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奢侈品性质生产企业具独有的投资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14:2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拥有奢品,享受泡沫

  本刊特约作者 朱卫华/文

  入榜的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主要是生产高端白酒、红酒和黄酒的企业,体现出当前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背景下具有奢侈品性质的生产企业独有的投资价值

  本次《证券市场周刊》上市公司成长性排名50强中有5家食品饮料行业的公司入选,分别为五粮液(000858)、泸州老窖(000568)、张裕(000869)、第一食品(600616)、贵州茅台(600519),除了一些特殊原因——如五粮液、第一食品有资产注入题材,泸州老窖因增持华西证券股权而成为券商概念股,我们认为基本面因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需要研究在消费大升级、通货膨胀压力大、流动性泛滥背景下,什么产品最有投资机会?肯定是走高端的产品!入榜的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主要就是生产高端白酒、红酒和黄酒的企业。市场繁荣,上述几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至少都在30%以上(第一食品全资的金枫酿酒厂2006年业绩无增长是因为退税补贴部分未计入,与上年不具可比性,考虑补贴后同比也达到30%),并且可以持续看好至少三年以上时间,因此成功绝非偶然。

  资产泡沫势不可挡

  我们认为,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会形成两极分化(见图)。一方面,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说是进行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宏观力量。它利于资产拥有者,不利于资产匮乏者;它利于垄断行业、不利于竞争性行业;利于雇主与高层管理人员,不利于普通雇员;利于城镇居民,不利于农村人口;利于有业者,不利于无业者;利于壮年人,不利于离退休老人。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加速产品两极分化。通货膨胀背景下,高端品提价理直气壮,因为原材料涨价了!大众品提价犹犹豫豫,成本推动下小提一步或同价减量,都要左顾右盼看竞争对手怎么反应。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要以“投资性奢侈品为主”。因为资产泡沫一旦启动,将很难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比如政府对

房地产泡沫采取了很多调控手段仍然无效。资产泡沫的核心都有一个你不能拒绝的故事,其逻辑一言以蔽之,就是有一个正反馈机制:零售价格不断上涨,激发投资性需求(还包括更多的礼品需求),反过来造成供求关系进一步紧张,加速零售价格上涨。这种自我加强机制可能就是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理论”。扳机一旦扣动,威力无穷!

  我们区分投资性奢侈品与消耗性奢侈品的最表象指标就是:前者是“量以价为先”、价格不断上升,而后者还处于“走量”的量先阶段,前者价格不断攀升自然触发上述自加强机制。前者目前看来在食品饮料中也就是贵州茅台一家,当然,五粮液、泸州老窖这些还在走量的公司,经过适当的调整,也有望进入奢侈品阶段。 拥有资产,享受泡沫

  我们不认同这样一种态度,即一提泡沫就排斥、要远离,认为是投资者情绪化、非理性的东西,或是等待、等待泡沫破灭后再投资。一场泡泡能发展壮大,总是有“好泡泡”做“雪种”、一堆“坏泡泡”做帮衬。好泡泡的自加强机制在逻辑上无可指摘,我们需要做的是“拥有资产,享受泡沫”,需要用头脑去界定泡沫发展阶段、界定其风险因素,看清风险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如何界定泡沫发展阶段,我们以前曾系统阐释过,归结为三点:1.有没有二次交易市场,没有市场的商品只能在专业投资者小圈子中流动,没有泡沫,只有普通大众通过交易市场进来后,才有泡沫;2.在食品饮料业具投资性的奢侈品中,有一条经验数据,即新品、陈品最佳价格关系是10年10倍,此时复合年回报率为25.9%。在该合理数量关系下,投资新品的回报率非常诱人,能稳定投资大众的心态,有效化解供给。不到这个数量关系,而新品、陈品价格在供求关系紧张刺激下不断上涨,陈品价格上升速度快于新品,这说明泡沫还处于青年期;超过这个数量关系,说明投机已经过头,崩盘为时不远;3.现货市场、

股票市场一起投资没有成为普遍方式,这说明泡沫还不大。 消费升级带来整体性市场繁荣

  这样一个市场,不仅是投资性奢侈品繁荣,消耗性奢侈品也同样繁荣,前者的繁荣也要经历后者的过程,即先具消耗性,再具投资性。

  消费升级让很多原来喝不起茅台酒的人,现在可以喝得起了,不过这些新增消费者对于高端酒种还没有一个忠诚度可言,他们的选择将是全部都尝试一遍,茅台酒、五粮液,甚至新锐品牌国窖1573、水井坊等都是尝试的对象。以茅台为核心的浪潮必将扩散到其他名酒身上,然后就是红酒、黄酒、二三线品种也会加入到这个奢侈品行列。当然从长期看,谁的股价走势最硬朗,还是要看其现货的投资性。

  谁说泡沫破灭带来的一定只是灾难?

  泡沫会否破灭最终落实到供求关系上。说到供给,我们当然希望好泡泡的供给是稳步增长,坏泡泡不要滋生,但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在过去任何一次大泡泡中,坏泡泡的繁殖速度总是很快,变种总是很多,而坏泡泡的清除无疑会反过来造成投资者对好泡泡的担忧,结果是“一荣俱荣,俱损一损”(请注意这里的词序,作者注);需求方面,泡沫的风险在于:一是经济进入萧条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二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这不利于坏泡泡,但对好泡泡相对有利,我们其实更希望后种情况的出现。

  泡沫生灭的过程实质上不过是社会资源、财富的一次重新分配,或者配置。我们把泡沫分为三种:一是新技术泡沫,二是资产泡沫,三是垄断特权泡沫。对于新技术泡沫,这种配置非常有助于新生事物的发展,对于后两种,也无大碍。

  新技术泡沫,如网络股泡沫,虽然也烧掉了很多钱,但它毕竟有利于资源向新技术的转移与配置,促进新技术的壮大,有利于社会长远发展。新技术泡沫曾在铁路、电力、电话、电脑等当时的新技术上一再重演。

  资产泡沫,社会意义略微小些,不过也使一些小行业受到重视,产业发展资金充足,比如普洱茶,一个角落里乏人关注的品种,没有人炒作是不可能受重视的,即使这次普洱茶泡沫崩盘了,未来还将有很贵的普洱茶,只是它的参与者回归到仅是少数的专业投资者。再一个例子就是荷兰的郁金香,泡沫破灭之后荷兰花农还是造就出一个巨大的世界性产业——花卉业,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荷兰种植郁金香的农场有1562 家,种植面积达1万公顷,荷兰3000多个郁金香品种,有200 多种进入拍卖行交易,郁金香球茎年产30 亿个,每年出口的郁金香花球茎约值5亿欧元。

  垄断特权泡沫有英国南海泡沫、法国密西西比计划等,过剩的财富涌入狭小的垄断渠道,随着渠道垄断性的破除,泡沫归于平静。

  (作者为招商

证券分析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