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也怕虚拟经济的“大帽子”

2017年04月17日07:36    作者:滕泰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滕泰

  可怜的马云,企图用“新实体经济”这一模糊概念,给自己买到一个“良民证”,甚至也真的得到了少许认可或几个追随者。但这与其说是反击,还不如说是防御;与其说是防御,还不如说是逃跑;甚至在逃跑的过程中,还出卖了一个金融产业……

马云也怕虚拟经济的“大帽子”马云也怕虚拟经济的“大帽子”

  最近,马云先生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受到了某些传统企业领袖和部分学界人士的攻击。不过他们攻击的主题既不是马云先生的个人行为,也不是其公司的运营问题,而是其关于新经济的一些言论,并给他和整个互联网行业戴上了一顶新的“大帽子”——“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这顶“大帽子“,不仅抹煞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对于中国经济和居民福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且直接否定了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很多新供给、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结构的改造和引领作用。

  少数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甚至指责一些新经济的企业领袖为骗子,或攻击购买股票的金融投机者是伤害中国制造业的“罪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也开始加入批评金融、互联网的队伍中,他们的紧紧围绕着某些行业是否直接创造真实财富这样的问题,道理简单而直观,不但迅速引起共鸣,甚至很快形成了一股社会潮流。

  我模模糊糊地觉得这些批评不无道理,却又似是而非,直到与一位台湾著名金融学教授的几句交流,才让我突然惊醒!

  在一个国内虚拟经济论坛上,面对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讲者,坐在我旁边的著名台湾大学金融学教授实在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一头雾水地凑过来,很害羞地悄悄对着我耳朵说“滕教授,到底什么是虚拟经济?”。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虚拟经济并不是个国际化、有共识的概念。进一步了解,无论在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的全球金融中心,还是在哈佛、沃顿、牛津、剑桥的商学院,那里的人们都根本不知道虚拟经济这个词!

  考证一圈之后,我们才明白原来“虚拟经济”一词出自90年代的中国。当时中国尝试着搞了资本市场之后,有人发现某些经典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对股票等金融资产的描述仍然带着意识形态的贬义色彩,把股票说成“现实资本的纸制副本”,是“虚幻的影像”,用“虚拟资本”这样的概念来否定股票市场存在的合理性,是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完蛋的重要理论构成部分。

  但是90年代中国明确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而且又搞了股票市场,怎么赋予股票市场理论上的合理性呢?于是有的学者回避了“虚拟资本”这个词,带着理论修正和发展的善意发明了“虚拟经济”这个新词,用来研究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相关经济运行规律,当互联网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又把信息、知识、文化等等这些非物质的经济领域也一并归为“虚拟经济”。

  虽然提出“虚拟经济”这一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学者是出于建设性的目的,但是在现实中却事与愿违,由于种种原因,虚拟经济已经沦为一个贬义词,而且成为与实体经济对立的非正义存在,甚至成为一顶攻击新经济的大帽子!

  深受“物质财富观”影响的一批专家学者,除了把金融、互联网贴上“虚拟经济”的标签进行批判,还把很多实体经济的泡沫也说成虚拟经济,比如把房地产泡沫说成虚拟经济——难道盖房子的钢筋水泥也是所谓“虚幻的影像”吗?泡沫就是泡沫,股票市场涨多了会有泡沫、房地产涨过头会有泡沫、像郁金香那样的消费品被炒作也会有泡沫。哪里有泡沫就应该有针对性治理,但是把房地产泡沫也说成是子虚乌有的虚拟经济,就让虚拟经济这个词更遭人恨,这个“大帽子”的威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新实体经济——从反击、防御到逃跑、出卖

  面对上述子虚乌有的“虚拟经济”的大帽子,马云迅速发起了反击。马云先说,没什么虚拟经济,企业没有实体和虚拟之分,只有好企业坏企业之分;马云又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是对立关系,实体经济只有经历住新科技的挑战、转型和创新的洗礼,才能面对明天的太阳。马云不愧是卓越的企业领袖,其眼光和洞察力远远超过一般学者。作为互联网新经济的代表,这些有力的反击,震耳发聩、发人深省!

