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桥:中美次贷的比较

2021年06月24日16:26    作者:张化桥  

  意见领袖丨张化桥(知名金融、投资研究专家)

  有关2007-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文章和书很多,但作者大多数是美国人。在我看来,他们的写作往往沉溺于相互指责,谈论技术细节和金融犯罪的故事,以及分析各种专业术语,比如CDO, MBS,等。

  在本次新冠肺炎爆发之前,有人已经警告了美国的下一轮次贷危机。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Frank Partnoy以前曾在摩根斯坦利参与衍生工具的交易,他最近撰文说,现在美国的CLO, 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 企业次贷以及衍生工具会比2007-08年的住房次贷危机更可怕。

  他说,这两次危机的共同点將是:大量的银行都不仅持有,而且以这类次贷为基础,发行了大量的衍生工具,即债上的债。这些债券的数量巨大,信用质量在恶化,而且已经分布各种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但是,也有人认为他危言耸听,说本次的问题小多了,政府和央行的应付能力也强多了。

  可是,2007-08年美国为什么会爆发次贷危机呢?我们总结他们的著述,发现大家似乎把问题归咎于以下某个或某些原因:

  1. 银行家、交易员和房利美公司高管的奖金太过丰厚,

  2. 监管不力,借贷标准过于宽松,

  3. 抵押贷款发放机构、贷款方或券商的犯罪行为,

  4.信用评级机构(如穆迪Moody’s和标普S&P)的贪婪,

  5.政客、房利美、房地美和对冲基金,

  6. 银行“大而不倒”,

  7.美国人对自有住房的痴迷,

  8.对普通人来说,那些缩略词太复杂了,根本读不懂,

  9.银行资本金不足和表外杠杆,

  10.金融衍生品规模庞大,

  11.美联储糟糕的货币政策,包括利率下调过低

  我们相信,以上原因都准确地解释了次贷危机的某个方面,相当于盲人摸象一样。但是,我们认为:这场危机的起源背后还有着比上述各条原因重要得多的原因,而且,那场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所有的信贷都是安全和良好的,再复杂、再大规模的金融衍生品也不会导致危机的发生。因此,次贷危机的唯一原因是按揭贷款的坏账实在太多了。一层又一层叠加的金融衍生品不过是放大了问题,引发了信心危机,加速了大厦的倾覆。

  但是,为什么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会把钱借给那么多还不起钱的人呢?你或许会说,这些银行和机构太愚蠢了呗,愿意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显然银行家都是不称职的饭桶。我们相信,肯定有很多不称职的银行家,但一定还有别的原因驱使他们做蠢事,把钱借给那么多还不起钱的人。

  我们认为,根本原因还是生意所迫:没有足够的优质借款人来维持银行的持续增长。由于找不到那么多优质的借款人,这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被迫降低标准,向金字塔的下方寻找较差的、更差的借款人来实现增长目标。你听说过KPI吗?每个人都有KPI的压力。

  如果只是在优质和糟糕的借款人中进行选择,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会选择那些优质的。借贷不是造火箭那样复杂的科学,放贷标准简单得一目了然。你一定会问,为什么银行家在找不到优质借款人的时候不能停止放贷呢?是不是他们太贪婪了?

  事实上,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不管你喜不喜欢。如果你接受资本主义,你就得接受这一点。银行家们当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大幅下调或忘记了自己的放贷标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长达数十年。市场竞争是永恒的,如果一个聪明的银行家决定放弃扩张,另一个银行家就会迅速夺走前者的市场份额。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警告过我们。资本主义会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会导致经济危机,就像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一样。避免经济危机就像人类逃避衰老和死亡一样,根本不可能。当然,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办法来延缓衰老,但效果是有限的,人终究难逃一死。

  那么,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美国为什么没有爆发次贷危机?那个时候的银行家同样贪婪,借款人同样有违约或骗钱的,监管也好不到哪儿去,而且银行高管的奖金也非常丰厚(相对于那时的经济水平而言)。

