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理性对待中国股市的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09:25 中国经济时报

  -苏培科

  近期,在短短6个交易日中,中国股市竟出现了15%以上的跌幅,市值缩水达万亿,基金净值快速回跌,很多新入市的投资者和基金持有人迅速被套20%以上,对此情形,很多人将其归咎为“泡沫论”,尤其是最近英国《金融时报》一篇采访一学者型官员的“泡沫”言论文章,引起了市场的普遍恐慌,让本来就迷失定价权和摇摆不定的中国股市高位震荡,投资者无所适从。

  我们知道,“一言毁市”乃不成熟的市场特征之一,目前股市在经过股改等体制革新之后,市场相对成熟,目前的下跌主要是去年股市涨幅过大,今年出现一定的调整、蓄势是技术面和多头市场长期走牛的必备条件。没有一个只涨不跌的股市,更何况我们的股市仍是一个只能做多的单边市,多空的博弈必然会导致股市的波动。但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并非是一个大起大落的市场,更不是一个唯政策、消息为主要变化的指数,应该是一个完全反映经济变化的“晴雨表”。

  可是,从近几年中国股市的表现来看,中国股市往往与宏观经济背道而驰,反而大多时间是一个反向“晴雨表”,人为操纵和行政干预的色彩太浓,离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相差甚远。虽然不可否认目前中国股市在大踏步前进,也不可抹杀

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改变了中国股市诸多体制弊端等事实,但目前仍未实现真正的全流通,市场中的流通股比例仍占据着少数,而大部分非流通股依然处于限售期,只有到2008年才真正实现全流通,到时即使是全流通也未必能够解决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等历史弊端。

  通过此次“泡沫论”的考验,其反响远远超过了一家之言,和当年的“赌场论”一样具有“杀伤力”,同样在市场掀起了非同寻常的反响,让市场一度陷入了迷茫和沉默。由此,不免让人对当前中国股市进行深刻地反思,对于监管和参与者的盲目,市场体制弊端暴露迫切需要中国股市进行重新认识和深刻改革。

  首先,市场要对“泡沫”进行区别对待。目前市场中讨论的“泡沫论”缺乏相应的界定和细分,仍然像当年“赌场论”一样泛泛定义,争论者都在“YES”和“NO”上争论得面红耳赤,但对于哪些具体的板块和哪些股票存在泡沫,“泡沫论”者都没有给市场和投资者明确的答案,于是缺乏理性的市场便以齐涨齐跌、大幅波动来对外挤泡沫。对于中国股市的“泡沫”应该区别对待和分析,须了解股指失真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在指数股的大幅拉升和前期不合理的指数统计方法而造成,其调整须采取合理的挤泡沫和修正方式,避免股指的大起大落。关键是股市忽上忽下的大幅波动并非是解决泡沫的根本之路。对于“泡沫”一词正如笔者曾在《“挤泡沫”须讲求艺术》一文中阐释的一样,他应该是一个中性词,不应该被人为的加以感情化色彩来排斥,资本市场更不应该完全消灭和排斥泡沫与投机,因为他们与股市是与生俱来的,况且泡沫也没有一个完全具体的界定标准,所以一个具有活力的市场是允许一定的泡沫存在。相反,一个封闭的市场时常采取非市场化和过度性的行政挤泡沫方式,是很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和牺牲市场的自由化。因此,我们要对“泡沫”进行划分,不能一见到泡沫就想去挤,更不能让“该挤的没挤,不该挤的被挤”。

  从近6个交易日的情形来看,前期大幅上涨的指标股确实出现了一定的回调,从而带动指数下跌,这一部分属于“指数泡沫”,挤一挤、蓄蓄势是应该的,但是正如“泡沫论”者所言的70%上市公司不具备投资价值,从而断定股市有泡沫,但是这一类不具备投资价值、市盈率奇高无比的垃圾股,在此轮“挤泡沫”行动中大部分毫发无损,市盈率依然高居不下,依然与十几倍市盈率的公司混在一起齐涨齐跌。其实,目前中国股市市盈率偏高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垃圾股市盈率太高,有些公司甚至出现了几千倍的市盈率,亏损股就根本无法计算其市盈率状况。在此次“挤泡沫”期间,有着2494倍市盈率的中西药业和5244倍市盈率的深赛格等均纷纷以涨停板示众,反而下跌的大多都是一些业绩优良、容易被大众持有的股票。因此,对于泡沫和市盈率应该有所区分,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想方设法改善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提高回报,市场只有采取“持优弃劣”的价值投资方式,市场才会自然趋于理性,泡沫和市盈率也就会自然降低。

  其次,“政策市”阴影挥之不去。通过近期市场各种流言蜚语、泡沫论和打击违规资金等情形来看,市场依然没有完全走上独立的市场化道路,常常被各种所谓的利好、利空所左右,而缺乏真正的市场化博弈机制,尤其是在股市多空不明朗的情况下,各种消息就成了主导市场波动的导火索,而且很多参与者和媒体惯用传统、封闭的市场行为方式来揣测政策用意,从而让投资者被动陷入政策依赖症的畸形市场格局。

  第三,风险抵抗机制不健全。管理层对市场、投资者的风险提示和风险教育不足,很多投资者是在财富效益示范下进入股市的,对股市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认识程度没有做好足够准备。通过近期疯狂的购买基金和每月数百万的证券开户数来看,很多新入门的投资者往往忽视了风险,甚至误认为基金成了收益较高的储蓄产品、股票成了发财致富的投资理财产品,但实际风险莫测的股市并非大家梦想的那样财源滚滚,而偏股型基金是随股市波动而波动,不能以2006年的收益状况来幻想将来,但从目前市场疯狂的开户和认购行为来看,显然2006年的财富效益让很多人充满了幻想,在这种幻想下一旦事实与想象背离,追涨杀跌就会成为加剧市场大幅波动的非理性因素之一。

  华尔街一句极具讽刺性的名言:当(股市)泡沫发生的时候,可爱的投资者总是说“时代不同了”。(When bubbles do occur foolish investors will say “This time is different”)所以,往往在资金推动型行情的牛市中,很多人是偏乐观的,想立刻以“泡沫论”来打压显然是不妥的。此时,管理层应该进行适当的风险提示和风险教育,采取适当的风险监管、约束机制来防范系统性风险,但绝对不是盲目地采取各种冷却式的行政干预手段和限制、分流资金等釜底抽薪式的快速降温,应该从市场机制上去着手解决,丰富市场投资品种、拓宽投资渠道、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妥善解决民间资金的投资冲动和流动性过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