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清华同方应收款大幅增长 计提比例偏低回收不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10:34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清华同方应收款大幅增长计提比例偏低回收不力

  

清华同方应收款大幅增长计提比例偏低回收不力

图:在计算机产品的销售上,中国PC三强之一的清华同方回款能力之差,令人吃惊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作者:本刊记者 孙旭东/文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资讯 行情 论坛)(600100)于2005年上半年提高了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此增加计提坏账准备2185万元,考虑到公司上半年的利润仅1.13亿元,此项会计估计变更,将对其利润的影响相当可观。

  清华同方为什么要这样做?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偏低

  “

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都觉得以前的比例偏低”,清华同方
证券
事务代表张园园这样解释。与行业相近且同属高校企业的方正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600601)相比(表1),记者发现此次变更后同方计提比例却依然较低。张进一步解释:那也得一点一点来嘛!

  清华同方是在“一点一点来”,它是在4月23日公告中披露提高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事项的,其中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定为1%,而在半年报中却又退回到了0.5%。

  即使是在清华同方内部,子公司泰豪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清华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也采取了较高的计提比例,它们对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分别为2%和5%。记者发现,这种在合并报表范围内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不统一在其他上市公司是比较少见的。

清华同方应收款大幅增长计提比例偏低回收不力

清华同方应收款大幅增长计提比例偏低回收不力

  应收账款回收不力

  如果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良好,计提比例稍低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实却是,清华同方账款回收情况近年来持续恶化,2003年末的应收账款时隔一年后竟然只收回了不到60%(见表2)。

  回收情况不佳的一个后果就是应收账款结构恶化,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的比重从2000年末的87.35%逐步下滑到2004年末的64.20%。

  与之相比,方正科技的情况要好得多,用同样的方法计算,2003年末应收账款(不包括此后两个月内收回的部分)在1年后收回了74.95%。

  原因何在?

  对应收账款回收不佳,张园园认为清华同方是一个主业跨度很大的公司,因此不能简单地和另外一家公司做对比。清华同方的系统集成业务和能源业务工程期一般是8个月到1年,长的两三年也有,账龄长的应收账款多是工程尾款,其回收还是有保证的。此外,一些业务如第二代身份证专用芯片,作为顾客的公安部付款要受财政拨款周期的影响,公司肯定不会收不回钱,只是要慢一些罢了。

  真的如此么?翻阅公司年报,第二代身份证业务2003年取得政府采购定单,2004年才开始批量供货,因此,这项业务是不可能影响2003年末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的。

  方正科技和清华同方在国内PC市场的占有率均名列三甲,清华同方报表中的母公司(与合并报表相比)主要从事PC业务,为了尽量避免受业务种类繁多的影响,选取报表中的母公司报表与方正科技做比较应该是不错的办法。方正科技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62.17亿元,应收账款(原值)只有4.88亿元,而清华同方(母公司)收入只有52.96亿元,应收账款(原值)却是7.03亿元!

  记者发现,清华同方(母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比合并报表更难看,2003年末应收账款1年后收回的只有48.13%,连一半都不到!2002年末应收账款1年后只收回了36.87%,两年后也只收回了54.80%,这一年增加的应收账款回收之差为公司历年之最,而原因应该并非受工程工期及信用期的影响。2002年清华同方计算机产品和商品销售收入27.62亿元,占了公司收入一半以上,比上一年增长了35.33%,而网络、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业务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公司收入的比例也不过30.68%。按一般情况,新增加的应收账款显然应该大多来自计算机产品销售上。

  即使2002年新增加的应收账款多来自工程收入,而原因是清华同方从2002年年报说到2004年年报的调整销售政策、增加赊销比例或者延长长期合作伙伴的付款信用期,只占收入的一小部分,却导致两年以后只收回52.95%的结果也是令人费解的。清华同方并没有在年报中披露相关的信息,按工程惯例,工程款的5%作为质量保证金在工程完工1年后收取。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清华同方的应收账款质量令人担忧。如果按方正科技的比例来对同方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则2005年上半年应计提2.16亿元的坏账准备,而同方实际只计提了8433万元,相差1.31亿元!

  “公司会对资产质量有一个考核,而且不只是应收账款。”张园园说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