  我的答案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还有大量的优质借款人供银行挑选,因此,银行根本不屑于放贷给不良借款人。但是,随着这些优质借款人不断被挖掘,新的增长点就只能到不良借款人那儿寻找了。这并不奇怪,银行被迫逐步说服自己放宽借贷标准。当然,市场竞争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这都是人性,无论当时政府监管机构水平高低和市场参与者道德操守如何。中国、意大利、瑞典又有什么不同呢?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那场次贷危机不可避免。它一定会发生,尽管发生的具体时间、形式、后续影响和导火索或许会有所不同。每次爆发危机, 人们就大谈教训和如何避免下一次危机: 我们认为这些人全都错了。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危机会再次发生,以消除行业过剩的产能,过剩的信贷能力,让整个体系得以净化。但我们认为那次危机并没有达到目的, 整个体系并没有得以净化,因为2008年以来信贷过剩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还在加剧。虽然那个危机会改变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但这种自我约束只能维持一段时期。渐渐地,大家又会放松警惕,然后,另一场危机也会悄然孕育。周而复始,循环不止。

  中国喜欢拿自己的市场和美国进行对比,部分因为两者规模相近,部分因为许多中国人把美国当作学习榜样。

  在美国,次贷消费者(消费贷款、房贷或车贷)这一群体主要是低收入人群,还有一小部分的诈骗犯。长期来看,中国的次贷市场也会如此,但是目前还大为不同。中国仍然有相当多的优质消费者或潜在客户没有被挖掘,尽管这一数目常常被金融科技界的鼓吹者过分夸大。

  哪里有普惠金融?

  不同学者对词汇有不同的定义。本书采用最常识性的、完全大白话的定义。

  小额贷款公司, 在中国, 属于地方政府金融局或者金融办公室发放牌照和监管的机构。它们的注册资本一般在1-5亿人民币。它们的鼎盛时期是2011-15年。在这些年的大批倒闭和关门之后,现在全国幸存的约有六、七千家类似的机构。它们一般只能在一个区、县开展业务 (这几年有些放松)。它们可以找银行借款,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小贷公司都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银行的风险控制),也无法做ABS, 资产证券化。

  金融局拍脑袋做出的很多规定违反商业逻辑,所以违反规定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股东结构的规定是必须分散,但是这有任何道理吗?当然没有。一个没有控股股东的企业只能吵架、互相抵销能量,而且每个股东的经济利益都太小,也就没有人关心公司的前途和日常运营,于是,大量的小贷公司的股东都是代持股东。金融局也知道这种情况,但是也睁只眼,闭只眼。还有一项可笑的规定,小贷公司的杠杆倍数是1-2倍。餐饮企业、服装店和医疗机构不受杠杆率的任何限制,为什么(不吸储的)小贷公司不可以?

  你的服装店不受任何杠杆率的限制,这不等于银行会给你放贷。小贷公司也一样。完全取消小贷公司的杠杆上限,不等于银行会给你贷款。事实上,这十年来全国能够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小贷公司不到五分之一,而且贷款量少,杠杆率很低。另外,金融局规定,小贷公司的单笔贷款不准超过资本金的5%。但是由于它们风险自负,又不能从公众吸储,这个规定有什么意义吗?违反规定很容易(比如分开几笔贷款) 。事实上,金融局监管很松,而且金融局也完全不懂、没有专业能力监管这些机构。结果,很多小贷公司只是被大股东操纵而已,它们的财务状况基本上都非常糟糕。

  总的来说,这个行业的老实人听话,不老实的人胡作非为。很多小贷公司的资本金本来就是借来的,所以,它们在注册之后立刻抽逃资本金的现象很严重。

  中国有些省、市批准成立了一些所谓的“互联网小贷公司”公司,比如重庆、江西、黑龙江和山西。在这个板块,除了阿里小贷等巨头以外,多数也过得很艰难。而且,违反常理、让人哭笑不得的规定也很多。而且在书面的规定之外,领导一句话,你就跑断腿。比如,动不动开会要法人代表参加,而法人代表在几千公里之外。某地曾要求网络小贷公司只能在“本地”开展业务。互联网上还有“本地”吗?又如,某地规定申请牌照必须先要资金到位。资金是有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我的资金要等半年、甚至一年之后才能转动。还有,某地还规定,网络贷款公司只能对“本系统内的客户”放贷。这不明明要逼死网络贷款公司吗?

