内房强势,但近日亦开始追落后。中国平安(2318.HK)5月一度录得五连升,升幅达15%,中国人寿(2628.HK)则暂时落后,但上升轨迹明显。内银方面,工行(1398.HK)及建行(939.HK)亦创近日新高。由于今年以来国企指数大幅跑输恒指,而近期开始追上,占比最大的内银及保险股将是资金首选。另一方面,市场憧景6月20日A股入摩成功,将为国指进一步走升提供动,亦将推动恒指继续寻顶。此外,上周五大涨4%的港交所(388.HK)也值得关注,在市场畅旺且‘债券通’即将推出的利好下,股价仍有上涨空间,早前摩通已将其目标价调升至220元。

  (本文作者介绍: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系,具20年股市分析经验,深明股市中的风险与机遇。此外,曾担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师,专门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现任英皇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不时在香港的电台、电视及报章杂志评论港股。)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中资金融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