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2016年04月27日08:33    作者:秦朔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秦朔

  教育部搞的高校评估,用同一套评价标准评估中国几乎所有的高校,这些高校为了通过评估拿到经费,只能按照同一套评估标准办学(甚至靠合并出规模和造假),结果只能是高校趋同化,而世界一流大学人们提起来就会想到其特色。

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最近两三年,我有机会到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参观和交流,也因为孩子在美国大学读书的原因,能真切地了解他们在教育中的一些做法。我深深地感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确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从与中国经济的地位相匹配、与中国重视教育的历史传统相呼应的角度看,还有很多问题待解。

  今天中国有一些企业无论规模还是效益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也有不少中国人在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名校任教,但从各项国际排名看,中国现在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也许排名不尽科学,但至少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个中国校长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卸任后说,衡量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照这样看来中国目前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为了圆“世界一流梦”,继1993年的“211工程”、1998年的“985工程”后,中国最近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每五年一个周期,自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李克强总理还亲自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了考察。

  从表面看,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可以用一些指标计量。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刘继安、冯倬琳的研究显示,世界一流大学能产出大量原创性的、重大的研究成果,比如世界百强大学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的论文占全球大学的75%,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占大学获奖的94%,1981年至2012年间培养的高被引科学家占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近2/3。

  而中国,虽然博士数量、发表论文数量很多,但一流的不多,例如从原始创新能力看,中国发表在Q1期刊(《期刊引证报告》提供的影响因子最高的前25%期刊)的论文比例远远低于世界百强大学,也就是说论文发了很多但有价值的比例不高。

  那么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世界一流大学?以前是说“投入不够”,后来有学者指出,中国高校在“五四”前后(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和西南联大时期(李政道、杨振宁的母校)出了很多人才,那时的资源肯定不如现在,所以不光是钱的问题。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发表了一篇观点鲜明的文章,他说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部在管着这些高校,教育部正在轰轰烈烈地搞的高校评估,只能使得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更加不可能。

  张双南的理由是:除了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之外,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都在美国,大部分是私立,即使余下少数的州立的一流大学也不归联邦政府管,美国并没有对应于中国教育部的管全国高等教育的部门。英国有教育部,也管全国高等教育,但基本上不太管牛津和剑桥,这两所高校虽然也从政府拿大笔的经费,但是基本上自主办学而且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和传统。

  教育部搞的高校评估,用同一套评价标准评估中国几乎所有的高校,这些高校为了通过评估拿到(本来就该拿到的)经费,只能按照同一套评估标准办学(甚至靠合并出规模和造假),结果只能是高校趋同化,而世界一流大学人们提起来就会想到其特色,没有人会把哈佛、MIT和加州理工混起来。

  社会学家丁学良多年前说过类似的话,“中国大学是本科生比研究生好,研究生比教员好,食堂比图书馆和实验室好——中国大学里的那些好食堂跟国外大学的食堂相比,办的还是挺不错的。最不能跟别的国家好大学相比的,是领导方式、是大学管理体制,那不是量的差别,是质的差别。主要就是因为这种管理体制不合理,才导致大学里的真正出色的人很难发挥全部潜力,越想发展,越有阻力;甚至于越是出色,日子越是难过。”“这就造成了北大、清华等中国的名牌大学变成了美国和西方大学的‘预科生院’。”

  包容是走向一流大学的基本前提

  中国能否产生世界一流大学?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如何产生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只能说一个词,我的答案是包容。

  两年前我送女儿到美国读书,开学第一周也是“思想教育”,也就是各种各样的seminar(研讨会),像sexualharassment(性骚扰)就是讨论题目。有天晚上女儿去听了diversity(多元化)的seminar,非常震撼。活动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主持人问各种问题,自由回答。你来自哪里?你的年龄?你的肤色?你的性别?你的财务状况?你是不是身体有残疾或者精神有残疾?等等。

  女儿惊讶的是,对自己性别的回答不止男和女,还有好几种。有的看起来很健康的同学,会说自己身体有残疾(physicallydisabled)、精神有残疾(mentallydisabled),也有的同学说我家的财力不足,所以当我读大学时,妈妈要开始工作了。每个人讲自己的情况时都很认真,而别人听得也都很专注,没有丝毫歧视。