  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小贷公司是microfinance company (简称 MFC or MFI)或者microcredit company (简称 MCC)。有些国家还允许小贷公司吸收储蓄、卖保险产品。有些国家有比较高的利率上限,比如60%。

  我们认为,普惠金融就是小贷公司。有人认为,利率较低的小贷公司才叫普惠金融。可是,利率高低都是相对的。多低才叫低?你的资金成本

  又有人说,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才叫普惠金融。我们不同意。即使你不以盈利为目的,可是你至少要收回成本吧?否则,你就是慈善机构。鉴于小贷公司的资金成本高、运营模式落后(信息化差)、规模不经济,你的放款利率必须很高,才能收回成本。任何小贷公司的放款利率都必须、必然大大高于银行信贷的利率。如果我们用放款利率为依据,那岂不是要把所有的银行都称为普惠金融机构?

  钱越多,越不够用

  钱多了,会产生通货膨胀。而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钱又不够用,因为东西贵了,商店和流通环节需要更多的铺底资金。过去四十多年,中国的货币和通膨就是一个互相推波助澜的过程。

  除了少数国家比如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 中国过去二十年 (或者30年, 或者40年) 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都是世界第一名。当然它的背面是过度借贷。货币供应量是信贷创造的, 是在中央银行允许和鼓励的情况下创造的。但是,借贷越多,即印钞越多,金融系统的坏帐率就越高。奇怪吗?不奇怪!因为经济越来越不扎实。而负债率过高也加大了企业和居民的风险。

  有人反驳,可是中国通货膨胀并不高啊? 你再看看房价、房租、教育、医疗费用。而且, 咱们的统计数字可靠吗? 房价不在通胀的定义之中,可是它占据这么多的购买力、对整个居民消费的影响这么大,各国统计部门何时会一起修改通胀的定义呢?

  斯坦福大学的 Ronald McKinnon 麦金农教授的成名之作是1973年的书,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他的一个观点是,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金融压制(financial repression), 包括政府压低储蓄利率,伤害储蓄万众,资金流向政府和国企、限制进口等。症状包括货币供应量/GDP的比例低,银行渗透率低,大量的人群未被银行覆盖,等。

  但是,如何走出困局?他说唯有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即提高金融业的广度、深度,银行要到每村每乡,扶持小微金融等等。

  中国众多学者和金融界人士都把他的书当圣经。虽然他在中国的信徒无数,但是中国今天的金融压制完全没有改善。奇怪的是,金融深化又走过了头。包商银行的研究显示,在内蒙古的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了几个持牌金融机构,加上邮储银行、小贷公司、P2P、余额宝、微信支付等。在中国,货币供应量/GDP之比已经远远超过欧美绝大多数国家;居民和企业的负债水平也奇高;居民借贷消费的热度不亚于欧美

  为什么中国几乎所有公司都涉猎金融?

  跨国公司如微软、苹果和英特尔等在国内外均有大量现金储备,而像谷歌、亚马逊和推特等则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以上这些公司,任何一家都能随时调用大量现金,而且成本极低。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开拓借贷业务并从中大赚特赚呢?中国企业高管常常会这样问。

  中国的大企业都拥有自己的金融机构(甚至多种):借贷、投资、基金、证券等。我们能想到的例外只有一个,华为。为什么金融如此受中国公司的拥戴,却不受西方公司的爱戴呢?

  当然,这里面有文化因素。在中国文化里,开一家银行或类似银行的金融机构,往往自带光环和神秘感,或多或少也有某些文学作品的偏见带来的影响吧。中国历史上,战乱和恶性通货膨胀频发,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最好的生意就是搞金融,可能仅次于管税收和印钞票。

  除了文化因素,中国人对金融的痴迷大部分也因为融资困难,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回报率是相当高的。如表9.1所示,国内上市的3000多家公司中,金融企业的净利润占全市场净利润的一半以上,2019年更是高达60%。也就是说,金融行业就是金矿。

  除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野心勃勃和积极进取,一定还有什么原因使得金融业如此赚钱。是因为制度化垄断吗?显然不是,全国有1000多家银行业机构。随便在哪条街上走走,你就能看到银行。是因为有利的监管环境吗?十年前还可以这么说。但近些年贷款利率放开,“协议存款”和货币基金也开始逐渐削弱了央行对存款利率调控力度,因此监管环境的利好也变弱了。

《金融科技乱象》《金融科技乱象》

  遗憾的是,金融过剩并没有压缩利息差。尽管银行的资金成本一直保持2%左右的低水平,却一直对借款人收取7-8%的利息,而最优惠贷款利率为4-5%。也就是说,银行的利差仍然高得离谱,而且净资产收益率在12-20%之间。有哪个行业能与银行业匹敌?!

