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开道 多家QFII翘盼新蛋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16:17 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 郭蕾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批准恒生银行增加5000万美元QFII投资额度,专项用于其在香港市场发起设立的“恒生中国A股精选基金”。已经承诺的60亿新增额度终于开闸。记者了解到,各QFII机构都在翘首期盼能够早日获批增加额度。
外资求“额”若渴 自有关监管机构将QFII额度从40亿增加到100亿以来,记者采访的包括瑞银、花旗、高盛、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里昂证券等大型QFII机构高管都明确表示,公司已经提出了增加额度的申请,无奈迟迟未获批准。包括近日获得额度的恒生银行董事兼投资总监谢礼文,也表示希望内地市场能加快开放。 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早在几个月前就曾表示,已向监管机构提出了将额度增加3-5亿美元的申请。袁淑琴告诉记者:“外管局提出会优先考虑四类机构,我们的客户完全符合这些要求,这两年我们的表现也是很好的。一方面,我们一向投资都很透明。另一方面,因为中国市场在很多大型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不会花太多的人力物力,而在我们的协助下,他们可以用最低的费用很方便地满足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需求。外管局应该很明白我们扮演的角色。” 里昂证券董事总经理兼中国研究部主管李惠表示:“我们目前的三个QFII客户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大型股票投资共同基金。想用额度的海外投资机构很多,可惜我们已经没有配额。基本上无论哪家QFII机构,只要拿到额度都能转出去,没有转不出去的。可感觉审批的速度挺慢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们也不清楚。”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QFII机构研究人员表示,他虽然并不属于经纪部门,但在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也深切感觉到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的浓厚兴趣。他补充道,A股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并非主流投资对象,即便如此,因为国际投资者手头资金的绝对数额是很大的,即便是资产配置比例上调很小的幅度,也是一笔很大的资金。现在外资持有的H股就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金,由此看来,100亿的额度其实还是很少的。 有市场人士猜测,恒生银行之所以能够率先获准增加额度,可能与其行为比较符合监管机构的期望有关。谢礼文透露,恒生银行通过QFII买入了QFII能够买的各类投资品种,其中股票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还积极地参与内地的股权分置改革。 投资A股兴趣高涨 谢礼文表示,QFII对A股市场非常乐观。市场各方人士一直认为股权分置问题是A股市场一个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但从今年第一季开始的股改可以看出政府及监管机构解决该问题的决心。另外,中国的宏观经济方面不存在太大问题。A股的市盈率也已经从2001年的数十倍回落到16-18倍,而这样的市盈率在亚太区其实并不算高。而市值最大的50家A股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更低至13倍左右。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陈昌华也表示,整体而言,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可能高于H股。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因素看,两个市场基本一样,但A股市场的一些因素是H股没有的,最重要的就是投资A股可以获得全流通对价,但投资H股获得对价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按平均对价10送3计算,A股价格要比H股便宜20%左右。A股市场中大型优质公司的股价其实已经和H股差不多。另外,从技术角度看,A股市场已经下跌了4年,下跌空间有限;而H股从2002年的低位持续攀升,已经升了近1倍,调整的机会肯定比A股要大。此外,27万亿元的巨额存款,相较一个只有1万亿元流通市值的股票市场而言,不可谓不庞大。因此,即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A股消化负面因素的能力也比H股大得多。 期待加快完善QFII制度 李惠在承认客户对投资A股兴趣浓厚的同时,还表达了对上市公司多样化的期待。她说,中国股市并没有反映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很多行业在股市里没有,现在A股那么多上市的制约,这些公司上市又不大可能。能看到的股票就两类,一类是前景比较明朗的公司价格已经很高,另一类价格比较低的公司未来又不大明朗。而且, H股挖地三尺,能淘的都淘得差不多了。 袁淑琴则非常认同监管机构在QFII制度改革的方向。同时,她再次敦促监管机构尽快推出针对QFII的税收制度,并希望能够获得和内地基金一样的待遇,不希望被征缴利得税。她还强调,作为QFII,瑞银非常希望尽快让QFII设立分账户。她说:“设立了分账户后,可以让监管机构看到,我们后面有哪些基金,这也有助于增加透明度,方便监管机构的监管,也能方便我们的客户。” 谢礼文则建议,放宽QFII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现在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股改过程中,内地市场已经推出了权证,可QFII却不能买卖。如果QFII正好在股改中获赠了权证,应该怎么办?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指引。”他举例说。他还希望进一步放宽QFII在经纪、托收银行选择等方面的自主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