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仍是银行一笔不错的生意

2015年10月19日 16:02  作者:王剑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王剑

  我国基建欠账仍很多,只要项目选得合理、融资手段合理,我们大可不必把基建投资当作洪水猛兽。而对于银行,这仍是一笔不错的生意。

基建投资不是洪水猛兽基建投资不是洪水猛兽

  一、投资或已加大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依然继续下行,大家又开始企盼国家做点什么。后来,新闻慢慢就来了:

  8月5日,有媒体报道,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总金额超过1万亿元,所筹资金用来建立专项建设基金,再以股权方式投入作为资本金,参与地方基建投资。投向主要是保障房、水利、城市管廊、燃气等民生项目。

  基建投资仍是银行一笔不错的生意

  9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各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有不同程度下调。

  10月15日,央行[微博]公布了9月信贷数字,9月信贷增量1.05万亿元,高于前几个月,且对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均较高。但企业领域并无复苏迹象,所以信贷增长可能来自基建投资。

  10月19日,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数据,GDP增6.9%,固定资产投资增10.3%(均下滑),但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18.1%,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差距继续拉大,其中水利、公共设施、运输等行业投资增速都较高。1-9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到位资金增6.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0.5%。

  基建投资仍是银行一笔不错的生意

  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在进一步加大公共投资来稳增长,并且找到了新的方式筹措资本金,即政策银行的资金。

  二、公共投资利弊

  因为2008年11月的“四万亿”刺激计划产生了一些负作用,因此市场对政府公共投资的态度非常复杂,有点“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的感觉。

  政府公共投资这码事,本身是天经地义的。小到村落,大到国家,总会有很多公共建设和支出,比如路桥建设、养老扶贫、国防等,这些东西都是必需的。

  做这些事要花钱,村子里有村民义务劳作的公田作为经费来源,现代国家则用公共财政,主要来自税收。也就是宣传口号所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有些公共建设支出很大,先用税收攒钱太慢了,则可先借债办事,然后再用税收慢慢偿还。于是成了“用之于民,取之于民”,次序倒置。

  凯恩斯则提出来,在经济面临需求不足时(根据马克思的经典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逃不出需求不足的周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基建投资来创造需求。如此,公共投资又多了一层含义:它可以救经济(本质是在需求不足时帮助消化过剩的供给,请记住这句话,是消化供给,后面会用到)。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搞公共投资消化供给,但投资也不能乱搞,而应该投些被社会所需要的公共项目。如果单纯为了消化供给而搞了些没用的公共投资,那本质上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买走过剩产能”,必然是浪费。

  所以,总结一下最为理想的公共投资拉动经济:

  政府合理征集民众的钱,用来投资于公共项目(可消化过剩产能),这些建设是有用的,能使百姓受益。

  基建投资仍是银行一笔不错的生意

  所以,基建要搞好,关键是上图中的三个箭头不能乱套:消化产能(政府购买创造需求,消化过剩的供给)、惠及民众(建设项目是对民众有用的)、合理融资(融资手段要合适)。

  当然,现实与理想总有差异,会有各种现实问题。

  比如,“四万亿”的时候,背景是西方发达国家发生金融危机,订单迅速消失。危机来得非常突然,沿海省份有些外向型企业突然间发现海外订单消失了。当时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度较高,引起市场和高层的担忧,不得不迅速决策(可能是事后才发现自己反应过度了)。

  在匆忙决策的情况下,上面图中的三个箭头都出现问题:

  1、项目真的惠及民生吗?

  措施的出台很突然,中央及各地都没有储备太多基建项目(建设项目从前期调研到分析立项都需要时间,哪怕画图纸也需要时间),却突然让各地方政府上报。有些地方政府也没储备项目,于是临时编造,甚至有时是捏造,发改委则加速批准。所以,项目不是全是有用的。

  2、投资有合理的融资方式吗?

  这些投资要地方政府来做,但国内没有成熟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当时,在旧预算法下,地方政府不能发债,更没有市政债,只能让平台公司充当融资主体,主要通过贷款(平台贷)、发企业债(城投债)来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利率高、期限短,与公共投资项目的长期性、低收益性并不匹配,也不可能拿税收慢慢还。因此,还款来源只能是卖地。

  3、投资消化了过剩产能了吗?

