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酒行业:关于黄酒行业竞争格局的分析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4:46 顶点财经

  黄酒文化的切入点在哪里?讲到绍兴酒?浙江酒?江浙沪的酒?可能都不够全面,黄酒作为酿造型三大古酒之一,代表的是一种中华文化。黄酒以前是官府喝的,白酒是老百姓喝的。但南北黄酒口感差异太大,产品差异影响了黄酒文化的统一传播。对于未来,傅总认为需要借力,比如让日本人称赞说黄酒是中国人喝的酒,比如与孔子学院结合,把黄酒与最能体现中国人品行的中庸之道结合起来。

  傅总的观点与我们一致,酒饮主要讲文化。我们认为,黄酒饮用要流行起来,需要借助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借助中国文化的强势兴起,这样黄酒才能与葡萄酒等酒种抗衡。其实,黄酒的基本条件非常好,江浙沪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江浙商人在内地做生意,他们的文化会逐步影响内地。总的观点与我们一致,酒饮主要讲文化。我们认为,黄酒饮用要流行起来,需要借助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借助中国文化的强势兴起,这样黄酒才能与葡萄酒等酒种抗衡。其实,黄酒的基本条件非常好,江浙沪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江浙商人在内地做生意,他们的文化会逐步影响内地。

  行业竞争:第一食品最强,会稽山目标是追上古越龙山,并从第一食品的上海市场份额中切出一块

  傅总认为会稽山在渠道方面做得比古越龙山好。古越龙山品牌好,底子厚,销售收入是会稽山的两倍。不过傅总认为会稽山在终端上做得更扎实,餐饮渠道主要走八年、十年以上的品种,力求终端价格高开高走。

  我们在过去报告中曾提出,古越龙山的营销策略有很大不足,品种繁杂、市场铺得太开,导致无法集中资金人力做深做透重点市场。

  傅总认为:会稽山在江苏取得了比第一食品石库门更好的市场表现。会稽山旗下的副品牌“水香国色”在苏南走量较好,而石库门之所以没有在江苏取得类似上海的辉煌,傅总总结出一点,即石库门可能担心江苏的促销品窜货回上海的问题,而水香国色作为新品种,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我们认为,第一食品在上海市场之外没有大力发展,主要是它考虑须彻底巩固上海根据地市场,以汪建华在上海的成功经验,解决窜货问题并不是难事。

  傅总认为:华泽“屋里厢”酒在上海失大于得,以他的老朋友-金六福企业吴向东之能估计也要在上海市场铩羽而归。07年古越龙山提供基酒、华泽主打的“屋里厢”酒大举进攻上海市场,华泽斥资4000万元投入市场营销,广告在地铁、第一财经电视频道、楼宇电视上大范围铺开,我们在上海的调研发现,其广告新颖之形式的确吸引到不少人的眼光,我们在《食品饮料业月报-理念的革命》做过点评。

  傅总提出更新颖的看法:

  1)屋里厢的广告的确打得好,但无法打动上海本地人,而外乡人的消费受上海本地人影响,也难以发展起来。“屋里厢”是上海方言“家里”的意思,主要针对上海本地人说的,而广告诉求“上海没有陌生人”是针对外乡人而言的,二者并不匹配;产品里用贡菊,上海人不会喜欢;对于上海人来说,500ml瓶子最合适,屋里厢375ml太小了,上海人不像浙江人,浙江人喝小瓶酒,逢人可说今天喝了三瓶,上海人不这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