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稳中求进,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

2017年02月21日10:07    作者:王一鸣  (0)+1

  文/中国经济50人论坛 王一鸣

  依靠政府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收窄,要求更加注重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再用“老办法”稳增长,不仅投资效率会继续下降,债务杠杆会继续攀升,还将增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经济短暂回升后继续下行的态势。

稳中求进 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稳中求进 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

  稳中求进,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态度。“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稳”才能更好地“进”,更持久地“进”;“进”,才能更有效地保持“稳”,更高水平地实现“稳”。“稳”强调的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稳”,“进”强调的是在“稳”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的“进”。

  稳中求进,才能更好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从经济增长看,依靠政府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收窄,要求更加注重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再用“老办法”稳增长,不仅投资效率会继续下降,债务杠杆会继续攀升,还将增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经济短暂回升后继续下行的态势。

  这就要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急于求成的思想方法,扭转拼速度、“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的传统做法,保持战略定力,更加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更加注重从供给侧想办法、出政策,着力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矫正要素配置扭曲,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平衡,为需求释放和经济增长打开新空间。

  从结构调整看,依靠“铺摊子”扩大产能推动经济增长受到产能过剩的约束,要求将经济工作重心转向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这就要求我们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尊重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通过市场价格调节供给和需求,引导市场主体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迈向中高端水平,形成经济结构的动态优化调整。

  从动力转换看,资源和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的条件深刻变化,要求更加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入新常态,支撑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生产要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市场倒逼下,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兴起,但新动力规模总体偏小,还无法完全对冲旧动力衰减的影响,旧动力“唱主角”的格局短期还难以改变。

  这就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新旧动力有序接续、协同拉动的新局面。

  稳中求进,才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这些重大结构性失衡虽有阶段性政策性因素,但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性问题。

  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找出路,想办法,通过深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增强价格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新平衡。

  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拓展新领域: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2.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限制信贷资金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4.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加快研究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本文作者介绍: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冯梦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王一鸣 稳中求进 改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