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风电设备的三大投资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14:58 证券日报

  □ 光大证券分析师 韩玲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看好并介入,国内风电设备市场在未来数年内将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发展轮廓。

  2007-2009年

  得技术者得天下

  2007-2009年将是风电设备厂商风起云涌的纷争阶段,技术将是决定厂家能否存活壮大的关键因素,能从50多家风电整机厂商中脱颖而出的厂商需具备如下条件:

  引进开发的机型成熟先进:由于国外现在主要厂家的产品也供不应求,所以他们不情愿将最畅销最先进的技术机型卖给中国,所以国内厂家引进的大多数是二三流机型,有些甚至还十分不成熟没有经过市场的真正检验。目前国际上的主流机型是2-3MW,MW级以下的机型是很快要被消亡的,所以我国后续产品仍是MW级以下的公司市场份额是会逐步萎缩的。

  批量化机组挂网可靠运行半年以上:一种风机是否真正稳定可靠不是说样机生产出来了就可以了,也不是说样机挂网成功就一定成功了。因为样机的零部件多是进口,而批量的零部件会采取一些国产化,而某些零部件的故障至少要等到挂网运行半年以上才能体现出来。必须要批量化之后挂网运行半年以上不出问题才可以基本上说是成功的机型。

  持续研发能力较强:从国际上来看,主要的整机厂商都是有一系列机型来适应不同国家不同风场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很多厂家都是引进的一种机型,那么能否真正消化技术,后续开发一系列机型也十分关键。这方面,我们比较看好有较强机电开发历史背景的厂家,如东方汽轮机、上海电气等。

  能解决零部件供应瓶颈:相对越来越多的企业满怀热情地进军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业,国内对风电机组零部件生产就要冷清一些,现在国内能够规模化生产风轮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和控制系统的企业也分别只有两三家,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但是有能力进入这个市场空白地带的企业却并不多。主要因为1.固定投资大。2.技术过于专业化。

  投资策略:投资引进成熟技术的风电整机厂家,投资风电零部件龙头公司。

  2009-2011年

  供应链整和是关键

  预测2009年后国内主要整机厂商技术消化引进工作基本完成,没有可靠技术的厂家将会被市场淘汰,市场将存在15家左右的整机厂家。

  供应链通畅是确保产能的关键:各大整机厂商开始了大规模自行生产或者以收购兼并的方式整和零部件产业。我们预测,届时整机商自产叶片的比例在50%以上,发电机和齿轮箱也都开始自己生产。只有具有通畅供应链的整机厂商才能确保产能和定单的完成。

  成本控制优势开始凸现:这个阶段,很多国内整机厂商已经达到了批量化生产的程度,供需缺口有所缓解。在性能稳定的前提下,价格将成为了竞争因素之一。从我们分析来看,成本主要有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和保修成本构成,保修成本取决于技术和质量控制,中国的人工成本较低并且差别不大,而生产成本的高低就取决于整机厂商的零部件配套一体化能力。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