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穆迪评级:质疑唱空者也别回避真问题

2017年06月12日07:38    作者:许权胜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许权胜

  我们应该客观对待穆迪的评级标准,应该由事实来说话,更不能用“鸵鸟政策”回避债务真相,否则就会使我国经济问题不断积累,会爆发更大的危机。

  5月24日,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a3下调至A1,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穆迪调级下降引发国内媒体和财政部回应评级方法不恰当的“阴谋论”怒怼,正值我国热火朝天的“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和内地与香港的“股债双通”的筹备,在这个关键档口出现信用等级下调自然会给人联想外国势力对我国战略实施的打压。

  有人对穆迪的评级提出疑问,说穆迪公司会不会主观臆断或者欺骗性评级来误导投资者?笔者以为,一个公司能存在百年之久,生存的方式又主要凸出信誉,而且如果有造假或者不实的评级,可能要面临指控。比如美国另一大评级公司标准普尔曾在金融危机前给予债务抵押债券等结构性金融产品过高评级,导致投资者损失数十亿美元,美国联邦政府追究在次贷危机中的责任,最后普尔支付13.75亿美元的罚金。所以评级机构也有自己的声誉风险,如果看出问题,他们没有进行风险提示,也会对评级机构自身造成公信力的负面影响,甚至倒闭关门。

  我国的媒体对穆迪调降我主权信用评级方法的不爽,如有媒体刊载:“不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有企业(包括融资平台公司),其举借的债务依法均不属于政府债务,应由国有企业负责偿还,地方政府不承担偿还责任,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在出资范围内对国有企业承担责任。所以结论是穆迪在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等债务水平持续增长会增加政府或有债务的说法不成立。”笔者以为媒体这段话其实是变相承认我国的企业债务风险过大,大有与政府“切割”之嫌,不能体现政府化解风险的担当,可能会更引来外界对我国经济环境的不当猜测。

  那么穆迪到底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我国信用等级的下降呢?即中国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增长、相关改革措施难见成效、地方债及企业债将增加政府或有债务。穆迪的判断是中国的经济走势随着未来几年的增长放缓和债务负担的持续上升而会下滑,经济放慢会影响还债能力。而我国投资拉动经济的决策又会使经济成长可能要依赖政府的刺激政策。

  穆迪的评判标准就是把经济按照量化的指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经验累积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而穆迪这次对我国降级的评判主要来自于我国的经济失衡的结构,就是我国企业债务过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2015年末我国非金融部门总杠杆率为249%,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我国总体债务率2015年末为254.8%,其中全国政府债务的杠杆率在41.5%,远低于欧盟60%的预警线,我国居民债务在40%左右,也低于发达经济体75.2%的平均水平,那么我们什么债务高呢?就是企业债务,企业债务占GDP的165%以上,我国企业债务大于任何发达经济体。而且企业债务越大,企业的违约和破产风险也就越大。

  从金融结构看,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股权融资规模远低于发达国家,非金融企业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导致非金融企业债务过高。我国企业的高杠杆源自于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了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计划,导致了企业部门杠杆一定程度上升,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如果存在过剩产能,企业就会亏损,导致资本受损,杠杆率就会上升。所以按正常思路应该是不能再用刺激的办法来应对,但我国制定经济增长目标就必须依靠投资来维持,这个就使投资难以停歇,在内需消费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市场调节失灵。这就是穆迪降级的主因。

  可是这种评判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影响我国主权债务在国外举债的成本。打个比方,穆迪的信用评级就像我们银行评判一个人的授信等级,个人如果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会根据你的房产、车辆、收入、经营情况、债务和信用记录等各个方面来进行打分,分数高授信的额度就大,贷款利息就低,反之,要么银行拒绝贷款,要么要付很高的贷款利率来保持银行的风险对冲。

  所以穆迪降级会对国外投资者到我国投资产生极大影响、或者我国金融行业或企业到国外融资,成本可能增加。因为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或企业在海外发债,企业的信用等级不可能高于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因此会加大我们金融业和企业的对外发债成本。

  穆迪降级很大原因也是对我国去杠杆成效的一种判断,等于是在提醒我们,给我们敲响警钟。即使降级我们也是在A1级,属于中上良好等级,经济还没有坏到哪里去,使我们有时间来调整经济的畸形,企业杠杆太高,如果出现风险就会拖累银行,容易引发经济危机的风险。

  再说高杠杆曾经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所以走出危机就是要把杠杆调整到适度位置。好在我国对企业债务特别是国企和央企债务,其实先期已经做了不少去杠杆的措施,比如“供给侧”“债转股”和近期筹划的“股债双通”,以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合理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权益融资的比例。这些办法都是想把畸形的企业拉上正轨,在发展中消化杠杆率。

  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对待穆迪的评级标准,应该由事实来说话,更不能用“鸵鸟政策”回避债务真相,否则就会使我国经济问题不断积累,会爆发更大的危机。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财经评论员,长期在金融行业一线工作。)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唱空者 经济 债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