  可惜的是,马云的呼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特定文化背景下,并没有得到应者云集的认同,反而越来越多人开始加入批评虚拟经济的队伍。面对新经济领袖们的集体失声,以及来自保守派学者、企业家的舆论压力,孤军奋战的马云先生开始抛出“新实体经济”这一概念,转而进行防御。

  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研究院发表报告表示:“一切创造社会价值的经济活动,都属于‘实体经济’,而‘虚拟经济’仅特指金融衍生市场。”同时,马云也发表演讲说“金融才是虚拟经济,中国人不敢骂金融,才说互联网是虚拟经济”、“为什么不敢骂金融?因为怕得罪银行贷不到款”,马云在把自己归为“新实体经济”的同时,试图转移公众注意力,把这顶“虚拟经济”的大帽子扣到金融产业头上。

  为了证明自己是所谓“新实体经济”,阿里研究院的报告还罗列了阿里平台企业纳税和就业的例子。这让任何金融产业的人士看了都会哑然失笑,难道阿里巴巴所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纳税额能够同金融业相提并论吗?难道解决就业而言,互联网超过了金融业吗?

  可怜的马云,企图用“新实体经济”这一模糊概念,给自己买到一个“良民证”,甚至也真的得到了少许认可或几个追随者。但这与其说是反击,还不如说是防御;与其说是防御,还不如说是逃跑;甚至在逃跑的过程中,还出卖了一个金融产业……

  为什么马云左冲右突地躲避虚拟经济这顶“大帽子“呢?因为在中国扣”大帽子“威力是在太大了!一旦被扣上虚拟经济这样的大帽子,不论是金融,互联网,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还是其他服务业,都瞬间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君不见,几乎所有的政府文件都一夜之间把经济改成实体经济,连民间搞个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讨论会,都赶紧把题目改成“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惊恐地避让着”虚拟经济“的大帽子。幸亏我们还没有从任何中央官方文件里发现“虚拟经济”这样的表述,否则照这样下去,以后中国就不需要那三字经的国骂了,最狠毒地攻击一个企业家或否定一个行业只需四个字——虚拟经济!

  当国人借助于“虚拟经济”这个大帽子把金融、互联网等非制造业说的如此不堪的时候,如果跟美国经济结构对比,我们却又迷惑了:让美国经济领导全球的一是纽约为代表的金融产业,一是以硅谷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如果金融产业是虚拟经济,互联网经济是虚拟经济,甚至教育产业、娱乐产业都不创造物质财富所以也是虚拟经济,那美国经济还剩下什么?难道这些人希望中国经济的未来就像如今美国的底特律吗?

  软价值时代——切勿用昨天的理论管理今天

  扣“大帽子”的社会风气还只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但是中国重物质财富、轻非物质财富的思想,却古已有之:几百年前,他们曾经说中国工业是“奇淫异巧”,例如认为纺织和服装行业只不过是把棉花变个花样,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所以让中国工业发展不起来;几十年前,他们说商业是“投机倒把”,认为把一个东西从这里运到那里赚取差价,并不能创造财富,结果商人被抓起来,市场被消灭了;今天,他们用同样的逻辑来攻击金融、互联网,以及一切非物质财富都是所谓虚拟经济——这样的观念,欲将中国经济引向何处呢?

  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真的是“虚幻的影像”,是水中花、镜中月吗?难道那些购买了股票的人,拥有的不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份吗?他们为了购买这些股权而支付的货币,难道不是实实在在的出资吗?

  就像认为商业真的不是促进社会分工的主要力量而是所谓“投机倒把”一样,金融的作用仅仅是掠夺了别人的财富吗?如果没有金融配置资源,都像古代小地主和手工业者那样一点一点的积累资本,哪里会有铁路、汽车、石化等现代工业?哪里会有微软、Facebook、苹果这些伟大的企业?

  事实上,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如同量子理论中粒子和波,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只是存在形式不同而已——金融不是实体经济的“影像”,而是实体经济的波长;“影像”是虚幻的,而“波”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形式。

  在牛顿物理世界和硬财富制造业,价值的主体存在方式是粒子形态,是企业实体资产;而在量子世界和软价值时代,粒子和企业的有形实体资产不再是价值的主要承载方式——诸如苹果、谷歌、腾讯、阿里等很多软企业,他们的办公楼宇、办公设备等有形实体能值几个钱?以资本市场市值为代表的各种软价值才是其主要价值承载方式。

  用牛顿时代的价值观,能解释如今量子时代的软价值吗?

