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沪深综指直逼半年线 蓝筹扶不起对价行情透支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09:47 中国证券报

沪深综指直逼半年线蓝筹扶不起对价行情透支完

  记者 王磊

  昨日大盘继续破位下行,在量能有所放大的情况下,沪深综指直逼半年线。尽管有4只非ST个股涨停,但中国石化、G宝钢、G长电、中国联通等大盘指标股联袂创下近期新低,G天威、广东甘化、思达高科等近期各类题材股领头羊跌停更加引人注目。

  蓝筹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尽管每天出现在跌幅榜前列的总是前期上涨幅度颇大的小市值类个股,但导致整体市场重心近期快速下行的,还是以中国石化为首的大市值个股。昨日中国石化下跌3.67%,远远超过大盘跌幅。

  有分析人士针对蓝筹的疲弱表现指出,前有G宝钢护盘失败,后有对大型国企股改预期不佳,盘面因素和外界因素均对大型指标股不利,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短期内指望此类

股票迅速恢复元气并不现实。不过,另外的观点恐怕更值得投资者关注。有分析人士指出,对指标股的走势,应该以立足于市场但超越市场的思维来思考。前期十分风光的指标股中石化以及银行股等,在七月行情中发挥了风向标的作用,引领大盘向上,被市场寄予厚望,但这种厚望到后期却偏离了应有的轨道,奢望这些指标股脱离基本面、行业动态发展而服从股改政策的需要,一直维持高位运行,这本来就是不现实的。中石化依然面临着股改难题、高油价的困扰等,而银行股则面临全面开放带来的强大冲击,短期内还面临建行招股引起的价值中枢下移的考验。综合这些因素考虑,这些个股不过是按照诸多因素的合力运行而已。

  由此看来,指标股和蓝筹股究竟能否“扶起来”,关键在于抛弃奢望,不要将其定位于所谓的“政策护盘工具”,而是要结合其基本面来看。

  对价就是股改行情全部?

  不可否认,本轮反弹是由于含权对价被市场接受并联想、延伸所导致,中国石化的启动、上海本地股的暴炒、T族的整体上扬,无不与对价相关,近期的大跌同样源自对价预期的下降。但对价是不是就是股改行情的全部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对价高才能涨,对价低就会跌,”这几乎已经成为当前市场认可的定律,市场的目光总是围着对价高低转。当然,对价高低在特定阶段会左右市场,这种“一次性损益”的讨价还价还是会带来投机机会的,但这毕竟不可能改变公司质地,成为“G股”后的自然除权也不会让后知后觉者有大利可图。我们在建议上市公司股东乃至国资部门放弃对价斤斤计较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把自身目光从对对价一味纠缠中转移出来呢?难道对价支付完毕的G股就已经没有投资价值?近期已经有分析人士将目光转移到即将到来的三季度季报身上,建议投资者淡化对指数波动的刻意追求,提高对三季度季报的重视程度,从中挖掘在系统性风险释放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人们喜欢把市场的短期剧烈调整归因于一些市场理解为不利的因素,比如新股可能恢复发行、对价改革可能遇到挫折而达不到市场期望等。然而,将行情的推动建立在股票长期停止供给基础上,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假设,该涨的股票总是要涨的,并不会因为整体市场供给的增加而下跌。资金推动应该而且只能是股票上涨的表象,更深层次的动因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本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指望牛市迅即来临或者熊市长期持续都是不切实际的,当前市场处于四年大熊市过后的平衡市阶段,出现波动震荡是正常的。放眼未来,相信货币现象对市场的深层次影响、高油价对整体经济的潜在作用、

汇率变革可能引发的市场结构变化,恐怕这些因素才是左右市场趋势的真正力量。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