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安源重组疑窦 为何舍16亿取1.5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 10:27 21世纪经济报道

安源重组疑窦为何舍16亿取1.5亿

  本报记者 莫菲 上海报道

  5月12日,安源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397.SH)因股价异动连续三日涨停而发布澄清公告:经咨询公司大股东后获知,大股东正与其战略合作伙伴协商转让其持有本公司股权事宜,目前该事项正处于谈判之中。

  这家2005年与2006年一季度均亏损0.16元的上市公司,竟有如此上佳的股价表现,原来背后有重组题材支撑。

  其实,早在2005年8月15日,国有企业安源股份就已完成了一次重大资产重组。原第一大股东萍乡矿业集团把61.39%股权全部转给新锦源投资有限公司。新锦源投资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民营企业杭州锦江集团,锦江集团持有新锦源55%股权。

  为何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安源股份的控制权再度出让?

  记者从公开信息中查询到,代表新入主方的钭正刚先生(杭州锦江集团董事长,新锦源和安源股份董事)、王元珞女士(杭州锦江集团副总经理,新锦源和安源股份董事)除了参加过入主后的第一次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改选之外,至今没有出席过安源股份的任何会议。

  公告中通常的表述是,“钭正刚和王元珞董事因工作原因未能出席会议,分别授权董事彭志祥先生、董事何立红先生代为行使表决权。”

  更为蹊跷的是,2005年11月,包括李运萍、康峰在内的安源股份二位副总经理先后被解聘。

  事实上,在新锦源进入的这段时间内,安源股份业绩一再下滑,从去年第三季度盈利9分钱到现在亏损0.16元。

  对此,多位基金经理的看法是,“安源股份内部出现问题,杭州锦江集团似乎没有实际掌控安源股份。”

  据某知情人士的消息,在2006年2月,杭州锦江集团已正式退出安源股份,安源的国企改革从起点回到起点。

  撤16亿氧化铝项目

  要论安源股份牵手杭州锦江集团的缘由,不得不提到河南三门峡的氧化铝项目。

  据一位证监会人士透露,安源股份的业绩一般,尤其是其主业安源煤矿,是一座开采了100多年的老矿,留下的资源不多。

  寻求重组和改善国企机制是安源股份上市后的唯一出路。 在锦江集团入主安源股份之前,锦江集团就通过其在开曼注册的公司“开曼铝业”向河南三门峡投资,正式涉足氧化铝。据悉,该项目的氧化铝储量30万吨,产能能做到45万吨,按目前氧化铝价格6000元/吨,能每月产生利润1亿多元,年利润16亿元。

  同时,氧化铝还伴生着煤炭,煤炭储量为1亿多吨。

  “当时,我们需要找一家熟悉煤炭开采的企业。”一位锦江集团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重要原因是,氧化铝项目的一期工程需要投入16-18亿元,锦江集团欲借助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得到资金。

  双方一拍即合。

  2005年4月,锦江集团与安源股份原第一大股东萍乡矿业集团决定成立新锦源投资公司(锦江集团出资4.95亿元,萍乡矿业集团把持有的安源股份61.39%股权作价约4亿元注入),由其收购安源股份。

  但是,考虑到氧化铝项目可能引起的股价高涨,从而导致要约收购成本过高,双方承诺由安源股份原第一大股东萍乡矿业集团(占氧化铝项目55%股权)和杭州锦江集团(占氧化铝项目45%股权)共同投资氧化铝项目。等要约收购完成之后,萍乡矿业集团把代持的55%氧化铝项目放到安源股份,伴生的煤炭资源交由萍矿集团开采。

  据某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16亿元的氧化铝投资项目内,安源股份资金加上萍矿、省煤集团,一共4亿资金投进去。其余资金由锦江集团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

  记者没有在公告内找到安源股份投资氧化铝项目的公告。

  “安源股份的资金是从大股东这里出去的,账上表现是大股东占款。”这位人士说。

  鉴于证监会2005年及2006年对上市公司清欠的严厉态度,2005年10月29日,安源股份再次发布了一则令人担心的公告,公司出资9826.8万元收购大股东持有的浙江锦龙水泥有限公司55%的股权,大股东以此款偿还安源股份的部分占款。

  截至2006年4月26日,新锦源投资有限公司已累计向安源股份支付现金6611.74万元偿还占款,并承诺剩余5312.8万元在2006年5月31日前全部以现金方式偿还公司。

  如此推算,安源股份大股东占款在2亿元左右。

  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违反信息披露规则,安源股份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氧化铝项目。

  目前,该氧化铝项目已到投产阶段,预计2006年利润总额16亿元。

  正当安源股份完成要约收购,可以分享氧化铝项目的收益时,内部情况急转直下。2006年初,锦江集团退出安源股份。

  16亿到1.5亿?

  2006年2月,在安源股份的干部大会上,萍矿集团领导正式宣布杭州锦江集团退出上市公司。

  据安源股份某中层干部透露,在锦江集团退出后,江西省正抓紧为安源股份引进新的股东,对象一是江西省煤炭总公司旗下子公司丰城矿业。据悉,丰城矿业的煤炭资产,可为安源带来1.5亿元税前利润。

  公司公告称,“在政府的支持和协助下,公司拟通过收购煤矿资产,提升盈利能力,目前该事项正处于谈判之中。”

  对象二是江铃集团。据悉2005年底,江铃集团就与安源股份有过多次接触,重组安源的客车资产。

  从与锦江集团一起分享16亿元氧化铝利润到每年1.5亿元煤炭收益,市场人士一眼即能看出孰优孰劣。

  显而易见的是,这两项项目均非市场化重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合作双方分道扬镳呢?外界众说纷纭。

  说法一是,锦江集团、萍矿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产生分歧,萍矿方面主张上马优质玻璃项目,而锦江集团则主张把资金投入到河南三门峡铝业项目上。因而导致江西省相关方面的不满,要求锦江集团退出安源股份。

  “这一说话颇有些武断,”某基金经理分析,“如果按照原先的计划,锦江集团把氧化铝项目的55%股权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每年每股收益可增加3元左右。如此好的招商引资项目,江西省政府为什么会反对呢?”

  据一位与会人士透露,江西省方面恼火的是,新股东入主后,安源股份业绩不升反降,还被挪用2亿元。

  最关键的问题是,锦江集团在进入安源股份时,与安源股份高层在企业改制问题上发生冲突。

  从16亿元氧化铝利润总额到目前的1.5亿元丰城煤炭利润,安源股份改制似乎在国有企业改制较为艰难的道路上再次添上重重一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