  不但金融不是什么“虚拟经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服务经济虽然都不是制造业,虽然都不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也都不是所谓的“虚拟经济”:

  以信息产业为例,无论是记者的新闻稿、自媒体信息、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精准化解决方案等信息内容,还是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信息载体,虽然不是物质财富,但创造实实在在的精神财富,并不是虚幻的影像,更不是什么虚拟经济!

  又比如教育产业、咨询产业、智库产业、论坛产业等知识产业,虽然这些从业人员本身不创造物质财富,但是却能够创造软财富、软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是是虚幻的影像,更不是什么虚拟经济!

  在文化产业,一首诗歌,一幅画、一场戏剧、一部电影,或承载着消费者的情感,或承载着某种社交、娱乐的需求,这些软财富、软价值都是我们未来消费的主体,是实实在在的财富,绝不是什么虚拟经济!

  显然,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等,这些行业既不消耗地球资源也不污染环境,只消耗人类的思维和智慧,但他们的产品同样能够创造价值和财富,他们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是未来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美国,这五大软产业占到其GDP的79%,在中国也已经占到49%,当我们吃饭、穿衣、居住的基本生理需求基本满足后,精神需求才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因为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追求,即便是在传统的硬财富制造业也开始包含了越来越多的软价值:奔驰汽车的总设计师说,我们卖的不是汽车,而是一件艺术品,只是碰巧它会跑;同样,特斯拉卖的也不仅仅是“跑得快”,而是环保和时尚;一件材料成本价值百元的品牌服装为什么买到上千元?因为人们购买的不仅仅是遮风蔽体的物理功能……当这些硬财富制造业都开始懂得用软价值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硬价值和软价值的“二八定律”就成为未来社会的财富结构的必然趋势:不但整个社会的制造业硬财富将萎缩到20%,像手机、白酒、香烟等一切消费品的内部价值构成,也将是软价值占大头,而硬件的价值还会一步步萎缩。

  生在这样的社会巨变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勇敢地拥抱软价值,但也要充分理解传统制造业在这个过程中正在和将要遭受怎样的冲击!这些传统制造业的领袖攻击金融、互联网和一切非物质财富对资金、资源、客户的吸引,甚至攻击“虚拟经济过火”和新商业模式的冲击——这既不是狭隘的本位主义,也不是故意因果倒置,而是发自他们内心的直观心理感受!

  其实真正受新经济冲击最严重的还不是众所周知的那几位制造业大佬,而是一些更脆弱的行业。比如,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普及后,传统数字手机、传统门户网站用户就不得不转型了;当网约车出现以后,传统出租车受到冲击是必然的;如今共享单车如此受欢迎,一定会冲击了某些个体传统运输业。所以,很多曾经对中国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传统产业的确正在受到新供给、新经济的冲击,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压力。但是我们能够因此而拒绝智能手机、移动互联,拒绝网约车、共享单车对社会分工方式的优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阻止新供给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吗?

  中国上一次传统产业被新产业冲击是一百多年前了。重读一下那个时代的小说吧,重温一下那时候中国传统手工业者面对近现代制造业的冲击,日子变得多么艰难?!那时候,虽然中国很多懵懵懂懂的中小手工业者也把近现代制造业当成敌人,但是也有康有为这样的有识之士发表《物质救国论》,呼吁人们从农业思想转向物质财富思想,中国的民族工业最终崛起!

  近现代制造业,不但几乎消灭了传统中小手工业,而且还把农村和农业变得面貌全非,但如今美国只有600多万人从事农业,就能够满足四亿多美国人的吃饭问题,还可出口粮食给中国等国家。将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局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会把制造业改造的面目全非,而那些由于产能过剩、供给老化等原因正在经受冲击的传统制造业,是应该积极利用新金融、新技术、新模式推动自身供给升级来拥抱软价值时代?还是应该忙着给新经济和软价值扣“大帽子”并等着被历史埋葬呢?

  马云说的好,企业家不可以活在昨天,抱怨明天。我也想小小地建议一下我的同行:经济学家不是小说家,不能仅仅从社会现象和似是而非的直观感受出发,就做出简单的呼吁甚至情绪化的煽动,更不能用昨天的理论来分析和研究今天。落后几百年了,中国好不容易才赶上这一轮在新经济上同时起跑的机会,我们千万切不可因为虚拟经济这样的无聊争论和大帽子而葬送了我们的明天!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都能够用理性的力量面对未来,拥抱新供给、新经济,拥抱软价值时代!

  (本文作者介绍: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滕泰 马云 虚拟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