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天同证券涉嫌挪用巨额客户保证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 11:52 《财经》杂志 | ||||||||||||||||||||||||||||||||||||||||||||||||||||||||||||||||||||
于宁 吴小亮 11月10日前后,中国证监会机构部负责人奔赴天同证券处理一件紧急事件:因委托理财而债台高筑的天同证券,将约13.8亿元巨额资金转移到了其实际控股股东山东联大集团的账户上,而这笔资金被认为正是其客户保证金。
在诸般斡旋下,目前公安部门已经将其中的10亿元资金冻结,可以安全地回到天同的账户上,另外3.8亿元正在协商之中。 《财经》经多方查证获知,天同证券的客户保证金主要存放在建行济南分行、中行济南分行等银行。10月11日和11月1日前后,天同证券分别将总计13.8亿元的客户保证金转至山东联大在中行邹城支行的企业账户上,山东联大将其中10亿存为一年期存款,另外3.8亿元,由山东联大归还了总部设在当地的兖州煤业(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份有限公司(600188)。 据悉,这3.8亿元中,2亿元是兖州煤业通过中行发放给山东联大的委托贷款,另外1.8亿元是直接给山东联大的借款。山东联大是天同证券实际上的第一大股东,对天同证券的投资超过5亿元,约占21%的股份。 中行济南分行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天同证券从中行济南分行的金融机构内部存款账户上转出10亿元至中行邹城支行;证监会调查之后,要求银行将资金追回。据悉,在山东省政府的协调下,公安部门很快将这10亿元资金冻结,可以安全地回到天同证券的保证金账户上。 此外,中行济宁分行计财部有关人士向《财经》证实,今年10月至今,中行邹城支行的各项存款增加了10亿元。对于存款余额至今不过20亿元的邹城支行来说,一个月增加10多亿元的存款,实属异常。 11月11日前后,为追回客户保证金,当地公安部门冻结了中行邹城支行的山东联大账户,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分行相关人士也来到邹城——尽管邹城人行称之为“常规检查”,但这在邹城中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另外,建行济南分行有关人士告诉《财经》,10月9日,天同证券曾将原存在该分行的3亿资金转到济宁古怀路证券营业部,而兖煤所在的邹县正在济宁市辖区内。《财经》目前对此尚未确证后来转到中行邹城支行山东联大账户上就是这笔资金,但记者从兖州煤业财务总监吴玉祥处获悉,山东联大偿还其借款,确实与天同证券一事有关联。 吴玉祥告诉记者,10月上旬,山东联大从中行邹城支行的账户上偿还了兖煤近3.8亿元借款,目前有关部门希望公司协助了解情况,要求配合解决天同证券保证金的问题。但兖煤的法律顾问认为该公司并没有法律责任,因此,资金归还问题仍在和有关部门及天同证券协商。 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天同证券何以要将巨额资金转移到山东联大的账户上并为之偿债?以天同目前的资金状况,这十数亿流动资金只可能是客户保证金。挪用保证金是违规行为,在今年10月初证监会明确规定清理委托理财等规定之后,新出现的挪用保证金行为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据悉,天同证券此举的目的,在于将资金转移到联大账户后,后者拿到银行存款证明,可以此为抵押从香港的机构获得融资,用以度过迫在眉睫的支付危机。据称,相关融资筹划已有时日,但谈判细节尚不得而知。 天同证券如此“自救”,除了违规问题,更大的风险在于将保证金转到山东联大账户后,一旦被联大债权人获知后冻结,天同证券将面临保证金流失的重大问题。 今年8月底,山东省酝酿天同证券重组方案,并选定莱钢集团入股。据悉,以天同证券的现状和股东结构,莱钢入股资金可能要超过5亿元。这对于公司是一大笔投资,所以非常谨慎。时至今日,莱钢一直没有注资。 对于天同证券的铤而走险,业内有人认为,这一做法在业内并不鲜见,且是为了公司还债而非个人牟利,似乎“情有可原”。然而天同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的风险之高,性质极为恶劣,若已成为业内争相效仿的范例,更有系统性风险之虞。天同一案,一方面为客户保证金的独立存管问题敲响了更为急促的警钟,另一方面也表明,对于在技术上已然破产的券商,监管部门倘不予以及时果断处理,其潜在风险则远超出人们的预想。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