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券商集萃 > 正文
 

券商操刀风险投资无法律障碍 证监会可能将放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1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莫 菲

  上海报道

  3月2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深圳主办了一场名为高科技专业投资基金研讨会。部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及证监会、交易所有关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

  据参会人士介绍,此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在前次国家科技大会之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如何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方式去投资科技企业,并论证各种模式的可行性和法律问题。

  这也是证监会正在逐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某券商人士介绍,会议提出证券公司可以专项资产管理业务、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形式募集资金投资高科技风险企业。

  此前,业内一直十分期盼《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在该办法尚未面世前,证券公司以专项理财计划形式对高科技企业投资,的确是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

  《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指出:“在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许可的前提下,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 参会人士认为,这应是上述路径的前提。

  据悉,与会人士充分论证了以证券公司专项集合理财计划投资高科技企业在操作上的可行性,探讨了相关法律问题。

  证券公司不能以自有资金投资实业,但根据《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第十四条“证券公司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可以设立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非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应当主要用于投资国债、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债券……非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由集合资产管理合同约定,不受前款规定限制。”

  按照这一条款,证券公司以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形式募集资金,并投资于高科技企业,法律上没有障碍。

  会议较为关心的另一问题是退出渠道。

  “投资创业公司,无非是股权投资,或者债权投资。国家鼓励高科技企业债务融资。”某券商人士表示。但是,产业投资不同于证券投资。后者流动性好且可随时变现,而产业投资周期长,因此投资者更加会关心退出渠道。

  在中关村中小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和

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许多国外风险投资基金不敢轻易投资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原因是,其退出渠道只有华山一条道——海外上市。

  目前,即将完成全流通的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市场、正在试点阶段的三板市场,为投资高科技企业的退出机制提供了多种选择。

  据悉,未来的高科技企业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途径,可以让中关村园区内的部分公司在代办股份系统试点报价转让,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中小企业板的对接机制,让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内符合中小板上市条件的公司,申请转入中小企业板上市,并再融资。证监会为此设立发行监管二部,负责核准那些非上市的公众公司公开发行

股票

  “这不仅局限在中关村园区,张江高科(资讯 行情 论坛)等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均在积极争取此项业务。而证券公司以专项集合理财计划投资的企业或许不局限在三板市场内的企业。”某券商人士表示。

  “这不仅是为了扶持高科技企业,实际上也为证券公司拓宽了创新业务。”不少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对该业务十分感兴趣。

  据悉,除证券公司外,保险公司、银行、信托均对如何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表示出极大意向。3月初,中国

人民银行、国务院法制办曾对国内银行、信托、证券公司等机构进行有关委托理财方面的调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