  除了公共建设外,四万亿期间上马了大量的产能。所以,这违背了“公共支出来消化过剩的供给”的初衷,而是通过刺激,建造了更多的产能(供给),为将来更严重的过剩埋下伏笔。

  当然,“四万亿”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是像某些评论所认为的那些一无是处),但上述几点,确实是“四万亿”实施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总之,因为事出紧急,迅速决策,而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基建项目都没准备,所以导致了一些负面的效果。

  事情是要做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做好,那么我们理性的做法不应是说不要做了,而应说下次充分准备,把事情做做好。

  所以,我们并不是说不要公共投资了,而是要更好地投资,避免再次出现问题就好。那么啥是“更好地投资”?无非是把资金的来去两端把握好,也就是融资手段要好,投资方向要好。

  三、投资方向

  某些发达国家,基建非常完善了,他们是很难用公共投资来拉经济的。但看看我国,谁也不能否认,可投资的基建领域还很多。

  最为直观的,先看路桥这些最基础的市政建设。我们到各大中小城市里走走,很容易发现坑坑洼洼的马路。比如,这张来自新闻的图片,温州市区里的某条马路,也是我们亲眼所见……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很普遍,都是基建的欠账。

  基建投资仍是银行一笔不错的生意

  这还只是看得见的东西。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地方(或是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也需要投资。

  比如,最近热门的城市地下管线。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但我们都还记得,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如此之差,京城大雨也能淹死人。这些东西没有富丽堂皇的外表,充当不了“形象工程”,所以在市政建设当中一直不被重视,欠账很多。

  还有就是污染治理,也算是公共投资。这一块的欠账,就更不用我多说了,看看窗外河道里的水质就知道。

  基建投资仍是银行一笔不错的生意

  再放眼到广大农村,很多农用水利设施,大部分修建于1980年代之前,后来对这块投入有所忽略,设施都已老化失修。这也是一块欠账,而且事关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此外,神州大地幅员辽阔,交通是个大问题。所以,高铁建设的空间也还非常大。将来低空开放了,通用机场建设投入也很大。

  举了这么多例子,是想说明,我国基建潜在空间还很大,以前的基建历史欠账也很多,可投资、该投资的名堂多得是了!所以,比起基建完善的发达国家, 我国还是可用公共投资拉经济,不必把基建投资当洪水猛兽。

  投资实施后,一方面消化水泥、钢铁这些基建材料的产能,解决部分就业,另一方面也能带动环保等新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良好基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好处,让民众切身受益,比如城市路面平整不用担心自己爱车受损,农业水利改进促进农业生产,地下管网完善,不用再担心淹死在市中心……

  关键是,发改委要把好项目审核这一关,不能再像“四万亿”时那样,投一些无厘头项目(类似山寨白宫之类的建设)。

  基建投资仍是银行一笔不错的生意

  可现实很骨感,如何把关是个大课题,涉及很多方面因素。准备好的项目都需要时间,所以基建不能一口气大上马。对此,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四、融资手段

  基建投资还得考虑的另一问题,是如何融资。

  公共投资,大多是周期长、收益率低的项目,很难商业化运作。所以才需要政府来投资。政府的钱,最终都是来自于黎民百姓。

  国际上通行的融资工具,是债券,包括专项债券(专门为某一项目而发行)和市政债券(不特定项目)。我国《预算法》修订前,地方政府没有发行债券的权力(部分省级政府有试点),所征得的税收又一大比例上交中央,所以只能通过卖地收入、平台公司融资等方式融资。

  而周期长、收益率低的项目,最好使用期限长、利率较低的融资工具,最典型的就是高等级债券。比如,由省政府出面发行长期债券,或是如本文开头新闻中那样,由政策性银行出资,然后把资金分配给各地,作为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有了资本金,银行等商业机构,也可给予一定的配套贷款。

  此前,由于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不能发行长期债券,也没有很成熟的上下级政府资金分配机制,所以县市级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融资平台筹集资金。这导致风险、期限各种错配,最后才导致了令人担忧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而如今,省级政府已有发行债券的权限,更为规范,总量控制,所以情况已有所转许多。部分存量地方债务还由省级债券置换,有积极意义。

  当然,在投资启动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仍然有很高的融资需求,在建的重要项目也要续建,短期内还是得依靠平台融资,彻底实现债务规范化也需要时间。对此,我们只能给予一些耐心,逐步实现规范化。

  五、结论

  我们不必因为“四万亿”负作用还在,就把公共投资当做洪水猛兽。只要融资手段合理,投资方向合理,那么就不用过度担忧。

  对于国家来说,确实很多领域公共投资有欠账,加大投资弥补欠账,使公共设施更完善,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保障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

  但投资对经济的效果,更多只是“托底”,缓解下行过程中的痛苦。不能过高希望,更不可能指望靠此重启一轮增长周期。

  而对于银行业来说,目前正是信贷需求不足的时候,公共投资过程中配套以商业银行信贷,也算是拿到一块还算不错的业务(目前来看资产质量还不错),构成利好。

  所以,我们仍可期许基建投资的出手,不必讨论要不要做,而需关心如何做好。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5年7月加盟东方证券研究所。)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银行投资基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北京上海房价为啥难下跌 秦朔:我为什么要辞职创业? 中国金融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机 股市里危险的唯指数论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凡人如何在资本市场里求生 美国实体经济状况已接近加息门槛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A股为何“牛失前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