  但是,在国内不太赚钱的商业大环境下,为什么金融还能赚得盆满钵满呢?根本原因是居高不下的利差。而利差为什么能够那么高呢?

  存款利息是监管部门严格控制的。全国最大的货币基金要数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虽然这款产品非常流行,但和市场总量相比仍然微不足道。决定存款市场价格(利率) 的仍然是受管制的银行存款,而非崛起的新生力量。

  既然存款利率受到了严格管控、处于较低水平,那么,为什么放开的贷款利率没有同步下调从而降低净息差呢?

  我们的推断如下:

  1.国内的实际通胀率要高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因此,国内的银行借款利率低于实际应有的市场均衡水平。绝大部分银行都是政府控制的,基于政治和社会民生等因素,银行并没有对贷款收取均衡利率。他们在配置有限的资金时采取了一些别的标准,比如借款人的股东背景(政治关系)、社会声望和抵押品等。而银行低于市场价格的借款利率刺激了更高的贷款需求。

  2.银行的存款利息远低于市场水平,甚至也低于实际通胀水平。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称,中国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通胀水平分别为1.5%、1.4%和3%。就算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作为标准,国内银行的存款利息(不到一年期的定期)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基本就是负数了。

  银行的活期存款利息只有0.35%(如2016年至2017年),而类似银行活期存款的余额宝和许多货币基金的回报率为2-3%或更高。当然,这些货币基金不如银行活期存款那么安全(而且确实有利率风险),但是,货币基金的变现能力很强(随时可以赎回),而P2P的存在和疯狂事实上表明,央行确实把存款利息定得太低了。

  2017年,余额宝两次下调散户的存款上限:从每个账户100万到25万,再到10万。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下调了。这非常奇怪。为什么要把用户往外推?有的观察家认为余额宝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流动性。我认为这讲不通。一个有着成百万上千万散户的公司,怎么会存在现金流问题呢?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余额宝不希望得罪银行业和监管部门。央行、银监会和银行业肯定对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施压了,让后者不要那么激进。正是因为这些政治压力的存在,货币基金公司通常都很克制。

  3.  尽管利息差已经很大了,贷款利率或许还不够高,这意味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效了。原因很可能在于银行的自我克制,他们不愿意把利率定在合理的高位。毕竟,贷款利率是最近几年才放开的,市场调节总是会有些滞后的。或许,信贷市场就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而是被操纵的市场。

  4.  过去四十年,国内企业的负债比例一直很高,反映了资本金不足的状况和企业家追逐高回报的渴望。但他们永不满足的贷款需求持续推动贷款利率上行。鉴于这些企业的冒险精神,只有次级贷款市场(如非银行金融机构)才能够满足他们的胃口。

  次贷市场还是满足地方政府和特权机构需求的好地方。举例来说,如果地方政府要违背中央意愿大兴土木(如修建豪华市政厅、高尔夫球场和高档酒店等),因为中央对地方有债务限制,他们不得不利用次贷市场上的债务结构创新。国内有68家信托公司以及大量负责PPP(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s)项目的专业公司,其中某些公司很擅长投机取巧,和安然、雷曼兄弟等公司一样善于创新。确实如此,他们把这当作核心竞争力来吹嘘。当监管部门禁止银行给地产商贷款购买土地时,房地产商只好求助于次级贷款(美其名曰前融):信托贷款、理财产品,以及各种明股实债(附有回购协议或抽屉协议)。

  当政府部门不鼓励发展钢铁厂、水泥加工厂、铝冶炼厂、采矿企业、重污染工厂以及任何什么企业的时候,政府部门就会禁止银行给这些企业贷款,迫使这些企业投入次贷市场的怀抱。有些银行往往会用一些比较曲折迂回的办法留住这些业务。

  金融过剩并没有压缩利息差的最最重要的原因是赖帐可以不受相应的惩罚。这就刺激了信贷需求,推高了信贷利率,拉大了存贷利差。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金融、投资研究专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