  从不平等、歧视走向平等,美国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女儿的讲述让我意识到,美国之所以有那么多一流的大学和创新成果,也许并不是刻意追求一流和创新的结果,而是尽最大可能包容一切、视一切为平等的社会文化生态的派生物。不管你先天条件如何,人人平等,没有歧视,这对每个人都是一种庇护,让他可以追随自己的意愿和偏好,自由追求自己希望的生活。无论多么异想天开,离经叛道,你都可以试,因为这是你的权利。甚至上大学之后辍学创业,也是一种权利,没有谁觉得不正常。把所有异常当成正常,这就是社会的通常。

  良好的社会秩序,从来都建构于平等包容之上。在美国,这个起点就是那批英国清教徒在1620年12月搭乘“五月花”号船,航行66天在普利茅斯登陆,签署了一纸短短的公约,“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政治社会,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在美国,你会看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按我们的思维很难接受的生活方式。包容并不容易。但包容已经成了一种价值观,一种习惯。所以,在普林斯顿大学,当约翰-纳什在30岁出现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幻听幻视,结束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职回到母校时,普林斯顿没有抛弃他,而是拥抱了他。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部分时间,目光呆滞、长发披肩、胡子丛生、经常赤脚的纳什,衣着怪异、喜欢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的纳什,因为思维与情绪错乱而把自己封闭起来的纳什,大学里依然可以在任他胡言乱语,自由出入教学楼、图书馆和餐厅。计算机中心一直给他免费账号。校方想办法给没有正式教职的他一些用于生活的资金。学生会找他一起吃午饭。朋友们设立基金,通过美国数学学会为他发起募捐。

  当他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时,他读博士时的同学库恩向评审委员会申明,如果因为健康状况就剥夺纳什当之无愧的荣誉,那“实在需要过分的勇气”。纳什说过:“我在这里得到庇护,因此没有变成无家可归。”

  普林斯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可以包容安德鲁·怀尔斯9年不发表1篇论文,最后他解决了困扰数学界360多年的费马大定理的难题;纳什读博士时的数学系主任莱夫谢茨召集一年级研究生谈话,说你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要去上课,分数没有任何意义,唯一的要求是每天下午必须参加系里的茶会,就是教授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的研讨会。有学生后来描述说,数学系充满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探索的狂热,哪怕一个茫然的10岁小孩光着脚,穿着破旧的牛仔裤,带着一个有趣的定理来到茶会,也肯定有人愿意听听他的想法。

  大学不是一个模式,但是没有世界一流人才,不可能有世界一流大学。而一流人才要么抱着对宇宙中未知的一切的好奇,要么抱着对人文世界的批判性精神,要么抱着改变世界的充沛热忱。但很多时候,他们就是要怀疑一切,探索一切。如果没有包容,不允许独立自考,必须按照某某框框,那当然也可以办大学,但绝对办不出一流大学。

  人才是人加上才。这个“人”,特别重要的是所谓学术正直(acdemicintegrity),就是不作弊。我有位朋友的孩子在一所名校读书,给我讲过一个例子,在一堂课上,老师让他们评述博物馆里面的场景,同时拍几张照片。有个同学漏拍了一个场景,所以就把别人拍的一张上交了作业。分数批下来之前他很紧张,因为意识到这也是学术不诚实,就给老师写了一个邮件说明,自己重新去拍,结果分数被降级。老师说如果不是主动交代,而是被检举,这门课会不及格。

  相比起来,中国大学混作业容易得多。中国最近在加强对EMBA的管理,至少从学术正直上我觉得该管管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一所教学严格的学校,但大牌教授吴敬琏的课上也发生过秘书替副部级国企干部写论文的事情,只是刚巧其中大段抄袭了吴老自己的文章而被发现。吴老问他是否是自己写的,他还坚持说是,最后被判不及格,今天这门课也没有通过。

  当然,官员说谎并不奇怪,有的官员习惯了心口不一,习惯了数字造假,已经无意识了,也不觉得怎么样,吹牛撒谎可能正是他的升迁之道。如果是这种习惯,对不诚实不较真,那培养出来的人都不过关,谈什么一流人才呢?我们经常看到关于哈佛图书馆彻夜通明的照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作业要求的阅读量大,要自己完成阅读还要注明出处,不花时间是读不完写不了的。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大学。一国的兴盛离不开一流大学,正如英国的工业革命离不开牛津和剑桥,美国的世界地位离不开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何时会有世界一流大学?

  (本文作者介绍:商业文明联盟创始人、秦朔朋友圈发起人、原《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中国 大学 哈佛 世界名校 纳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婆婆遇上妈》要上新三板 看理工大叔怎样拍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