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桥:如何对付金融过剩?

2021年06月08日10:06    作者:张化桥  

  意见领袖丨张化桥(知名金融、投资研究专家)

  如何对付金融过剩?

  今天,金融过剩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尤以中国为甚: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了欧共体与美国之和,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比美国小四成。

  金融行业的产能过剩必然迫使人们寻找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次贷。人们总能发明词汇来美化次贷: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

  次贷并没有什么错。但它与烟草、酒精、博彩和安眠药一样,必须适可而止,而且,只能卖给适当的人群。

  我们在次贷行业浸泡了十年,尝够了苦头。这本书是一个认真的检讨。在写作中,我们参考了欧美、印度和南美洲的教训,吸收了海内外的学术成果。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避开了华丽而空洞的词汇。

  每个金融过剩的国家都不是一夜之间变成过剩的,而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因此人们都是一点一点说服自己接受现实的。所以,很少有人觉得现实不正常。我们也许只有摔了跤,或者与世隔绝了很久之后,才会觉得现实很奇怪。

《金融科技乱象》《金融科技乱象》

  在第一章里,我们描述中国次贷行业的现状,以及借贷双方的互相伤害。我们呼吁大家猛醒,建议次贷机构早点收场,并且全国人民应该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的司法系统,以解决空前的信贷纠纷。

  第二章,我们叙述中国四十多年的金融深化历程。大家不要指责任何人。其实,一切都很顺理成章。我们共同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震撼了世界。在第三章里,我们比较中国与美国在法律背景和企业行为方式上的区别。第四章,我们简单介绍次贷的消费者的适当性这一概念。第五章是对两本名著的介绍。两个作者分别是英国、美国人,长期参与和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的普惠金融,有很多有趣的角度、案例。

  第六章是我们的一个假说:世界上很多穷国的劳动力过剩,于是依靠劳动力输出。这解决了短期的就业问题。可是无数个短期的累加,就成了长期。可惜政府没有被倒逼,做最困难的事情:创立大工业,打造基础设施。劳动力输出成了一个逃避的办法,结果害了这些穷国的长远利益。它们会一直穷下去。有趣的是,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贷款也是一个让政府逃脱责任的临时性出路。它固化贫困,甚至创造贫困。中国,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没有走上它们的路。

  第七章是我们对时髦的金融科技的解剖。它们是新瓶装旧酒。它们让危机来得更快而已。

  第八章是我们的约稿。经济学家周琼从理论上分析“什么叫金融过剩”。她引用多篇海外学术论文,批判了我们的部分结论,特别是关于小微企业和消费信贷的利弊。我们很感谢她的智慧之言。

  第九章讲一个非常独特、超级成功的次贷公司,澳大利亚的Afterpay。它已经把业务拓展到英国、美国。人们惊叹它的成功,也发现它的业务模式很难学习。

  第十章,我们分析欧洲、美国和墨西哥次贷行业的几个翘楚:LendingClub, Amigo Group, Funding Circle, Sofi, Greensky Inc, Compartmentos。我们介绍它们的业务模式,回答一个问题:它们的信贷究竟有什么抓手?人家不还钱,它们怎么办?

  书的后面几章就是案例:平安壹帐通如何赚钱?微众银行和蚂蚁金服究竟靠什么抓手?马上金融能够获得成功吗?美国的Capital One 第一资本信贷银行这五年为什么好象不行了?

  在写作《一个次贷工作者的醒悟》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辩论一件事情: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公司不愿意进入信贷行业?为什么美国的 Capital One (第一信贷银行)这样一个明星五年以来的股价表现落后于主流银行和美国运通银行American Express? 结论可能是: 尽管利息很高,但是次贷不如普通信贷; 信贷不如非信贷业务。

  为什么中国的科技企业都急不可待地进入信贷行业,包括蚂蚁金服、腾讯、京东、百度、贝壳找房? 有的成员说,因为美国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贷款已经过剩,所以美国的科技公司不愿意进去。高盛银行在四年前成立了一个互联网消费信贷公司,叫Marcus, 但是到现在为止, 虽然存款很多,但是贷款的损失高达六亿美元。亚马逊在六年前就开始为一些商户发放贷款,但是总量很小,一直是试验性质的。

  可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非常大胆,而且它们把信贷当成主要的变现途径。贝壳找房也已经大踏步地进入了信贷。我们通过它的招股书来推测,它的贷款余额可能在60亿到80亿元之间。

  中国企业在支付行业、科技行业很难找到变现的办法,因为服务价格被压得非常低。所以他们要通过信贷来变现。他们以为中国的信贷还没有饱和,更没有过剩。万一他们的判断是错的呢?也许中国的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信贷也已经很过剩,甚至比美国更加过剩!

  信贷的收入和利润是低质量、高风险的。这些科技企业用信贷的收入和利润来抵消它们在科技服务领域领域的成本和缓慢增长,是否有以次充好的嫌疑呢?

  长期以来,人们说,中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人均保险产品的拥有量,人均信用卡消费,或者人均的汽车保有量,等等,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增长空间很大,但是考虑到人口的结构、消费方式和贫富悬殊,也许这种话很可笑!

  我们反复回到这个结论:

  (1)大数据和风险控制能力不那么重要,

  (2)抓手最重要,

  (3)对一个负债累累的人来说,抓手也会失效。而一个浸泡在信贷苦海之中的国家,应该明白回头是岸。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金融、投资研究专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